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欧洲三个月环游四《托斯卡纳的艳阳与文艺复兴之魂:罗马、梵蒂冈》
前言
5月29日从罗马的“七丘之城”的陆地感,切换到威尼斯这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告别了罗马的“七丘”,迎接我的是177条运河和400余座桥梁编织的迷宫。之前暴走于罗马广场与废墟间的疲惫感,瞬间被贡多拉船夫悠扬的歌声和桨声所融化。从这里开始,我的意大利之旅,从对历史的顶礼膜拜,转向了一场漂浮在亚得里亚海波光之上的浪漫幻梦。
水城威尼斯
特里桐贝斯特韦斯特酒店住5天,酒店位于梅斯特雷火车站正对面,只需乘坐巴士或火车 ,10 分钟即可抵达威尼斯主岛。
自2024年起,威尼斯市政府开始针对进入主岛游客(在旺季的规定日)征收进城费, 提前支付有优惠:访问日期前4天以上,支付5欧元;4天内及当天,支付10欧元。运气真差,5月30日至6月2日连着4天,都要付进城费。没办法提前5天购买了4天进城费。
梅斯特雷火车站上车,乘一站到圣卢西亚火车站(总火车站),约10分钟,标价1.5欧。
圣卢西亚火车站(总火车站)下火车后,边走边看,一路走向圣马克广场。
威尼斯街区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和周边空间构成了威尼斯的社会、宗教和政治中心。圣马可广场是由总督宫、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时钟楼、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圣马可教堂的钟楼和圣马可图书馆等建筑和威尼斯大运河所围成的长方形广场,长约170米,东边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美建筑。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地势最低点,因此在涨潮时和下大雨时,它是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时钟塔
圣马可大教堂钟楼和南侧小广场
圣马可广场南侧小广场,南临威尼斯大运河的泻湖,湖边有两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主保圣人圣狄奥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另一位主保圣人圣马尔谷的飞狮,这两根石柱是威尼斯官方城门,威尼斯的贵宾都从石柱中间进入城市。这里也曾经是威尼斯执行死刑的地方,右边现在是圣马可图书馆。
圣马可大教堂
总督宫
新、旧行政官邸大楼、连接两大楼的拿破仑翼大楼。
在广场上有餐厅、咖啡厅。
位于南面的麦杆桥是拍摄叹息桥和风景如画的威尼斯运河的绝佳地点。
在麦杆桥上拍的叹息桥
贡多拉长约12米、宽约1.7米的黑色平底船,装饰华美,两头高翘呈现月牙形,钩嘴形的船头可以方便地探索桥洞的高度。几世纪以来,贡多拉是威尼斯境内主要的交通工具。
麦杆桥上俯瞰圣乔治马焦雷岛
海关大楼与安康圣母圣殿
圣马可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局部外立面在维修)是威尼斯的天主教宗座圣殿,拜占庭式建筑的著名代表,其内部穹顶镶嵌着超过8000平米的金色马赛克壁画,故也被称作为“金色教堂”。圣马可大教堂的前身修建于828年,当时是为了存放威尼斯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偷运出来的圣马可遗体,早期的教堂于976年被烧毁。现在的圣马可大教堂修建于1094年,拥有拜占庭式的穹顶和希腊十字架平面布局,圣马可的石棺被放置于教堂内的黄金祭坛下。
圣马可大教堂的正立面有五个拱门,每个拱门上方都有一副镶嵌画,连在一起描绘了圣马可的事迹。中间幅描绘的是《最后的审判》。
