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2025.09.26

欧洲三个月环游四《托斯卡纳的艳阳与文艺复兴之魂:罗马、梵蒂冈》

编辑
天数:8 天 时间:5 月 人均:10000 元 和谁:夫妻

接上篇:欧洲三个月环游三《托斯卡纳的艳阳与文艺复兴之魂:佛罗伦萨》

前言

在佛罗伦萨总火车站,将手中的咖啡杯丢进垃圾桶,也仿佛将整座城市的艺术气息暂且打包收藏。登上开往罗马的高铁,窗外的托斯卡纳田园风光如画卷般流转,仅仅一个多小时,广播里报站的声音就从意大利语的“Firenze”变成了“Roma”。

车速渐缓,当那些巨大的古代断壁、宏伟的教堂穹顶开始掠过车窗时,心跳不禁加速。我知道,一段更加厚重、更加磅礴的旅程即将开启。佛罗伦萨教会了我欣赏美,而罗马与梵蒂冈,则将教会我敬畏伟大。

吸取佛罗伦萨的教训,下火车直接在罗马总火车站(特米尼火车站)的服务中心购买交通票,日票最长只有7天,我们在罗马要八天,所以购买了2张7天日票,又买了二张次票。

罗马

罗马意大利首都,意大利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建城初期在七座小山丘上,故又名“七丘之城”。罗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文明发祥地,建城历史悠久,可考的城市历史长达2800多年。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的扩张使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政治中心长达五百年之久。而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因天主教会在基督教世界的地位,罗马继续作为西方的宗教信仰中心长达一千年。公元前1世纪罗马诗人提布鲁斯首次将罗马称为“永恒之城”,此别名被奥维德、维吉尔和李维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传颂而被世人所知。在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罗马也被誉为“世界之都”。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罗马整个古城收录为世界遗产,为第一例。

在这里住八天,酒店附近就是大型超市和地铁站,非常方便。

出酒店有家餐饮店,供应披萨、

面包、咖啡。

这里光顾几次

共和国广场&周边

戴克里先浴场曾经是古罗马最大的公共浴场,从罗马帝国戴克里先时期(公元298年)开始兴建,于公元306年建成,是当时最大最奢华的浴场。

戴克里先浴场位于特米尼火车站对面,现在是罗马国家博物馆分馆之一。

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是在古罗马戴克里先浴场的废墟上改建的,1563年至1566年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将浴场的冷水浴室改建为教堂,教堂外部保留了废墟的样子,内部非常精美。

共和国广场位于特米尼火车站附近,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半圆形广场。广场西面是两栋扇形大楼,东边是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中间是仙女喷泉,围绕喷泉的是车行环岛。

共和国广场仙女喷泉是罗马最大的喷泉,可惜在维修。

罗马歌剧院

胜利圣母教堂建于1605年,巴洛克风格。

摩西喷泉,历史古迹。

戴克里先浴场圣女苏撒纳堂罗马天主教教堂,曾经是美国籍罗马居民在意大利的教区教堂。

城内圣保罗教堂位于民族街,这座教堂属于美国圣公会,是意大利统一后在罗马兴建的第一座非天主教教堂。

博尔盖塞美术馆

美术馆主要收藏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绘画。美术馆的建筑在历史上曾是博尔盖塞家族的住所,于1613年开始施工,1620年完工。1903年之后,这里成为意大利的国立美术馆,以收藏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卡拉瓦乔作品以及大量贝尼尼雕塑而闻名。

博尔盖塞美术馆需要提前1个月在官网约定,我们提前3个星期官网已经售罄,还好携程有余票,赶紧订了携程的9:00-11:00票。

选择9点进馆,时间没到,在休息大厅里排队等候。

开馆进去,直接先到镇馆之宝济安·贝尼尼的《被掳掠的珀耳塞福涅》厅。厅里就我们俩,后面的游客还没赶到。《被掳掠的珀耳塞福涅》作于1621-1622年。

济安·贝尼尼的《埃涅阿斯、安喀塞斯与阿斯卡尼俄斯》,作于1619年。

济安·贝尼尼的《时间揭示真相》,作于1646-1652年。

卡拉瓦乔的《正在书写的圣热罗尼莫》,约绘于1605-1606年,1672年始藏

卡拉瓦乔的《捧著果篮的男孩》,约绘于1593-1595年。

卡拉瓦乔的《教宗御座轿夫圣母》,约绘于1605年。

古罗马时期马赛克拼图

安东尼奥·卡诺瓦的《宝琳娜·博尔盖塞》,作于1804-1808年。

济安·贝尼尼的《大卫》,作于1623-1624年,1624年购入。

这件雕塑描述的是大卫将要向巨人歌利亚投掷石头的一刻。他的动作关系,以及视线关系,令空间申延,他的表情十分激动。

济安·贝尼尼的《阿波罗与黛芙妮》,作于1622-1625年。《阿波罗与黛芙妮》是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跟踪骚扰的故事,作品的内容用了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描述得较详细的版本。这件雕塑捕捉了黛芙妮变身时激烈的情感,和戏剧性地描写她不同阶段变化的形态。黛芙妮的双眼瞪大、嘴儿张开,表现出紧张、惊讶的神情,这是由于背后追求自己的人已跟上了,以及对自己突然变成月桂树的恐慌。她由脚开始变成树干、手指开始长出树叶等,可推演出她身体其他部位将会变成树木。阿波罗亦的表情也是激动,他微微张开的嘴巴表露出一丝失落,但仍遮盖不了双眼露出年青人对未来充满恋爱憧憬的神情。

费德里科·祖卡里的《被天使围绕的受难耶稣》,约绘于1566-1569年。

拉斐尔的《下十字架》,约绘于1507年,1608年始藏,来自保禄五世的馈赠。

济安·贝尼尼的《自画像》约绘于1623年

济安·贝尼尼的《希皮欧内·博尔盖塞枢机的两件半身像》,作于1623年

多梅尼基诺的《黛安娜的狩猎》,约绘于1616-1617年(左图)。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苏珊娜与长老》,约绘于1601-1602年,1650年始藏

