2024.11.15

11月贵州湘西行(三、铜仁古城)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11 月 人均:2500 元 和谁:一个人
前言

11月4日上午,我坐旅游专线大巴从梵净山东门返回铜仁市区。

大巴一路都是扬手即停的,所以中途有旅客从云舍上车。犹豫了一下,想到了云舍的网上风评,我没在这里下车,顺路游玩一下。

到市区后我选择在铜仁客运站下车,方便游览对面的铜仁古城。下车后顺便在客运站问了一下,客运站没有到凤凰的班车,明天去凤凰还是只能到铜仁旅游站去坐。

对面的温州大酒店,价格便宜素质高,还送早餐,今晚就住这里。客运站隔壁的铜仁大酒店也做特价,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在酒店睡了午觉,从兴市桥进入古城,开始铜仁古城的正式游览。

铜仁古城(中南门古城)坐落于铜仁市中心的一个半岛之上,自明代永乐十一年,铜仁建府至今,一直被作为府署的所在地,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铜仁古城,东、南、西三面临水,仅北面依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就因为“铜仁边圉,实镇筸诸夷出入之咽喉,思、石、辰、沅府、卫要隘之门户”,明朝廷将镇守贵州兼提督平(越)、清(浪)等处地方总兵官移驻铜仁,加提督麻阳等处职衔,节制镇筸参将。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后,总兵曾一度春夏驻省城,冬秋驻铜仁。直到明天启二年(1662)水西土司安邦彦反明后,总兵官才长驻省城,改设参将守铜仁。铜仁在军事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这里有明清、民国时期建筑300余栋,古巷道11个、码头1个,是铜仁规模最大、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自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首任知府田载以河为依托,用栅栏始建城,后经不断层台垒石,形成九门、三街、六巷的格局。现遗存有1543年知府李资坤修建的砖石城墙和中南门、江宗门两城门楼,斑驳的城墙、宏伟的城门,见证了中南门历史的沧桑。

至今,在中南门一带依然留下了大量明、清传统四合院建筑,如父子进士宅邸(曾益生商号)、陈公馆、万家堂、罗裕盛商号、杨家大院、校书第、朱氏民宅等,它们与其他建筑一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东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万历铜仁府志》记载,中南门古城原有牌坊21座,现遗存或修复了山接蚕丛、江通云梦坊、父子进士坊、承流宣化坊等7座牌坊。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对铜仁之美赞不绝口:“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

铜仁古城其实不算特别大,但道路岔口多,但游客其实不用管那么多,主要按游览图标示的主道就行。

新建区

过兴市桥后,有“铜江通济”牌坊,说的是铜仁锦江往来通达。沿着锦江向左边走,先领略一下锦江之美。

经过贵州铜仁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公馆之一陈公馆,也是陈建华烈士的故居。原建筑在2019年4月毁于一场大火(可惜可恨),现有建筑是后面修复的,建筑面积之大且中西结合,可以想象当时主人非富即贵。目前陈公馆被改造为图书馆,今天周一闭馆。

走到道路尽头,有逸群小学。逸群小学创建于1905年,是当时铜仁府所辖铜仁县最早成立的小学堂之一,初建时命名为“第一髙初两等小学堂”,因校址坐落在知府衙门南边,又称“城南小学”。为纪念周逸群烈士(周逸群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改名为逸群小学。

逸群小学位于古城内,甚至侧门外面就是古城街道,侧门两边就是商铺。小学老师放学时候把学生集合带到古城中央道路,然后喊“123,解散”,学生就自行回家。这种情况难得一见,让我大开眼界。在我们这里,小学生放学都要家长带走,哪有这种操作?

