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一些啰里吧嗦
接上一篇,一些概述性的话就不重复了,没看过的小伙伴可以辛苦看我下的罗马篇。佛罗伦萨是我最喜欢的欧洲城市之一,这里充满了文化艺术气息,整座城市极具年代感。我没有把一些教堂或美术馆最精致或最著名的绘画、雕塑等全部展示出来,一方面限于篇幅,另一方面我觉得人类历史上创造的这些伟大作品,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更直观的体会到这种跨越千百年碰撞在一起的心情。我们在佛罗伦萨停留的时间有三个整天,接下来进入流水环节:
第六天:抵达佛罗伦萨
我们选择的是私铁(italo),乘坐火车从罗马特米尼车站——佛罗伦萨新圣母车站,车程大概100分钟。意大利的火车站一般都是临发车前20分钟左右才会在大屏幕显示本车次停靠的站台,在闸机门找工作人员直接出示电子票就可以进站,也没有安检什么的,进了站直接就可以去站台。我们这一天的运气不错,火车只晚点了15分钟左右(这要是放在国内简直不可想象)。私铁的经济座(Smart)和国内的二等座差不多,每排有4个座位,但是头顶的行李架比较狭小,一般的行李箱都是放不进去的,只能放在车厢前部或者后部的行李区域。很多攻略都说意大利的火车会有偷行李的,所以我们交替守在行李前,直到发车后才全部入座。从佛罗伦萨新圣母车站出来后,步行前往酒店。佛罗伦萨的核心区域面积比罗马更小,差不多就是直径3公里的一个圆的面积。我们订的酒店离车站大概7、8百米的路程,在阿诺河的北岸,距离大教堂、老桥非常的近。到达酒店办理完入住后,时间还早,于是我们就近转了转,晚上找了家中餐馆换了换口味,顺便买了一些早餐(我们住的是公寓式酒店,没有早餐,但是可以简单的煮面),为后面几天储备了些食物。
第七天:圣母百花大教堂
托斯卡纳地区最著名的城市当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的旧译名是"翡冷翠",比如徐志摩的《翡冷翠一夜》说的就是佛罗伦萨。"翡冷翠"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鲜花之城",佛罗伦萨的基调也不真的如翡翠般嫩绿,反而是那些色彩鲜艳的墙壁,绿色的百叶窗,深红色的屋顶才是这里的标志色彩。 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多座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座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整座城市就像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珍贵记忆。
作为佛罗伦萨最著名的地标建筑,圣母百花大教堂(除主教堂免费外其余部分收费)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大教堂。整个教堂区域由主教堂、乔托钟楼、圣若望洗礼堂组成,不仅规模宏大,更是整个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性建筑。主教堂和乔托钟楼的外部使用深浅不同的白色、绿色和粉红色色调的大理石砖铺砌而成,虽然色彩斑斓但却显得纯净优雅,让人百看不厌。
圣母百花大教堂(全区域)有5个入口,分别对应的是布鲁内莱斯基穹顶、主教堂、教堂地宫、乔托钟楼、大教堂博物馆,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全部转完,需要排5个不同的队伍。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我在国内做攻略的时候,所有的游记都说要买票要买票!但是只字不提穹顶的票怎么买,包括X程上提供的联票,都不包含穹顶。在这里我给各位看官说明清楚,大家可以通过苹果自带的地图,搜索圣母百花大教堂,然后点门票,会弹出两个链接,一个是网站getyourguide.com,另一个是Tiqets(APP,只限苹果手机,安卓好像搜不到)。也可以直接登录网站getyourguide.com,或者在苹果手机里下载Tiqets,然后选择布鲁内莱斯基穹顶和大教堂的联票,确认登穹顶的时间(除了穹顶需要按指定时间外,其余部分可随意安排,3天内有效),付款(需要支付欧元,按当日汇率计算)后会将订单发送到你指定的邮箱,提前打印出来备当日现场验票,用APP的也可以直接在APP里查询电子订单。我是用的苹果手机下载APP,比从网站上买票要便宜一些,通票56欧元/人,我们预约的是早上9点的场次登穹顶,从大教堂北侧入口进入,每场45分钟,大概也就三四十人吧。