提香的《神圣的爱与世俗的爱》,约绘于1514-1525年(左图)。

乔尔乔内的《长笛演奏家》,约绘于1508-1510年(右门上图)。

雅各布·巴萨诺的《最后的晚餐》,约绘于1546-1548年,1700年始藏。

波格赛公园

波格赛公园,是罗马的一座大型英式庭园,位于罗马东北边缘的苹丘,这是罗马第三大公园(占地80公顷)。看完博尔盖塞美术馆穿过波格塞公园去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

罗马人民广场位于罗马城北端波波洛城门(或弗拉米尼亚门)前,始建于17世纪,由建筑师丰塔纳设计,朱塞佩·维拉迪尔于1815年完成扩建时增设中央喷泉,并在方尖碑旁添加四座埃及狮子雕塑及十六尊狮身人面像 。广场呈巨大椭圆形,中央矗立着高23.2米的埃及方尖碑,该碑于公元前10世纪为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所立,1589年由教皇希克斯塔斯五世迁移至此。北侧波波洛城门始建于公元220年弗拉米尼亚大道建成时期,为连接罗马与亚得里亚海岸的重要门户。

现在的波波洛城门由思道四世修建于1475年,位于古罗马时期城门的原址上。

波波洛城门(从广场看)

人民圣母圣殿是一座著名的奥斯定会圣堂,最初建于1099年。1472-1477年受教宗西斯笃四世命令重建。

广场南端对称分布着奇迹圣母堂与圣山圣母堂两座教堂,由卡洛・伦纳迪于1658年为教皇亚历山大七世设计建造,构成巴洛克建筑典范。

从广场观看,这两座教堂界定了从人民广场发出的所谓“三叉路”:从左面开始是:巴布伊诺街、科尔索街和里佩塔街。前两条街被圣山圣母堂分开,而后两条街被灵迹圣母堂分开。

埃及方尖碑

海神喷泉

在人民广场有坡道可以上苹丘观景台。

在苹丘观景台上观赏人民广场全景和远处的圣彼得大教堂。

去西班牙广场经过一座教堂。

西班牙广场

密内利广场就在西班牙广场附近,广场不大,广场上树立着《圣母纯洁之柱》。该柱于1857年落成,为纪念教皇庇护九世于1854年颁布的“圣母无染原罪”信条而建。每年12月8日(圣母无染原罪日),教皇会亲临此地举行仪式,献花圈并祈祷。

一天下来肚子饿了,先吃点东西,意大利披萨太咸不想吃意,吃麦当劳吧,吃麦当劳的人还是很多的。

西班牙广场在苹丘山脚下,由建筑师德·桑蒂斯和斯佩基设计,始建于1495年,1725年由法国资助建成。广场以135级西班牙阶梯著称,其名称源于邻近的西班牙大使馆,因电影《罗马假日》取景而成为罗马标志性景点。阶梯连接圣三一教堂与山下广场,广场上有贝尼尼父子设计的小舟喷泉。

广场周边分布着英国式茶馆,历史上曾聚集司汤达、巴尔扎克等文人,诗人济慈1821年在此逝世,其故居现为纪念馆。

西班牙阶梯与圣三一教堂

这座喷泉是贝尔尼尼父亲的作品,创意来自于特韦雷河的一次决堤,一只小舟被水推到这里。

从西班牙阶梯往下俯视

从苹丘山圣三一广场看西班牙广场。

梵蒂冈博物馆

梵蒂冈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年前购买的一座大理石雕像。这座名为《拉奥孔与儿子们》的雕像于1506年1月14日在圣母大殿附近的一个葡萄园里发掘出来。教宗儒略二世派朱利亚诺·达·桑迦洛和米开朗琪罗去查看发掘成果。在他们的推荐下,教宗当机立断从葡萄园主那里买下了雕像。在发掘出雕像整一个月后,教宗就在梵蒂冈向公众展示。(梵蒂冈博物馆需提前一个月在官网预定)

《埃及馆》

《比奥-克莱孟博物馆》是由很多个小展厅组成的,主要的展品为古罗马古希腊时期的雕塑,是梵蒂冈博物馆非常重要的参观部分,有很多件镇馆之宝。

八角庭院是一个露天的八角形小庭院,这里收藏了许多间镇馆之宝。

《拉奥孔与儿子们》亦称为拉奥孔群雕,雕塑年代大约为公元前一世纪,于1506年在罗马出土,描绘的是特洛伊城祭司劳孔因指出木马诡计而引来杀身之祸,与其两个儿子被海蛇缠绕死去时的场景。这件作品对文艺复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望楼上的阿波罗》高2.24米,雕刻于公元120–140年间,这座白色大理石雕塑是公元前350–325年古希腊雕塑家Leochares的青铜雕塑仿制品。

在参观期间可以去《松果庭院》休息。

松果庭院最重要的参观部分便是松果喷泉,青铜松果高约4米,原本位于万神殿附近,在中世纪被移动到老圣彼得教堂的庭院,后来又于1608年移至现在的位置。喷泉两侧的青铜孔雀是圣天使城堡装饰的复制品。

松果庭院另一件重要的艺术品为位于庭院中央的现代雕塑——破碎的地球,是意大利雕塑家Arnaldo Pomodoro的作品。这件作品有很多件,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纽约联合国广场等地都可以看到。

镇馆之宝——位于缪斯馆《赫拉克勒斯的躯干》,赫拉克勒斯(又译海格力斯、赫拉克勒斯、赫克里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半神英雄。

《赫拉克勒斯的躯干》

《动物大厅》展品主要为与动物有关的雕塑。

《圆形大厅》展出的是一些比较大的雕塑,大厅中心是一个古罗马浴盆,传说中尼禄的浴池,穹顶是仿造万神殿建的,地上是古罗马马赛克镶嵌画,非常壮观。

青铜器

博物馆窗口可以看到罗马街区

这些陶器都有1500—2000年左右的历史,图案非常精美。

《战车大厅》

最重要的展品是位于正中间的双轮马车雕塑。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复制品现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挂毯室》是某一任教宗为了扩充展区,于外墙走廊加上屋顶而成,展区分为新与旧,旧挂毯区是希腊罗马织品,新挂毯区则是拉斐尔及其弟子设计,以耶稣故事为主题的壁毯,推荐一定要现场来看看,因为挂毯创作之时是没有纺织机的,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些人工编织的精细度。

