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1

安徽合肥逍遥津公园游记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5 月 和谁:一个人

      2020年5月2日,五一假期,我从住处骑共享电动车前往合肥逍遥津公园。逍遥津公园,又名“窦家池”、“豆叶池”、“斗鸭池”,园址古为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园名缘于古书《庄子》中的名篇《遥游》,位于合肥老城东北隅,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造园艺术风格独特的城市综合性公园。逍遥津公园的平面呈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园、西园。逍遥津公园最大的特色是园内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极富情调,若逢淡雾朦胧的天气,或霞光万丈的时辰,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公园内有渡津桥、北津桥、南津桥、飞骑桥等桥梁贯通景区各景点。

 

      我是从逍遥津公园南大门进入公园,南门是一座高近10米、三开间、牌楼式的仿古大门。大门上方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系清末宣统皇帝的老师、太子少保陆润痒所书。

 

      进入南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尊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张辽持枪跃马的大型青铜塑像,高约5米,塑像的底座前方刻有“威镇逍遥津”五个大字。公元三世纪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合肥属于魏辖地,是江淮咽喉,军事重地。孙权和曹操为争夺合肥,进行过长达60年的战争。其中最有名的一次便是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趁曹操兴师西征汉中张鲁,合肥空虚之机,亲率雄师十万攻打合肥。镇守合肥的魏将张辽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危急关头,临危不惧,履险如夷,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此战东吴精锐尽出,10万大军竟为张辽的7000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

 

      经过张辽塑像,前面不远就是飞骑桥。话说在合肥之战中,孙权落败被张辽包围住,孙权在众亲信保护下,死战杀出重围。仓皇纵马逃至一小石桥边,桥板已被张辽部下拆掉一丈余。孙权一看惊慌失措,只得仰天长叹一声“天灭我也”。恰好牙将谷利赶到,叫孙权将马后退几尺,然后在马背上猛击一鞭,孙权坐骑飞跃过小石桥,脱离了险境。留下“退后著鞭驰骏骑,逍遥津上玉龙飞”的诗句,后人便称这座逍遥桥为飞骑桥。

 

      逍遥阁逍遥津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三面临水,与湖中三岛、周边亭榭、古桥遥相呼应。逍遥阁高达22米,面积657平方米,明三暗五层,采用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结构,暗古铜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二层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横置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吴魏遗踪”,而一层进口处的立式牌匾上写着“逍遥阁”。具有汉代建筑风格,是逍遥津的最高点、最佳观景台。阁内陈列有三国时代的各种历史文物,叙说发生在合肥周边的三大战役和其中的英雄人物。包括威名远扬的张辽、一代枭雄曹操,更透过彩绘塑像的方式,展示三国时代几个著名的战争典故,如“草船借箭”。还有大型瓯塑《洛神赋图》,三国人物绣像,竹简刻字《逍遥阁赋》等作品。

 

      逍遥津这个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历经沧桑,到了宋代乾道年间,合肥城扩大,逍遥津被圈入城内。到了明代,官僚窦家冉将逍遥津占为私有,改名“窦家池”,逍遥津成了窦家的私家花园。清代康熙年间,逍遥津又被一王姓翰林所据,易名“斗鸭池”。清朝光绪年间,逍遥津公园再度易主龚照瑗、龚心钊,成为龚家的私家花园,龚心钊自号豆隐,因此那时候的逍遥津又改名为“豆叶池”。尔后龚家花园屡经战火,日益破败。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逍遥津公园由水系自然分为东、西两园。东园水域开阔,草坪宽广,有张辽塑像、逍遥阁、逍遥墅等景点。西园境内溪流交织,地形地貌多变,绿荫覆地,亭廊曲回,疏影横斜,曲径通幽,给人以步移景异,闹中取静之感。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和园林小品点缀,植物同山石、建筑、水体相互烘托、配合,形成了水榭、梅花山、牡丹园、藏幽园、张辽衣冠冢三国历史文化馆、杜鹃园、盆景园、独秀峰等风光各异的景区和景点。

 

      逍遥津公园占地31.3公顷,逍遥湖的水面11.2公顷,水面开阔,约占全园面积的四成,湖中有三个岛屿。北岛的面积最大,岛上建有逍遥墅,湖岸与岛有石桥相连,游人可湖上泛舟,也可通过71米长、共有9孔的渡津桥登岛赏景。南岛的面积最小,也叫“螺”岛。中间的岛上有张辽衣冠冢,登岛需坐游船,岛上植被繁茂,与逍遥津公园、逍遥阁隔湖相望,为纪念三国时张辽大破孙权于此。

 