因为登穹顶需要爬463级台阶,为了防止在顶部聚集太多人,所以每场的时间和人数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时间到了就会有工作人员指挥游客退场。在爬到靠近穹顶顶部的平台后,当3600平方米的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呈现在眼前时,震撼到我一度词穷,不禁感叹在600多年前,布鲁内莱斯基究竟是怎样设计出如此结构的建筑?佛罗伦萨的工匠们又是如何完成它的建设?瓦萨里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绘制这幅天顶画?怪不得有人说“在这很久未曾诞生非凡能工巧匠的世界上,建起如此一座崇高、美丽的穹顶,乃是天意”。圣母百花大教堂见证了美第奇家族的崛起,揭开了佛罗伦萨的序幕,更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征服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登上穹顶后,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我也终于圆了8年前的遗憾。
从穹顶下来就是大教堂南侧,旁边就是教堂地宫的入口,这时主教堂、乔托钟楼、地宫和圣若望洗礼堂都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因为二老体力消耗了大半,于是我们略微休整了一下,决定先去教堂东边的博物馆,反正联票在3天之内都有效,不着急这一天。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我们还是太乐观了,直到我们离开佛罗伦萨,地宫都没有时间进去。大教堂博物馆的游客就少了很多,这里收藏了很多圣母百花大教堂、乔托钟楼、圣若望洗礼堂的艺术品,以及一些重要的建筑构件和设计样品,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大教堂修建的整个过程。
原计划这一天主要的行程只有圣母百花大教堂,既然教堂其它区域排队的人太多,我们就启动了闲逛模式。从大教堂往东北方向走,经过达芬奇博物馆(收费,我们没有进去),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圣母领报广场和圣母领报大殿(免费),这个教堂始建于1250年,因为其貌不扬所以被很多游客忽视,我们来到的时候正好赶上做弥撒,于是稍微等了一会才进去,里面华丽的装饰及雕塑绘画非常值得一看。
和其他教堂不太一样的是,圣母领报大殿在进门的左手边,有一个雕刻非常精致的华盖。
出来后我们往西北方向,来到了佛罗伦萨圣马可教堂(免费),可惜当时正在装修,于是我们直接去旁边的学院美术馆碰碰运气。
学院美术馆(收费)建于1562年,是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附属美术馆,以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而闻名于世。大卫雕像本来安放在市政广场,但是它太受欢迎,为了保护雕像的安全,于是学院不得不把它挪到室内,现如今佛罗伦萨的各大广场都有它的复制品。学院美术馆周边的道路并不宽阔,当天排队参观的人非常多,以至于把路几乎占满,我们只好作罢,好在我们提前预约了后天的乌菲兹美术馆,这一趟艺术之旅也一定会大有收获。往西南方向继续走,就来到了美第奇家族礼拜堂和圣洛伦佐大教堂(收费),这里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专用教区教堂,礼拜堂现为美第奇家族成员的墓地。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周围转了一圈。
继续往西走,我们到达了佛罗伦萨的中央市场,不同于大型综合购物商场,这里更像是一个大型的“菜市场”,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摊位,一层主要出售蔬菜、水果、肉类、奶酪及各式调料,二层有一些餐饮,据说牛肚包是必吃菜肴,但是我们没有尝试,这里是零距离购物的理想场所,可以沉浸式感受佛罗伦萨市民的烟火气。
中央市场外围,都是一些亚裔面孔(感觉多为印度人)开的小摊儿,出售纪念品和皮具箱包等。
转了一圈回到大教堂区域,依然人山人海,我们只好继续闲逛,有一说一,佛罗伦萨的冰淇淋非常的好吃,除了意大利手工冰淇淋gelato外,Venchi也是非常推荐的一个牌子,有很多口味可选,主推黑巧克力。