《地图廊》是梵蒂冈博物馆美景宫庭院西侧的一处走廊。公元1580年,天主教教皇额我略十三世亲自下令对使徒宫进行装饰。指定将该处走廊制作为挂满地图的地图廊。Ignazio Danti接受任务之后,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长度达120米的走廊两侧的40幅地图壁画,还有走廊顶上精美的拱顶壁画。每幅壁画宽三米,高四米,描绘了当时意大利半岛各个领域及地中海上各主要岛屿(如马耳他岛、科孚岛、厄尔巴岛和特雷米蒂岛)和港口(威尼斯港、热那亚港、安科纳港和奇维塔韦基亚港)的地图。

地图区的天花板美翻天,又被称为金顶。

接着来到教宗庇护《五世画廊》,这里有一间圣母无染原罪室,里头有一尊黑袍蓝衣的圣母,后方的壁画为 1858年罗马教宗庇护九世委托当时最有名的意大利弗朗切斯科·波德斯蒂

所制作的《声明圣母无染原罪信理》。

梵蒂冈博物馆

《拉斐尔室》是梵蒂冈宗座宫内的一组客房,共四间,是教宗住所的公共部分。它们以拉斐尔及其工作室创作的壁画著称。它们连同西斯廷礼拜堂内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构成标志罗马文艺复兴的盛大的壁画系列。

君士坦丁大帝厅⭐

四个房间中最大的一个,这些壁画创作于教宗儒略时期,那时,拉斐尔本人已经去世。这个房间的主题是基督教战胜了异教。壁画通过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生平反映这场斗争。

天花板

《米尔维奥桥大战》朱利奥·罗马诺表现的是发生于312年10月28日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

壁画《十字架显圣》描绘当君士坦丁出征他的对手马克森提乌斯时,巨大的十字架向他显现的传奇故事。在天空中出现十字架的异象,旁边是希腊文“Εν τούτω νίκα”(借此记号,你必征服)。

《奉献罗马城》的灵感来自于著名的君士坦丁的捐赠,这份伪造文件内容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罗马一带的土地赠送给教宗。

 《君士坦丁的洗礼》最有可能是吉昂弗朗斯科·班尼所画,表现了这位皇帝在临终前受洗为基督徒的情形。

机要室⭐

拉斐尔的第一幅壁画《圣礼的争辩》创作于1508年或1509年。《圣礼的争议》,最上层为上帝,两旁有天使在飞翔;中层正中央为耶稣基督,两侧则是圣母玛利亚与施洗者约翰;继续往外则是亚当、雅各、摩西共十二门徒;最底层的是教会人士,包含教皇、天主教博士、神学家,正围绕(变质,即饼酒变成圣体 – 基督血肉)问题进行辩论。

《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艺术家拉斐尔因受任装饰梵蒂冈使徒宫,而在1509年至1510年间创作的一幅湿壁画,此作被广泛认定为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象征著文艺复兴全盛期的精神。在透视点的二人分别为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人群后、左、右两边墙壁上的是阿波罗及雅典娜二神的雕像。众人包括哲学、诗歌、音乐、神学等学者。

拉斐尔在1509年底或1510年初开始创作第三幅壁画《帕那苏斯山》。在古代神话中,那里是阿波罗和缪斯女神居住的地方,以及诗歌的家乡。在壁画中,阿波罗和缪斯女神被古代和拉斐尔时代的诗人所环绕。

《三德像》拉斐尔绘于1511年。所谓“三德”,是指勇德(勇气)、智德(明智)和节德(节制)。

天花板

赫略多洛室⭐

拉斐尔的《将赫略多洛赶出圣殿》取材自马加比二书, 关于赫略多洛,受命抢夺保存在耶路撒冷圣殿的珍宝,但是受到阻止,因为天使答应圣殿祭司的祷告,鞭打入侵者,一个天使般的骑手从圣殿将其追赶。比起签字厅内拉斐尔的早期壁画,这幅画具有更多的戏剧性。虽然焦点是正在祷告的祭司这个静止的人物,赫略多洛和天使向前冲入空中,似乎要飞出画面。在左侧,儒略二世由瑞士卫队抬在椅子上,目击了这一事件。在这里也是指儒略防止世俗领袖篡夺教廷领土的斗争。

《波尔塞纳的弥撒》描绘了一位波希米亚神父故事,他在1263年在弥撒过程中看到面包开始流血,于是停止了对化质说教义的怀疑。被血染红的布成为圣物,在奥尔维耶多附近小镇;儒略二世访问奥尔维耶多,并在1506年为此圣物祈祷。这位教宗被描绘成一个弥撒的参与者和奇迹的见证者;他跪在祭台的右边,Curia 的成员站在他身后。拉斐尔从事件中的参与程度来区分“真正的”13世纪的见证人与教宗同时代的见证人。

火灾间⭐

《城门外的火灾》描绘了847年在罗马博尔戈区发生的一次火灾。根据天主教会传统,教宗良四世用它他的祝福控制了火势。

《奥斯蒂亚之战》的灵感来自于良四世于849年在奥斯蒂亚之战中战胜了撒拉逊人

《查理大帝加冕》表现查理大帝在800年圣诞节加冕成为神圣罗马皇帝的情景。

去西斯汀小堂时朝下看

西斯汀小堂⭐

西斯汀小堂也称为西斯汀礼拜堂、西斯汀教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该礼拜堂最初被称为大礼拜堂,得名于教宗西斯笃四世,该建筑于1473年至1481年间建造。从那时起,该小堂一直是教宗进行宗教和公务活动的场所,至今,该建筑是教宗选举的举办地,西斯汀小堂的特征主要在于装饰内部的壁画,尤其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记》穹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

《创世纪》是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宗座宫殿西斯汀小堂大厅天顶的中央部分按建筑框边画的连续9幅宗教题材的天顶壁画。这幅巨型壁画创作于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期间,历时长达4年多。画题均取材于《圣经》的开头部分中,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分别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厄娃》,《原罪-逐出伊甸园》,《诺亚献祭》,《大洪水》,《诺亚醉酒》。画面由以上9幅中心画面和众多装饰画部组成,共绘有343个人物。《创世纪》的9幅壁画中以《创造亚当》最具盛名。