正立面的顶端是圣马可的雕像,雕像下方是圣马可的坐骑,一头金色的飞狮, 狮子抱着一本福音书,这个形象也是威尼斯的城徽。
中间幅描绘的是《最后的审判》
最右边一幅描绘了两名威尼斯商人当时运回圣马可遗体时的场景,他们将遗体掩藏在装猪油的桶中,身为穆斯林的检查者不愿触碰猪油桶,威尼斯商人得以顺利将遗体运回。
教堂中间拱门的正上方放置着四匹青铜马雕像,这四匹马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是十字军东征时从君士坦丁堡抢来的,目前放置在室外的是复制代替品, 真品被收藏于圣马可大教堂的博物馆之中。
圣马可大教堂被希腊式十字结构分割成三个大殿,这是根据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所建造的教堂来设计的。穹顶覆盖着明亮的马赛克,包含金、铜和各种华丽的石头。镶嵌画装饰面积约8,000平方米。最古老的马赛克作品受到拜占庭和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影响。低层墙壁和支柱也完全覆盖着大理石砖。中央圆顶则是耶稣生活的镶嵌画。许多伟大的画家都参与了镶嵌画的绘制工作,比如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
12世纪的马赛克地砖
中央穹顶的镶嵌画描绘的是耶稣生活的镶嵌画,八根红色大理石圆柱的为圣坛屏,其后便是内殿中的黄金祭坛。
黄金祭坛需要另外付费,门票€5。祭坛上镶嵌着2000多颗宝石、珍珠、水晶,非常非常的华丽精美,祭坛下方放置着圣马可的石棺。
黄金祭坛细节
中世纪精美的地砖拼图
马赛克壁画
圣马可博物馆⭐需另外付费, 门票€7。除参观藏品之外,还可以从二楼近距离观赏教堂穹顶和穹顶上的镶嵌画,以及去室外露台。
马赛克画(约1500年左右历史)
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雕塑——四匹青铜马
之前放置在教堂外部中间大门的顶端,现在收藏在馆内,外部的换成了复制品。
博物馆的回廊上观赏穹顶镶嵌画。
前往二楼露台,观看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时钟塔建于1499年,机械装置,外观非常精美。
南侧小广场
二楼露台
科雷尔博物馆
科雷尔博物馆位于圣马可广场南侧行政官邸大楼的上层,与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国立图书馆和威尼斯市政厅相邻,共同组成了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复合体。科雷尔博物馆的建筑原本是一座贵族宫殿,建于18世纪初,由贵族家族科雷尔兴建。科雷尔博物馆由数量众多的展厅和奢华的走廊组成,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考古发现和艺术收藏,藏品从绘画到雕像、从钱币到各种古董书籍手稿均有涉足。
在博物馆可以俯瞰圣马可广场。
油画的题材集中于中世纪的威尼斯。
这张威尼斯主岛地图,绘于1621年,城市格局和规模与现在的威尼斯几乎一样。地中海霸主的实力可见一斑。
科雷尔博物馆曾是法国和意大利国王的皇家宫殿,这里共有9个厅室,包括舞厅、宴会厅以及王室成员房间,奥地利王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曾在这里生活。
茜茜公主旧居,通过展示的肖像、家庭照片、个人物品以及与她有关的历史文物,向我们呈现了这位奥地利皇后的生活和时代。
宫廷舞厅拥有独特的装饰和令人赞叹的巨大空间,是威尼斯独一无二的大型皇家舞厅的典范。
总督宫
总督宫又名道奇宫,是曾经威尼斯共和国的政府机关、法院与监狱。总督宫最初修建于公元810年,后经历大火被烧毁,10世纪时选址于现在的位置,后来又经历了政变、扩建等变动,目前的总督宫建筑主要建造于1309-1424年间,为哥特式建筑,1574年又一场大火使得总督宫严重受损,重建时保留了哥特风格,并加入了一些古典主义特征。16世纪,总督宫以东建立了新的监狱,两栋建筑由著名的叹息桥相连。现在总督宫、叹息桥、监狱共同组成了一座博物馆。
