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走进安徽

     

      2024年4月9日,我和老伴一起,来到安徽颍上八里河景区。在游客中心乘坐电瓶车来到东区,眼前的牌坊式青石大门气势恢宏,验过票,古典园林即刻映入眼中。

      园林里有一个水潭,周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穿过园林,来到白雀寺。白雀寺始建于东汉年间,由于济仁家族的儿子病重求医,遇到白雀僧人,治愈后许下建寺承诺。现在的白雀寺为1996年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

      往前走又是一个园林,秀颖阁屹立在园中的湖边,还原了齐桓公当堂朝政、后室起居的场景,旁边草坪上有绿柳掩映的百龙亭,还有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等。

      穿越草坪,这里有一座九龙壁,很有特色。之前游览过大同、北京故宫、北海九龙壁,但这座九龙壁独具特色,采用了透雕工艺,别有一番情趣。   

      离开九龙壁,来到观音山,这是一座假山,观世音像坐落在山顶,山体上方有瀑布向下流淌,飞珠溅玉、气势磅礴。 

      旁边有一座丰碑,正面刻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几个大字,为公园建成而立。景区是在一片荒滩洼地上由农民用小车逐步改造建成的,享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美称。

      丰碑对面有一座小山包,上面有长城造型,顺着长城来到铁索桥上,游览十二花岛景区。铁索桥共分六段,由七个亭子连接,走上去尽管桥面不停地摇摆,但桥面距水面很近,没有晕的感觉。我们在双环亭休息了片刻后,来到环湖堤。

      环湖堤湖心有鸟岛,并分别有栈桥与其他花岛连接,岛上饲养着一些动物,有野马、野驴、棕熊等。

      之后从铁索桥上返回,来到观音山背后,这里有一座玻璃天桥,通向西区,由于恐高,我们没敢走上去,而是走出景区大门,乘坐电瓶车来到西区。

      这里分为陆岛和廊桥两部分。

      陆岛以微缩世界名胜为主要景观,希腊宙斯神庙在园区正面,屋顶是错落有致的框架,拥有数十根柱子,柱子上扣着盖板。神庙的对面是美国大峡谷。

      法国凯旋门在西面,是原建筑的1/3缩小版,东面是巴黎圣心教堂,顶部有一个非常大的圆穹。

      我们在这里周游了一圈,然后沿着栈桥来到廊桥,廊桥为25孔连拱桥,一端连接荷兰岛,岛上有荷兰风车,另一端连接德国岛,岛上有柏林众议院。

      陆岛南面是碧波万顷的天鹅湖,湖上建有涉水石桥。

      游完这里,已临近六点。晚饭后八点,在景区观看大型情景剧“颍上行”,四十分钟后,演出结束了,走出景区大门。

      借着月色,踏着春风,行走在长堤上。长堤两侧垂柳形成的绿荫通道,在镭射灯映照下,格外翠绿、温馨,沿着长堤来到游客中心,慢慢走回酒店。 

      第二天早上,来到“鸟语林”,这里近百种鸟类,在园中鼓噪争鸣,园中有绿孔雀、白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丹顶鹤等一类保护鸟类,还有天鹅、鸳鸯、灰鹤、秃鹫、黑天鹅等二类保护鸟类。

      游览完鸟林,驱车前往滁州。

      第三天早上,从小东门进入琅琊山,不远处有一个湖,青山环抱,景色秀丽,这便是深秀湖。湖不大,湖中的九曲玉带桥、湖心亭、水榭等,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我们来到湖边,从九曲桥走到湖的对岸。

      对岸有通往琅琊寺的山道,沿着山道慢慢来到山腰,在葱茏的古树中,出现一片楼台殿宇,这便是琅琊寺,山门上写着“琅琊胜境”四个字。

     琅琊寺依山就势,隐匿于密林之中,寺内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无梁殿等。寺门、院墙采用北方皇家园林建筑风格,寺内山门、藏经楼等采用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

    

      琅琊寺右侧有条登山石道,沿着这条石道慢慢地登上南天门。南天门是琅琊山顶峰,有琅琊阁、古碧霞、元君殿等建筑群。

  琅琊阁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从四面观看琅琊阁,高低形状各不相同。登上琅琊阁,极目远望,心旷神怡。

      从南天门原路走下来,沿着琅琊古道朝醉翁亭走去,半道上有一座石砌拱形门楼,镇于两山之间,楼额上刻有“峰回路转”四个大字,这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提及的地方。