《基督在旷野受试探和洁净癞病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一幅湿壁画,绘制于1480至1482年,位于梵蒂冈的西斯汀小堂。壁画上部描绘了三个耶稣受魔鬼试探的场景。第一个场景在左边,禁食的耶稣受试探将石头变成饼。第二个场景在画面的上部中心,魔鬼诱惑耶稣从耶路撒冷圣殿的顶部跳下去。第三个场景在画面右上角,魔鬼将耶稣带上高山,用万国的荣耀诱惑耶稣。耶稣斥退了魔鬼。(下图)

《最后的审判》由米开朗基罗于1534年至1541年之间创作,距离他创作穹顶画创世纪已经差不多三十年。《最后的审判》取材于《新约圣经·启示录》中的故事,描绘世界末日来到时,耶稣再临,并亲自审判世间善恶。画中基督被圣徒环绕,挥手之际,最后审判开始,一切人的善恶将被裁定,灵魂按其命运或上升或下降,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这种两极的世界,在壁画中通过妥善的分割,形成一个个故事,整体显现出一种螺旋式的动感。

《交钥匙》由彼得罗·佩鲁吉诺(拉斐尔的老师)和他的助手们在1482年左右创作,描绘的是耶稣将天国的钥匙交于圣彼得。

看累了,走一圈,该吃饭了。

博物馆内有餐厅,在预订门票时可一起预定,我们预定了下午一点的午餐。

吃完饭继续参观,这是太平洋、美洲地区展馆

《圣殇》亦称圣母怜子像,是1497年米开朗基罗应法国枢机之邀创作的一座雕塑作品,它也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故事题材来自《圣经》,描绘了圣母玛利亚怀抱着被钉死的基督时悲痛万分的情形。

梵蒂冈博物馆的《画廊》,收藏了12世纪至19世纪许多大师的画作,共有460件作品,18个小展厅。

《画廊》最著名的应该是下面这幅来自拉斐尔的《耶稣显形》,原本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壁画,后来被保存在梵蒂冈博物馆(圣彼得大教堂现在的这幅壁画为仿制品)。

拉斐尔作品

拉斐尔作品

《圣叶理诺在野外》是一幅列奥纳多·达·芬奇未完成的画作,画作描绘的是圣叶理诺在叙利亚沙漠中苦修的生活,他右手持着用来打击肉体的石块,而脚边则是因为他帮忙拔出了爪子中的刺而向其效忠的狮子。画作左侧背景是一个有险峻山峰环绕的湖泊。右侧唯一能辨识出的物体是一个轮廓模糊的教堂。

拉斐尔作品

又来到了《松果庭院》,一天下来有点审视疲劳,休息一会儿。

最后再回到博物馆,去看旋转楼梯。

旋转楼梯由意大利建筑师Giuseppe Momo设计,修建于1932年。顺着螺旋坡道朝下走。

梵蒂冈博物馆出口

参观博物馆时下雨,出来天空放晴,彩虹迎接,真幸运。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最神圣的地方,传说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圣彼得安葬于此。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1626年,选址在一座公元4世纪的教堂遗址上。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大师都参与了教堂的设计,教堂壮丽的穹顶便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教堂最多可容纳6万人。

圣彼得广场,位于圣伯多禄大殿前,长340米,宽240米,由贝尔尼尼设计,是罗马最著名的广场,整个广场有两重巴洛克式柱廊围绕。

广场两边的柱廊一共有284根多利斯式圆柱,每根圆柱高13米,加上廊顶的高度是21米。圆柱排列成四排,柱廊上方一共有140座雕塑,大部分为殉道者、主教。

圣彼得大教堂的正立面高48米,宽118.6米。大教堂的廊檐上方有十三座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位于他两侧的为十一位使徒和施洗者约翰(十二使徒中缺了圣彼得,因为圣彼得的雕像位于教堂前方)。正面的阳台叫做“祝福阳台”,重大节日庆典之时,教皇会在这里发表演讲送祝福。教堂正立面一共有五扇大门,最右边的圣门,其余四扇门从左至右分别为死亡之门、善恶之门、弗拉雷特之门、圣礼之门。

教堂前面立着圣彼得和圣保罗两位圣人的雕像,右边的是圣保罗,手持宝剑。

左边的是圣彼得,他右手握着金银两把钥匙,金钥匙用来开启天堂之门,银钥匙用来开启地球圣殿;左手握着耶稣的圣旨。

在圣彼得广场周边,还可以看到身着黄、蓝、红三色制服的瑞士近卫队,他们的职责是保护天主教会、圣座、罗马教廷和教宗本人。瑞士近卫队的士兵必须是19-30岁之间的未婚瑞士男性公民,身高174cm以上,并且必须是天主教徒。

圣殇:(完成于1498–1499年)也被称作为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之作,完成于1499年,描述的是圣母怀抱着被钉死的基督时悲痛万分的情形。米开朗基罗完成这座圣殇时只有24岁(仿制品,真品现收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祭坛华盖:建于1624年-1633年,位于穹顶下方,是贝尼尼的作品,由青铜铸成,四根圆柱的高度为20米。华盖之下是圣彼得的墓室

穹顶: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内径42米,高138米,1547年开始修建,1564年米开朗基罗去世,后由其学生接手工作,于1590年完工。

圣彼得宝座:位于圣彼得大教堂的最尽头,相传是圣彼得的宝座,本来是木制的一把座椅,后由贝尼尼于1647-1635年在椅子的外部铸了青铜外壳。宝座由四位圣师的雕塑托起,宝座背后是如太阳般光芒四射的金色雕塑,中间镶嵌着一块由天使们环绕的彩色玻璃,彩色玻璃上是一只象征着圣灵的白鸽。

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的墓穴纪念碑,雕刻这件作品的时候贝尼尼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

圣门:是圣彼得大教堂正面五座大门中最右边的一扇,门上的浮雕讲述的是圣经故事。圣门平时是封死的,每逢25年由教皇打开一次,持续一年,这一年被称作为圣年(或禧年)

,任何人都在这一年都可以穿门而过,天主教认为穿门而过的信徒会获得天主的赦免。上一个圣年是2000年,今年2025年又一个圣年,有幸穿圣门进大教堂。

5月24日不知天主教是什么特殊意义的日子,大教堂举行隆重的教会仪式。

贝尼尼作品: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墓穴纪念碑

壁画《耶稣显形》:拉斐尔1520年的作品,也是他的遗作。相传此画的下半部分有可能是拉斐尔的学生所画。现在在圣彼得教堂能看到的是这幅画的仿制品,真品收藏于梵蒂冈博物馆。