但丁故居(博物馆收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叶的伟大诗人但丁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但丁以代表作《神曲》和《新生》闻名于世,他和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很多人说到文艺复兴,更多提起的是(后)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虽然他们在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就影响作用而言,我更偏爱前三杰。作为结束了欧洲黑暗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期间诞生的文学作品在广大人民中更易流传,它们对人们思想上的解放,是艺术作品无法做到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但丁故居位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南边的一条小巷子里,中世纪塔楼的房屋融合在周围的建筑里,毫不起眼,现在的老宅内部已经改为博物馆,介绍了但丁的一生,陈列了但丁的一些作品和家族画册等。
从但丁故居出来拐个弯,就是巴杰罗美术馆(收费,15欧/人),这里最初是作为人民卫队总部,然后改为市政长官官邸,于19世纪改造成大型文艺复兴雕塑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多纳泰罗、维罗基奥、米开朗基罗、切利尼等艺术家的作品。
傍晚来临,大教堂的各个入口已经陆续关闭,我们赶在最后一刻进入了圣若望洗礼堂,这里是圣母百花大教堂所辖的洗礼用教堂,建筑为八角结构。其中东侧大门(正对大教堂)的浮雕镶板全部镀金,由洛伦佐·吉贝尔蒂设计铸造,被米开朗基罗成为“天堂之门”。
从洗礼堂出来后,大教堂周围依旧热闹,陆续有一些艺术家来到教堂正门,展示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其中有一位骑车过来的小哥,以一首《今夜无人入睡》,赢得满街的喝彩。不得不说,在一个晴朗微风的傍晚,背靠雄伟壮丽的大教堂,听上几曲演唱和奏乐,实乃人生顶级享受之一。大教堂周边的小店价格比较贵,但是位置绝佳,有条件的话可以点上一杯酒慢慢享受。
第八天:托斯卡纳一日游(锡耶纳-丝柏树景-皮恩扎)
这一天是托斯卡纳一日游,我提前在国内通过X程预定的小团。一早起来我们前往火车站旁边的家乐福超市集合,一辆车加上司导总共8个人,第一站前往佛罗伦萨南边的小城锡耶纳,车程大概1个小时。
锡耶纳是一座颇具中世纪风格的城市,整个城市建立在几个山谷之间,建筑物比较密集而且高度统一,淡红色调的砖块和与周围暗蓝灰色的丘陵相协调,除了罗马和文艺复兴风格外,意大利哥特式风格也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因为受到了十字军东征时期东方的影响,所以在此以狭窄的拱廊形式表现出来。锡耶纳老城区的面积很小,其中田野广场是城市的心脏,广场呈贝壳状,中间低四周高,东南侧就是市政厅,背靠曼吉亚塔楼,据说这里也是赛马节的露天竞技场。
从田野广场西侧的小路爬坡上去,就是锡耶纳大教堂(收费,大概是8欧元/人),大教堂是一座未完全按照设计完工得建筑,整体具有罗马与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教堂的外墙以白色、墨绿色和粉色的条纹大理石为主,正面以华丽的立面雕像做装饰,虽然比不上圣母百花大教堂,但是也是意大利精美的大教堂之一了。因为拼团时间有限的原因,我们没有进入教堂内部参观,也是略有遗憾吧。
第二站司导带我们前往奥尔恰谷,车程1小时左右。这个山谷横跨托斯卡纳山丘地带,以优美田园风格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这里的丝柏树群是奥尔恰谷地的标志性景观,据司导说,网上最出片的观景点(S型丝柏树),由于游客太多,所以不得不关闭了,但是好在整个奥尔恰谷地有很多类似的观景点,他会带我们前往拍照。虽然当天有些刮风,但是同团的几个年轻小姐姐兴致都非常的高涨,果然是一生爱出片的中国女孩儿呀。
第三站皮恩扎,是一座非常宁静舒适的小城,这里被誉为庇护二世教皇之城,由时任教皇庇护二世下令改造的理想城市,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第四站小耳朵教堂,起名字来源于教堂两侧的柏树,形似精灵的耳朵,为教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自从在电影《托斯卡纳的艳阳下》中出镜后,这里就迅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和网红们的打卡地。教堂建立在绿意盎然的丘陵之上,四周环境宁静,仿佛与世无争。
