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6

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宝库-巴尔干半岛的半岛游

天数:18 天 时间:9 月 人均:230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半自由行,跟团

发表于 2022-12-26 16:15

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宝库—东欧巴尔干半岛

2016年9月旅游日记

序曲 小众旅游线路 最牛行程制定

D1 北京-明斯克-匈牙利布达佩斯 旅程开启就有故事

D2 匈牙利 布达佩斯-塞格德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全过程案例,看这里就行了

D3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 一代伟人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兄弟阋墙从强到弱的转变

D4 塞尔维亚 兹拉蒂博尔 穿行山谷之间 体验过去的时光

D5 黑山 塔拉河谷-波德戈里察 高山峡谷 能勾起一代人回忆的地方

D6 波黑 萨拉热窝 访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这里是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

D7 波黑 莫斯塔尔 古老与现代 战争与和平

D8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 这里有致东西罗马分家的始作俑者的最后时光

D9 克罗地亚特罗吉尔 普利特维奇卡 这是一座将多次异族入侵留下的不同建筑形式一直保留到至今的城市

D10 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湖 此景只应天上有,疑是瑶池落人间

D11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库姆罗韦茨 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 诉说着过往的传奇故事

D12 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纳溶洞 布莱德湖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奇观令人震撼

D13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一个可以尽情领略什么是非主流艺术的地方

D14 匈牙利黑维兹 巴拉顿湖 旅途中最为享受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D15 匈牙利布达佩斯 北京 漫步城堡山,搜寻古老历史,旅行完美收官

正文开始

序曲 小众旅游线路 最牛行程制定

巴尔干半岛是东南部欧洲三个主要半岛之一(另外两个是意大利所处的亚平宁半岛和葡萄牙西班牙所处的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包括了由前南斯拉夫分裂出的6个国家与地区以及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等国家,我们这次制定的行走路线涉及了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以及中欧的匈牙利,可以称得上是前南的深度游。

说“我们这次制定的路线”那可不是瞎说,这个团队27人彼此之间互有关联,领头的阿梁更是在旅行社工作多年,人脉、经验超丰富,为研究一条合适的路线多次讨论修改,避开了需要多次进出马其顿的签证繁琐,绕开了敏感的科索沃地区,删掉了路线和时间都无法保证的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丰富了前南斯拉夫其他国家的多个景点和内容,让行程合理并舒适,旅行社最终按照双方讨论的结果给出了行程,基本可以理解成“在旅行社领导下的自由行”。原定的十几个人的团短期内人数快速增加到近30人,大有停不住的架势。

我们小时候对前南斯拉夫有着深刻的印象,刚刚开放的那几年前南斯拉夫的电影是少数几个被允许率先进入中国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其中的场景以及电影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至今还耳熟能详,我们看到过在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的强大,也目睹了南斯拉夫的分裂过程,从新闻和电视中见到过波黑各民族之间的战火和硝烟,1999年5月7日一枚美国导弹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致使三名中方人员遇难,我们也曾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凭吊,能有机会去铁托和瓦尔特的故乡看看,实地触摸一战和二战历史,触摸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历史,看看这个国家分裂后的状况,那山那水那人,太多太多的已知和未知… …

9月4日 北京-明斯克-匈牙利布达佩斯

旅程开启就有故事

上午10点T3航站楼集合,乘坐国航13:05起飞的CA721经停白俄罗斯的明斯克至匈牙利布达佩斯

起飞8小时后在明斯克机场停留90分钟,机场等候的区域虽然狭小,但异域风情浓郁,套娃、瓷盘、民族服装的布偶,各种工艺品也够欣赏一阵子,浓度90%的黑巧克力只要1欧元,包装简朴,价格实惠,果断收了。这张白俄罗斯的地图应该是贴对了地方的最好的广告,与广告和一张影,也算脚踩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了。

当地时间晚上7点半左右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机场,用了一个小时过关取行李,不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团友老孙夫妇的两个箱子只见到一个,经过与机场交涉发现了箱子的行踪-还在北京的T3机场,根本没上这趟飞机!出团会上导游千叮咛万嘱咐:如果是两个人同行,最好把自己的一部分衣服物品互相放到对方的箱子中,以防万一一个箱子没到,另一个箱子的东西还能满足应急使用,这种事情发生过。当时听了不以为然,结果这次真的遇到了。会是老孙去开的,回去向夫人汇报时把这段内容掐了,以至于他们各自装了各自的箱子,没到的恰恰是老孙的,幸运的是还有箱子的准确信息,因为我们明天就要离开布达,下一站没有大型机场,没有国航的航班,最可能的是后天我们到达贝尔格莱德后能见到箱子,还好,这几天先凑合吧,看来导游的提醒句句是经验,都是用教训换来的,不当回事儿可真不行。

见到当地导游郑宇,一个来自福建的小伙子,已经在匈牙利生活了20多年,上车第一件事继续就刚才的实例对大家进行着安全教育:外出旅游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注意财物安全,目前在塞尔维亚黑山等地还有难民,飞贼也很多,会有各种盗抢方式要注意防范,要注意检查自己携带的物品,不要丢东西,他带的团曾经有人把假牙忘在酒店中(真好笑!),有人把包落在景区观光车上(真悲催!),这段话也是给我这个爱丢东西的人提个醒,争取这次一样也不丢!

出了机场已经是晚上,进入布达佩斯市区,两年前曾经来过这里,再次进入倍感亲切,多瑙河将市区分为布达和佩斯,市政厅、渔人堡、皇宫、艺术馆,景区灯将两岸照得璀璨辉煌,玛格丽特桥、伊丽莎白桥、自由桥、裴多菲桥被灯光镶上漂亮的金边,对布达佩斯两岸的游览安排在行程的最后两天,今晚我们住在佩斯一侧南部火车站附近的Mercure Buda酒店。

(匈牙利虽然是欧盟国家,但不使用欧元,仍然使用当地货币福林,酒店中欧元与福林兑换的汇率是1:286.5,外面使用欧元时时基本按照1:300)

9月5日 匈牙利 布达佩斯-塞格德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全过程案例,看这里就行了

这次出行冠名为红色之旅,在南斯拉夫要拜访铁托,匈牙利也是当时欧洲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小兄弟,第一个活动就是参观位于布达佩斯市郊的露天博物馆-共产主义雕像公园。博物馆与市区大约半小时的路程。

这是一段过去的历史,1944年,德军占领了匈牙利,1945年匈牙利人民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全境解放,1946年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匈牙利共和国(第二共和国),1949年通过宪法宣布匈牙利是工人、劳动人民的国家并宣布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的一员,好景不长,社会主义制度在匈牙利只存在了短短的40年,1989年10月,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马列主义政党在国家机构中的领导作用,并将国名改回匈牙利共和国(第三共和国),这40年中经历了最初的强权政治,阶级斗争扩大化,盲目抄袭苏联经验以至于国家不稳定发生内乱的前期;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经历了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振兴社会主义经济期;当然还经历了80年代末由于改革中执政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失误造成了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加、政治反对派力量增强、执政党威信下降最终下台的末期,国家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人民共和国不复存在。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只要拉大贫富差距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大多数人无法过上期待的好日子,国家就会动荡不安。

公园在郊外一个僻静的地方,1993年6月29日对外开放,这里展出的是匈牙利社会主义时期城内各处矗立的社会主义题材的雕像,园区大门其实就是红砖砌成的一面墙,中间三个门洞,左侧的一个是出入口,在大门左右的红砖墙上各掏了一个大大的窗口,右边站着马克思和恩格斯雕像,左边站着列宁的雕像,

进门口右转是一个狭窄过道,一个小卖部是必经之路,里面出售各种纪念品,一台老式收音机放着那个时期的音乐,听起来似曾相识,

进入园区,碎石铺地,面积不大,但因为所有雕像都分布在最外圈,中心是一个圆形的由绿色青草包围的红色五角星的花坛,给人的视觉感受还是非常空旷,

这里有多处列宁的雕像,苏联红军雕像,苏联老大哥与匈牙利人民同志加兄弟握手的雕像,反映了前苏联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特殊地位,两个姑娘放飞和平鸽的浮雕很像我们见过的宣传画,那个浑身是劲奔跑的工人就像我们当年多快好省地大干社会主义形象,很多可能是名人的雕像下面的说明基本为匈牙利文字,虽然看不懂我们还是一一拜访了他们。

这个园区承载了匈牙利那段历史,让后人和希望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有了一个可以凭吊的场所和与实物接触的机会。

回到市区,中餐馆吃饭,这次出来前旅行社明确告诉我们由于这个地区的中国游客不多,很多地方没有中餐馆,总共28顿正餐中只有9顿是中餐,所以我们额外关注这9次中餐的额度,至少在布达佩斯的几顿是中餐了。

英雄广场,这是每次到布达佩斯必到的景点,上次来时阳光灿烂晒得人很难受,这次好了,下雨,小雨中可以轻松漫步,只是照起相来既麻烦也不好看,还是仔细浏览一下历史吧。匈牙利的历史不算长,这块地方公元4世纪到8世纪期间基本是游牧民族居住,后逐渐形成几个小的公国,公元9世纪,公国中的一位皇帝想借外来之力打败其他公国,从东北方引来了游牧民族马扎儿人,马扎儿人共有7个部落,骁勇善战,他们推举一位阿尔帕德大公为首领,于公元896年越过喀尔巴阡山脉,荡平了这片土地的弱小公国,开始定居在这片土地上(是不是有点儿像引狼入室),游牧民族总是不安定的,他们在欧洲到处出击,被周边的欧洲国家视为祸害,要联合讨伐,为了生存,阿尔帕德的曾孙盖佐继承王位后与家人皈依了天主教。以获得周边天主教国家的认可,盖佐的儿子史蒂芬997年继位后,征服了其他争夺首领地位的对手,向罗马教廷申请并获得了王权标志,使匈牙利正式转为基督教国家。让匈牙利这个民族融入欧洲,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相当正确的决定。史蒂芬在公元1000年加冕为王,将部落的形式改为国家的形式,他就是匈牙利的圣伊斯特万一世皇帝,英雄广场是匈牙利人于1896年为纪念定居1000周年修建的,也称千禧广场,英雄广场中间是一个高36米的纪念柱,纪念柱下面是7位骑马的勇士雕像,他们就是马扎儿人的7个部落首领,领头的当然就是那位阿尔帕德大公,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匈牙利,

柱子的顶部是一位天使,左手拿着权杖右手托着王冠(表示了君权神授),

后面两侧各是对称的罗马式柱廊,有14个人物雕像,是匈牙利定居1000年来的历代皇帝及名人雕像,左面的第一位就是开国皇帝圣伊斯特万。

英雄广场现在是国家政治活动举行中心,面对广场右边是国家艺术馆,希腊式建筑加洛可可式装饰显得金碧辉煌,门楣上是用金色描画的圣经故事,广场左边是国家美术馆,简洁的希腊式三角顶加廊柱,门楣上是浮雕雕像,

广场对面的地下是欧洲大陆第一条地铁,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1894年建造(我国的清光绪年间),现在仍在运行,请注意是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吔!当时连奥地利都没有,这是奥匈帝国的皇后茜茜公主为匈牙利做出的贡献,只可惜集合时间到了我们才想起来,没有亲眼见到,团友的照片拿来看看也是一样滴。

继续下面的行程,驱车180公里到匈牙利的边境城市塞格德,塞格德是匈牙利的第四大城市,面积280平方公里,人口17万(让人瞬间想到北京的天通苑,常驻人口有28万之多,这仅仅是昌平区中的一个住宅区!记住在欧洲千万别拿中国说事儿!)。这里有匈牙利的第二大河流-蒂萨河。16世纪匈牙利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曾迁都至此,在哈布斯堡的欧根亲王带领下打败了奥斯曼,将匈牙利解救出来,1848年,匈牙利反对哈布斯堡的独裁统治,争取独立,塞格德正是当时火种的点燃地,它的地位有些像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这里也算是匈牙利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有很多学院,中国的孔子学院也建在这里,道路两边的建筑大部分建于18-19世纪奥匈帝国时期。天一直下着小雨,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古老的建筑,灰色天空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只有身边不时骑行而过的年轻人带给人活力,依次走过城市美术馆,