登顶的是穹顶位置的一个室外平台,可以俯瞰圣彼得广场和整个梵蒂冈。(登顶需提前1个月官网预定)

耶稣和圣徒们的雕像

从穹顶往下俯视圣彼得宝座

俯瞰圣彼得广场,广场形似钥匙孔,广场两边由半圆形柱廊围绕,贝尼尼自己的解释是——象征着教堂慈爱的臂弯。与广场相连的道路是协和大道,1936年至1950年修建,长500米,向东连接了圣天使城堡。

这里也有瑞士近卫队

广场上还有两个喷泉,在修建广场之前,这里便存在了一个建于1613年的喷泉,后来贝尼尼在设计广场的时候,又仿造原来的喷泉在对称的位置建了个一样的(1675年)

广场中间有一座方尖碑,高25米,但因为方尖碑是古埃及及异教崇拜太阳的象征,所以也饱受争议。圣彼得广场的方尖碑来自于古埃及,是古罗马征服埃及之后从埃及运来的(公元37年),非常有历史。1586年这座方尖碑被竖立在此。

天主教会的禧年每25年举行一次(圣门打开之年),是祈祷、反思和忏悔的时期。2025年禧年于2024年平安夜正式拉开帷幕,于2026年1月6日结束,游客和朝圣者挤满了罗马大街。

圣天使城堡

沿着协和大道向前走就是《圣天使城堡》。

《圣天使城堡》最初由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3年至139年修建,作为自己的陵墓,后来罗马历代皇帝也埋葬于此。公元6世纪被改建为教皇堡垒。公元590年,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瘟疫,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城堡上方看到了天使幻象,不久罗马瘟疫退去,城堡便得名为圣天使城堡。

连接圣天使城堡的圣天使桥也是有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34年兴建;文艺复兴时期,贝尼尼和他的学生为圣天使桥添加了十位天使雕塑,每一位天使都手持一件耶稣受难时的刑具。靠近城堡的两座雕像为贝尼尼亲手所做,不过现在置于桥上的为仿制品,真品被收藏在圣安德列亚教堂内。其余的雕塑是贝尼尼的学生按照其设计完成的。

天使与长矛

天使与沾醋的海绵

天使与十字架 

位于桥头的圣伯多禄宗徒与圣保禄宗徒雕像,树立于1535年,早于贝尼尼的雕像。城堡顶端是天使长米迦勒雕像。

圣天使桥马路对面,有许多餐厅,可以边吃边欣赏圣天使城堡。

台伯河

圣天使桥与远处的圣彼得穹顶

穿过街区

纳沃纳广场

《纳沃纳广场》是巴洛克风格,此处有三座精美的喷泉——四河喷泉、摩尔人喷泉、海神喷泉。纳沃纳广场所在的位置曾经是图密善竞技场,椭圆形,建于公元1世纪;15世纪时此处成为一个集市;1644年至1655年,教宗英诺森十世在此处主持修建了圣依妮斯蒙难堂和潘菲利宫,并且任命贝尼尼设计了喷泉雕塑。

圣依妮斯蒙难堂建于1652年,选址在圣女依妮斯殉难的地点。圣依妮斯蒙难堂由卡罗·拉伊纳尔迪和贝尼尼的对手博罗米尼设计。

纳沃纳广场被认为是罗马最美的广场,因为是封闭式的,所以此处没有汽车的喧嚣,广场上有餐厅、小贩、街头表演,晚上喷泉会亮灯,非常漂亮。

纳沃纳广场的中间是四河喷泉,建于1651年,是贝尼尼为教宗英诺森十世设计的,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喷泉雕塑描绘的是四位河神——非洲尼罗河河神、亚洲恒河河神、欧洲多瑙河河神、美洲拉普拉塔河神。雕塑中央托起了一座来自古埃及的方尖碑,公元4世纪时,方尖碑被放置在马克西穆斯竞技场,后来被竖在四河喷泉之中。方尖碑顶端竖立着一只鸽子雕像,鸽子衔着一枝橄榄枝。

海神喷泉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北端,喷泉本身(无雕塑)是与摩尔人喷泉于1570年一起建立的,两个喷泉处于对称的位置,1878年为了与摩尔人喷泉平衡,增加了海神与巨型乌贼搏斗的雕塑。

四河喷泉每一座河神的雕像都伴随着可辨别身份的器物,带着隐喻的性质。恒河河神手持木桨,代表了恒河的可通航性。尼罗河河神的头部罩着一件布衫,意味着在当时,没有人知道尼罗河的源头。

摩尔人喷泉位于纳沃纳广场的南端,描绘的是一位摩尔人与海豚摔跤的场景,周围有四个特里同。摩尔人喷泉最初由波尔塔设计于1575年,当时只有海豚和特里同,1653年贝尼尼又在此基础上加上了摩尔人的雕像。

Tre Scalini餐厅始建于1815年,是餐厅也是咖啡馆,最有名的是他们家的松露巧克力冰激凌。

座在露天,一边吃冰激凌,一边欣赏广场的景色,还是很惬意的。

必点的松露巧克力冰激凌Tartufo,配方是1946年研制出来的。

去巴贝里尼广场走过街区

巴贝里尼广场

巴贝里尼广场以巴贝里尼宫命名,其实更像是一个大型道路交叉口,规模很小,不过这里有贝尼尼创作的两座喷泉——特里同海神喷泉和蜜蜂喷泉。

贝尼尼海神喷泉在广场中央。

贝尼尼蜜蜂喷泉

去许愿池又走过一个宫殿,非常漂亮。

许愿池

特莱维喷泉也就是罗马鼎鼎大名的许愿池,喷泉高25.6米,宽19.8米,是罗马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喷泉,建于1732年,由尼古拉·沙维设计,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算的上是非常年轻的建筑。喷泉所在的位置是公元前1世纪修建的水道交汇处,现在池中的泉水也是由古老的地下导水管引流而来的。喷泉的名字Trevi意思是三岔路,指的是在喷泉这里汇集的三条道路。