总督宫中庭的雕塑,集神话象征、权力宣告与艺术装饰于一体,历经岁月,依旧向世人诉说着威尼斯昔日的辉煌与故事。圆顶为圣马可教堂的穹顶。
战神与海神雕像体型巨大,战神玛尔斯和海神尼普顿是威尼斯作为海上共和国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象征,体现了威尼斯对海洋的掌控以及对自身武力的宣扬。
总督宫面向大运河一侧的阳台顶端有座正义女神像,由16世纪的威尼斯雕塑家亚历桑德罗·维多利亚创作,并于1579年安置在总督宫上。她左手中的天平,象征着公平与正义,用以衡量是非曲直;右手中的利剑,则代表了权威与力量,用以惩恶扬善、维护法律的尊严,是威尼斯共和国法治精神与权力的显著象征。
已经中午1点,先吃点东西。总督宫中庭有餐厅,供应比萨、点西蛋糕、咖啡、饮料等。
黄金阶梯据说曾经只有贵族和重要客人才可以走,现在是参观的必经之地。
议事厅⭐
参议院议事厅⭐
十二星座钟
正义女神雕塑,象征公正与正义。
军械库⭐
主要收藏了威尼斯历史上各时间段的军械武器
从窗口看圣乔治马焦雷岛
等候厅
大议会会议厅⭐
整个房间长53米,宽25米,不仅仅是整个总督宫最大最壮观的房间,也是整个欧洲最大的房间,是威尼斯共和国议会举行议会的地方。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布面油画——《Paradiso》
窗口看总督宫中庭
布面油画——《Paradiso》丁托列托及其工作室创作于1588-1592年
审讯室
叹息桥连接了总督宫与监狱,建于1614年,传说监狱的犯人从审判室内经由叹息桥送往牢室时,发出长长的叹息,这便是名字的由来。
监狱⭐⭐
监狱建于16世纪中期的,与总督宫之间由叹息桥相连。
参观结束,回到总督宫中庭。
圣马可钟楼登顶
圣马可钟楼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高99米。钟楼可以乘电梯登顶,钟楼顶部可以俯瞰整个威尼斯主岛和周边的泻湖。
俯瞰威尼斯
圣马可大教堂穹顶
俯瞰对面的圣乔治马焦雷岛
安康圣母圣殿与海关大楼的最佳观景点
朱代卡岛
登顶完毕,去里亚托桥。
大运河 & 里亚托桥
大运河是威尼斯最重要的运河,北起圣卢西亚火车站(总火车站)/罗马广场,南至圣马可广场附近,长3.8km,宽30-90米,也是水上巴士通行的重要路线(主岛内部其他区域的水道都很窄,不通水上巴士)。沿岸一共有170多栋建于13至18世纪的建筑,大运河上一共有四座桥,从北至南分别是宪法桥、赤足桥、里亚托桥、学院桥。
里亚托桥是横跨大运河四座桥中最古老的一座,建于1591年,属于文艺复兴风格,桥上两侧是商店和摊位。
在里亚托桥上观大运河两岸风景
里亚托桥上
下里亚托桥,沿大运河岸边走走。
来到了小巷,威尼斯每条小巷都有其独特的味道。
乘水上巴士,回总火车站,然后回酒店。
大运河 &学院桥
第二天早上乘水上巴士,直接到学院桥。
先经过宪法桥
又经过赤足桥
一路大运河风景。
威尼斯福斯卡里宫大学
学院桥位于大运河南部的尾端,直到1854年才建造完成,原本是由钢所构成的,不过在被破坏之后,学院桥在1930年代被重建成一座木桥。因为结构不稳,在1985年再度被重建。
从学院桥一路晃晃悠悠,去安康圣母大殿。
街上的艺术品店
服装、家装店
餐饮、咖啡店。
朱代卡岛上威尼斯救主堂
安康圣母大殿&海关大楼
安康圣母大殿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1630年黑死病肆虐,共和国政府决定兴建此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由著名设计师巴尔达萨雷·隆格纳设计,落成于1687年(历时56年)。安康圣母大殿与海关大楼相邻,其富于装饰性的独特外形和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意大利最上镜的教堂之一。
