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公主的和亲之路

天数:1 天 时间:6 月 人均:1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摄影,自驾,人文,自由行,周末游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呼和浩特
昭君墓
昭君博物院

发表于 2021-07-08 08:14

美丽的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有两处纪念场所,各自铭记了一段公主和亲的故事,一段辛酸凄美,一段温馨和美。辛酸凄美的故事里,主人公是一位名义上被“册封”的公主,温馨和美的故事里,主角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皇家千金。

城外南郊的大黑河畔,有一座自古以来人称青冢的汉墓,诗仙李白为其唱吟:“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诗圣杜甫亦为其哀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里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最后的归宿。

城内通道北路与公主府街口,有一座四进的四合院,这里是青城人尽皆知的公主府,曾经的主人是大清帝国康熙皇帝的亲生女儿恪靖公主。

远行到这古时苦寒的塞外边城,两位公主皆为和亲而来,却走出了天壤之别的悲喜人生。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登基称帝,拉开了中华大地上汉唐盛世的帷幕。大汉初立之时,内部的异姓王们蠢蠢欲动,尚未驯服,外部的匈奴又频频骚扰,边境频频告急,朝廷许下的高官厚禄和锦衣玉食,已不能满足四周环伺的贪婪与野心。内忧外患之下,刘邦左支右绌,身心俱疲。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33万大军出击匈奴,结果反被围困在白登,险些成为匈奴的刀下之鬼。无奈之下,刘邦委曲求全,派出使者,低眉顺眼地请求与匈奴缔结姻缘,和亲罢兵。起初,刘邦钦定了鲁元公主前去和亲。吕后听闻要将亲生女儿远嫁给蛮荒之地的仇敌冒顿单于,哭哭啼啼,以命相逼,坚决反对。

最终,刘邦只好找了一个刘家宗室的女孩冒充公主去和亲了事。此后,为求边境安宁,这假模假式的汉匈和亲就成了惯例。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分别将三位“公主”嫁与冒顿单于,也未能阻止匈奴屡屡的南下侵犯。“文景之治”年间,又有两位“公主”被嫁与老上单于,三位“公主”被嫁与军臣单于。即使到了雄霸四方的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大破匈奴之后,仍在延续这一做法,一直到西汉后期。大汉和亲的公主,基本都是来自宗室甚至民间,从来没有货真价实的皇帝女儿。所谓的公主,成了朝廷苟且一时的工具,和亲未能真正阻止狼烟四起的冲突,直到东汉,汉匈战争还在此起彼伏。

西汉后期,大汉与匈奴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反转。在大汉不懈的武力打击之下,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对汉称臣,北匈奴逃至漠北无力再犯。汉匈和亲也由大汉主动求亲变为匈奴主动求和。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朝见长安,三次恳求作汉朝的女婿,恪守藩臣之礼,永不犯境,永世修好,共同对付北匈奴。汉元帝恩赐宫女王昭君与之婚配。

整个西汉,在诸多被送去匈奴和亲的公主中,最著名的一位也是最后的一位,就是被掩埋在青冢之下的王昭君。

王昭君以及昭君和亲,在正史里,都着墨极少,感天动地赚人眼泪的故事皆为后世文学的悲情演绎和杜撰,比如“平沙落雁”,比如“画工弃市”,比如《怨词》,比如《报汉元帝书》,比如《汉宫秋》……也因此,西汉的和亲对策,多被后世诟病为屈辱历史,宋代史学大家司马光评论说:“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