博物馆(这是一个名为摩拉凡洛斯的私人捐赠的博物馆,他的小小的雕像就立在博物馆的阶梯旁),

前面就是圣母大教堂,正面的建筑非常气派,几个谷仓式建筑加上瘦高的钟楼,错落有致,

从侧门进入教堂,里面装潢非常精美,拱形建筑的穹顶用彩色和金色描绘着圣经故事,彩色玫瑰花窗上的圣经人物和不留空白的墙面装饰,都让教堂显得富丽堂皇。两侧几个祭坛分别是基督和圣母,

教堂中间的祭区桌旁摆放着特蕾莎修女的照片,旁边还摆放着鲜花,一定是刚刚做完活动,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一生为印度加尔各答的贫困者服务,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上网查看,2016年9月4日罗马教廷在她逝世19周年那天为她举行了封圣仪式,封她为罗马天主教廷的圣人,今天是9月5日,想必昨天这里的活动是与罗马同步举行的。

走出教堂,这里是一个广场,三面是围廊,围廊的壁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有的半身,有的全身,古老现代都有,这里共有70尊,都是当地的名人,包括神职人员、作家、政治家、作曲家、艺术家等等,是他们的民族精神象征,这里翻译成中文就是“万神殿”。

穿过万神殿,这里是一座大学的校园,校园里各种雕塑让人不明就里(比如这个多人托举着一只巨大的蛾子的雕像,这是生物学院?)。

晚餐后入住酒店,NOVOTEL,房间真给力,比起西欧旅游时的酒店好多了(西欧旅游酒店经常让人转不开身,床窄的与担架有一拼),

窗外就是蒂萨河,匈牙利的第二大河流。

9月6日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

一代伟人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兄弟阋墙从强到弱的转变

清晨吃罢早饭,拿起相机先奔河边,昨晚有人出去散步发现河边有很好的景色,酒店与河边只有一路之隔,河看起来并不宽,两岸景色还好,远处可以看到昨天去过的圣母大教堂的两个尖顶,河边有一个青铜雕像,一个身材比较健壮的渔家女手捧一条鱼侧身好像在水中游泳的姿势,看不出什么意思,是河里的仙女造福人类吧?就是这条看似有些窄的河在1879年那年泛滥了,毁掉了大部分城市,现在的城市基本都是在那以后重建的。

塞格德这里有大片的蔬菜基地,还有中国人经营蔬菜基地,这里有大的物流中心,就连维也纳的中国餐厅也要到这里来拉蔬菜,这里还有石油,教育环境好,整个城市给人小清新的感觉。

离开小清新的城市向着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边境进发。

这里距边境只有十几公里,出匈牙利边境,下车排队持护照盖章,花了20分钟搞定,然后上车向前开往塞尔维亚关,

这里的通关方式是边境人员亲自上车收护照,下车查验盖章,通关结束。还算简单,

等候期间看到在匈牙利一侧铁丝网外有一片棚子,还有红十字会的车,据说这就是难民,他们已经穿过了塞尔维亚的边境,他们想通过边界进入匈牙利进而转进德国,在匈牙利一侧被铁丝网拦截,他们的处境非常悲惨,家园被毁,无处可去。

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分裂前最主要的国家主体,也是分裂后六个国家中最大的国家。历史追溯到1918年,塞尔维亚族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建立了塞尔维亚王国,以此为基础又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联邦),1991-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独立,塞尔维亚与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联盟),2003年改名塞尔维亚和黑山(塞黑),取消了“南斯拉夫”这个名称,南斯拉夫成为历史。2006年黑山公民投票脱离塞黑,塞黑解体,2008年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没有得到国际普遍承认,成为科索沃地区。

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十分复杂,人数在50万以上的民族有8个,最大的塞族占人口的三分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8个民族虽然统一进一个王国里,但由于这个王国实行大塞尔维亚主义,民族关系相当紧张。铁托执政时期,在南斯拉夫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的存在得到承认,国家实行联邦制(相当于民族区域自治)。1980年铁托去世,南斯拉夫失去了一位有权威的领袖,许多原来被掩盖的民族问题开始表面化,最终导致各个联邦独立成国(另外的说法是正是铁托在统治时期有意压制最大民族塞尔维亚,区域上从塞尔维亚分出黑山、马其顿和波黑,又将信伊斯兰教的塞族定义为穆族与信奉东正教的塞族区别开,这一做法削弱了国家的主体民族,没有了国家凝聚力,以至于失去权威导致分裂),至于南斯拉夫的分裂原因不是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所能搞清楚的,但就事实而言,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对外曾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现在分裂成六个小国,过去是举大国之力能做的事现在只能举小国之力,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大不如前,今天仍有人怀念铁托时代也是可以理解的。

进入塞尔维亚,一路都是平原,道路两旁大片玉米地,葡萄园。中午就餐地点是贝尔格莱德市的中餐馆香格里拉饭店,直到车快停下郑导才提示大家,车的右手就是中国驻前南斯拉夫使馆在1999年被北约导弹击中的遗址。这正是在我们期待拜访的计划中的一项。1999年的5月7日(北京时间5月8日),北约的美国轰炸机发射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事情的原因引起了国人的猜测,真相在十几年后被不正式地公开,因为南联盟击落了一架美国最先进的隐形飞机F-117,将其残骸交给了中国,暂时放在使馆的地下室,用以研究当时最先进的隐形技术,没想到的是该残骸所带的自毁装置虽然没起作用,但其定位报警装置却还在正常工作,持续发出的报警信号引来了北约的美国轰炸机,所幸炸弹并没有将残骸全部毁掉,有消息透露我国的飞机隐形材料研制的进度因此提高了十年不止,这也是血的代价换来的。这是一片被金属板围挡的区域,从围挡的空隙看进去是一片平地,过去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平地中间有一个平台,上面有一个黑色大理石碑。

围挡外街角处地上还有一块金属牌,上面用当地文字和中文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友谊和支持,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地上有些已经枯萎的鲜花,有人来此凭吊烈士。

不远的草地上有几个粗大的水泥桩,上面用中文写着山东高速,看着非常亲切,不久的将来一条由中国援建的高速公路将从这里通过。

该去拜访一下铁托了。铁托全名约瑟普 布罗茨 铁托,生于1892年5月25日,克罗地亚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二战期间,铁托组建了游击队,领导南共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并取得胜利,战后摆脱苏联控制,按照“南斯拉夫人的南斯拉夫”原则建设南斯拉夫,东西方通吃游刃有余,铁托是铁腕式人物,在他的领导下,南斯拉夫这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被统一在一起,另一方面铁托生前追求个人生活享受,在南斯拉夫每个共和国中都建有行宫,有私人岛屿,动物园,豪车但同时也给他的国民带来希望,获得国际上普遍尊重,也受到南斯拉夫人民的爱戴。铁托于1980年5月4日去世,去世后来自全世界128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参加了他的葬礼。铁托死后虽获殊荣但并没有建立大型陵墓,只是将他葬在位于贝尔格莱德乌日策大街的总统官邸的花房中,现在称为花宫。铁托的墓园分为博物馆和墓地两部分,走过一片高大的树林,缓坡向上,走过喷水池,上面是一个六边形平台,中心是六个向中心倾斜的花岗岩石墩,大概象征着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共和国,

拾阶而上进入博物馆,这里在循环放映着一部铁托生前的新闻剪辑,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场面,工农业生产,铁托与人民在一起,铁托在多个国家获得勋章获赠礼品,出访世界各国包括中国的长城,会见东西方各国领导人等等,让我们这些走过那个时代的人感到很熟悉。出展厅向后走,一路缓坡,两旁绿地上有很多雕像,有古典有现代,都是人们送给铁托的礼物,

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为他做了一尊雕像,复制了很多,凡是他的纪念地都有这尊雕像,是铁托早期的形象,铁托身穿军装,脚蹬皮靴,披着大衣做思考状,就像正在思考着南斯拉夫的未来,这里就有一尊。

沿着小道转弯,一个小喷泉,这是墓地的正门,在一个紫红色帷幔后是一个玻璃顶的厅,下面一个白色大理石石棺,上面用金色刻着着他的名字和年代1892-1980,旁边是与他共同生活了35年的第三任妻子的石棺,

这个墓地实际上是铁托生前工作和休闲的地方,中间是花房,右侧是办公区,左侧是生活区,右侧有他生前使用的巨大的写字台,书柜,这部分还展示着他生前使用的笔纸眼镜以及雪茄烟,另一侧展示着铁托生前收到的各国赠予的火炬礼品有近百个,他的元帅服挂在玻璃柜中,整个墓地显得明亮肃穆简单低调。

在贝尔格莱德市内有一个著名游览地,卡莱梅格丹城堡,由石头建成,要塞的防御工事最早建于凯尔特时代,后来罗马人曾在此定居扩建,现在城堡主体部分建于17世纪,这里既是古代军事重地又是现代城中最大的人民公园,经过一片绿地树林后,进入城堡的外围,城墙的上下平台和空地中摆满了各种口径的年代不同的大炮和坦克,这些都是曾经参加过一战或二战的武器。

穿过尖塔下的拱形门洞就进入了城堡区,门洞的石头透着沧桑,这是山坡的顶部,从这里可以看到不远处两河交汇处,萨瓦河与多瑙河形成人字形分叉,左边的萨瓦河在此汇入多瑙河,

这里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城堡就建在这里,有些部分已经是断壁残垣的遗址,还有些建筑保存完好,使用至今,在这些石头垒成的城堡上随处可见名牌,有的建于1450年,有的建于1460年,还有的建于1750年。

两个圆形的中世纪城堡造型非常漂亮,以木桥与外墙连接,城堡内部道路四通八达,在当地语言中,卡莱是战斗的意思,梅格丹是城堡的意思,这座战斗城堡曾经抵御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也是塞尔维亚民族精神的体现。

今晚我们住在贝尔格莱德中央火车站旁的贝尔格莱德城市酒店,这是还在使用的火车站,明天早上去看看。

9月7日 塞尔维亚 兹拉蒂博尔

穿行山谷之间 体验过去的时光

早上出发前去酒店对面的中央火车站看看,火车站外观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希腊罗马式建筑,进入大门就是售票大厅,按照数字应该是有18个售票窗口,进站口没有检票的,可以直接进入露天站台区,有几列火车等候发车,这些火车都是很老式破旧的感觉,车身上满是涂鸦,随便登上一节车厢的车门照相,没有人管,很随意,车站内没有太多的人候车,想想我们早班地铁和公交车,这里的人太幸福了。

今天我们要驱车近200公里去塞尔维亚的山区小镇兹拉蒂博尔,在那里乘坐山区小火车游览。贝尔格莱德市区内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时期的住宅建筑,与我们70-80年代所建的住在非常相似,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在的人称它为社会主义大板儿楼,

出市区不久路的两旁出现丘陵,

逐渐进入山区,中午1点多到达兹拉蒂博尔的森林小火车站,这里有一条铁路称Sargan8铁路(8字型铁路),是因为它在山中穿行时走了一个8字,这条铁路建于1921年,全长15.5公里,运行期间要穿越10座桥和22条隧道,过去是山区连接塞尔维亚的主要运输干线,1974年改造成旅游铁路,我们预定的上车时间是下午2点,此时稍微有些早,但是怕赶不上火车还不能先吃午饭,车站附近逛逛,这个小站建在山坡上,通过一个上山的小小隧道走上来,小站旁边的山坡上是一排一排很有特色的木头小屋,这里也是2004年拍摄电影《生命是个奇迹》的外景地保留下来的,现在称为“木头村”。

上车了,小火车的铁轨是窄轨,只有不到1米宽,带有四个车厢,车厢过于老式还各不相同,有木椅硬座还有包厢,有个车厢里居然还有一个烧煤取暖的炉子,车厢内可以随便走动,就连车厢的门在行进中都可随意打开,

车两边的景色很漂亮,虽然不是茂密森林,但也满眼绿色,时不时的小雨更给人青翠欲滴的感觉,小火车一路经过几个小小的车站没有停车,

到了铁轨尽头,在最后一节车厢前挂上了车头,火车开始往回开,这一程每到一个小站就要停车几分钟,可以下车观景休息,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和火车亲近的机会,爬上车头摆出各种造型,最后一致确定这个姿势最好,然后排队照相(^_^)。

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几个隧道口和铁轨,这就是那个走成8字形的弯道。

下午四点回到车站,要吃午餐啦!

