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浙江杭州西湖风景区之宝石山
从保俶塔下来往西,经过宝石流霞的缓坡,这里游客还是挺多。有人坐着,有人半躺,有人则干脆仰面而卧,看着很惬意的样子。坡顶有一处高的石块,爬上云可以俯瞰西湖全景,这个角度也是观赏西湖的绝佳地点之一。
西面的葛岭稍高一些,有一百多米,相传是葛洪炼丹著书的地方。这位道学家在晚年来到杭州,于宝石山坞建抱朴庐,并在山上筑台炼丹,现在还有葛仙庵、流丹谷、还丹古井、抱朴庐、初阳台遗址遗迹。
初阳台就坐落在葛岭山巅,听“初阳”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看着一轮红日自西湖湖面升起,那景象想想也是挺美的。可惜我们走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看不到钱塘十景之一的“葛岭朝暾”了。据说农历十月初一的日出最漂亮,能够看到日月并升的奇景。西湖的好山好水似乎都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可见多少文人墨客在西湖逗留过,看过了多少回景色才能够提炼出最佳观景的时间啊。
初阳台下层是石块垒成的座基,开拱形门,比一般的拱门要修长。两侧还有一副对联,门内的石壁看起来也很粗糙,看起来也是经历过了不知道多少岁月。
登上初阳台,是一座亭子,四四方方,式样很简洁大方,比一般的亭子要大一些。亭中有一块碑,上刻“初阳台”三字,落款是“诸乐三书”。
虽然看不到日出的奇景,不过倚栏远眺,西湖倒还是能看到的。其实站在西湖边还不觉得湖水有多漂亮,在山上看西湖,只觉得湖水浅碧,阳光下泛着粼粼的波光。
从初阳台下来,不知道怎么的,就完美地错过了道院,直接走到了山下。分辨了一下方位,有些茫然,似乎与我原来计划的线路背离得有点远了。
回头看了看下山的路,再要原路返回那是不情愿的,于是只能遗憾地叹息一声,继续往前走。
经过一片竹林的时候,我看着那条穿越竹林的台阶,忍住没往上走,而是跟着指示牌的箭头往前走,前往紫云洞。
走进大门,看到的却是一个院子,里面有书院,卖一些道门文创产品,也可以用来静修,看起来似乎还开班的样子。旁边有块指示牌,原来紫云洞还要绕过去。在看到那条竹林里的道路时,我沉默了。原来我白走了一段路?真让人无语惆怅啊。
紫云洞是一个天然岩洞,因为洞内的颜色如暮云凝紫而得名。乾隆皇帝南巡的时候,曾在这里停驻过好几次,当然免不了题诗,不过洞里倒没有诗碑。现在的紫云洞崖壁上有十余方题刻,基本上是清代至当代留下的。
“紫云洞”三个字尤其的大,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集赵孟頫的字刻的,后面有“赵氏子昂印”,大概是从其作品里拓印下来的。
“石洞紫云拂襟袖”行书,刻于清同治七年,后面的落款是“蜀人袁昶”。魏碑体石刻“云崖”,刻于民国九年。“天地精华”楷书刻于民国十六年,落款“南沙黄权题”。
“半生若梦”楷书刻于民国十六年,落款“上海程竞民题”,是他三十诞辰的时候,和妻子一起来游山的时候题写的。
“冰壶玉鉴”楷书,落款是“曾国荃印”,不知道石刻的年代。曾国荃是晚清湘军首领之一,在族中排行第九,人称“曾九”或“曾九帅”,状况于挖壕围城,又有“曾铁桶”之称。他的哥哥更有名,就是两江总督曾国藩。
“倚石看云”行书有“祖安私印”,祖安是当代书法家章祖安先生。“洞中窥天,天小如掌。洞中瞰云,云出如佛”是隶书石刻,落款“邢秀华书”,邢秀华是当代女书法家。
洞内居然是一座观音殿,旁边刻着一个金光闪闪的“佛”字。我有点迷茫,这算是佛道合一吗?明明门口的院子里是道门,走进来就看到了佛教?走到洞内,还有一组佛像,看起来像是西方三圣的金像,上面写的是“紫云宝殿”。
要说和西南喀斯特溶洞相比,紫云洞小得多了。就是比瑶林仙境,那也差得很远。但紫云洞胜在石色比较特别,而且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走得热了,到洞里躲躲,倒很是清凉。
洞里还有水,有台阶可以通往下方,不过只是很小的一个池子,水质看着也不是特别清澈。
从紫云洞的另一个洞口出来,从洞外绕了一圈,还是从入口入的书院出,不过这次我是从竹林穿梭到下面的道路的。
不远处有牛皋墓,坐西朝东,圆形拱顶,外面是条石围砌,上封土植草,直径3.5米,高1.8米,外围有圈式短墙。墓前有一块碑,刻着“宋辅文侯牛皋之墓”,墓道前有两柱一间的石坊。牛皋墓原来建在孤山,1983年在紫云洞口重建,1987年重修。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是岳飞麾下大将,在岳家军中任中军统制、左军统制,随岳飞北伐中原屡立战功,升任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岳飞被害后,牛皋仍然反对宋金议和,于绍兴十七年三月被秦桧下令毒死。南宋一代,主战派的下场都不是很好,虽然千古的罪人是秦桧,但其实他一个臣子,还真没这么大的能量。说到底,还是坐在九五至尊那个位置的人不想打,秦桧顶多就是个佞臣,比较擅长揣摩上意罢了。
既然已经偏离了目标,我就随意挑了一条路,凭着感觉走。反正宝石山我最想去的保俶塔和宝石流霞已经看到了,其余的景点也就随缘吧。
白沙泉是一处泉水,不是很大,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因而看着泉水也不算很清澈,只是因为水浅,所以能一眼看到水底。不过“白沙泉”的石刻让我吃了一惊,落款居然是“南海康有为”。这块石刻刻于民国十四年,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后,曾在杭州长住,大概也游玩杭州的许多名胜古迹吧。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里人掘土筑屋的时候,发现了白沙出泉,其甘冽胜于西湖诸泉。我是喝过虎跑泉的,但对白沙泉还真没有勇气掬一捧来喝。原来泉边还有白沙庵和亭子,现在已经不存。
往前走倒是有一座亭子,呈长方型,体量还不小,也有很多游客或者市民坐着聊天,但很显然不是那座白沙亭了。
自由行:浙江杭州宝石山
5月初夏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杭州蓝之莲酒店美好下午茶时光 19838
- 江南的秋色呀,秋不醉人人自醉。 218057
- 宁波深度游 1日动车来回杭州打望晓书馆 192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