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学习一段时间,就想趁着春暖花开江南深度游一下。作为为数不多的看金庸长大的女性同胞,第一站就选在了海宁——这个在小说里不限次出现的地方,当然也是查家的根源所在。本来是打算整整两天时间,带上嘉兴一起的,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临时工作安排耽误了半天的时间,只能下午出发,转签了上海南站到海宁的绿皮车(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下车后火车站109路直达盐官度假区,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2元无人售票,比较奇葩的是如果要下车需要提前按铃提示,不然就直接过站走了。还好我们是从起点到终点。
第一天:晚饭、江边闲逛
第二天:盐官古城溜达、砚台博物馆、观潮公园观潮、南关厢古街
古城大部分景点没有开放,所以一个多小时就转出来了,沿着古街一直走,发现了一个宝藏博物馆,应该是一个私人馆藏的砚台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砚台,古典优雅的环境,很值得去看一看。PS免费,门口跟保安大哥手动登记
午餐是在古街里的网红馆子——贾师傅海宁缸肉馆解决的,只有套餐,但生意好的不行,头天晚上就没吃到,中午又赶来的。其实缸肉就是红烧肉,不过确实肥而不腻,两个人吃了148的套餐,还打包了两个菜。
午餐后直接到了观潮公园,每天的潮汐时间都不一样,去之前一定要上盐官旅游的官网看一下,或者问下门口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每天推后30-40分钟。我们去的时候是初五,所以不是大潮,公园半价15元。观潮公园据说是看一线潮最佳的位置,但是还是建议初一十五去。公园整体不小可以提前去候潮,转一转,景色还是不错的。有个小普陀寺是需要另外购票,进口在公园外面,不能从公园内进入。但是在公园里是能看到全景的,如果不是去烧香拜佛,就没必要了。
下午4点左右乘109路返回,途径南关厢古街,进去转了转,打发晚饭。期间还偶遇一剧组拍戏,人不怎么出名,架子不小,到处轰赶游客,感觉很不好。
南关厢是硖石镇区仍保持江南明清时期街道风貌为特征,保存较为完整的,所剩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之一。在街区中穿行,依稀还能追寻出昔日江南民居的旧貌,前店后坊、临河而居、商住合一展现出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南关厢街区之名,因内有明末抗清义士周宗彝所建之关厢而得之。宗彝(1600--1645)字五重,号青萝,里人俗呼周七,崇祯已卯(公元1639)举人。年轻时有胆略,重气节。曾在硖石镇各水陆要道设置关厢10座(南关厢为仅剩之古迹)、水栅四十二处,早开晚关,以防盗贼。
现在多数也是成了商业,比较有看头的是硖石灯彩馆。灯彩始于唐而盛于宋,已有1200多年历史,以“针剌”工艺独树一帜,并将诗词、戏文、民间故事、书画、古建筑艺术等融成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品种丰富,有建筑类、动物类、挂灯类、挑灯类等,近年创新有茶壶灯、花瓶灯等,历来被称为“江南奇葩”,在全国中小型灯彩中独树一帜,具有代表性。
6点左右做杭海城铁至海宁西站返回上海,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做的那趟D3132晚点了,而且是40分钟,觉车站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车就没有不晚的!我也是醉了。
此次海宁之行总体比较松散,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时间去金庸故居了,本来想去先生故里凭吊一番,无奈,哎,只当给自己留个念想吧。
一天半所有的费用,包含吃住门票和路费一共花了不到300大洋,感觉赚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