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召,八小召,还有七十二个免名召 呼和浩特之大召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人文,自由行,穷游,省钱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小召
呼和浩特
五塔寺
大召寺
玉泉井

发表于 2020-06-04 17:27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七大召,八小召,还有七十二个免名召 呼和浩特之大召

说起青城呼和浩特(呼市也称青城),就要说到召庙,呼和浩特曾经也被叫做召城。一个说法是因为当时呼和浩特很小,一个大召几乎占了半个青城,所以被叫成召城,另一个说法是因为呼和浩特有很多召庙,所谓七大召,八小召,还有七十二个免名召。“召”为藏语寺庙之意。

呼市旧城玉泉区集中了“大召”、“小召”(已毁)、席力图召、五塔寺等召庙,构成了呼和浩特的奇特召庙景观。

玉泉广场四合和雕塑

大召寺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归化城(呼市旧城)是明朝蒙古土默特部主阿勒坦汗(明译作“俺菩”)归顺明廷并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修建的。明万历七年(1579)建城同时也修建大召寺。万历皇帝赐名“弘慈寺”,因寺内供奉一尊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又称“银佛寺”。1640年,(清)皇太极令重修、扩建大召,完工后,赐满、汉、蒙三种文字寺额,并更名为“无量寺”,一直沿用至今。

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叛乱,曾经在大召寺驻跸,大殿改覆黄琉璃瓦,表明身份为皇家寺院。亦因如此,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大召寺也是呼市内唯一不设活佛的喇嘛寺院。

广场土默特部落首领阿拉坦汗,青城、大召的建设者

大召寺前的释迦牟尼大功德八塔

牌楼

大召的建筑风格为汉藏结合式,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其余部分则是依照传统中式庙宇的式样而建,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只要建筑,从南至北依次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经堂、佛殿、九间楼及及东西配殿;东路依次有天王殿、菩萨殿、玉佛殿、弥勒佛殿(现为大乐殿);西路依次有天王殿、乃春殿、藏经阁、大白伞盖佛殿(现为庇佑殿)、公中仓佛殿,是呼和浩特市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群。一座寺院有3座天王殿也是比较特别的。

四百年来大召三件镇寺之宝始终保持着原样,一是2.55米高的纯银制造的银佛;二是10.05米高的双龙盘柱(由黄泥和纸浆制成);三是寺内的壁画,是明代的历史遗物。

经堂和佛殿紧紧相连在一起,通称为大殿,是本召最精美的殿堂,建筑风格为汉藏合璧式。佛殿内有造像和壁画,绚丽夺目。(内部不许拍照)

寺前原有玉泉井一口,泉水清冽,被誉为“九边第一泉”。并将此5字雕成匾额,悬挂在山门上。

呼市玉泉区因“玉泉井”而得名。俗传康熙帝平息噶尔丹叛乱,凯旋路过大召,“过此,马蹄踏地,有泉涌出,味清而甘,四时不竭,居民建神祠于其上。”。因为该泉清洌甘甜,所以得名“玉泉井”,又因是康熙帝御马踏出之泉,所以玉泉井又有“御泉井”之说。

大召门前也因玉泉井而繁华起来,现为“明清一条街”。

辉煌的召庙建筑,传神的雕塑、精美的壁画、浩瀚的经卷,以及晒大佛、跳恰木(简称“跳恰”,即“跳神舞”)、送巴令(即“送鬼”之意)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

小召也称崇福寺,已毁,只留下一座前牌楼。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七大召,八小召,还有七十二个免名召 呼和浩特之大召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呼和浩特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呼和浩特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呼和浩特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呼和浩特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