从小学侧门道路,经过“承流宣化”牌坊、“西台四杰坊”,就正式进入古城核心区域。

古城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除了文字直接表意意外,还要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或表达高贵和尊严,或指人才出类拔萃,或颂扬丰功伟绩,或旌表科甲功名,或表彰德行节操。很多牌坊前或者后,都伫立狮子,象征的是力量和威武;狮子也相当于门卫,有震慑邪恶的功效。牌坊很小,学问极大。

如立于逸群小学路口“承流宣化坊”表达的是朝廷的愿景和知府的理想。最早的字面意思就是地方官奉君命教化百姓,可使文化流传,百姓更有教养,国家也会更加兴旺。董仲舒是首倡者。

如“西台四杰坊”: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明神宗朱翊钧敕建于京西,现移建到书院左侧连接中南门老街路口。四杰指的是田秋、李渭、敖宗庆、萧重望,都是明万历思南府人,同时代亦同进士出身同朝为官,均有良好官声,故响动朝野,皇上看重,敕造牌坊,亦不足怪。

过“西台四杰坊”,先看看这边的建筑。

梵净星空艺术馆,看看即可,展示比较简单,有收费项目。

梵净书院,肇始于宋代贵州的第一所书院,銮塘书院,形成于明,兴盛于清,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明令废止,其间760余年,对铜仁的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贡献。梵净书院在传承儒学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成为“新六艺”的教育培训基地。

铜仁文庙,一座庄严典雅的纯木制建筑。它既是文化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铜仁首个研学实验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所由知府周骥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修建的建筑,历经修缮与改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高高的石基上矗立着巨大的雕花石牌坊,坊柱下面是须弥座,柱子前后是抱鼓石,这就是“棂星门”。“棂星”即古代天文学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学士集学于此。

穿过棂星门迈向文庙,文庙门前两侧一鼓一钟,仿佛梦回千年。

沿石阶而上,就来到了最神圣的地方。这是由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和东西两庑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身处文庙,观碑看文,古风古韵气息萦绕。

铜仁市文化馆目前也迁址文庙,器乐(古筝)、文化大讲堂戏曲、声乐等活动从周一到周日全天候免费开放,并开展琵琶、声乐等免费培训。

历史城区

文庙旁有山路前往东山寺。

东山寺位于铜仁市中心三面绝壁临江小山之上。明正德十一年始建,为明清铜仁城区十之景之首。

一路按指示向上,很快到达东山寺北门。仪式感的需要,我穿过庙堂,来到东山寺正门,从正门开始游览。

正门处有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先缅怀一番。

重新进入东山寺正门,主要建筑有雷神殿,大雄宝殿、藏书楼等。秋风轻轻拂过,古寺庙带着淡淡的凉意与古木的清香。在秋日的阳光下,那檐角、梁柱与青砖黛瓦,显得格外庄重而深邃,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品味、去感悟。

出东山寺北门,这里有梵天揽星阁,但是锁门上不去,不能登高远望。旁边平台有好多免费的卡座,情侣拍拖、朋友谈心很适合。

再次返回东山寺正门,纪念碑先向左走10米,这里可以拍摄一下锦江。

纪念碑向右是下山路,可以看到川上亭。川上亭建于东山临江绝壁上,为两重檐六角攒尖顶。

出山门,有古城记忆茶舍。

因为梵天揽星阁锁门,所以古城内没有什么适合看全景的地方,古城记忆茶舍勉强可以,但是位置不够高,看起来最显眼的建筑反而是天主堂之类。

到了山下,有飞山宫。

飞山宫曾是祭祀唐末宋初的历史名将—飞山太公杨再思的祠堂。太公杨再思率族归宋,让当地免于战乱,守护一方宁静。它地处东山脚下,锦江岸边,依山傍水,是一处极具特色的古文化遗址。

飞山宫一共分为四进,进门的古戏台仿佛能唤起人们沉睡的记忆。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宫傩文化艺术展区,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傩面具,这些面具是江口、德江等地的非遗文化传承人累集的艺术结晶,最古老的来自清代,具有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