这是我们这次旅行中的第一顿西餐,塞尔维亚特色午餐,我们很期待。先上汤,大大的面包(其实就是一个大发面饼)每个桌上一盘,很多人饿的拿起大面包开吃,面包韧劲十足,我则先把汤喝完(很咸,碗底有些像方便面一样的短条),服务员把汤盘一一撤下开始上主菜,一盘大块儿的烤肉加少量蔬菜,用刀切,干干的切不动,用手撕也找不到下手的地方,咬一口孜然味,但吃不出是什么肉,同桌的芳芳问了服务员,好笑的是不用英语,而是手指那块肉向着服务员用疑问的眼神发出“咯咯咯?哞?”的声音,更加好笑的是服务员迅速理解了她的问题,用“哼哧,哼哧”的声音来回答,哦,是猪肉!那表情那声音顿时引起大家的哄笑。这个特色餐把我们镇住了,要是后面都这样吃可咋整。

今晚我们住在兹拉蒂博尔小镇的Palisad酒店,兹拉蒂博尔地区是塞尔维亚的休闲运动中心,也是塞尔维亚篮球排球运动员集训地,还是滑雪胜地,小镇非常漂亮,有广场,有湖泊,沿湖还有一溜商店,随处可见的年轻人给小镇带来活力。

晚上酒店自助餐,下午4点多刚刚结束了小火车站餐厅的塞尔维亚特色餐,可怜的胃还没缓过神儿来,只能进食一些甜点啦。

9月8日 黑山 塔拉河谷-波德戈里察

高山峡谷 能勾起一代人回忆的地方

今天我们一路向南,跨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境,拜访塔拉河谷中的桥,然后再驱车100多公里到达黑山共和国的首都波德戈里察。黑山共和国是前南斯拉夫解体时最后独立的国家,2006年6月3日宣布独立,黑山国土面积13800平方公里,人口65万。黑山就是指黑色的山,进入黑山共和国后,一路基本是盘山公路,路遇黑山的大型露天煤矿以及因煤矿而聚集的密集居民区。

为今天更好地了解要游览的景点,郑导昨天特意在路上放映了前南斯拉夫的电影《桥》,电影是77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的,是改革开放后率先进入中国的几部外国电影之一,那个时期过来的我们几乎对电影每个场景和对白都了如指掌,电影中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几乎没有人不会唱,成了那个时代的印记。故事描写的是1942年二战期间,希腊的德军欲经南斯拉夫撤退回德国,南斯拉夫游击队接到情报,派出由“老虎”领导的一个小分队在德军撤到附近时将桥炸掉,否则将有5000多人牺牲,老虎找到桥的设计者,识破敌人诡计,与德国盖世太保巧妙周旋,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将桥炸掉,被拦截在桥另一侧的德军被歼灭。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就发生在黑山的塔拉河谷,那是一座横跨河谷的大桥,建造于1937-1941年,桥长365米,距河面高度172米,5个桥拱,1942年被炸,1946年被修复。塔拉河谷大桥到了,见到桥的那一刻大家不约而同地用电影中的一句话赞美一声“真是一座好桥!”

这座桥造型美观,横跨在两侧悬崖上,下面是蓝宝石色的塔拉河,两边峭壁和远处的山坡被绿色植被覆盖,平台上一些红色和灰色的尖顶房屋点缀其中,桥与周围的景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体,

桥头有一座黑色大理石雕像,一个穿军装的游击队员半身像,碑上没有英文,但我们认为他一定就是那位化名老虎的游击队员原型,纷纷与他合影。

到桥上去走走,这座桥是连接两岸的必经之路,走在桥上我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起电影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路过的游客和当地人高兴地向我们挥手,还有的合着节拍鼓掌,一定也是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午餐就在桥头的餐厅,在桥旁吃着午餐观着桥边风景,想象着当年盖世太保在桥头设的岗哨的位置,想象着牺牲的游击队员从桥上掉下,想象着工程师按下炸药点火装置的一瞬,看到如今的桥,看到桥两侧和平的景象,亲手触摸桥,让我们非常感慨,这就是历史,我们的南斯拉夫情结今天得以满足。

去往波德戈里察的路上,大家的情绪仍然激动,阿伦带着口琴,为大家吹奏,全车开始合唱,从电影插曲到老歌,到红歌,一首接着一首,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兴。路上的景色非常漂亮,一路的大山,裸露的岩石有时巨大,有时散碎层叠,河谷中堤岸暴露了河谷的成因,水侵蚀河岸造成一些巨大的空洞,一旦到一定程度这个空洞就会坍塌,扩展了河面。

路上有一个工地,上面的中文让我们倍感亲切:筑路架桥 奉献社会,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这是中国公司在这里筑路,在这个深山沟里居然也能见到中国的工程公司,祖国确实强大了。

波德戈里察到了,波德戈里察是黑山共和国的首都,群山环抱中的一块平地,面积16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6万。城里似乎在搞什么活动,道路被管制旅游车不能过,只能下车步行,街口坐着的人很像中国的交通协管员和街道值班人员,我们要去参观这里奥斯曼帝国时期遗留下来的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和土耳其钟楼,

郑导没有在习惯的地方下车,有些摸不清方向了,问了路边的人,引导我们走入街巷,一个清真寺出现了,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它有那么老,它实在太简单了,能存留数百年是个奇迹。

沿着街道前行,前面有一片看起来古老的建筑残垣,延伸到河边,拐弯处残留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碉堡,这里是奥斯曼帝国期间的防御工事,莫拉查河从下面流过,一个古老的桥,桥旁还有一小段罗马柱,诉说着它曾经辉煌的历史,

行回到酒店,街边矗立着一座奥斯曼土耳其时期的宣礼塔,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可以想象当时清真寺的规模一定不小,现在与周边的建筑不太协调。这部分是老城区,街边的建筑也是社会主义大板楼的形式。

住在Remada酒店,酒店旁有一个Mall(商场),晚上相约去看看,里面太熟悉了,不仅是建筑就连里面的货摊都和出售的商品都非常熟悉,太像白沟了。

9月9日 波黑 萨拉热窝

访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这里是民族矛盾与宗教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

今天早上要干一件大事,去机场取回团友老孙的行李。之所以说是大事是因为自从在机场发现行李没有上飞机到现在已经过去5天了,原定的7号可能到贝尔格莱德机场,老孙和全陪刘导专门牺牲了旅游时间跑了一趟,还是没有见到行李,行李的下一步行踪也说不好了,这几天为了行李的事情没少打电话,国内旅行社也在帮忙追,今天终于有消息了,这两天箱子也没闲着,它乘坐奥地利航空先到了奥地利然后转飞波德戈里察机场。太佩服老孙了,我们的行程进行了四分之一还没见到行李,情绪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非常淡定,他曾经是飞行员,见多识广,他的这种遇到事既坚持诉求也接受现实的态度是出门旅游必备的心理素质,真值得学习。这里是机场办公区,不让闲杂人进入,受老孙两口子邀请我和他们共同到办公区领取行李,

失物招领处的办公室开着灯,锁着门,找人询问,回答是这个人去机场里了,那边有航班需要照料,完事才能过来。

8点50开始等,凡是从这里走过的人员都非常礼貌地和我们点头微笑,我们期待着有人向这个方向走来,不是,都不是,有好心的人过来告诉我们已经给那个人打电话了,再有5分钟就来,好吧,等候了40多分钟后终于有一个年轻女子向我们走来,郑导迎上去说我们找箱子,她满口的知道知道,打开门,只允许老孙一人进去认领,一个橘红色的大箱子推出来啦,

打开确认无误,走你!停车场上所有团友鼓掌欢迎,眼见着这个迟到的大箱子归队,大家都安心了。

黑山共和国2015年才提案加入北约,虽然地处欧洲,但它既不是欧盟国家,也不在欧元区,居然使用欧元,这是因为黑山过去使用德国马克作为国家货币,德国马克转入欧元时黑山也自动转为使用欧元,这在欧洲地区是比较奇特的现象,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在南斯拉夫时期曾被命名为铁托格勒,也可以看出它与前盟友塞尔维亚的密切关系,自从与塞尔维亚脱离,黑山的国力大大下降,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有倒退,这在前几天塞尔维亚游览时也有明显的感觉(前南斯拉夫的分裂对每一个前南国家都带来巨大影响)。出了波德戈里察进入山区,大部分的道路是乡村路,我们这个50多座的大巴走在乡村道路上显得路很窄,路旁是橄榄树,放牧的牛羊,这里相对封闭,生活水平比较低下。

黑山边境到了,据郑导讲,这里的海关应该没有见过中国人(我们走的实在是一条小众旅游线路)。出关比较方便,将大家的护照收走,一一到电脑上查验,只是动作非常慢,

放行了,向前走约200米的距离就是波黑边境。

波黑边境和黑山边境一样只是在乡村路边的一排房子,对进入波黑的车辆检查严格,一辆入关的车机器盖和后备箱都打开还不算,还要将所有行李拿下车,一一翻看,我们前面有两辆大巴,真是担心他们要是这样查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到我们了,导游将所有人护照收走和司机一起下车,等了好久,只见房间里一个官员一本一本地翻看着护照真让人着急,车上非常热了,刘导想办法打开了车中部的顶窗,没有支点,拿出一瓶矿泉水想卡住窗户,不小心掉下了车,

引起一个官员的注意,径直向车走来,司机也发现了这瓶水,捡起来后带着这个官员绕到车另一侧,打开下面的行李舱的门,我们都觉得这下坏了,真的要打开行李了,结果只见司机提起一箱矿泉水送给了官员,官员迈着方步回去了。等了一个小时终于可以走了,看着我们后面紧跟着的三辆大巴暗暗庆幸我们比他们先到。由于在机场取行李和这里等候过关,用去了我们的午餐时间,只能将原定的中餐改在晚上,中午在加油站随便解决一下,大家分别在这里选购面包,饮料和咖啡,因为要一下做出20多杯现磨咖啡居然咖啡机过热跳闸了(这个咖啡机可能从没遇到过这么大的工作量)。

波黑全名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92年从南斯拉夫独立,与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接壤,这个区域中生活着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尼亚人(也称穆族,靠近黑山),信奉东正教的塞族人(靠近塞尔维亚)和信奉天主教的克族人(靠近克罗地亚),长期以来就有非常复杂的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塞族人坚决反对从南斯拉夫独立,导致波黑战争爆发,塞族得到南联盟支持,有正规军和重武器,占绝对优势,很快控制了国土的70%的地区,穆族与克族联盟也获得了多方援助,战争打了4年,1995年在联合国多种压制措施无果的情况下,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北约实施空中打击以制止战争,外部势力的介入特别是北约的空中力量迫使塞族签署了和平协议,最终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独立主权国家存在,内部则分成了波黑联邦(穆克联邦)与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存在。波黑战争是二战以来在欧洲爆发的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战争造成了20多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成为难民,至今这个地区还可以见到很多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处于萨拉热窝山谷中,属塞族地区(东正教),

我们这一代人对萨拉热窝的熟知当然最早还是来自那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里最有名的一段历史当然还是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一会儿我们将去拜会一下瓦尔特的原型的雕像,去触摸一下当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地拉丁桥,去实地走访一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中的清真寺、铁匠铺等。

开车进入市区,路两旁有不同时期的建筑,社会主义大板楼在这里也屡见不鲜,更多这一时期的建筑外墙上还保留着波黑战争中留下的弹孔,

这里的有轨电车是萨拉热窝最古老的交通工具,1878年萨拉热窝成为奥匈帝国中的一员,1885年奥匈帝国在维也纳使用有轨电车之前先在这里试运行,有轨电车目前仍是这里的城市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

一条河流米里雅茨河从东向西贯穿市区,河边一处街角立着一尊白色的雕像,这就是那位保卫萨拉热窝的英雄人物瓦尔特的雕像。

沿河而行,河上有好几座桥,有古老的建于1893年的铁桥(Skenderija),

有建在艺术学院前的现代艺术桥节日桥,

有建于1557年的木桥后又重建并改名的铁桥(COBANIGA)。

沿河走过了萨拉热窝大学,萨拉热窝艺术学院,国家邮政总局,萨拉热窝剧院等等建筑,

终于来到那个最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拉丁桥,

1914年4月28日,在这座桥的北侧,塞尔维亚人加夫里洛 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弗朗茨 费迪南大公和妻子,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当时普林西普被认为是民族英雄,这座桥曾经被命名为普林西普桥,南斯拉夫解体后,普林西普被认为是塞族极端分子,这座桥又改回拉丁桥的名字,这座桥最初是木桥,被洪水冲毁,1798年重建,现在是一座石桥。石桥的对面就是原来的普林西普博物馆现改名为国家博物馆,在它的橱窗内用幻灯形式循环放着当初事件发生的过程和人物介绍老照片,驻足观看很有感慨,100年了,那座桥还在,世事早已变迁,它是真实历史的见证。