教堂内部
参观完安康圣母大殿,一路闲逛,穿梭于威尼斯小巷之间,无意发现了罗瓦索造船厂遗址。
买的冰淇淋
这代表什么?每个观者的感觉会不一样。
威尼斯莫利诺斯塔基希尔顿酒店
圣特罗瓦索造船厂
圣特罗瓦索广场周围的区域魅力十足——圣特罗瓦索造船厂遗址、小商店、画廊以及运河周围令人愉悦轻松的氛围。
这些小屋是建于 17 世纪的圣特罗瓦索造船厂,用于建造传统的木制贡多拉船。
这里文艺青年居多,有购买面具的、看画的,更多的是来感受这里文艺气息。
威尼斯面具闻名于世,面具造型各异,应有尽有。
小街上的画廊
在大运河欣赏威尼斯的风情,在巷间巷里感受威尼斯的魅力。
一路穿小巷,来到了里亚托桥附近,从这里乘水上巴士去圣乔治马焦雷岛。
圣乔治马焦雷岛
安康圣母大殿&海关大楼博物馆位于大运河和泻湖的圣马可内港之间狭长的尖角地带。
远眺圣马克广场
我们要去的目的地圣乔治马焦雷岛
码头与安康圣母大殿
圣乔治马焦雷岛位于主岛的南方,岛上最知名的建筑是圣乔治马焦雷教堂。
教堂始建于1566年,于1610年完工。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帕拉第奥式,融合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元素,拥有科林斯式立柱支撑的三角形门楣和白色石灰岩外墙构成的几何立面。
登顶圣乔治马焦雷圣殿钟楼远望
圣马克广场、钟楼、总督宫。
朱代卡岛的青年旅社
朱代卡岛
文艺青年坐在夕阳下画画。
岛上游完,再乘水上巴士回家,在大运河上拍到安康圣母大殿正立面。
宪法桥
宪法桥是大运河上的第四座桥梁,连接大运河北岸的圣卢西亚火车站,和南岸的罗马广场(该城的汽车/巴士抵达站),建成于2008年。在功能方面和象征意义方面用大运河的全景,欢迎来到威尼斯的游客。
酒店附近,马路对面就是梅斯特雷火车站。
穆拉诺(玻璃岛)
穆拉诺名义上是岛,其实是群岛,岛与岛之间由桥梁连接,形同一岛。穆拉诺在威尼斯以北约1.6公里。穆拉诺以制造色彩斑斓的穆拉诺玻璃器皿而闻名于世,特别是拉丝热塑。
早晨从火车站码头出发:3路(船程20-30分钟,每15分钟一班),4.1 / 4.2路(船程30-40分钟,每20分钟一班)。玻璃岛有多个码头,我们在最南端的Colonna码头下船,先去玻璃博物馆。
玻璃博物馆
玻璃博物馆创建于1861年,最早的藏品是公元1世纪至3世纪的罗马玻璃制品,还收藏了大量威尼斯14至17世纪玻璃工艺鼎盛时期的玻璃制品,以及近现代大师作品。
1930作品
2022作品
1962作品
1962作品
1962作品
1927作品
1460作品
1920作品
1920作品
1920作品
1920作品
圣玛利亚圣多拿狄圣殿
圣玛利亚圣多拿狄圣殿是一座罗马天主教宗座圣殿,该堂以12世纪拜占庭马赛克彩色地面著称,描绘的图案包括公鸡和狐狸。
圣玛利亚圣多拿狄圣殿钟楼
穆拉诺街区
穆拉诺相对威尼斯主岛要宁静了许多,如果有时间又喜欢清静,到此一游是不错的选择。
原是一个工厂,改建成了居民住宅。
人气不足,商业还没有。
穆拉诺有个小岛,水上巴士可以到达,岛上建筑壮观,有教堂等,这个小岛是穆拉诺的公墓。
泻湖上看穆拉诺的公墓建筑
布拉诺岛(彩色岛)
布拉诺岛是威尼斯的一座离岛,因为岛上遍布着彩色的小房子,而得此昵称(彩色岛)。彩色岛还以蕾丝工艺著称,有一家蕾丝博物馆。
从玻璃岛乘水上巴士12路,大约37分钟到达布拉诺岛,20分钟一班船。
岛上的海鲜真好吃
水上巴士&赤足桥
素有“水城”之称的威尼斯共有117条水道、118个小岛和401座桥梁,是世界上唯一不通汽车的城市,水上巴士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穆拉诺和布拉诺岛两个岛下午5点就游完了,时间还早,今天买的交通日票,还可以用。我们从布拉诺岛乘12号线转1号线,沿大运河一直到圣马可广场,然后再乘船回家。一天玩了两个岛还是有点累,坐在船上边看边休息,慢慢的欣赏大运河。