特莱维喷泉背靠的是波利宫,最中间的雕塑是海神尼普顿,左右两侧分别是代表富饶(左)和健康(右)的女神,顶端还有四座雕像,象征着四季。海神脚下有两匹马,一匹温驯一匹狂暴,象征着海洋的变幻莫测,马上面骑的是海之特使——特里同。

卡比托利欧广场

卡比托利欧广场(在维修)位于卡比托利欧山上,广场三面由三座建筑环绕,分别是元老宫、保守宫和新宫,其中保守宫和新宫现在是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的所在地,元老宫现为罗马市政厅所在地,广场西边是一座台阶连接山下,旁边还有一座天坛圣母堂。

广场入口处的两座雕像分别是双生子卡斯托耳和波鲁克斯。

正中间的建筑为元老宫,现在是罗马市政厅,元老宫前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双楼梯。

威尼斯广场

威尼斯广场位于卡比托利欧山山脚,因广场上的威尼斯宫而得名,而威尼斯宫的名字则是源于这座建筑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使馆。威尼斯广场上最显著的是一座宏伟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维托里亚诺纪念堂,此纪念堂用以纪念统一意大利的第一位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建于1935年。

维托里亚诺纪念堂

维托里亚诺雕塑

威尼斯宫

威尼斯广场观景台不同的角度可以瞰看古罗马广场

远处的斗兽场

古罗马广场

帝国广场大道

帝国广场大道(又名凯撒大道)是罗马市中心的一条道路,成一条直线,从威尼斯广场向东南到罗马斗兽场所在的斗兽场广场。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一世在公元312年10月28日的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大获全胜而建立,高21米,宽25.7米,纵深7.4米。

维纳斯和罗马神庙是已知最大的古罗马神庙,位于古罗马广场的最东端,靠近斗兽场。由哈德良皇帝始建于121年。

圣方济堂可以进去参观

和平神庙修建于公元75年(中间8根柱子,少了一根)。

凯撒广场位于古罗马广场旁边,由凯撒修建于公元前46年。广场上的维纳斯神庙是由罗马元老院于凯撒被刺之后修建的。

奥古斯都广场由奥古斯都修建于公元6年,广场上还伫立着一座战神马尔斯神殿

图拉真市场修建于公园100年至110年期间,是世界上最早的购物中心。

图拉真广场建成于112年,由图拉真皇帝下令修建,以纪念征服达西亚。

图拉真柱坐落于图拉真广场旁,于113年落成,是为了纪念图拉真胜利征服达西亚。柱顶最早伫立的是巨鸟,后来换成图拉真的雕塑,1588年至今是圣彼得的雕像。

罗马斗兽场

斗兽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弗拉维是古罗马的一个王朝的名称——弗拉维王朝(公元69年-96年),这个朝代一共有三位皇帝,分别是维斯巴西亚皇帝、提图斯皇帝和图密善皇帝,斗兽场的建成与这三位皇帝息息相关。

罗马斗兽场开启于维斯巴西亚皇帝,资金来源于掠夺另一个城市——耶路撒冷。建成于公元72年-82年,形状为椭圆形,长轴187米,短轴155米,中间的表演区长轴86米,短轴54米。一共有四层,下面三层为拱圏结构,每层有80个拱门,最上面一层为石墙。可容纳5万名观众,是现代体育场建造设计的重要参考。

设计精妙:五万多观众入场程序,在斗兽场的西北角有五根石柱,作用便是为了在进场时分流观众。斗兽场一共有76个入口,每位观众凭一个牌子入场,牌子上标有从哪个入口进入。不同社会阶层的入口和区域不一样。据说,当时5万观众,可以在半小时内离场,这种效率应该和现代差不多了。

图密善对斗兽场最大的贡献是在开幕5年后,他建设了一个复杂的地下室系统,用来充当斗兽场的后台,有几十个升降台通往地面,增加了表演的复杂程度,能更好的娱乐观众。现在的罗马斗兽场依然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圆形剧场,被列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提前一个月在官网预订《斗兽场+帕尔蒂尼山+古罗马广场 》三个景点的联票,购买时需选择斗兽场参观时段,从此算起24小时内进入帕尔蒂尼山 / 古罗马广场即可。进入地下层参观要更早预定,我们提前一个月没有抢到票。

一早等待进场的人群排成了长龙。

《斗兽场》全景

逛了四分之一圈

从拱门可以看外面的美景。

观看的人流也形成了一个圈,海欧也来凑热闹。

已经逛了半圈。

地下室系统升降台通往地面。

从斗兽场看君士坦丁凯旋门

从斗兽场看维纳斯和罗马神庙

古罗马广场&帕尔蒂尼山

参观古罗马广场&帕尔蒂尼山我们从提图斯凯旋门入口,远远看到提图斯凯旋门。

提图斯凯旋门由图密善皇帝建于公元82年,为了纪念其兄长提图斯皇帝征服和摧毁耶路撒冷。提图斯凯旋门上的浮雕描绘了罗马军队从耶路撒冷圣殿中获得战利品的场景。

马克森提乌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罗马广场最大的建筑物,由皇帝马克森提乌斯于公元308年修建,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工。

从帕拉蒂尼山看古罗马广场

① 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神庙是为了纪念公元前495年的里吉洛斯湖战役而建。卡斯托尔和波吕克斯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丽达所生的孪生子。

②元老院是一个审议团体,类似于现在的议会,传说是由罗马的创立者罗慕路斯建立,最初由一百位家族首领组成,后扩大至三百名元老。现在的元老院是1937年仿照古罗马时期元老院的样子重建的,内部经常会办展览。

③凯撒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2年,是屋大维为他的养父凯撒修建的。

④圣道是古罗马的主街道,从卡比托利欧山山顶至罗马斗兽场,中间经过了古罗马广场。

帕拉蒂尼山是罗马最古老的地区,据说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立罗马城便是在帕拉蒂尼山。古罗马数任皇帝的宫殿也坐落于此,英语中宫殿Palace一词便是由帕拉蒂尼山的名字演化而来的。现在的帕拉蒂尼山主要由图密善皇帝的行宫所覆盖,这里还有奥古斯都皇帝的故居,也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