第九天:乌菲兹美术馆-皮蒂宫-米开朗基罗广场
我提前在国内通过X程预定的联票,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皮蒂宫+波波里花园,其中乌菲兹美术馆需要按指定场次前往参观,我预定的是上午10点的场次,时间还早,所以一早我们就近溜达一下。
共和广场是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个重要历史广场,19世纪意大利统一后,佛罗伦萨曾作为临时首都,在此期间,广场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形成了现今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就是胜利拱门,上面刻有铭文:“古老的城市中心从百年的荒芜中重获新生”。广场周边围绕着精美的拱廊建筑,最有名的就是Gilli咖啡馆,据说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就没有体验。
旧宫(收费),位于市政广场,是过去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市政厅,广场上有诸多雕塑及复制品,包括大卫、海神喷泉、大力神、珀尔修斯等。
乌菲兹美术馆需要先去3号门的房间,凭预约单换取门票,之后再按预约场次的时间,在1号门排队进入。美术馆呈“U”字形,进门后上二楼,就可以开启艺术之旅了。像这种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我强烈建议一定要提前预约讲解员/导游,如果不是艺术生或者学过艺术史,光凭自己看是很难看明白这些传世名作到底是如何的精妙。我这次也是提前通过X程直接包了一个小团,在和李姓导游小姐姐汇合后,开始参观。以下内容均整理自李导的讲解,我不是艺术生,有些专业名词如果说的不对,还请见谅:
乌菲兹美术馆前身是美第奇家族的政务厅,美第奇家族经过老科西莫至伟大的洛伦佐,逐步从财富积累、跻身政坛到投资艺术,家族收集了许多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艺术作品,因为家族后期人丁稀少,于是时任家主将家族收集的所有艺术品都捐赠给乌菲兹美术馆,并要求这些艺术品不能离开意大利。
乌菲兹美术馆按照创作时间和创作流派分为九十多间展厅,收藏有波提切利、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提香等大师的作品。按照路线一路走下来,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欧洲艺术(绘画、雕塑)的发展,从中世纪的二维作画,到文艺复兴时期通过层叠、阴影和透视的构图达到三维的视觉效果;从虚构的宗教人物形象和只以宗教人物为主角,发展为以真实人物的外貌作为宗教人物形象、并以更多的真实人物作为绘画的主角;从浮夸的颜料使用,发展为佛罗伦萨画派(通过焦点透视法、光影学等,风格多为严谨、雄健、宁静、典雅)和威尼斯画派(通过颜料堆叠,创新设色和画面背景,风格多为绮丽、华美、优雅、细腻)等等。乌菲兹美术馆呈现的艺术发展史,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词“人文主义”,这种从古希腊时期就盛行的思想观点(书籍文献),经过阿拉伯人的改良后,借由十字军东征重新回到欧洲,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引导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乌菲兹美术馆的藏品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如果慢慢欣赏下来,恐怕要花几天的时间。我们时间有限,而且导游小姐姐的讲解也有时间限制,所以我们只是参观了一些重要的作品,即便如此,本次的艺术之行也是大有收获。照片无法展示出作品的细节,还是建议各位看官有条件的话亲自前往美术馆近距离的去欣赏和感受。
从乌菲兹美术馆出来后,我们经过老桥前往皮蒂宫。皮蒂宫最初是佛罗伦萨的银行家卢卡·皮蒂的住所,后被美第奇家族购买,并作为托斯卡纳大公的住所。皮蒂宫通过瓦萨里长廊和乌菲兹美术馆、韦奇奥宫(旧宫)相连,里面收藏了大量的绘画、珠宝、雕塑等。我们一方面是因为刚刚参观了乌菲兹美术馆,另一方面在这里没有请到讲解导游,所以只好“走马观花”的转了一圈。