石桥对着的就是萨拉热窝最著名的老城区,巴什查尔西亚,这里是老商业街,建于16世纪,这个街中央有一个建于1891年的造型独特的喷泉,赛比利(Sebilj)喷泉,是萨拉热窝标志性建筑(没有看出是喷泉,差点错过)。

由于萨拉热窝这座城市是1450年由奥斯曼帝国建立,这里的早期建筑都具伊斯兰色彩,这里有1531年建立的漂亮的贝希雷夫清真寺,

有繁忙的老市场,当地特色手工制品琳琅满目,这里也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几个主要场景拍摄地,剧中游击队的联络员钟表匠为保护瓦尔特亲自去与盖世太保伪装的人接头,接头地点就是这里的清真寺,钟表匠被打死在清真寺前的院子中(原来以为是一个广场,其实是这个清真寺前的小院),瓦尔特跑到钟楼顶部与敌人周旋,最后靠一根绳子从钟楼上滑下,跳到清真寺顶上的绿色大圆顶上,跑进一条狭窄的两侧都是店铺的街,为掩护瓦尔特,小街两侧各个小店铺都有人坐在那里敲打手中的金属盘子和制品,让盖世太保无计可施。这里可以亲眼见到那个高大的钟楼,下面清真寺绿色的像锅盖一样的圆顶,狭窄的依旧繁忙的铁匠街真的是非常亲切,买下一个手工錾刻的金属盘做纪念。

9月10日 波黑 莫斯塔尔

古老与现代 战争与和平

早上在酒店周边看看,晨雾中可见周边萨拉热窝老城区建在山坡上的密集住宅,这也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中的画面,这座城市经历了一战二战以及波黑战争的战火,劫后余生依然美丽。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扩张时期,强制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否则将被当做劣等民族消灭,很多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等改变了信仰,这部分人与塞族有着矛盾(塞族认为他们是叛徒),铁托时期,给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塞族人一个新的名字-穆斯林族(穆族),波黑战争后,穆族与克族结成穆克联盟(波黑联邦),与塞族(塞族共和国)共享权利,仍然统一在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名下,我们现在所在的萨拉热窝以及今天要去的莫斯塔尔地区都是穆族控制的区域。

走在山路上,两边的景色非常漂亮,房屋依山而建,生活显得平静安详,

路边很多村落都有大片的墓地,大片白色的细细的石碑冲天而立,时不时见到墙上的弹孔以及被损毁的房屋,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20多万在那场民族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不要忘了那段战争往事。

路过科尼茨,一个漂亮的城镇,依亚布拉尼察湖而建,湖水流入内雷特瓦河。

内雷特瓦河是波黑北部的一条河流,全长230公里,只有22公里在斯洛文尼亚境内,二战期间的内雷特瓦河战役就发生在这条河的科尼茨附近,这是南斯拉夫人民军与德意占领军以及南卖国军的一次大规模交战,也是二战期间的一场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役。在德、意法西斯及南卖国军队的追击下,两万多名包括铁托在内的游击队被八万多敌军包围在内雷特瓦河边。德军估计游击队会从内雷特瓦河上游的亚布拉尼察大桥突围,所以从四面调集兵力汇聚内雷特瓦河两岸,企图在河边一举歼灭游击队。在铁托领导下游击队面对敌人的铁壁合围并没有被吓倒,想尽办法突围,亚布拉尼察大铁桥是撤退的唯一的出路,但面对埋伏在桥两岸的敌军想过桥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铁托利用计谋一边命令游击队向大桥集结,一边下令炸毁大桥,派一部分游击队向北面佯攻,摆出背水一战的架势。敌人果然中计,把埋伏在对岸的兵力调去另一处围堵。待敌军撤走后,利用夜色在已经炸毁的大桥处架起了吊桥,大队人马和伤员安然渡过内雷特瓦河。等敌人赶到河边游击队已经没踪影。我们现在就在内雷特瓦河河边,二战的战场-断桥遗址,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河的北面,这里是开阔地,河的对面是连绵大山的山沟,可以想见游击队当时退入大山必定会是如鱼得水。面前的这座被炸断的铁桥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这里现在有一个展览馆,展示那场战役的实物和那段历史,一个大大的开阔的平台,地上有一个纪念碑,

河的北岸一段窄轨铁路和一辆火车机车告诉人们这里原是一座铁路桥,

炸断的铁桥在河的南岸一端留在岸上,一端插入水中,桥身的一部分还躺在河里,桥身和铁轨都是锈迹斑斑。

这里曾经有一场上万人的激战,如果不是到现场一游,我对此段历史一无所知,这就是旅游的魅力。

沿内雷特瓦河继续前行大约1个多小时,到达波黑南部的莫斯塔尔。

莫斯塔尔是波黑的第五大城市,15世纪初开始有人居住,1878年后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土,一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的城市,人口12万8千人,这里的古镇曾经建有20座桥,经历了一战二战和波黑战争还剩下12座。我们今天就是在古镇活动。这里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族与信奉天主教的克族聚居区,清真寺和教堂随处可见,走过一个天主教堂,它的钟楼高大,名为莫斯塔尔和平钟楼,楼高107米。

前行看到一面墙,上面满是枪眼,是波黑战争留下的痕迹,这是一个小餐馆的外墙,让人感觉很难将眼前的和平景象与当时的战争场面融合在一起。

进入小镇的步行街,今天是周六,这里实在太热闹了,导游关照千万不要解散,吃饭后再游览,要知道通过这样一段有特色的街道要想保持队伍不散那是多大的挑战!

我们吃饭的地方真的太好啦!在内雷特瓦河的一侧,可以看到那座最著名的桥-莫斯塔尔桥,对面是热闹的集市、教堂,坐在凉棚下,看着脚下流淌的碧蓝色的河水,喝着啤酒,真是惬意,

午餐是西餐,汤和面包(现在没人上来就啃一个面包的了),主菜是一条鱼,薯条和西红柿,红茶,这是目前为止最让我满意的西餐了,炸鱼非常新鲜。

晚餐说好还是在这里,这会儿不能在这里久留,还要去看景逛街,下面都是自由活动啦,先去看桥,莫斯塔尔古桥建于1566年,桥建在两边的悬崖上,有一个跨度28米的桥拱,到河面的高度20米,桥宽4米,像山间彩虹横跨两岸,这座桥1993年11月9日在波黑战争中被炸,96年和平协议后决定重建此桥,2004年修建完成,200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走在桥上,桥面古老的石头已经被磨得光亮如镜,为防止打滑,每隔30多厘米加了一个凸出的石条(真的非常必要)。

桥上人头攒动,有几个年轻人在那里向过往的行人收小费,他们是在表演跳水,每当收够了10欧元就会翻身从桥上跳下,20米的高台跳水吔!今天太阳很晒,

过了桥没走两步赶紧进到一个有空调的店铺,先凉快会儿再说,这个店是卖银器具的,錾刻银咖啡具非常漂亮,收了,前行见到铜制錾刻彩盘,非常有地方特色,再收,下雨了,大到瞬间变得满地冒泡,众人急忙躲雨进一小铺,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一群人开始大扫荡,面对各式器物争相出手,相信店主一定会对这场及时雨抱着非常感激的心。

后面一会儿出太阳,一会下雨,采购基本都是在躲雨或躲太阳期间完成的。不能耽误照相,找到最好的照桥的位置,不断地看到有表演者从桥上跳下,看来他们今天的生意不错。

沿着小路无目的地走着,一座古桥出现了,用石头砌成,石头缝中长满青苔,旁边一个铭牌显示这是一座建于1558年的桥,16世纪到17世纪,这里是南来北往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座桥是仿罗马时期的拱桥,半圆拱,跨度8.43米,桥高4.21米,手工切割石头然后用混凝土堆砌。由于在波黑战争中受到损伤,原桥在1999年的12月31日那天的暴雨中倒塌了,200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这座桥包括桥周边的环境都按照1967年以前的样子复原了。

古镇就是古镇,不经意间处处都充满了历史。晚餐还是老地方,吹着小风,喝着啤酒,吃着烤肉沙拉,看着河边桥上人来人往心里非常满足,这种张弛有度的旅游节奏真得感谢阿梁和旅行社。

回到车上以前,又见到了那堵布满了枪眼的墙,感觉与现实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反差,和平真好。

住莫斯塔尔城市酒店

9月11日 克罗地亚斯普利特

这里有致东西罗马分家的始作俑者的最后时光

早上离开莫斯塔尔,一路的山路,路上处处可见裸露的岩石,这是喀斯特地貌,山顶平缓,树不是太高,有很多葡萄园,这些地方都是葡萄酒产地,葡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引入的,这里主要是古法酿酒,开瓶后需要醒酒后饮用。

接近克罗地亚的波黑地区主要居住着信奉天主教的克族,山路上也可见到圣母像。

在靠近克罗地亚边境地区,房屋的质量明显好些,没有太多的战争创伤。到了边境,出波黑海关与前天入关一样用了几乎一个小时,入克罗地亚关只用了20分钟,明显看出两个国家的不同。在南斯拉夫时期,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就是两个比较富裕的地区,克罗地亚有着1777公里长的海岸线,大小1185个岛屿(其中46个岛屿有人居住),国土面积59650平方公里,人口428万。克罗地亚14世纪属大威尼斯国统治,我们最熟悉的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的家乡就是克罗地亚,克罗地亚2013年7月1日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不是欧元区,国家货币是库纳,欧元比库纳1:7.3,与人民币基本等值。高速路行走约1个小时,出高速15公里后到达克罗地亚的海滨城市斯普利特,这是一个重要的海港城市,有传说说上帝给大家分配土地时把他们忘了,只能最后把上帝自己的后花园分给了他们,说明这个地方的美好。我们要游览的是戴克里先宫。

戴克里先公元284年被拥立为罗马帝国元首,他将元首改为皇帝,将东方专治国家的礼节搬到宫中享受皇帝的威严,戴克里先是古罗马帝国第一位称帝的人(在此之前都是元首),他提出四帝共治制,既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分别由两个主皇帝(定名为奥古斯都)和两个付皇帝(定名为凯撒)管理,他自己先任命自己为东罗马的主皇帝,两个主皇帝各建新都,(都没有选择在罗马)。他的四帝共治制成为罗马帝国后期的主要政体,他也是罗马帝国日后分成东西罗马的始作俑者,但也使罗马帝国至少是东罗马帝国延续了几个世纪。公元305年,在位20年后,他55岁时提出退位,是罗马帝国史上唯一一位自愿放弃王位和权利的皇帝,在其之后公元314年君士坦丁一世打败对手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统治者。戴克里先宫就是戴克里先退休后居住的宫殿。公元293年开始建造,公元305年完工,皇宫以罗马军事要塞的标准建造,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皇宫基本呈正方形,一边面向大海,面向大海的大门称为海门,海门一侧城墙高18米,出海门可以直接上船,现在已经改为陆地,另一侧称为陆门,陆门一侧的城墙高22米,

我们从陆门进入,陆门的门口立着一个高大的铜像,郑导说这是格里高利大主教(回来上网查询,第一位格里高利大主教格里高利一世是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公元590-604在位,显然与戴克里先不曾谋面,不知为何站在此地),

过往的人都会摸一摸他的脚趾,脚趾已经锃光瓦亮了,有人问为啥只摸脚趾,我想我的答案一定是正确的:他那么高,你想摸别的地方也够不到啊!

正门并不高大,城墙上开个拱形的门洞一个横梁就算是大门了,

拐来拐去来到一个小型广场,左右两侧都是罗马柱,左侧廊柱的外面是一座高大教堂(圣杜耶大教堂)的大门,右边紧贴廊柱是一座后加的建筑,明显不是一个年代,现在是一个咖啡馆。

正面一个希腊式牌楼,一个台阶把入口分成上下,从下面进入宫殿,怎么像进了地下室?