王昭君(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本名王嫱,汉元帝刘奭后宫里的一名宫女,和刘姓皇室毫无血脉之缘。因为被选做出嫁匈奴的“公主”,而被封为昭君。昭者,日明也。昭君一名,被赋予了汉皇光照匈奴的政治寓意。王昭君,含义则为代表汉家君王光临匈奴的王姓姑娘。也有人认为,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17岁时,天生丽质的王嫱被从民间选入宫内,因不愿花费重金贿赂贪得无厌的宫廷画工毛延寿,画像时,俊俏的脸上被点了一颗黑痣,未能入了刘奭色眯眯的法眼,进宫多年,不得临幸。呼韩邪单于前来求亲,刘奭敷衍着,根据画像点了王蔷。待到宫廷之上送亲之时,刘奭才发现王嫱“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优雅”“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但木已成舟,后悔晚矣。事后,恼羞成怒的刘奭只能把一腔愤恨撒在了画工身上,将毛延寿等一众画工斩杀于市,弃之如履。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潇潇秋色中,除了名字“昭君”,别无封赏的王嫱告别京师长安,挥泪北上大青山。一路上,朔风瑟瑟,黄沙滚滚,马嘶阵阵,雁鸣声声。王昭君人地两疏,触景生情,心绪难平地在马背上弹奏了一曲《琵琶怨》。这一去北廷,是悲是喜?是明是暗?是爱是恨?南飞的大雁目睹赛若天仙的女子泪光盈盈,耳闻凄婉悦耳的琴声如泣如诉,一只只都忘记了舞动飞翔的翅膀,纷纷跌落于大漠平沙。

1700年后的公元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北京紫禁城内的另一场和亲嫁娶,则是完全不同的场面。康熙皇帝加封自己十九岁的六女儿为和硕公主,将她嫁与漠北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宫廷内外,黄伞盖,红罗帐,鼓乐欢鸣;十里长街,陪嫁礼品,随嫁人等,车水马龙 ……

满蒙联姻,是从皇太极开启的先例,其目的是共同对抗关内的汉人。与汉匈和亲中汉人单向输出“公主”不同,满蒙联姻则是双向的你来我往,而且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嫁娶的公主即是皇帝的女儿。大清建立之初,制定了三大国策:"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汉朝将汉匈和亲视为力不从心不得不为的权宜之计,清朝则将满蒙联姻坚持为一种政治制度。

在清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满蒙联姻将近600次,满族皇家出嫁蒙古王公贵族的公主及格格多达432人,满族皇帝及宗室王公子弟迎娶蒙古王公之女163人。在皇太极的九位后妃中,有六位是蒙古王公的女儿,而且所立的五位皇后全是蒙古女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将孙子玄烨抚养成皇帝康熙的孝庄皇太后。先娶后嫁,皇太极反过来又将十名亲女、两名养女嫁给了蒙古贵族。在康熙帝十个成年的女儿中,也有六个嫁到了蒙古,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六女儿和硕公主。

亲不亲,骨肉分。假公主王昭君和亲匈奴,怀抱一只自己的琵琶,形单影只地跟随呼韩邪单于来到大青山下。真公主和硕公主远嫁漠北蒙古,不但有车载马驮的金银珠玉,还有庞大的随驾扈从。皇帝老子不放心女儿在漠北的冷暖和安危,不但敕建了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的四合院作为公主府邸,还御赐公主只需住在漠南离北京更近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又封赏大青山下的48000亩田地作为女儿的食俸。

到达匈奴后,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一起幸福地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封右日逐王。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上书西汉朝廷,请求归汉,但此时继成帝位的汉成帝刘骜不予恩准,只是心不在焉地回复了一句:“从胡俗!”

所谓“胡俗”,就是“匈奴父子同穹庐卧。父死,妻其后母。”于是,王昭君不得不嫁给已故丈夫的长子复株累单于。依胡俗,复株累单于可以娶后母王昭君,却不能容忍后母与先父所生的儿子,同父异母的弟弟被视为对汗位最大的威胁,伊屠智伢师随即被杀。王昭君失去丈夫,被迫嫁给继子,又失去了亲生儿子。可想而知,这种与汉俗文化绝对冲突,既不伦又残忍的现实,对王昭君的身心,是何等的暴虐!一个弱女子,心向谁属?泪向谁流?哭向谁诉?