      过了门楼,往前拐了个弯,又走了一程,来到醉翁亭。醉翁亭有九院七亭,这些建筑风格迥异,互不雷同,被称为“醉翁九景”。

      其中最著名的醉翁亭为木质结构,四周环绕着回廊,飞檐凌空挑出,小巧玲珑,紧靠峻峭的山壁。亭内立有欧阳修铜像,亭前有一口名为“让泉”的清泉。

      从侧门走出来,来到古梅亭园中。亭前一株古老的梅树,原为欧阳修手植,后来梅树枯死,现在这棵是明人补植的。梅树树冠华美,枝繁叶茂,四枝主干苍颜多瘢,用砌石围了起来,石碑上刻有“花中巢许”四个字。

      梅树的南面有个影香亭,坐落在清澈的池水中,身着宋服的几个演员在这里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飞出亭外,立刻引来游客围观。

      观看完弹奏,先后来到宝宋斋、冯公祠、意在亭、怡亭这些亭子,在亭前观赏、拍照。

      最后来到解酲阁。解酲阁中有杭州湖心亭、长沙爱晚亭、滁州醉翁亭雕塑。

      走出醉翁亭,大约四百米远,是同乐园。这里有欧阳修纪念馆,馆内有欧阳修塑像和生平介绍,庭廊两侧镶刻了苏轼等历代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碑刻。

      游览完同乐园,沿着琅琊古道,回到小东门。

      第四天下午,来到合肥三河古镇,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小镇交汇。

      从三杭公路走下来,经过仙归桥,进入古西街。街道两边的商铺、客栈,还有博物馆掺杂在一起,青砖小瓦的民居、飞檐高挑的防火墙、整齐划一的油漆门板,一派徽式风格。

      街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被磨得光滑,街道很窄,蜿蜒看不到头。

      在巷子左侧,有个民俗园,门面不大。走进民俗园,一楼的老酒坊里,几尊蜡像再现了古镇米酒酿造历史、酿造工艺,二楼是淮军纪念馆,有淮军将领生平简介,还有当年用过的枪械佩刀。

      在同侧不远处,有董寅初纪念馆。走进纪念馆,六个展厅展示了董寅初先生走出三河镇,成为一位爱国侨领和社会活动家的人生历程。

      古西街上还有刘同兴隆庄,时任三河商会会长的刘锦堂,是清末古西街的一位商家。走进这里的宅第,依然按商铺模样布置,刘记布庄、刘记米铺招牌依然可见。

      古西街是一条比较繁华的街道,两侧的商铺生意兴隆。一直往前走,慢慢地来到英王路,英王路与古西街相垂直,通过三县桥与南大街相连,形成三河古镇的纵横两条街道。

      顺着英王路来到大捷门,1858年太平天国在这里大胜湘军,为此修建大捷门牌坊。大捷门右侧有一段城墙,为当年太平军修建,叫北城墙,另一段在东门,叫东城墙。

      之后来到东门,城门完好,城墙也完好。我们登上城墙,城墙上还有古炮台。

      下了城墙,在这里乘坐人力三轮车,周游古镇。

      坐在三轮车上,通过二龙桥,来到万年寺。寺庙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寺院属皇家敕建,门前由麒麟把守。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万年塔等。

       离开万年寺,前往八扇巷,这里有孙立人故居。故居当天没有开放,我们坐在三轮车上,从门前掠过。孙立人八岁时随父亲离开三河,后来成为著名国民党将领、抗日将领。

      之后,来到古南街,走进杨振宁旧居。当年为躲避日本侵华战乱,杨振宁随母亲一起从合肥来到这里的姥姥家。旧居为五进院,三进院是杨振宁当年居住的地方。

      杨振宁旧居与邻家的住房,间距很窄,为一条古老悠长的深巷,进出只容一人通过,叫“一人巷”,成为古镇的一个景点。

      出了古南街,右边是三县桥。走上三县桥,俯视小南河,顿生江南水乡之情。三县桥位居小南河中段,地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汇之地,有“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之说。

      小南河上,与三县桥遥相呼应的是望月桥和鹊渚桥。望月桥为拱形踏步石桥,全桥用厚青条石铺成,栏杆为青石浮雕栏杆。 鹊渚桥,桥上建有回廊,廊桥上有十二根立柱,撑起两层飞檐翘角式的长亭,桥两边建有美人靠。我们信步走上鹊渚桥,体验坐在美人靠上的闲情逸致。

      在三县桥旁边,有刘秉璋故居,叫鹤庐。刘秉璋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出生于三河,青年中举成名,后投笔从戎,官至四川总督。