这里一串拱形建筑形成一个主通道,沿主通道走进去,通道的两侧都是很大的空间,仍然是拱形顶,用大块的方形石头做成柱子,顶部用薄片石头起券形成一个一个的拱顶,墙上还有薄石片起券形成的窗户,

见到地上排列着一些中间是圆孔的方形石块,旁边的标识上写着这些石块是古时这里的排水系统,应该是现代管道的雏形了。

这是公元4世纪初的建筑,据今已经1700多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后这个宫殿遭到损毁,很多地方都被更换,更有曾经的平民避难住在里面。我对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导游也没有太详细的介绍,只知道我们进入的方向是皇帝的朝堂,向前走就到了皇帝的寝宫,还有戴克里先的陵墓,向前走往两边看,空空如也的石洞好像各个都相似,我们很难想象当时人在这里的生活。走出宫殿自由活动,

斯普利特是一个海滨城市,宫殿外就是人们海边休闲的地方,餐馆咖啡馆售卖纪念品的商亭一个接着一个,

很多的商店建筑都是围绕着宫殿甚至是依着皇宫的外墙建成的,在这里古老和现代好像没有太明显的界限,人们似乎就是这样以皇宫为中心一代一代这样生活下去的。

今天真是不错,中午和晚上都是中餐,当然另一方面我们也很不情愿去想:9个中餐的额度又被用去了两个。晚餐有一个惊喜,导游宣布一件事,今天是团友老孙的生日,旅行社为他准备了生日蛋糕并加了菜,真是喜事,

在国外旅游遇到生日不容易,在国外旅游遇到生日还有这么多新朋友在国外为他庆贺生日更不容易。老孙很高兴,行李晚到的悲和庆祝生日的喜这情绪的大起大落的都让他一人赶上了,这趟出游值了。

9月12日 克罗地亚特罗吉尔 普利特维奇卡

这是一座将多次异族入侵留下的不同建筑形式一直保留到至今的城市

早上出发去普利特维奇卡,途径特罗吉尔。特罗吉尔由希腊人始建于公元3世纪,后来发展为重要港口,罗马统治期间这里的市民享有罗马市民的地位,发展了防御能力,东罗马时期,这里是达尔马提亚的自治省,公元10世纪末又被威尼斯人占领,12-14世纪在匈牙利人统治下,城市的主要建筑都是那个时期发展起来的,15世纪初特罗吉尔成了威尼斯帝国的一部分,除了加强了防御工事扩大岛屿外,它的经济和艺术都得到发展,1798年再次被匈牙利帝国统治直到1918年,记录这一串历史的变更只为说明一件事,尽管统治者在不断地更换,这座城市的建筑没有太多的损毁而是具有了不同时期的风格,是一个城市连续性发展的典范。小镇现在有13300人,处处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作为城市中心点的罗马式建筑圣劳伦斯大教堂,在威尼斯统治时期又增加了哥特式尖顶和巴洛克的修饰,让它成为当地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教堂前立着被当做城市守护神的圣伊万的雕像,

教堂对面的卢西克宫现在已经成了私宅,但门口仍然有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记,

大教堂的旁边是建于11世纪的圣芭芭拉教堂,还有圣约翰洗礼教堂,建于14-15世纪的市政厅,这座古城南北走向的街道保留着希腊的风格,仍是现在的主要街道,

出特罗吉尔古城的南门,面对大海的是多梅果修道院,右手沿着海边走下去,在古城一侧是中世纪威尼斯风格的卡梅连果堡垒要塞,

一座城市保留了从古至今的各式风格也是非常难得的。海边有船,可以坐船沿岸转一圈,

经过与船长商量价格,我们20多人可以包这条船,价格比单买船票便宜,

开船啦,非常开心四处照相,发现船上有一张价目表,按明码标价计算下来我们所谓的折扣价比这个还高呢,

这还不说,船开到一个地方停下来了,船长特意和我们说不要下船,船在这里停一会然后返航,上来10几个游客,不是我们包船吗?原来最初的沟通有问题,这船本来就是按时发船的渡轮。想想很是好笑,不过坐船逛了一圈大家都非常开心,开心就好。

中午在古镇西餐,意式面加鱼汤,很喜欢(只要不是那让人咬不动的肉排我还是很喜欢西餐的)。

水足饭饱登车前行,向着我们今天的住宿地进发,路上会停车晚餐,是中餐,不等我们计算,导游就告诉我们,因为国内对这边的信息不掌握,所以估计只有9个中餐,实际上这里还是有很多中餐馆的,大家不用担心下面基本都是中餐,太好啦!

下面就踏踏实实地坐车观景吧。这里到普利特维奇卡还有200多公里,走山路。这里有几座南北走向的山脉,山上景色出奇的好,前几天路上看到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更加典型,雄伟挺拔的山体,层层叠叠的岩石,裸露出地面的石花,加上山沟青翠欲滴的树木和沟里碧绿的河水,就像一幅一幅彩色画卷,引得车内人不停地欢呼,

阿梁有一个最好的建议,同行的阿水是学校教高中地理的老师,我们称马校长,让马校长给我们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讲这里的地况,太欢迎啦!马校长不愧是马校长,从几个简单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开讲,讲讲岩石的分类,岩石分三种类型,一种是岩浆岩也叫火成岩,地下的岩浆通过火山喷发露出地面凝固,这类岩石质地坚硬,是我们熟知的花岗岩,玄武岩,黄山就属这类,特点是山体奇骏。一种是沉积岩,火山灰落下后沉积,这些岩石再经风化后沉积就是沉积岩,这类岩石包括砂岩,粘土岩,石灰岩等。云贵地区是最大的沉积岩区,是海相沉积造成(云贵地区属古地中海结构,由于海底下沉山体抬升露出海面)。第三种岩石类型是变质岩,这是一种转化的岩石,固体岩石在地球内部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最典型的就是大理石,是由普通的石灰岩转化而来。

回到车外被称为喀斯特地貌的地况来,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沉积岩中的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后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喀斯特一词就来源于克罗地亚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前南斯拉夫地质学家考察发现位于这个半岛上的一片高原的特殊地貌,用这个高原的名字命名这类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是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形成的山体,成型较晚,土壤层薄,加上这里气候受付高压控制夏天只有200毫升的降雨量,植被不多且以小叶为主,叶面多蜡质(减少叶面的蒸发量),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更容易造成石漠化,这就是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景色。地理课下课了,在国内见过很多喀斯特地貌的地区,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名字起源的姥姥家,在这里了解了岩石分类知识,也算一大收获。

前行来到一个不知名小镇,这里有中餐馆,餐前在小镇自由活动一下,小镇非常整齐干净,房子很现代,充分显示了克罗地亚的富足,

一个看似镇政府建筑的前面小广场上有一个环形的纪念碑,环形碑上的浮雕刻画了几个场景,穿着军装拿着长枪或机枪的军人正与德国兵打仗,一边是当地人持斧头叉子参与战斗,一边是妇女头顶或肩扛物资支援前线。地上的碑文虽不认识,但其中有表示年号的数字1943年4月15日,大概是为纪念二战期间在此发生的一场战斗。

今晚我们住在普利特维奇卡的Ethno Houses,这是一个旅游度假的小木屋式酒店,山上的路非常不好走,导游说有一段很窄的桥可能要大家下来步行,大巴空车过桥,没有等到下车的命令,导游说司机技术非常好,刚才我们已经过了那座桥啦,大家给司机鼓鼓掌吧!欢呼!非常感谢这个司机,第一天导游曾告诉我们他的名字,是意大利人,谁也没记住,但从他的长相上感觉他很像普京,所以大家都称呼他普京,其实他叫米哈伊,他的技术不是一般的好,服务也很到位,每天早晚帮大家装卸行李,几百公里的路经常赶上山路,非常狭窄还是土路,我们坐在车上很舒服,他承担着极大的责任,真是辛苦啦!木屋酒店到了,

这是在游览景区旁边的酒店,掩映在一片森林中,办理入住,全团分住在两个木屋中,一个木屋有六间房,先把酒店周边熟悉一下,这里有小动物园,游乐场,游泳池,有很多不同外形的小木屋,真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晚上关起大门在门厅中摆上桌椅,各种酒水加上从国内带来的各色小吃,同学朋友聚在一起海聊,又是一个尽兴的夜晚。

9月13日 克罗地亚普利特维采湖

此景只应天上有,疑是瑶池落人间

清早起来先看到木屋门口的花,迎着朝阳开得正灿烂,和自家小木屋合个影到处转转,到处是木制结构的建筑,就连道路都是用小木桩铺就,

昨天晚上看到的游泳池,旁边还有一些有围挡的床,累了可以躺着休息,餐厅旁边是一个简单的游乐场,

小动物园中的小羊,矮马,牛,兔子都到外面玩耍去了,这头猪可能太胖了,就是放了它它也跑不了。

远处的团友从房子中伸出头看风景,她们也成了风景。

出了度假村的大门就是茂密的树林,空气非常清新。

导游每天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大家看看是否有落在酒店的东西,今天格外加上一句,刘导两天前把手表拉在斯普利特酒店而郑导则更早把眼镜拉在了萨拉热窝,这下导游以后再提醒游客时可以用自己的实例了。

今天只有一个游览项目普利特维采湖,这是克罗地亚非常著名的景区,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因公园有大小十六个湖泊,故称它为十六湖公园。在门口导游告诉我们今天的行走路线,十六湖分上湖区和下湖区两个部分,下湖区有4个湖,上湖区有12个湖,我们从下湖区的大瀑布平台开始沿栈道走到P3平台,在那里坐游船约20分钟到达上湖区,爬山观景,然后经过摆渡船到达拖车站,坐车到P2,然后步行回到下湖区的瀑布平台,整个行程大约要花4小时,如有体力不行的可以在P3就提前退出。开拔。

进园门对面就是大瀑布观景台,因现在是枯水期,大瀑布并不壮观,落差160多米,水量不大显得很秀气,旁边的山体在这里形成了几个台阶,来自上一个湖泊的水也形成瀑布流入下面的湖中,

沿着栈道走过,脚边就是蓝色的湖水,那颜色有些像九寨沟的蓝,非常漂亮,栈道穿越湖泊走到对面,两旁是茂密芦苇,湖水清澈,水中的鱼清晰可见,

这个方向是走去刚才看到的大瀑布跟前,

和瀑布亲近一会儿转身走向上坡的栈道,水从脚边急急地向下流去,眼前的栈道又平坦了,原来我们是上了一个台阶,

逆流来到下湖区的第二个湖,这是一片湖蓝色平静的水面,水下小鱼游动,水面树影婆娑,就像印在画布上的画,一个字,美,四个字,美不胜收!

继续前行,一路上不断出现一些标识牌,好像是指示这个湖面的面积和落差,栈道又上一级台阶,这个湖面有些变窄,两边的树木变多,变窄的水流经过几个小小的落差,水声变大,左手山壁上出现一个石碑,上面有一个女士的浮雕头像,她的名字叫MILKA TERNINA,石碑上用描金字记载她生于1863年,死于1941年,1898年她最先发现了这个湖区,当时有人建议修水电站,最终决定建成公园,这个湖区公园1949年建成,特别将面前这段落差6米的漂亮激流用她的名字命名。这里水流湍急溅起白色的水花。

又上了一层湖面,湖水又趋于平静,这里有几只花毛野鸭悠闲地游动,水下的鱼与水上的鸭和平共处。

下湖区的第四个湖到了,它与第三个湖之间的落差比较大,形成断层,水从树间流出。

绕过第四个湖就是我们要坐船的地方,这里也是公园的休息区,有商店餐馆和卫生间,

码头不大候船的人不少,好在船的运载能力很强,不用久等。20分钟的船不经意间就到了,

来到上湖区,这里的景色更美,树更多了,水下也时常见到倒下的木头,清澈透明的水下躺着一根根长满苔藓的树木景色更加像九寨沟,

很多地方没有了木栈道,景色更加自然。

一个21米的断层呈半圆形挡在面前,水从上面飞泄下来引起大家围观,

往前走这种断崖式的水幕经常出现,身边的土坡树根裸露在外让人感到生命力的顽强,树越来越多,染绿了湖水,

逐渐进入了树林,爬上土坡过了渡口离拖车站不远啦,

拖车共有两个车厢,把游客运载到P2,这里距离园门口还有一段路要步行,

这是一段土路,从左手树的间隙中可以看到下面的湖水,湖水显得比在下面看还要蓝,

有几个观景平台,闹明白了,原来这是一条从山上欣赏下面湖水的路,这里换一个角度可以把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刚才我们走过的木栈道就像一条带子围绕着湖边,下面的人也是我们的风景,我们刚从那里走过。

就要到园门口了,路边出现一片石花,这就是喀斯特地貌-裸露的岩石,十六湖的下湖区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昨天车上讲的课今天用上了。

