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合肥游记之景点篇--三河古镇

天数:3 天 时间:6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夫妻

       江南的古镇细数起来也去过几个,人潮汹涌、商业化严重的乌镇,自成一体的金华诸葛八卦村,因拍《爸爸去哪儿2》而火的建德新叶古村,专门建了轻轨专线的苏州同里古镇,地理相近,文化同根,建筑风格也就相似,参观也就出现视觉疲劳;然而走得久了,看的远了,想的深了,一些细微的差距也是可以品味出来的--毕竟地理上差异养成了各自发展的乡土文化,那么三河古镇会给我带来什么新奇呢?

      合肥市里去三河古镇还是很方便,市里坐地铁选择与公交三河专线换乘即可,大约坐1小时的大巴车程,下车后按着导航走几百米就到,车站旁也有揽客的电三轮,值不值座车就看自己的行李和心情。

      古镇入口停车场和客服中心相连,三间四柱牌坊是典型的徽派风格,我是在前一天合肥博物院徽派建筑展览里深入的学习了一次知识,(感谢义务导游一个半小时的详细讲解)。

      服务中心为三厅制,左右厅为休息和文旅产品,中心大厅售票柜台在右,中间是入口;它的票是联票制,四个主要景点50元,8个景点110。鉴于对知识大家的仰慕和相似景点的经验,我们选了第一个套票,杨振宁故居-董寅初馆-三河大战风云馆-刘同兴隆庄。

      随着门票一起递过来的是一张景点游览图,这是我喜欢的方式,犹豫时一张地图直接告诉你方向,当然手机导航也可以,但重点不突出,整体感不强,视觉感欠柔和。                    

      我们的路线:游客中心—仙归桥一古西街一董寅初后门一刘同兴隆庄一合众巷双子树一对樾桥一望月楼—杨振宁旧居—三河大战风云馆—游客中心

       南方古镇的街道大都铺满小块的青石,岁月的斑驳中,棱棱角角淘沥成椭圆,有着坡度平缓的参差不齐,透着幽幽的荧光,街道两旁的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越是深宅大院,雕刻的样式越是精美,图样寓意吉祥、典故深远。许是没到。

     ---刘同兴隆庄:是明清时期一家著名的商号,主要经营米、布、盐等。为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典型徽派民居。各进有各进的作用,如临街是一进是商铺,二进为走马转心楼,第三进是敞厅,用于接待来客;四进是香屋,用于祭祀祖先;五进是居住宿舍,而现在除了用各种模具、人像尽力恢复原有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还陈列了一些古代商业文化的展品,如古代银票、银锭、银元、铜钱等,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商业氛围。

    ---一人巷:在杨振宁故居旁边,青砖高砌,小巷狭长,只能容纳一人通过,仰首望天,天成一席。

---望月阁:望月阁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楼高七层。登楼远眺,古镇风光尽收眼底,灰瓦白墙,清水如带,镜面无波,几艘红蓬乌船袅袅掠过,宁静与祥和尽浮心头,楼里各层也是当地文化相关的各种展览。

---丰乐河,古镇的主河,碧水幽幽,环镇而过,乘舟泛游,沿途风光如水墨映画。

--《大夫第》,建筑风格典型地体现了徽派建筑的特点,如马头墙、雕花窗、砖雕门楼等。匾额为同治六年,五部尚书(工部、刑部、户部、兵部、吏部)朱凤标题写,现主要陈列展示明清家具及建筑构件,如明代樱木整面方桌、紫檀木、花梨木圈椅、楠木柜子、金丝楠木拔步床、清早期祖容画像等,面积约有700平方米。

---杨振宁故居,前后五进,以大量的图文资料讲述杨振宁教授的成长史。然而让我感触的是他的家庭教育及成长环境,也才知道他的父亲是那个时代杰出人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幼年杨振宁就到过父亲的实验室;这似乎也证明了成长、教育环境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董寅初纪念馆,董先生是著名的民主党派人士,印尼归侨,一生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董寅初纪念馆主要分为六个展厅:一厅人杰地灵,二厅家世渊源,三厅书香一脉,四厅抗日救国,五厅实业救国,六厅代代领导结情深。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了董寅初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丰功伟绩。

---三河大战风云馆,馆内主要是通过英王陈玉成主持取得胜利的三河大捷来展现太平军的英勇及部分历史,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与空间内形成立体三维影像,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馆为太平军驻军遗址,据说部分围墙和水井乃是当年实物。

     古镇清幽,漫步青石板路,白墙灰瓦中泛起一段段的历史,古树苍郁,斑驳的阳光随风而摇,河水静缓,临桥而坐,湿氲习习,江南水乡不仅模糊了岁月,也澄净了人生。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合肥游记之景点篇--三河古镇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