皮蒂宫后面的小丘陵上就是波波里花园,在1565年由设计大师特利波罗设计建造,是经典的古代罗马式园艺花园,讲究工整对称,它的设计和布局也成为了后续欧洲宫廷花园的设计范本。但是非常悲催的是,我们从皮蒂宫出来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花园刚好关门,所以没有进去参观,这里也成了继圣母百花大教堂地宫后,我们佛罗伦萨之行的第二个遗憾。没有办法,我们只好顺着阿诺河往东,前往米开朗基罗广场。广场位于佛罗伦萨市区南端的高地上,在此可以一睹佛罗伦萨的全景,圣母百花大教堂、乔托钟楼、旧宫、巴杰罗美术馆、老桥等尽收眼底,这里也是欣赏日落的绝佳位置。
虽然当天晚上风力不小,但是依然抵挡不住热情的人们,我们直到太阳落山才离开,找了一家花胶鸡火锅暖暖身子,结束了本次佛罗伦萨的行程。
第十天:抵达威尼斯
看了看篇幅,觉得还是一次性把威尼斯也写完吧,毕竟威尼斯相比前两个城市,我们停留的时间最短,而且非常的破碎,且听我娓娓道来:
我们预定的火车票(私铁italo)是上午10:39,早上到达火车站时,整个大屏幕显示几乎所有的车次全部晚点,而且是晚点60分钟以上,当时我们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谁知10:20,屏幕上赫然出现了我们乘坐的车次,而且准点发车!!于是我们赶紧前往站台上了车,火车启动后我们还庆幸撞了大运,殊不知这才刚刚开始。一开始还比较顺利,直到火车到达距离威尼斯不到30公里的城市帕多瓦。在没有任何广播或列车员通知的情况下,火车直接停住不动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多人下了车抽烟或者询问,也没有个所以然。就这样等了快2个小时,列车员过来分发食物和水,我们才被告知意大利当天发生了大规模的罢工,全国的公共交通几乎瘫痪。又过了一段时间,车站上铃声响起,大家纷纷回到座位,火车才继续启动。这还没完,在火车开到梅斯特雷和威尼斯主岛之间的桥上时,我注意到路上没有汽车往来,很多人拉着行李箱背着背包步行从威尼斯主岛前往梅斯特雷,应该是受到罢工影响,导致很多人无法从威尼斯离开,所以他们只好选择步行前往梅斯特雷再想办法。就这样,原定中午13:00到达威尼斯圣卢西亚车站,我们直到下午15:30左右才到。圣卢西亚车站位于威尼斯主岛的最西侧,这里也是所有路上交通工具的终点,威尼斯作为全球知名的水上城市,全城只有坐船和步行两种出行方式。出了火车站我去买船票,发现所有排队的人在和售票窗口交流了大半天后,拿了一张小纸条后就离开了。轮到我们时,被告知因为罢工,威尼斯当天没!有!船!!只会在下午16:30—19:00期间,安排一趟摆渡船沿着运河和外围水道开一圈,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交通服务。然后售票窗口给了我们同样的一张小纸条,让我们去另外一个地方买下午的那一班船票。在和父母商量过后,我们决定直接步行前往酒店。好在威尼斯主岛整体不大,虽然道路曲折狭小,但是路程还可以(不到2公里,我们走了45分钟左右)。到达酒店办理完入住后,酒店前台告诉我们,明天应该就可以恢复正常了。因为一路劳累,所以当天晚上我们也没有什么安排,吃了个饭,去圣马可广场溜达了一会就回去休息了。
第十一天:圣马可广场-叹息桥-学院桥-安康圣母教堂-里亚托桥
继续悲催的是,威尼斯这几天的天气也是非常的不友好,首先温度比较低,白天最高温也只有13、4℃,而且天空云层很厚,根本看不到太阳,导致照片的背景都是灰蒙蒙的。我们住的酒店位于里亚托桥和圣马可广场中间,我们先前往了圣马可广场。这里在历史上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节庆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自19世纪以来就是大主教的驻地,同时它也是众多节庆的举办地。在这里插一句,8年前我来到威尼斯,正赶上圣诞节,但是因为倒时差的缘故,平安夜当晚我倒在酒店床上怎么也爬不起来,一边听着外面载歌载舞,一边昏昏沉沉的睡着,简直不要太悲剧。言归正传,圣马可广场周边是一大圈精美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包括圣马可大教堂、造币厂、总督宫、钟楼等。广场与威尼斯大运河之间还有一个小广场(威尼斯国门,周边就是几个轮渡码头),面对大运河伫立着两根圆柱,一根的顶端是展翅欲飞的圣马可狮子雕像,另一根的顶端是神圣的圣蒂奥多雷与鳄鱼雕像,两者都是威尼斯的守护神。当年拿破仑来到这里时曾感叹:“圣马可广场是欧洲的会客厅”。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也是在此取的景。
提醒各位准备前往威尼斯的小伙伴,圣马可广场上有很多的鸽子,如果想喂鸽子的话一定自备面包或饼干碎屑,千万不要理会或者接过广场上那些黑人给的饲料,据说一旦接触就会被索要10欧元!!
