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郊外有一座火山地质公园,全称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此处火山遗迹位于海口西南方的石山镇,有漂亮的火山口,距离市区15公里,有公交车直接到达公园大门口,交通方便。
火山公园占地108平方公里,拥有火山锥40座,其中马鞍岭火山口海拔222.8米,为海口制高点,天气晴朗的时候,能够看到整个海口市区。据说,马鞍岭火山口形成于8000年前的最后一次喷发,是此处最晚出现的一座火山锥,人类那时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已出现仰韶文化的端倪,年代距今并不久远。
海口石山火山群如今已经休眠,火山锥已经被热带雨林彻底覆盖,只能在底部见到狭小的喷口。
海口的“石山火山群公园”属于“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从海南的海口到广东的湛江,皆属于雷琼陆谷火山带,总占地面积379平方公里,共拥有101座火山。雷琼陆谷火山带地处欧亚大陆板块的南端,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相交,剧烈的板块活动和火山喷发导致大幅度地质沉降,才形成了琼州海峡,使海南岛脱离了东亚大陆南端。
进入公园内部,有两条铺设整齐的甬路通往火山口,沿途有火山博物馆、多功能演示厅等科普设施,可以了解琼州海峡的地质构造。
甬路中间矗立着一簇玄武岩石柱,这些典型的柱状节理均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岩产物。
甬路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金鸡雕像,背面的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道路从这里向两侧分开,通往周围的火山口。
坡地上有一座旧屋,展示本地乡民早期的生活方式。
室外的空地上有一个高大的木架,下面连着两个石碾,这是一个原始的榨蔗器,由牛驱动将甘蔗挤榨出汤汁,收集起来以铁锅置于火上熬制成红糖。
马鞍岭火山口是景区内最大的火山口,从边缘有小路盘旋而下,这里是观察火山口内部情况的绝佳地点。
火山口内长满了茂盛的热带植物,越往下走空气愈加潮湿闷热。
底部的喷口比较狭窄,形成一条通往地下深处的隧道,由于没带必要的装备,无法进去一探究竟。
公园里有火山岩石搭建的景观。这些柱状节理玄武岩,它们垂直于火山岩基底面,在火山熔岩冷却过程中,未受环境干扰,均匀地冷却收缩形成了六边形或者五边形的裂缝。
也有蒸汽岩浆爆发后形成的珊瑚状岩石堆,坚硬的岩石充满了气孔。
火山口周边有许多泉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水塘。
火山公园同时还是一座热带植物园,园内热带植物发育生长茂盛,有各种植物1200余种,有些还是珍稀品种。大自然真是造化弄人,一万多年前火山炽热的岩浆覆盖了这个区域,举目望去满目疮痍寸草不生,慢慢地大自然飘来的种子在这里落地,开始生根发芽,形成了茂密的森林,生命重回大地。
参观这个火山公园可以了解许多与海南岛相关的地质和热带植物知识,感受到大自然的变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魅力不变的海口,这个夏季约会海口 32778
- 环岛自驾,去海南赴一个碧海蓝天 38036
- 海南怎么玩?6天6夜自驾游全岛,我们这样玩 7246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