      在望月桥西端有一座高高的楼阁,叫国粹楼,是古镇的最高建筑,楼高七层,楼内陈列着轿子、牌匾、雕花床、石雕等精美的徽派特色文物。

      离开国粹楼,来到附近的大夫第,也叫民俗博物馆。走进大夫第,里面的文物有官员私宅的厅堂布置、木雕以及一米五长的大算盘。

      走出大夫第,三轮车把我们拉回到古西街。

      夜幕降临了,吃过晚饭,从古西街穿过一条小巷,来到小南河边上的步道。徜徉在步道上,小南河里的音乐喷泉在彩灯照射下,一股股水柱此起彼落,不时地变幻着各种造型。

      此时的三县桥、鹊渚桥、望月桥,也被霓虹灯装饰的灯光闪烁,不时地变幻着各种图案。

      国粹楼也被装扮的灯火辉煌,矗立在河边,与望月桥相辅相依、交相辉映。

      小南河里,不时地出现游船,被灯光装扮的靓丽得体,在河中形成一个光点,慢慢地移动。

      月儿已经悄悄升起,在皎洁的月色下,我们找个椅子坐了下来。微风顺着脸颊习习掠过,悠扬的乐曲声在耳畔不断响起,面对眼前的景色,陶醉在古镇的小南河边。

      已经到了晚上九点,才离开小南河。

     第五天,来到万佛湖。这是一个由人工建造的水库,景区波光潋滟,一碧万顷,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岛屿。

      我们乘坐游船来到燕子岛,岛的形状如同一只飞燕而得名。燕子岛以李公麟文化和百鸟文化为主题,建有墨禅堂、李公麟馆、百鸟园等景点。走进李公麟馆,里面展示了这位北宋书画家的多幅书画作品。

      走过一段浮桥,来到孔雀岛,这里有“孔雀东南飞”表演,训鸟人将近二十只孔雀带过浮桥,赶到燕子岛上山顶的一个瞭望塔,一声声口哨声响起,一只只孔雀依次飞过湖面,回到孔雀岛。孔雀被训练的如此驯服,说明人类具有驾驭一切、征服一切的能力。

      之后回到燕子岛,经过一段很长的浮桥,来到周瑜岛。

      周瑜是舒城当地人,东吴著名将领,与岛子并没有关系,只是为了增加旅游色彩,给岛子取名周瑜岛。

      周瑜岛由毓瑾园、睿智园、练三墩等岛屿组成,在离浮桥很近的湖面上有几艘小船,船上扎满了稻草人,游客站在浮桥上,可以用箭射击稻草人,这个场景叫“草船借箭”。

      离开周瑜岛,乘坐游船来到东海龙王岛,岛子形状像蛟龙出水。岛上有新石器时期的龙王树遗址,说明这里的历史底蕴非常深厚。

      游览完龙王岛,乘游船驶回码头。

      上了岸,来到龙河塔前,塔高七层,为明代建筑风格,每层绘都有描述观音修道的彩绘。登临塔顶,鸟瞰龙舒大地,景色一览无遗。

      第六天,来到马鞍山采石矶。

      采石矶是唐代诗人李白终老的地方。我们从东门进入,乘坐电瓶车来到谪仙园,“谪仙”为李白之号,园区里有铁杵磨针、桃花潭送别、草堂晚秋、《赠汪伦》、《南陵别儿童入京》等以李白轶闻故事为题材的雕塑。

      之后来到李白纪念馆,李白生前曾多次登临采石矶,相传在采石矶泛舟赏月,酒醉捞月落水而死。纪念馆包括太白楼、李白祠、太白堂、叠翠楼等展厅和碑廊,珍藏有明清以来历代文物、各种书画作品、李白的书。

      紧挨着李白纪念馆的是太白楼。太白楼原名谪仙楼,为纪念李白而建。主楼三层,一层为厅,二层为楼,三层为阁。前后分两院,前院为太白楼,后院为太白祠,由回廊相连,二、三楼阁檐下有匾额“太白楼”、“谪仙楼”。

      走进太白楼,迎面大屏风上绘有太白漫游来石图,壁上挂有太白游踪图,楼上有两尊太白雕像,一尊站立,一尊半卧。

      太白楼西侧是广济寺,里面供奉观音菩萨。寺前左侧有一口井,三国东吴二年(239),建广济寺时掘成,井栏石上刻有“赤乌井”三个字。尽管年代久远,字迹仍清晰可辨。

      广济寺旁边有一片园林,一条小路,弯弯绕绕,沿着小路来到蛾眉亭。

      亭子西侧岩壁上,有个三元洞,是一座天然石洞,傍山临江。走进洞内,分上下两层,洞中供奉着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从洞内走到江边,这里绝壁临空,水流湍急,江水拍击着洞边崖壁,浪花飞溅,令人眩目。 

      从三元洞走出来,沿着登山步道慢慢往上爬,途中经过李白衣冠冢,到了山顶,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三台阁建在山顶的一个院子里,耸立在翠螺山最高处。