这还没完。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婚后生育二女,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继任丈夫也命归西天。临走,复株累“约令传国与弟”,由其同母弟弟且糜胥(搜谐若鞮单于)继任单于。风烛残年的王昭君不得不再次服从胡俗,嫁给搜谐若鞮单于做老婆。“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因避司马昭名讳,昭君一度被称明妃)一年后,美人花容凋谢,香消玉殒,抑郁而终。

生有所恋,却无所依,死亦何求?作为一个民族,早已灰飞烟灭的匈奴,未曾留下自己的史册,他们是如何评价自己这位国母的呢?永远都不可能有答案了。王昭君的真实名字,在《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这样的正史中,居然有王樯、王蔷、王嫱等多种不同的说法。至于大黑河畔的青冢是否真的是王昭君的坟墓,并无考古发现可以佐证,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夯土筑成的青冢,被更多地认为是西汉时的一座烽燧。仅仅在呼和浩特,大青山南麓叫做昭君墓的坟茔,就有十几座。远在河南省的襄城县也有一座昭君墓,《襄城县志》记载“十里铺西有一古冢,名青冢”,冢头有碑,碑上刻写“青冢愁云”。而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青钟村的青冢石碑上,铭文是“头枕大青山,脚登雁门关,玉手嬉桑干,泪眼望长安”。

相比命运多舛的王昭君,同样来到塞外和亲,和硕公主的人生则是无比的幸福圆满。公元1706年(康熙45年),和硕公主28岁,下嫁敦多布多尔济九年之时,康熙以金册再次加封女儿为“恪靖公主”,册文中说:“……既娴内治,宜被殊荣,咨尔和硕公主,乃朕之女,敬慎居心柔嘉维则,母仪克奉,教夙禀于在宫,妇德无违,誉尤彰于筑馆,出银潢之贵派,作配高闳,备玉碟之懿亲,共襄宗国凤古允协,象服攸宜,是用封尔为恪靖公主,锡(赐)之金册……”

康熙皇帝数次巡幸蒙古草原,均下榻于公主府,使得公主府每每蓬荜生辉,满溢天伦之乐,更使得女儿的荣光和地位都无以复加。当年的公主府就是归化城中的独立王国,不但不受归化城内将军和督统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和督统还得给她跪安问好。康熙48年(公元1709年),在公主允准之下,土谢图汗等部王公汇编制定了《喀尔喀三旗大法规》。公主不怒自威,权倾大漠南北,皆因背后站着一位皇帝老子,享有草原上的政治决策权和皇帝监国义务。

后来的雍正年间,恪靖公主又被她同父异母的哥哥胤禛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金质册文嘉许她“毓秀紫薇,分辉银汉”。满清朝,本来只有皇后嫡出的女儿才能称“固伦公主”,嫔妃和贵人所生女儿只能称“和硕公主”。“固伦”的满语意思为“国家”或“天下”,是皇家级别最高的公主,“和硕”的意思是“一方”或“旗”的意思。和硕恪靖公主原本只是贵人郭络罗氏所生,雍正破格为其颁此殊荣,足可见其代表和协助皇帝治理蒙古的能力和政绩。

也与王昭君只被后世同情和缅怀不同,《公主府志》称赞恪靖公主“为人恭俭柔顺、不恃皇家之骄、善敦妯娌、娴于礼教。”当地百姓还自发地为她刻立了德政碑,盛赞她“宽以待民,抚民亦如赤子,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

大黑河畔,大青山下,相隔数十里,相差逾千年的两位公主,如若地下相识,不知会作何感慨。王昭君是否会对恪靖公主心生羡慕?恪靖公主是否会对王昭君心生怜悯?

好在时人无意,后人有心。“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这是后人对昭君出塞后汉匈边境的描写,王昭君以她悲情的人生赢得了后人的无限怀想和钦敬之情。不管美人到底魂飞何处,不管大黑河畔的夯土之下到底有谁,大青山下的青冢就是昭君的象征。王昭君,在后人心里,不但是一位千古美人,也是一座千年烽燧。1981年,政府为此成立了昭君墓文物保护管理所。2006年,这里正式更名为昭君博物院,位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真假公主的和亲之路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呼和浩特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呼和浩特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呼和浩特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呼和浩特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