大家都到了,12公里(团友中曾有人担心腿脚不好的居然也轻松走了12公里!),4个多小时连观景带走路,没有一个掉队的,这体力也真是值得称赞一下了。

午餐后又是上车休息观景的时间了。今晚入住城市是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

9月14日,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库姆罗韦茨

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 诉说着过往的传奇故事

萨格勒布是前南斯拉夫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贝尔格莱德。面积641平方公里,人口79.2万,被萨瓦河分成新旧城区(萨瓦河就是那条在贝尔格莱德卡莱梅格丹城堡下汇入多瑙河的那条河,它有很长一段行走在克罗地亚与波黑的国境线上)。公元600年时有斯拉夫人在此居住,16-17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16世纪被称为萨格勒布,曾被纳入大奥匈帝国版图内,19世纪挣脱了哈布斯堡的统治,现在城市建筑的格局基本保持在哈布斯堡时期。

远远就能见到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尖顶,这是萨格勒布地标,

11世纪建立,13世纪被鞑靼人摧毁,15世纪重建时在外部加上围墙,16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17世纪奥斯曼帝国撤退后教堂修建为巴洛克式,1880年地震将教堂震塌,19世纪复建为现在的样子,哥特式尖顶,教堂的名字是圣母门招升天大教堂,

克罗地亚的国教是天主教,教堂前广场有一高大的石柱,柱顶是金色的圣母雕像,下面四个天使护卫,

教堂左侧是一段15世纪建的老墙,古老的墙上有一个金属的锈迹斑斑的表盘,1880年11月9日7点03分3秒这里发生了6级以上的地震,教堂顶部被震塌,这个表盘上表针被固定在这个时间,它的前面就是当时震掉的教堂尖顶,为显示它原来的样子,在它的旁边还有一个复制品。

绕到教堂后面,这里可能是它古老的部分。

教堂大门精美漂亮,内部简洁,正有人在做弥撒。

离开教堂穿过一个市场,多拉兹市场,是50年代建立的非常著名的露天市场,有些像我们的农贸市场,出售蔬菜、鲜花、小商品的货摊非常热闹,只是我们不能久留。

进入一条街道,这里有几个商店的招牌非常有意思,大大的红白格子的领带,这是领带商店,真不知道原来克罗地亚是领带的发明地,猜想最初的领带一定是红白格子的,因为所有领带商店都用它做招牌。

前面有一座雕像,圣乔治屠龙,这是圣经故事,代表光明战胜黑暗,

在它的旁边是一座门洞,其实这是一个通往另一条街的过道,17世纪的一场大火把城市很多建筑都烧毁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石门,人们认为这是圣母显灵,于是在这个地方特意供奉了圣母像,摆上蜡烛,还设立的木椅供人在此祈祷或祭奠亡灵。石门洞的墙上钉满了纪念名牌。

继续前行去往圣马可广场。这是萨格勒布政府所在地,圣马可教堂房顶用红白蓝克罗地亚国旗的颜色装饰,上面有两个盾徽,后面是高高的钟楼,面对广场的左手是总统府,右手是国家议会,广场的对面是市政厅,总统府门口挂着克罗地亚国旗和欧盟旗帜,

克罗地亚2013年加入欧盟,成为欧盟的第28个国家,在市区专门设立了一个欧盟纪念碑。

耶拉西奇广场,广场中间骑马的雕像是哈布斯堡的耶拉西奇,是他1851年从哈布斯堡来从土耳其人手中解放了这座城市。这里也是上下城的交汇处,四周都是商店,

在这里解散自由活动,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干什么,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购物计划,只能满街溜达溜达,一个临时塑料大棚,里面卖当地的特产,蜂蜜、奶酪、肉肠、腊肉(?),实在太肥了。换个地方转转,

一个广场很多临时棚子,这里正举办国际美食节,各国出摊选手拿出浑身解数招揽游客,那个排长队的摊子是卖铁板炒饭的,把个铁板敲了个叮当响,旁边中国摊位好安静,两个姑娘不声不响,好像不是在做生意,她们就是我们就餐的那个中国饭馆来的,反正后面有生意,这边有没有人无所谓了。

午餐后我们又要去拜访铁托啦,这次是到他的出生地看看。铁托的老家在萨格勒布西北部扎戈尔地区的库姆罗韦茨,是一个小山村,现在是一家收费的民俗博物馆,里面好大啊,真的就是一个村子,与村子不同的是这里没有人住,每个房子不是各种家具、农具、摆设,就是一些蜡人,真正就是展览,这村子都是铁托他们家的。听听介绍,原来事情是这样滴,从铁托的爷爷开始说起,他爷爷生有15个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就在他的周边盖房子,孩子有了孩子再继续扩散,这样就有了现在这个村子的规模。

铁托的父母离他爷爷的住处还比较近,这里立着一尊我们已经熟悉的铁托做思考状的铜像,1892年铁托就是在这间房子中出生的。

村子里有一个铁托爷爷的半身雕像,还有一个当地消防的展览,原来他爷爷是这里消防队的创始人。

剩下的时间就是到每一个民居中看一看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使用的各种家伙事儿了,这就是当地的民俗。

还是回到萨格勒布昨天住的酒店中,这是这次出行唯一住两个晚上的酒店,空调有毛病,叫来维修工,把过滤网抽出来了看看说到下面维修间看一下,一去不复返了,忍两个晚上吧。

9月15日 斯洛文尼亚波斯托伊纳溶洞 布莱德湖 卢布尔雅那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奇观令人震撼

早上40分钟车程到达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边境,克罗地亚没有停车,直接进入斯洛文尼亚海关,

这也是我们这次行程最后一次办理入关,斯洛文尼亚是欧盟申根国,与匈牙利之间可以直接通过。我们的签证都是02签,可以2次进入欧盟(相比之下如果不清楚办了01签就不允许2次进入欧盟了)。这里等待的时间也很长,明明她们一伙人打起了扑克,

我还是整理一下斯洛文尼亚的历史脉络。公元6世纪末斯拉夫人迁居到此,公元869-874年建立国家,曾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和奥匈帝国匈牙利轮番统治,直到1918年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为南斯拉夫王国)的一员,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占领,1945年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1991年6月脱离南斯拉夫独立,2004年先后加入北约和欧盟,斯洛文尼亚国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05万,海岸线46公里,南斯拉夫分裂后,处于内陆和山区的塞尔维亚、波黑、黑山等国因国力分散,地理位置封闭导致经济下降明显,拥有漫长海岸线或与西欧接壤的克罗地亚以及斯洛文尼亚则处于较好的地理位置,可以充分接近西方,克罗地亚的海岸线很多处也是德国意大利人的度假胜地,甚至有他们的产权,斯洛文尼亚更是直接与奥地利意大利接壤,正在开始现代化建设。

40分钟后办好了入关手续,开始向波斯托伊纳景区进发。中午接近12点时到达景区,

我们预定的是2点进入溶洞,在这里先享受一下套餐:一份意大利面,一份汤和一罐饮料。

速战速决。速战速决是因为外面有一连串的纪念品商店,这可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地方,这里有各种矿石原石、玛瑙、水晶洞、珊瑚,还有各种挂坠,挑选了一个鹦鹉螺化石挂坠,既稀有又好看。2点到了,溶洞口集合,洞口非常简单,上面有一个横幅,写着1818年-2016年37000000,这个溶洞从开始对外开放至今(不含我们哦!)已经有3700万人次参观过了。

每个人发一个中文讲解器(这是最好的办法)进入洞中,这个溶洞有27公里长,开放游览部分全程5公里,约1.5小时,其中最初的2公里乘坐溶洞中的小火车,然后步行约1.5公里,游览溶洞中最精华部分,乘火车返回,洞里温度常年保持在10度(溶洞口可以租斗篷3.5欧元一件),湿度98%。启动讲解器,溶洞是喀斯特地貌的起源(或称摇篮),喀斯特就是斯洛文尼亚语岩石裸露的地方,河水掏空了沉积岩岩石层,形成溶洞沉积物景观,雨水渗入,石灰岩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钟乳石景观。这个溶洞有190多万立方米,包括了11000多个溶洞,这里的石灰岩是7000万年前形成的,1872年为方便游览这里铺设了铁轨,最早时使用有轨单车厢由服务员推着走,1883年洞里安装了照明的电灯,成为世界上首批用电照明的地方(在此之前只能使用蜡烛)。19世纪时哈布斯堡成员中任何一个有身份的贵族都以能参观此溶洞为荣,奥匈帝国第一位皇帝弗朗茨 约瑟夫曾经两次在此招待著名的艺术家,政治家以及皇室成员。坐上小火车,车速非常快(甚至有些像过山车的起步),火车在溶洞中穿梭,时而空间空旷,时而周边狭窄,感觉两旁和上面的石头就要向着脑袋袭来,

途径一个空旷的大厅,顶上悬挂着意大利设计的水晶吊灯,这里还曾经举办过音乐会。

下车了,这里感觉不到湿润,脚下是水泥铺就的道路,两旁是金属栏杆,环顾四周,有下垂的钟乳石,也有地上的石笋,其实很多更像在海边沙滩上堆积的沙子城堡,顶部的石笋比较细小,

这里灯光只为照明,没有五颜六色的彩灯,更显得石洞质朴,顺着道路走,螺旋向上,这里是洞内的大厅,既宏伟又不空旷,因为大厅的中央是一座山,景观称其为高山,我们就是站在高山之巅,

这是一片巨大的钟乳钙华,洞顶垂下的是一片一片的石幔,薄且小,

经过一座称为劳工桥的桥,据说这里曾经还关押过俄国战俘。

向前走,进入另一个厅,这里开始出现一些粗大的钟乳石,顶天立地,顶上垂下的石幔也开始变厚,变长,像帷幔,像伞盖,甚至像章鱼的须子。

再向前顶上开始出现一些白色的下垂钟乳,细长,纯白色,在灯光下像一丝丝的挂面,这里是意大利面条厅(瞧瞧,这就是差异,我想到的是挂面,这里接近意大利当然一说面条就是意大利面啦),

钟乳越来越漂亮,大大小小白色晶莹剔透,很多钟乳石表面还是湿漉漉的,这是正在生长的迹象,这是白厅,

继续前行,所有的钟乳石非常统一地变成了黄褐色,可能这个部分的水含有某种矿物质造成的吧,这里当然就被命名为黄厅,

前面还有水晶厅,灯光下所有的钟乳石都会发出闪闪的亮光,再前面还有什么厅听讲解器中已经记不住了,只是跟着感觉走吧,总是在一转身一挪步之间发现新的令人感叹的景色,有的地方满满的钟乳石各式各样,有的地方周边都是岩石,只有一根石针立在那里,

最最值得称赞的是接近尾声处的两个钟乳石,一黄一白,黄的顶天立地上面是石幔下面是石笋结合得天衣无缝,白的那个简直就像蛋卷冰激凌,顶部两个球要化了的感觉,记得刚才的白厅和黄厅吧,这里的一白一黄这就是它们的最佳总结。

走到大厅前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展示,在一个黑暗的鱼缸中,可以观赏到这里最著名的蒙螈,它是在这个洞中的河水中发现的一种没有视力的白色细长的鱼,因为常年处于黑暗中视力和色素都退化了,不能照相,只能欣赏一下。

坐小火车出洞了,发现栏杆旁就是一条深邃的河,它就是这个洞的设计师和施工者,伊夫卡河,正是它亿万年的不懈努力造就了波斯托伊纳溶洞这个奇观。

出洞后的感觉这是一个让人震撼的自然奇观,也是我见到的那么多溶洞中最棒的一个,壮观加上精巧,很难用语言形容,没有五彩的灯光,没有人为雕饰,就连名称起的都那么简单直接,但显露出的是溶洞最最自然的一面,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上车继续前行,看了这么精彩的溶洞,下面要去看湖了。车程1个半小时,见到这个号称阿尔卑斯山眼泪的布莱德湖。这是一个高山冰蚀湖泊,长2120米,宽475米,1966、1979、2011年国际赛艇锦标赛曾在此举行,远处的湖心小岛别看不起眼,那上面17世纪末期建立了一个圣母升天大教堂,有99级台阶,据说在此举办婚礼的新郎为表示诚意会将新娘抱着登上这99级台阶(我滴个娘啊!想想都为这对新人感到紧张!)。