弗拉维宫是图密善行宫的一部分,由弗拉维王朝的提图斯皇帝于公元92年修建完成,中央庭院有一个八角形喷泉。

奥古斯都宫是图密善行宫的一部分,和奥古斯都皇帝本身没太有关系。

安托尼努斯和法乌斯提那神庙修建于公元141年,是安托尼努斯皇帝为纪念他的皇后法乌斯提那而修建的神庙。在公元8世纪被改建为教堂。

贞女之家是古罗马时期维斯塔贞女的住所,维斯塔贞女是古罗马炉灶和家庭女神维斯塔的女祭司。

农神庙是供奉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的神庙,建于公元前501年至498年之间,是古罗马广场内最古老的建筑,规模也相对比较大,有8根圆柱。

维斯帕先和提图斯神庙(中间3根柱子)是一座纪念维斯帕先和他儿子提图斯的神庙。

佛卡斯圆柱建于608年8月1日,用以纪念拜占庭帝国皇帝佛卡斯(中间)。

塞维鲁凯旋门建于公元203年,为了纪念塞维鲁皇帝和他两个儿子与帕提亚帝国的两次胜战(右边)。

从斗兽场到古罗马广场和帕拉蒂尼山,一天沉浸在古罗马历史的长河里,与千年历史的对话,无比凝重。先将这份厚重的历史搁置一边,享受一下生活,晚上还要去看夜景。

棕榈大型冰淇淋店,提供 150 种意大利冰淇淋口味。

吃完冰激凌,心情也轻松了许多,沿街一路闲逛。

巧克力西点店

蒙特西托里奥广场

蒙特西托里奥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古埃及方尖碑。

这座方尖碑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于公元前10年从埃及掠夺而来的。它最初被立在古罗马的军事操练场作为日晷使用,阳光穿过其顶端铜球的小孔,投影于地面以计时。它于1792年最终被立于此,但整个竖立、装修工程一直到1964年才最终完工。

蒙特西托里奥宫殿最初由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为教皇格里高利十五世的侄子枢机主教设计。随着教皇去世,工程一度中断,后来由建筑师卡洛·丰塔纳修改了贝尼尼的计划并最终完成,例如在正门上方增加了钟形山墙。自1871年起,它成为意大利众议院所在地。

蒙特西托里奥广场附近还有一座喷泉

罗马斗兽场的夜晚

傍晚沿着帝国大道散步,一路来到斗兽场,此时夕阳西下,一翻美景。

凯撒雕像

今天经过帝国大道两边已搭起了看台,不知有什么重大活动。

夕阳西下的斗兽场,美翻了。

夕阳西下的君士坦丁凯旋门

晚上九点左右斗兽场亮灯(根据天的明暗程度自动亮灯)

广场观景台上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夜晚的维纳斯和罗马神庙,凝重的历史建筑透露出现代气息。

万神殿

万神殿是来罗马不容错过的景点,24日来晚了没买到票,今天27号一早赶来排队买票。趁排队等候时间,绕万神殿转一圈,看看它的外貌。

万神殿最早是由阿格里帕( 罗马帝国开国君主屋大维的密友、女婿与大臣)于公元前27年所建,最初的庙宇于公元69年被摧毁。现在的万神庙是由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5年修建。经历了将近两千年,万神殿现在几乎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罗马建筑。这要得益于公元609年的一次转手——拜占庭皇帝将万神殿献给了罗马教皇博尼法斯四世

,万神殿变成了一座基督教教堂,被命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正是因为成为了基督教堂,万神殿才逃过了中世纪对各种古罗马建筑的摧毁。

万神殿的穹顶直径43.3米,在公元125年修建时,其大小已经远超过当时现存的最大圆顶一倍之多,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中,从未被超越——直至文艺复兴时期(1436年),布鲁内莱斯基完成了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封顶,百花圣母大教堂的穹顶直径为43.7米,布鲁内莱斯基的灵感也是来自于万神殿。

万神殿正门,是希腊式柱廊,由16根花岗岩圆柱支撑,这些石柱是从埃及的采石场运来的,显示了罗马帝国的强大。

 正门上方三角楣饰上的刻字 —— M·AGRIPPA·L·F·COS·TERTIUM·FECIT,意为“吕奇乌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庙”。这行刻字让人们误以为神殿是由阿格里巴建造的,但后来人们发现柱廊所有的砖头印记都在公元125年左右,才证实万神殿是哈德良时期建成的。

穹顶的圆洞,这个圆洞是露天的,没有玻璃覆盖,阳光会透过圆洞射进神殿,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将太阳神请进神殿的方式,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日晷——太阳射入神殿的光线会根据太阳的移动而改变。4月21日,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太阳光会投射在万神殿入口处,而4月21日也正好是罗马建立的日期。

拉斐尔之墓

统一现代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银塔广场

银塔广场是一个古罗马遗址广场,这里有四座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兴建的罗马神殿,因为不确定神殿供奉的是哪个神,所以以ABCD命名。四座神殿修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之间,应该算是罗马最古老的遗迹之一。

鲜花市场

鲜花广场是一个生活气息浓厚的广场,每天早上(除周日外)这里是一个露天集市,有贩卖蔬菜、水果、小吃、香料、鲜花等摊位,收摊时间大概是一两点。傍晚起广场周边的餐厅会设置露天座位供食客们用餐。鲜花广场曾经是罗马公开行刑的地方,1600年哲学家布鲁诺因提出日心说在此被处死,现在广场上伫立的雕像便是布鲁诺。

四喷泉

四喷泉顾名思义由四座喷泉组成,分别为:台伯河河神(象征罗马)、阿诺河(象征佛罗伦萨)、月亮女神与狩猎女神狄安娜、天神朱庇特之妻朱诺。这四座喷泉位于奎里纳尔山山顶的一个十字路口,修建于1588年至1593年间。喷泉旁边是由波罗米尼设计的四泉圣嘉禄堂。

从鲜花广场去四喷泉,路程有点远,乘地铁前往。

泉圣嘉禄堂,是由博罗米尼设计的,建于1638年至1641年,巴洛克风格。

 台伯河河神

阿诺河

狄安娜女神

朱诺女神

奎里纳尔宫

奎里纳尔宫该建筑原为红衣主教伊博利托的别墅,后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74年下令修建,丰塔纳、卡洛·马代尔诺等建筑师参与设计,1730年竣工,原为教皇夏宫,1870年后成为皇宫,1946年起作为总统府使用。