      通过逍遥津的三国历史文化馆,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1800年前张辽大战孙权的那场战役。流传到现在的故事是当年张辽率部7000人守卫合肥,击退孙权的10万大军,嫣然张辽成了保卫合肥的大英雄。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来,张辽威震逍遥津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不难发现其中几个疑点。一是保卫合肥非张辽一人之功,因为与张辽一同守卫合肥的还有李典,乐进两位大将,整个战役由三人共同配合完成,李典负责埋伏,张辽和乐进正面迎战,原文是这样的“既曼成肯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李典领命,自去点军埋伏”。如此看来功劳该有三人共有,然而到了现在,我们只记得张辽一人,忘记了李典和乐进,看来似有不公。

 

      二是合肥当时是驻军只有7000人这个数字无从考证,虽说曹操当时在汉中和刘备交战,预取西蜀,兵力不充裕是不争的事实,但合肥当时作为抵挡孙权的第一道防线,不可能只有区区7000守军,即便是只有7000人,按照常识推断(历史记载中张辽本人还是比较谨慎的,如果换成是张飞可能性会大一点)料想张辽也没有胆量迎战十万大军的孙权。三是张辽并未击溃孙权主力,三国中这样记载,乐进首战以诈败吸引了甘宁和吕蒙的前队前去追击,只剩下了第二队孙权和凌统的三百人对战张辽和李典的几千人,由此可以看出是孙权上了张辽的当,只能证明张辽在此战中的智慧,不足以体现出他本人的战力。四是如若没有曹操援兵将至,合肥可能城破人亡。虽说张辽首战告捷,但是毕竟孙权兵强马壮,只是损失了区区三百人,主力仍在,要是连续发动攻城,后果并未可知,但是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此时曹操由于在汉中眼见取西川泡汤,只能撤军来救合肥,原文“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淝之急,就下江南。”如果此时曹操与刘备激战,没有援军前来,那么可以肯定历史将会改写成“张辽兵败合肥地,孙权威震逍遥津了”。五是曹操的对合肥的功绩不能抹杀,正式由于有了曹操作为后盾,才成就了张辽的威名,也正是曹操的救援使得曹操来到了合肥,于是便有了很多关于曹操的故事流传在合肥。

      在逍遥津公园的盆景园东侧松柏林中,远远就能望见一座高大的石牌坊,陵前建有神道,两方门阙立于神道入口,神道两侧各有三尊狮、虎、羊石兽。所有石刻均为汉代风格,庄严肃穆,古色古香。陵园内松柏苍翠、树木森森,给人肃穆、庄严之感。基座青石浮雕如龙似蛟,张牙舞爪,十分威武。堆上有亭,亭内立碑(墓表),碑为方基圆柱,碑顶上刻“魏故都亭侯张辽之墓”九个篆字。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洞察敌情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以静制动平定军中谋反。进军江淮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长期镇守合肥。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为历代所推崇,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东南角为一椭圆形半岛。岛上的一组建筑称逍遥水榭,由水榭、方亭、游廊和太湖石假山构成,在浓密的树丛掩映下,颇具江南明清建筑小品的韵致。踱过三折曲桥,一路前行,经过梅花山、还种植有杜鹃、山茶等,四周绿树繁花簇拥。牡丹园,四周的绿树繁花簇拥得各色牡丹益发华贵、富丽。园旁一池碧水,池畔建有四角尖亭,亭旁遍植桂花、腊梅等。

 

      盆景园,位于西园之中,又叫藏幽园,占地2.4公顷。全园通过门、窗、池、廊、壁和植物被分隔成不同的空间。盆景廊将大小四个展室以回廊形式相连组成三合院。院内一池碧水,水面睡莲并蒂,金鱼穿游其间。盆景展区,展有五针松、罗汉松、柏、梅、榆等树桩盆景1000多盆、50多个品种。盆景园布局精巧,建筑和植物相互衬托,形成园中之园。

 

      逍遥津公园不仅景色优美,文化内涵丰富,而且园内广植各种奇花名木。据调查,全园植物品种多达180余种,各种树木10257株,其中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名木有麻栎、侧柏、桧柏、银杏、白皮松等多棵。生长在北津桥东50米处的一棵麻栎,高17.2米,胸径50厘米,东西冠径达16米,荫蔽面积足有4间屋子那么大。

 

      1980年和1982年,日本久留米市访华团向公园赠送的杜鹃、山茶、桧柏,也由双方共同种植在园内,象征着两个民族友谊长存。逍遥津公园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经营,已成为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综合性公园,有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16处40余株,园内植物种类多达200余种,乔灌木总数达5万余株,是镶嵌在合肥环城公园这串“翡翠项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连续入选“合肥十景”及“合肥新十景”。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安徽合肥逍遥津公园游记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