沿着湖边漫步,已是日落时分,对面的小山包上,山顶上和山脚下的教堂相互呼应构成很好的画面,湖面上觅食的天鹅优雅地浮动着,远处仍有练习划艇的人,真的很悠闲。

晚上7点多进入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

今天是中秋节!神州国旅经纬假期旅行社想的真周到,晚餐专门为我们准备了月饼和红酒,在外过一个有意思的中秋节。

9月16日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匈牙利黑维兹

卢布尔雅那,一个可以尽情领略什么是非主流艺术的地方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斯洛文尼亚具有更多西方特点,它是北约、欧盟成员国,使用欧元区,也是欧洲申根国,首都卢布尔雅那面积170平方公里,人口27.86万,曾经的前南时期的卢布尔雅那也有很多社会主义大板儿楼,加入欧盟后,欧盟给钱将这些楼外面加了保温层,也是外观变得好看些。

卢布尔雅那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也是欧洲的非主流艺术中心。城市中一条河卢布尔雅那河,游览从河上的龙桥开始,龙桥是卢布尔雅那地标性建筑,桥栏杆上标着1848-1888年建成,桥头4个角各蹲着一只青铜色的长着翅膀的龙,两只利爪按住桥头,张着长满牙齿的嘴巴,两扇类似蝙蝠翅膀的翅膀呼扇着,一条尾巴盘住桥头,样子很凶。

桥的左侧是城市集市,有些类似萨格勒布的多拉兹市场,现在是清晨,颜色鲜艳的新鲜蔬菜已经摆上,

往前走是屠夫桥,这个桥的桥头站着两个动作怪异表情痛苦的裸体铜人像,

身后的桥两边的栏杆上挂满了各种锁头,类似遍布世界的同心锁,据说最早挂锁时政府反对,将锁清除了,这个做法立即遭到大家的反对,政府做了妥协,不仅允许挂锁,还在桥上加了柱子给挂锁提供方便,现在这里已经密密麻麻的挂满了锁头。

三重桥,中间的宽桥建于公元13世纪,是城市的主要交通要道,因为交通量大,又在两侧各加了一座桥成为三重桥,二战后成了步行街。

在三重桥的旁边一个小广场,立着一尊铜雕像,这是斯洛文尼亚的著名诗人普列舍文,出生于1800年,斯洛文尼亚的国歌就是根据他的诗谱的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这世界没有战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灵魂),他的铜像背后还有一个身穿巨大斗篷的女子坐在他身后的石柱上向前挥着手,有说她是女神,也有说她是普列舍文心中的女神,

有故事说普列舍文一次去教堂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女子尤利娅,顿生爱意,无奈她已有丈夫只能心中暗恋,常常趁她去教堂时见她一面。故事是传说,但是为了让它有根有据,有人还在铜像目所能及的对面楼上专门做了一个石雕,是尤利娅正依着窗向这边张望,

这一组相互呼应的艺术品顿时增添了无限的故事性。三重桥的对面是共和国广场,我们冒雨前行,共和国广场主要建筑就是市政厅大楼,1991年6月25日,就在这个广场上宣布了斯洛文尼亚的独立,

市政厅有四个大门,大门的门框和上面的横梁排满了雕像,男的女的,大人小孩,无一例外全部裸体,这是市政厅吔!这是要搞哪样?哦,对啦,这里是欧洲的非主流艺术中心,一切均在可理解范围中。

广场的对面两个大楼左边是国家银行,右边是艺术中心,

广场的右侧是几组雕像,二战纪念雕像,其中一组现代群雕,除了领头的有鼻子有眼,其他都是抽象的。

穿过三重桥抬头可见一座古堡,那是12世纪建成的,15世纪用来抵御奥斯曼入侵的城堡,1945年以前也曾做过监狱,还做过城市的消防瞭望塔,现在是节日燃放烟花的平台。

古堡下面的街道上有原来的市政厅, 17世纪兴建的文艺复兴式建筑,斯洛文尼亚独立后这里不再使用,在它前面的城市广场上有一个方尖碑,下面围绕着一组雕像,方尖碑来自埃及,代表了神的意志,下面三个人物各持一个陶罐向外流着泉水,代表了斯洛文尼亚的三条河流 萨瓦河,塔尔克河和卢布尔雅那河。

团队在这里解散自由活动了,大家迅速分成几拨,购物的,观景的,观景加购物的。我属于先观景有物随时购那拨的。接着刚才的游览,看看是否可以进到这个旧的市政厅中,这里现在是博物馆,看到有人随便进出,我们也跟着往里走,没有遇到阻拦,进去是一个天井,有集体参观的队伍,我们只是浏览一下四周,四周摆放着很多展品,是这里的老物件和一些创意小品。

沿着市政厅前的街道向下走,有一个过道,上面有一个古旧的钥匙浮雕吸引了我们,过去看看,

这个过道中有一个水泥桩,上面有一个胖胖的手的雕像,手指上戴着戒指,戒指和手腕上都是造型古怪的小人头,祯祯发现地上还有,看脚下,还有几个铜制的疙里疙瘩的东西,

仔细看这些都是些小的人头,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抽象,再注意一看原来这里有很多,在一个铜制的长条中,沥沥拉拉的一段密集一段稀疏地排列直到这个胡同口像是表示历史长河,每个清晰的头像都是痛苦状,每个抽象的都是扭曲的,这是地狱吧?问过导游,这是2009年建成的为纪念那些死难的人。这个非主流艺术中心连纪念碑都做得那么有个性。

卢布尔雅那大学,白色的房子,前面的广场刚刚举办过活动,因为下雨,一些小学生穿着统一的雨衣走在路上色彩非常靓丽,

位于三桥斜对面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是必须要造访的景点,建于17世纪,它的铜铸大门很有特色,上面布满浮雕,每个到此的游客都会在这里站一会儿端详一下,它的把手处已经被人摸得锃亮,仔细看又是那些小人头,

这是一个东正教教堂,1996年罗马教皇曾经来过,这个铜门就是为向教皇献礼所做。推开厚重的大门进入教堂,里面的色彩足以让人眼前一亮,金碧辉煌,与天主教教堂相比这里没有玫瑰花窗,四面墙壁布满壁画,所有凸出的部分都涂有金粉,顶部圣经故事油画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教堂显得明亮高大。

沿着河边返回,走到屠夫桥,无意中发现桥的栏杆上又出现了那种表情怪异的铜制头像,这上居然也挂着同心锁,这座城市真是把非主流艺术进行到极致了,设计无时无刻不存在。

吃罢午饭(当然是中餐)我们要驱车310公里跨越国境到匈牙利的温泉城市黑维兹,路上放映着电影茜茜公主,不知不觉中已经进入匈牙利,这就是同是欧盟国家的好处。电影还没放完,大巴车已经拐入了小路,十几分钟后进入了温泉度假酒店,KAROS SPA HOTEL,

看到SPA真高兴,知道行程中有泡温泉,就是这里了?入住酒店,房间里每个床上都摆放着浴巾和浴袍,仔细看看房间的说明,入住酒店可以免费享受的项目有:游泳、SPA、桑拿、芬兰桑拿、蒸汽浴、冰洞、水流按摩等等,闲话少说,换上泳装出门!楼下有室外游泳池,气泡池,大家又聚在一起了,

聊天照相泡泡泡,太阳落山了,略有凉意,进入室内温泉池,这里比外面暖和多了,有水流按摩池,还有更加有趣的漩涡池,几个人拉着手顺着漩涡的方向跑,水流推动着根本无法停脚,太嗨了。

还有桑拿呢,桑拿室分60度,80度,100度,挨个桑!从100度出来直接进入冰洞室,冰洞四壁都是冰霜,让人一下清醒了,再回到100度,玩儿遍了所有的花样回房间洗浴吃饭,这一天着实舒服啦!

晚饭后出门,所有人又聚齐了散步,这次要看的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外国的月亮到底圆不圆呢?

9月17日 匈牙利黑维兹 巴拉顿湖

旅途中最为享受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早上出发到黑维兹温泉区,黑维兹是著名的温泉度假胜地,车还没停下就闻到一股硫磺味。今天的行程有些机动,今天有两个选项,或者泡温泉或者逛街。泡温泉是自费的,逛街当然也是自费的。来到黑维兹当然要泡温泉啦,这里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温泉湖,15世纪发现并开始利用的,面积47500平方米,水深36.5米,是的,没有写错,是36.5米深!湖底是硫磺黑炭层,每天产8600L热水,每28小时自动更新一次,夏季湖水33-35度,冬季水温平均25度,是非常适合度假的地方。大约有一半的人选择泡温泉,我当然选择泡泡泡。

泡温泉的流程是,刷卡缴费,租用游泳圈(必须滴!谁也不想在这么深的的地方冒险),匈牙利不能使用欧元(这在来这里的第一天就领教了)需要使用当地货币福林,温泉费用2600福林每人,刷卡人民币63.3元,租用游泳圈1800福林,折合人民币45元左右,

拿到一个手环进入存物间,说是存物间是因为这里不能更衣,每人一个衣柜,不分男女,在柜子的行间有换衣间(有些像商场中的试衣间),当然也可以到卫生间或淋浴间更换。进入大厅了,这是一个非常宽大的场所,通道上摆着休闲椅,里面有几个可以下水的池子,一个平台直通外面的湖,外面下着小雨,我们可不想这样出去淋雨,从室内的池子下水,先试试温度然后向室外游动,水温正好,非常舒服,原以为这里的黑炭泥温泉就是电视中看到的跑到一个池塘边往身上抹黑泥的那种,其实是因为湖底积满了黑炭泥温泉热水是通过它过滤而来,穿过塑料隔帘游到室外,哇,真的好舒服,水质清澈透明,空气非常清新,悠闲地把自己挂在游泳圈中,泡在热水里,小小的雨点打在肩膀上,好不惬意。祯祯基本是个旱鸭子,当初听说水有36米深,直接想放弃,在我们的劝说下勉强下水,一直和人拉着不敢撒开手,一会儿就自如了。用手当桨向湖中心游动,放开游泳圈游一下,浮力很大,但想想下面的黑泥,我可不想失误去拜访下面的黑泥,还是套上泳圈漂着吧,这是一个很大的湖面,对面也有一排房子,漂过去上岸看看,这里是另外的入口,这里旺季的时候一定人很多,湖里还有一片睡莲,好奇怪为何能在这么高的温度中生存,漂过去看看,没等到跟前就有大喇叭广播,好像是不让人靠近那片花,漂着聊着,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该集合了,团队的力量就是大,为了能集体同时退场每个人拉住前面人的泳圈一下子拉开了一个很长的队伍,像一条游龙向岸边移动,也成了湖中的一道风景,周边的老外顿感惊奇,中国人也忒会玩儿了。

经过昨晚的酒店温泉桑拿,加上今天上午的温泉尽兴,除去了多日的疲劳,又满血复活了。下午还有一个湖要去呢,我们要去的是欧洲第一大淡水湖-巴拉顿湖,环湖170公里,每年这里都会举办国际帆船比赛,这里山上长满薰衣草,6月盛开,盛产精油,在湖边的提哈尼半岛上有一个修道院,1055年修建,是本笃会的修道院,建在山坡顶上,也是巴拉顿湖的主要地标性建筑,这里还有巴拉顿古堡,中世纪防御要塞遗址,在东西德国冷战时期,很多人选择到匈牙利避难,巴拉顿有些村落被德国人买下成为了现在的德语村。我们就在提哈尼半岛山顶餐厅享用午餐,西式的鱼米饭薯条。

饭后沿着一条道路上山,路过一个小小的村落,全部是制作和出售手工艺品的,他们靠旅游而生,房子的屋顶使用湖边的芦苇做成,显示浓郁的当地特色,各式工艺品包括手工刺绣,布偶、木雕、陶罐、瓷盘等等非常漂亮,

山顶上就是那座地标式建筑,巴拉顿修道院,旁边的标牌大致讲述了它的历史,“提哈尼本笃会修道院建于1055年。提哈尼本笃会修道院最早出现在匈牙利语中,爱德华一世国王就埋在这里的地下室,18世纪在此上建立的教堂是当时匈牙利典型的巴洛克建筑,匈牙利末代国王查尔斯四世和他的王后在这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时光”。

教堂面对巴拉顿湖,蓝色的湖水,点点白帆,远处的湖岸有密集的房屋,可以想见这里是热门的度假胜地。

下午4点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这是我第三次进入这个城市了。今天有一个夜游多瑙河的自费活动,两年前我们白天曾经参加过船上游览,这次有机会夜游看看两岸灯光想必一定不错,这里在公元一世纪就有人居住,曾经有名字叫欧布达,1873年形成统一的城市,称布达佩斯,起源德国黑森林的多瑙河全长240公里,流经欧洲的多个国家,这一段景色最为美丽,所以又称布达佩斯为多瑙河上的明珠。多瑙河从南向北,在这座城市总共有十座桥梁,其中的4座为旅游的重点,游船从玛格丽特岛附近开始逆流向南,右手是处于丘陵的布达,左手是平原的佩斯,