宫殿花园

双子星喷泉雕像(1787年发现于君士坦丁浴场)和方尖碑

穿过天桥来到罗马街区。

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

圣乔瓦尼城门是罗马奥勒良城墙的一部分,建于16世纪。

拉特朗圣若望大教堂是罗马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修建于公元324年,享有全世界天主教会母堂的称号,地位显赫。

来罗马已经第七天了,感受罗马人的生活。

真理之口

去真理之口必经过马西莫竞技场。

马西莫竞技场坐落于帕拉蒂尼山和阿文蒂诺山之间,是古罗马第一座也是最大一座竞技场,长621米,宽118米,最多可以容纳25万观众。马西莫竞技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现在只有小部分保存了下来,大部分座位已消失。背景是帕拉蒂尼山上的塞维安宫。

真理之口是一块雕刻着人脸的大理石板,这块石板有可能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喷泉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一个井盖。真理之口被用作“测谎仪”,传说将手伸入真理之口,如果撒谎,手便会被咬住。真理之口之所以上镜率颇高,是因为这里是电影《罗马假日》的取景地之一,赫本和派克也在这里测过谎,场景非常甜蜜。

看完真理之口后,从其右侧的大门穿过希腊圣母堂才可以出来,顺便逛逛《希腊圣母堂》。

希腊圣母堂

胜利者海克里斯神庙(左边圆形)位于真理之口对面,这是一座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的神庙,神庙所在的广场叫做屠牛广场,是古罗马的牲畜市场,但民间信仰相信苍蝇和狗都不会进入神庙。

胜利者海克里斯神庙旁边还有一座波图努斯神庙(右边方形)兴建于公元前75年。

罗马犹太区

罗马的犹太人社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元前2世纪。当时罗马共和国和犹大·马加比领导的犹地亚结盟。许多犹太人从犹地亚来到罗马。随著地中海贸易的繁荣,罗马的犹太人人口在之后的数世纪增加。在经过于西元63年至135年发生在犹地亚的犹太-罗马战争之后,大量犹太人被以奴隶身份带到罗马。罗马隔都建于1555年,犹太区(隔都)是中世纪和近代欧洲常见的一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划分区域,犹太人被强制在此居住。除了拿破仑时期外,罗马隔都一直由罗马教皇管辖,直到1870年才结束。

马切罗剧场⭐⭐

马切罗剧场是一座修建于公元前13年的露天剧院,直径111米,半圆形结构,原可容纳11,000名观众。马切罗剧场看起来很像一座小型的斗兽场,但比斗兽场的建成却早了近100年,马切罗剧场有可能是最古老的剧院。现在的马切洛剧院依然履行着其最终的功能,夏季会上演音乐会。马切罗剧场不能进入参观。

马切罗剧场旁边是阿波罗神庙

《奥克塔维亚门廊》⭐⭐

《奥克塔维亚门廊》是罗马的一座古老建筑。门廊的柱廊环绕着朱诺·雷吉纳神庙(北侧)和朱庇特·斯塔托神庙(南侧),以及一座图书馆。从中世纪到19世纪末, 该建筑一直被用作鱼市。

《罗马大犹太会堂》⭐⭐

罗马大犹太会堂是罗马最大的犹太会堂,现在的犹太会堂修建于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不久。建筑包括了亚述-巴比伦、古埃及、希腊-罗马建筑元素。建筑的折衷主义风格令其十分醒目。犹太人社区当时有意选择这种引人注目的设计,以作为他们获得自由的有形象征,并且可以从城市的多个地方看见。犹太会堂的铝质圆顶是罗马唯一的方形圆顶,使得这座建筑极易被识别。

《金碧地利圣母堂》⭐⭐

《金碧地利圣母堂》是一座敬礼圣母的天主教圣堂,因其敬拜的11世纪圣母像及据称在1656年瘟疫中保佑罗马的传说而闻名。该堂在教宗亚历山大七世的指示下,于1659年至1667年间由卡洛·莱纳尔迪设计重建为巴洛克风格。

弥涅耳瓦广场

弥涅耳瓦广场是位于万神殿附近的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树立着一座大象雕塑与小型方尖碑,大象雕塑由费拉塔根据贝尼尼的设计稿创作于1667年。

《神庙遗址圣母教堂》建于1280-1370年,门前是弥涅耳瓦广场,也就是有大象方尖碑的小广场。教堂内有一座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基督复活》。

罗通达广场

罗通达广场上的方尖碑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时期(公元前13世纪)为赫利奥波利斯城雕刻。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命人将这座方尖碑运回罗马,竖立在伊西斯神庙前。直到1711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一世为了美化万神殿前的罗通达广场,将方尖碑安置在由贾科莫·德拉·波尔塔于1575年设计的优雅喷泉之上。

罗通达广场因万神殿热闹非凡,遍布咖啡馆和餐厅,是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聚集地。

广场周围冰淇淋店生意太好。

沿街的餐馆也座无虚席,氛围非常惬意。

这家蛋糕及冰淇淋店人气更旺,排队购买冰淇淋,我们本想坐下来休息休息,但是根本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吃。

永恒之都

今天是在罗马最后一天,对于短暂到访的我们,罗马的震撼力足以重塑对时间和历史的感知。这座伟大而厚重的城市真的让人心生敬重,流连忘返。

罗马街区

重回人民广场。

再看西班牙台阶

罗马市中心信步

奢侈品店

最后我们来到了罗马总火车(特米尼火车站),明天我们将在这里乘火车离开,去往下一站威尼斯。

从火车站乘地铁回酒店,当地铁快速的前进时,我思绪也跟着快速向前。罗马,这座永恒之城,仿佛一座层叠的历史画卷。每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从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废墟到文艺复兴的壮丽教堂,再到现代意大利充满活力的首都。罗马的永恒之处,恰恰在于它能够不断重新诠释自己,同时在时光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灵魂。这座不朽的城市让我此次旅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友情提示:罗马的小偷非常多,而且花样奇出百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管好自己的包包。

未完待续。

下篇:欧洲三个月环游五《托斯卡纳的艳阳与文艺复兴之魂:威尼斯》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欧洲三个月环游四《托斯卡纳的艳阳与文艺复兴之魂:罗马、梵蒂冈》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