      休息了一会,开始攀登三台阁,阁高五层,阁体呈方形,飞檐翘角,气势恢弘。在阁楼上环绕一周,放眼望去,翠螺山一面濒临长江,另外三面被牛渚河环绕,如同一只硕大的碧螺浮在水面上。

      从三台阁上走下来,沿着下山步道,在太白楼乘坐电瓶车,经北门离开采石矶。

      第七天,吃过早饭,驱车向芜湖赭山进发,天空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到了赭山,雨停了,来到赭山公园。赭山由大小两个山头构成,慢慢登上山顶,来到赭塔前,赭塔坐落在九华行宫后院,为砖石结构,五层六角,塔内空间很小,楼梯又窄又陡,只上了一层就下来了。

      赭山公园有两尊塑像引人注目,一尊是毛泽东全身塑像,安置于小赭山南麓,另一尊是屈原全身塑像,安置在公园樱花山上。

      第八天,来到黟县宏村,在皖南众多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最具代表性,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 

      走进村口,有两棵古树,树龄在五百年左右,一棵叫红杨树,一棵叫白果树,树冠形状像一把巨伞,把村口的数亩地笼罩在绿荫之中。

      村中各户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树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义堂、碧园等一大批独具匠心、精雕细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第九天,来到天柱山,在游客中心乘坐环保车来到大龙窝,这里有一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几个绿色大字,在这里拍完照,然后坐缆车到振衣岗。

      这一天,天空晴朗,此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柱峰。天柱山山体由花岗岩组成,岩体的碎裂、崩解,形成形态各异的石象分布,在这里拍了些照片,继续沿石阶向上攀登。

      没多一会,在道路旁边遇到一块大石头,形状宛如大象身躯,身躯前边棍子状的石头与大象鼻子十分相似,这块石头叫象鼻石。

      拍完照,顺着台阶往上走,来到通天谷,这里怪石嶙峋,交相叠架,形成了天然的石门、石亭、石洞,变幻多样,曲径幽深,让人由衷地感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

      慢慢地往上走,来到飞来阁。一个非常大的表面圆滑的巨石,叠压在另外两块大石头上,像一个“垒”字,下面两块石头中间有一道窄缝,游人正好可以从中通过。上面那块神奇的花岗岩仿佛天外来客,让我们惊叹不已。

      我们从窄窄的缝隙中通过,再往上走是神密谷,在神秘谷入口处,有一尊更大更奇的石头,从侧面看,酷似一副老翁的面庞,神态慈祥,人们称之为“皖公神像”。皖公神像体魄魁伟,刚毅威严,五官轮廊分明,面带笑容,默默地呵护着天柱山的安宁。 

      进入神秘谷,仿佛置身于一个洞天世界,忽上忽下,忽明忽暗,洞中有洞,洞洞相连,通道最窄处,只容一人侧身而过,在这里我们小心谨慎地行走。

      走出神秘谷,来到了天池峰。天池峰由瘦瘦的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有一块不足十平米的平台,平台上有一个深不盈尺的天池,平台外沿是悬崖绝壁,往下看让人眼晕目眩,我们不敢靠近,只能站在远处眺望。

      对面的山峰是天柱峰,为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犹如春笋状平地拔起,凌空耸立,浑身石骨,瑰伟秀丽。

      我们一边欣赏,一边拍照。忽然,几片云朵慢慢飘来,如同一缕缕细纱,遮挡着天柱峰的身躯。天柱峰犹如一个害羞少女,在云雾中不时地闪动着身躯,不一会儿,云雾飘走了,天柱峰又露出它的本来面目。

      在天池峰虎啸崖上,有一块巨石,形状像一把椅子,有靠背,有坐面,靠背像一块玉屏,被称作“帝坐石”。我们站在帝坐石前,只能观看,没有人能坐得上去。

      在这里呆了片刻,开始从天池峰下山。有一棵松树非常引人注目,这棵松树叫凌霄松,为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临天柱山手植。主干笔挺,枝桠均匀扩展,针叶蓬生,如同一把撑开的雨伞。

      顺着下山路,绕到天柱峰背面,在天柱峰东约700米处,有一座山峰叫莲花峰,峰顶岩石开裂,如同莲花怒放。我们没有走过去,只是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

      慢慢地来到炼丹湖。湖水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环绕,环境优雅,苍崖青松倒影映在湖面上,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几分生机。我们坐下来,休息了很长时间。

      然后从炼丹湖走到振衣岗,在这里乘坐缆车回到大龙窝,又乘坐环保车回到游客中心,回到酒店。

      第十天,吃过早饭,驾驶着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开始向前驶去。慢慢地驶出天柱山景区、驶出潜山、驶出安徽。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走进安徽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