从玛格丽特岛开始,我们将依此走过玛格丽特桥,链子桥,伊丽莎白桥,自由桥,然后返回码头。1241年3月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受大汗窝阔台之命讨伐欧洲直至当时的匈牙利,一度占领了布达佩斯烧毁城市,尽杀居民,当时的国王贝拉四世曾许愿如果蒙古军队退兵他将把自己的小女儿玛格丽特奉献给主,第二年传来窝阔台的死讯,拔都率军东撤,贝拉四世为还愿将女儿送到岛上的修道院,玛格丽特19岁病死,这座岛就称为玛格丽特岛,连接这座岛的桥就称为玛格丽特桥。

链子桥也称大铁桥,是这座城市第一座固定的桥梁,1849年建立,它的西岸就是皇宫,

下面经过的是一座白色的桥,称伊丽莎白桥也叫白桥,伊丽莎白就是大家熟悉的茜茜公主,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国王弗朗茨约瑟夫的皇后,她生前有大部分时间曾生活在匈牙利,1898年去世后,匈牙利有很多用她的名字命名的地方,这座桥就是为了纪念她,

在伊丽莎白桥的布达一侧盖勒特山上,有一个雕塑,是一位苏联红军女战士的形象,手举棕榈叶大声宣告城市获得自由,所以又称自由女神,是1947年为纪念1945年因解放布达佩斯而牺牲的苏联战士而造,雕像高14米。

再向前走是自由桥,也有称约瑟夫桥的,还有将伊丽莎白桥与约瑟夫桥共称为夫妻桥的,这座桥是一个铁路桥。

从这座桥返回,多瑙河的东岸是艺术宫,国家歌剧院,岸边酒店,匈牙利科学院,匈牙利国会大厦,在河的西岸城堡山上有皇宫,渔人堡和马加什教堂,这些地方是我们明天的游览内容。

本想参加一次夜游活动在多瑙河上看看灯光下的夜景,没想到我们还是早了一个小时,没有等到掌灯时分就上岸了,不过也不遗憾,这次仔细听了一下船上的讲解,对这些桥的历史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如果真的天黑了,也不一定能照得清两岸的照片。很满意啦。这一天累的!今天还有一次有趣的事情,看到一个黄颜色的大巴在我们车的右侧,导游介绍说这是一辆水陆两栖车,全市只有这一辆,是旅游车,它可以开到多瑙河中。

想象不出陆地上的车入水是什么样子,在我们等候游船又时见到了它,这次它可真是在水里游呢,不知坐车的人是否要穿救生衣啊。

9月18日 匈牙利布达佩斯 北京

漫步城堡山,搜寻古老历史,旅行完美收官

今天是最后一天游览,昨天阿梁建议导游今天可以抽出时间去一个市场-克拉克市场,这个市场一层是菜市场,有布置得非常整齐的菜摊(非常出名),二层是工艺品,可以逛一逛。没有想到的是今天是星期日,欧洲这里周末市场都不开门,这个项目只能取消啦,上午按照行程去城堡山,下午再自由活动逛街吧。城堡山位于多瑙河西侧的布达,开车从酒店到山上只需几分钟就到了,

沿着台阶登上渔人堡,1895年为庆祝匈牙利族在此定居1000年而修建的平台,1902年建成,上面有7个尖顶建筑,代表了当初带领马扎儿人来到这里的7个部落首领(这是一组与英雄广场相互呼应的同一时期作品)。最初这里曾是卖鱼的鱼市场,在外敌入侵时这里居高临下成了天然防御工事,称为渔人堡,

我们这次购买了登上上层观景平台的门票,有机会在更好的地点观看下面的多瑙河,对面平坦的佩斯一览无余,

那座1886年建的96米高的国会大厦屹立岸边,平台上一尊青铜雕像,是那位在公元1000年时派出使者到罗马归顺天主教的圣史蒂芬国王,他为匈牙利民族生存带来的转折,他将部落转变为国家,是匈牙利第一位开国皇帝圣伊斯特万一世,

国王雕像对面的是马加什教堂,13世纪末建成的天主教堂,15世纪的马加什国王在教堂建筑上加了哥特式尖顶并在此加冕,称马加什教堂,因匈牙利历届国王都在此加冕,又称为加冕教堂,16世纪被入侵的奥斯曼帝国损毁并改建为清真寺,1686年哈布斯堡收复了这里重新改建为天主教堂,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和他的皇后(茜茜公主)也曾在此加冕成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

它的外形是新哥特式,它的顶部南塔楼还保留了奥斯曼帝国穆斯林风格。

教堂的一个尖顶上蹲着一直乌鸦,乌鸦嘴上衔着一枚金戒指,据说在马加什国王婚礼上正要戴戒指,一只乌鸦飞过来将戒指衔走,后来知道这是有人要陷害国王,戒指上有毒,为纪念这只救了国王的乌鸦就做了一只衔着戒指的雕像放到教堂的尖顶上。

两年前的渔人堡游览到此就结束了,这次才刚刚开始呢。向南走就是圣三一广场,这里有一座纪念碑纪念17世纪在欧洲流行的那场黑死病中死难的人。

圣三一广场面对着一条向西的街道走到头,这里是匈军二战指挥部,重新翻修后现在是艺术展览馆,

旁边有留有弹痕的一小段残存的墙壁作为遗址保留下来,

街角绿地中有一个雕像,称国防军纪念碑,纪念1848年匈牙利民族革命的胜利。

沿着街道走下去,左手有一系列的墙板上面是匈牙利各个时期的军服展示,匈牙利早期、奥斯曼时期,哈布斯堡统治时期以及一战二战期间的军服、战马、弯刀、长枪,匈牙利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展板一直延伸到一个空场,

一个白墙暗红色屋顶的建筑,很不起眼,但从门口站岗的卫兵感觉这里应该是一处比较严肃的地方,问过导游,这里是总统府,

总统府!真的这么平易近人吗?这是桑多尔宫,现在的总统府,外面没有围墙,只有一块草坪,赶紧照相,突然发现总统府右边站有一些游人,他们正分批进入总统府,这是些什么人啊?

听到导游召唤,赶紧过去排队,原来游人可以随意排队进入总统府内参观,导游说,这里一年只对民众开放两天,这两天还是随机不固定的,今天让我们赶上了,真是太幸运啦!每隔几分钟放入十几个人左右,我们分成了两批,走进大门洞,正在庆幸能第一批进入,突然听到后边的鼓乐声,原来是换岗仪式开始了,正要回身已经晚了,进来的不许往回走,这下排在第二批的那拨人看了一个完整的换岗,看来得失真的只在一瞬间啊!

总统府不仅可以进入,还可以随意照相,一层应该是一个等候区,这里陈设简单,墙上挂着历史、货币、出土文物介绍的照片,

上楼走过一个长长的走廊,

进入一个圆形房间,这里貌似另一个等候区,墙壁上出现壁画和雕塑,一个仿蜡烛的圆形吊灯型制简单,跟着红地毯的引导进入下一个房间,

这里有一套长方形木制桌椅,浅绿色的窗帘和壁纸,应该是一个小型的会议室。

蓝色房间,这里的壁纸、窗帘、沙发的颜色全部统一成蓝色,墙上挂着风景油画,从吊灯的样子以及房顶上的描金装饰可以看出这间房屋的重要性,

红色房间,所有的装饰全部是玫瑰红色,与前几个房间不同,这里墙上挂着大幅的人物油画,墙上也增加了仿蜡烛台的壁灯,显得庄重温馨。

出了红色房间,室内观赏就算结束了,总的来说总统府这几间代表性的房间简单中透着奢华,现代与复古和谐相处。又是一段走廊,转身登上几级台阶就上到了上层平台,这是一个观景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矮树造成的迷宫,

从平台向下望,这是观赏多瑙河的最佳角度,想来总统先生也会时常邀请他的客人到这里观赏,我们很是荣幸呢。从这里可以看到下面的大铁桥-链子桥,正对的是匈牙利科学院,

在这座桥的城堡山这头连接的就是这座城市唯一的隧道,因为唯一,所以没有名字,只是称它隧道。这是就桑德尔宫,在一面墙上看到一块纪念牌,上面写着桑德尔(SANDOR MORICZ 1805年5月23日-1878年2月23日)浮雕是一个身穿军装的人跨马飞跃障碍,这座宫殿就是以他命名的。

在总统府侧门广场就是城堡山的缆车站,

一个青铜雄鹰雕像,雄鹰的名字叫吐鲁尔,传说当时马扎儿的7个部落向这边跋涉时,这只鹰一直帮忙找水源,它也是帮助马扎儿人成功迁徙的功臣。广场上一个古董吸引了我们,猜想它是个拉洋片的,有人放入一枚硬币看看没有反应,原来这只是一个古董展示,好吧,那就和它合个影吧。

往前走一个拐弯处,回头看到里面的雕塑,问问导游,这是皇宫,因为我们的线路上没有体现,所以没有带我们参观,来都来了哪能错过,再说我们是旅行社领导下的自由行模式,哪能拉空,全体左转进入皇宫大院,这是城堡山最大的一个建筑,是匈牙利历代皇帝居住的地方建于13世纪,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占领期间被损坏,十九世纪中期开始重新修复成为新巴洛克式,二战期间又有损毁,现在被开辟为历史博物馆和画廊,皇宫一侧的雕塑是马加什狩猎图,

其实我们进入的是皇宫的后门,正门正是我们在总统府旁门观赏那个古董的地方,从多瑙河上可以完整地看到皇宫的正面。午餐后来到河边一座雕像旁,这是裴多菲,生于1823年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在1848年的一次同沙俄作战时死去,年仅26岁。他的著名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其实他给匈牙利和世界留下的财富远不仅此,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几十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这是我们这次行程的全部景点的结束,还有半天时间在瓦茨街游荡,其他商店都因周末关门了,这条街上的旅游品小店依然开着。晚餐桌上导游告诉我们发现新进来的一批客人可能与我们同一架飞机回国,为了能在机场换到合适的座位希望大家悄悄地提前退场,这可是关乎到我们返程十几个小时的座位舒适度的大事儿,大家积极响应,坐上大巴,转入胡同,谁知胡同口有一辆车没有停入位,我们的普京(米哈伊)帅哥使劲了力气几次压到路边,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车理顺,感叹普京的好身手的同时也真感觉我们是有点儿慌不择路。

机场,那些同行的旅游团也到了,他们排在了另外的柜台前,换票居然是从他们的柜台开始的,我们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真是太搞笑了。告别的时间到了,感谢郑导为我们十几天的辛勤服务,要知道我们这个团是特制的就连导游都是特殊定制的呢。晚上9点10分飞机正点起飞,再见了,布达佩斯,再见了,欧洲的巴尔干。

后记

十八天的旅游结束了,用了几乎与旅游时间一样长的时间把游记写完了,我在想这次旅游给我的知识补充了什么,很显然,最初几天的红色路线之旅让人感到很沉重,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40年后转变成资本主义这一过程的前期与我们亲身的经历何曾相似,那个曾经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一旦分裂结局又是多么悲惨,很多地方的生活水平还停留在个年代,民族之间的战争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太多的创伤,对我们来说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民族团结不要国家分裂是多么重要。

巴尔干地区的几乎所有国家历史上都曾受过罗马帝国统治,都曾经历过奥斯曼帝国的蹂躏,城市几乎都留有奥匈帝国的印记,二战中都有抵抗法西斯争取民族解放的光荣历程,二战后民族矛盾缓和国家统一,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最终毁于内乱,导致国家四分五裂。过去只知道萨拉热窝是一战的导火索,巴尔干地区是火药桶,一言不合就会开打,实地探访,了解他们的历史,多民族分布,多种宗教信仰,理解了这个地区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冲突是必然的。

巴尔干地区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丰富的高山资源,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难以用语言描画,有古老的历史,有积淀千年的文化,有多次被外族蹂躏又多次重新站起来的民族气节,这里是一座值得深入探索的宝库。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宝库-巴尔干半岛的半岛游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匈牙利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匈牙利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匈牙利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匈牙利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