出了一宫,便是厢房。左厢房被五颜六色的油纸伞扮靓,右厢房挂满编织精致的斗笠,摆着造型优美的花烛。

拾阶而上,步入二宫,铜仁本地民族乐器整列排在左侧橱窗,右侧摆放着“喜”字文化剪纸。

三宫内,除了陈列着花烛、剪纸、竹编、背篓等老物件外,还摆放着以飞山宫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印着傩公傩母的帆布包、抱枕、手机壳,印着“喜”字文化剪纸的盘子、礼盒……

飞山宫目前作为非遗展示中心,融入了傩戏、玉屏箫笛、花灯戏、说春、油纸伞、金钱杆等非遗项目,丰富了铜仁古城的文化内涵,彰显铜仁非遗的独特民族魅力。

飞山宫边,就是中南门街牌坊,不仅是中南门的入口之一,也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牌坊上的“中南门街”和“百舸辐辏”,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所题写。

由于中南门自古以来一直是铜仁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中南门在过去最为繁华,成了铜仁城三街六巷之首。

从“中南门街”牌坊重新进入古城,沿着青石板路前行100余米,就能看见“父子进士坊”牌坊,以旌表明代铜仁士子陈珊“一门两进士 八人有功名”之事迹。其实一看这牌坊就明白了,肯定是某家人父与子都中了进士,让当地人引以为傲,所以才立了此牌坊。

在其右边有一条古老而悠长的巷子,这就是著名的 陈家巷。,这是旧建筑密集的地方。

铜仁古代巷道很多,但只有两头通达的巷道,才能称之为“巷子”。古代铜仁人把本城的一些有规模的街道和巷子列入“三街六巷”,陈家巷就是其中之一。要说起这陈家巷的往事,那可是大有故事的,看官可以自行百度。

陈家巷内有铜仁学宫和贺龙故居,但今天都处于关门状态,难道是我来的太晚?

回到主道向前,周逸群陈列馆今天也是周一关门,确实来的不是时候。

经过铜仁记忆馆(礼遇铜仁),里面有些展览,但最里面是销售药品保健品等等的,明显是旅行团的一个指定点。

经过梵净医馆,傍晚会免费提供凉茶,还有一次性杯子,很好!有人就自己带个保温瓶去装,不限量,哈哈。

继续闲逛,在江边还有铜仁博物馆(周一关门)、总兵府(现在是龙游锦江公司)、福音堂(关门),再看看夕阳,享受休闲时光。

回到“中南门街”牌坊,走街道100米,有家店卖社饭和凉豆腐,老实说没吃出啥滋味,都觉得淡了一点,可能是因为我没要辣椒和折耳根。

古城夜景

古城白天适合寻访历史,晚上就变了个样,和其他古城一样,灯光灿烂。古城可不是只有外地游客的,本地人也很喜欢来。

旅拍的姑娘们开始出现,可以和梵天揽星阁同屏的点位当然是她们的首选。

铜仁记忆馆(礼遇铜仁)晚上在门前可以看免费演出,中间穿插推销,但最后的上刀山节目是货真价实。旅行团开心的看完表演,就被带进铜仁记忆馆,不知道有无购物,哈哈.....。

古城,晚上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龙游锦江项目。游船在锦江蜿蜒前进,灯光璀璨。不但花钱坐船的人开心,岸上免费看的人也开心。最佳观赏位置:锦江大桥。码头出发时间:21:00。

总结

1、铜仁古城很有趣,我专门停留一晚是值得的。

2、铜仁古城现在虽然是一个新建的古城,但是真正的文物和古迹还是有的,如东山寺、川上亭、陈公馆、飞山宫、父子进士坊和旁边的古城书屋、铜仁学宫和对面的贺龙故居(实际是借居)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游览图找到。

3、东山寺还是适合从中南街牌坊入口上去,按次序经过山门,最有仪式感。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11月贵州湘西行(三、铜仁古城)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