1号线和2号线都是大船,船开起来比较稳,排队等一个船头座位,这样能拍更佳的景色。
贡多拉一般在小巷间穿行,进大运河只能一段行程,且要靠河道边划行,以保证安全。
这些木桩用来停靠船的
又经过学院桥,30号经过没有拍到安康圣母圣殿,今天很幸运,顺光且光线好,在学院桥拍安康圣母圣殿是最佳的地点。
名信片照安康圣母圣殿
河边的酒店
学院桥周围的商店
赤足桥
卡纳雷吉奥区
卡纳雷吉奥区(犹太区)1516年由威尼斯政府强制设立,它是威尼斯一处极具历史与文化意义的区域,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称为“Ghetto”的犹太人聚居区,更是一个见证了压迫、隔离,同时也承载了犹太社区坚韧与文化活力的地方。
高耸的狭窄建筑
犹太博物馆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在威尼斯的奋斗与生活。可惜博物馆关门。
大屠杀纪念碑
坎波德犹太区新广场
不能进博物馆,去下一站黄金屋吧。
不需要的书籍可以放在这里自由兑换。
住在这里,房屋维修太辛苦。
黄金宫
黄金宫约1420年开始,至1440年左右完工,它是威尼斯大运河畔一座标志性的哥特式建筑,以其曾用金箔装饰的华丽外立面而闻名,如今是法兰克提美术馆。又遇一个闭门羹,选错了日期,今天是星期一,博物馆休息。
今天运气差,只能再去下一站沉船书店。
经过一个历史街区,导游在这里讲解。
沉船书店
很有特色的书店,店中有一艘装满了书的贡多拉船。院子里用旧书搭成楼梯,这家别具一格的书店出售大量的复古书籍。
院子里用旧书搭成的楼梯
出书店已经将近下午1点,今天是在威尼斯的最后一天。威尼斯的海鲜享有盛名,找一家海鲜餐厅,美餐一顿。
威尼斯玻璃器皿商店
来到了这家餐厅
龙虾面、墨鱼面、提拉米苏。
吃完饭,乘船去朱代卡岛。
朱代卡岛
朱代卡岛位于威尼斯本岛的南侧,中间由朱代卡水道分隔。朱代卡岛历史上是一个大型宫殿与花园区,20世纪初成为工业区,开设造船厂等工厂,以及一个电影制片厂。二战后大部分工厂关闭,现在再次被视为高级住宅区。该岛以其长码头和教堂著称,包括威尼斯救主堂。
莫利诺·斯塔基大厦这座醒目的新哥特式风格建筑曾是巨大的面粉厂,如今已被改造成包含酒店、会议中心和住宅的综合体。
远远的看到莫利诺·斯塔基希尔顿酒店
这里成了居民区,有居民居住。
莫利诺·斯塔基希尔顿酒店
保留了当时工厂的建筑烟囱。
莫利诺·斯塔基希尔顿酒店后面
莫利诺·斯塔基大厦
朱代卡岛居民区
结束了朱代卡岛的行程,乘船回家。
河对岸的安康圣母大殿
威尼斯救主堂是威尼斯朱代卡岛上的天主教教堂,毗邻朱代卡水道,主宰了该岛的天际线。修建这座教堂是为了感恩:从1575年至1576年毁灭威尼斯的黑死病中蒙解救,施工始于1577年5月,1592年祝圣。
船上看莫利诺·斯塔基希尔顿酒店
朱代卡岛
朱代卡岛
当水上巴士离开朱代卡岛,意味着我们将要离开威尼斯城。威尼斯是一位用水、光、石桥编织的幻境大师,巷道如水流般分岔,将我们引向一座座沉默的石桥,桥下是幽绿的水,映着岁月斑驳的墙,将我们迷失在小巷里。正是在这心甘情愿的迷失,我们撞见了真正的威尼斯——不是圣马可广场上咔嚓咔嚓的相机快门,而是寻常人家窗口垂下的天竺葵,是午后阳光在小运河上铺开的碎金,是贡多拉船夫随性哼唱的一曲古老歌谣。
威尼斯赠予我的,并非一张打卡清单,而是一种关于存在的隐喻。它告诉我们,文明可以如此轻盈地建造在波涛之上,生命可以如此坚韧地在与水的博弈中绽放出艺术之花。
船驶离时,它静静地立在远方,海雾渐起,如一层薄纱。我知道,我带走的威尼斯,已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是心中一片永恒的水域,一片教会我于迷失中发现美、于无常中珍惜瞬间的--镜花水月。
未完待续
下篇:欧洲三个月环游六《帝国三色绘: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的铁与玫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