圣马可广场东侧就是圣马可教堂(收费)与总督宫毗连,建于公元828年,后因火灾在11世纪重建,之后用来收藏十字军东征时期从各国掠夺回来的宝物。大教堂以拜占庭风格为主,揉和了罗马、文艺复兴和哥特式等装饰风格,可谓是四不像。教堂由五个巨大的圆顶作为主厅,两个回廊式作为前厅组成,从上空看是一个巨型的希腊十字架。五个圆顶厅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极具拜占庭风格。教堂门口树立的三根旗杆,分别代表了威尼斯王国鼎盛时期的三个岛屿,是这座水上城市辉煌历史的见证。
总督宫(收费,30欧元/人)是昔日威尼斯共和国的权利中心,1574年遭遇火灾后进行了重建,延续了原来的哥特式风格,总督宫与东侧的监狱通过叹息桥相连接。进入中庭,可以看到很多文艺复兴风格的大理石雕饰,庭院的地上有两口雕刻精细的青铜蓄水井,过去这里面储存的水是威尼斯质量最好的,很多商贩来这里取水后拉到外面去卖。庭院的尽头就是黄金阶梯,建于公元16世纪,可以说是金碧辉煌,历史上只有贵族或者尊贵的宾客才能登上这个阶梯进入总督宫。如今的总督宫是一座博物馆,每座展厅都极尽华美(总督宫二楼以上不允许拍照),其中大会议厅内有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丁托列托的巨型壁画《天堂》,取材于但丁的《神曲》,画中有700多个人物,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油画。
好消息是,意大利的罢工似乎结束了,这一天威尼斯的各个码头及快艇都恢复了正常运营,在所有的码头都可以购买水上交通的通票,分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不同价位(不含机场线)。相比罗马的交通通票,威尼斯的票价可高太多了,72小时的船通票,居然要55欧元/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停留的时间选择购买。
从圣马可广场沿着大运河方向往西北走,曲曲折折来到学院桥,这座桥是威尼斯大运河上唯一的木制桥,赶上天气好的话,这里就是欣赏威尼斯的一个绝佳位置。
过了学院桥往东走,尽头就是安康圣母教堂,与圣马可广场隔河相望。它是威尼斯巴洛克艺术名家巴尔达萨雷·隆盖纳的杰作,公元17世纪,当时米兰的大瘟疫蔓延至威尼斯,夺去了市内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瘟疫过后,威尼斯人认为是圣母玛利亚庇佑了他们,于是修建了此教堂。教堂主体为八角型,顶部为圆顶,周围有六座礼拜堂环绕。教堂主祭坛的圣器室内,有描绘旧约故事的壁画《大卫和歌利亚》、提香创作的天花板壁画以及丁托列托的《迦纳的婚礼》,非常值得驻足欣赏(可惜当天未开放,我们没有看到)。
安康圣母教堂外景的最佳取景地其实是在圣马可广场侧面的运河边,不过那里的岸边有很多木桩,或者被个别餐厅围上了,如果坐船的话应该也可以拍到。
按原路返回,过了学院桥后,我们往里亚托桥方向溜达,在威尼斯的数百座桥中,除了叹息桥之外,里亚托桥就是最有名的了。整座桥身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桥身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现今的里亚托桥上都是商铺,出售合适各样的纪念品,这里也是拍摄威尼斯大运河的绝佳地点,如果天气好,在这里的拍日落也是非常的不错。
第十二天:威尼斯闲逛
这一天是我们本次意大利之行的最后一个整天了,然而天公不作美,一早起来阴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小雨,我们只好在房间中提前收拾行李。谁知道下午的时候,恍如隔世一般,突然就放晴了,我们赶紧趁着大晴天出门,一边闲逛,一边补拍一些照片。
圣马可钟楼(收费,好像是15欧元/人)高98.6米,砖红色的外观,构造简单却不失美观,可以搭乘电梯上到楼顶,俯瞰整个城市的风光,天气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西北方的阿尔卑斯山。
从圣马可广场往东南方向看,就可以看到圣乔治马乔雷岛(需乘船前往),上面仅有的一栋建筑物就是圣乔治马乔雷教堂。
威尼斯的贡多拉游船主要集中在圣马可广场和里亚托桥周边,根据贡多拉的装饰,大概80-100欧元/船,我见到的最精致的贡多拉,船的首尾和乘坐区域,全部都用金色的装饰进行点缀,颇有一种“土豪”的奢华味道,有的船夫还会一边划船一边唱歌,可谓是体验感拉满。我们这次没有乘坐,一方面确实不便宜,另一方面转一圈下来也就三、四十分钟左右吧,感觉性价比有点低。据说,如果通过酒店联系,可能会便宜一些,求有经验的小伙伴证实一下。
随着夜幕即将降临,我们回到圣马可广场,这里的餐厅,大都有自己的乐队,在这里点上一份简餐,配上一杯葡萄酒,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广场上的建筑,就像是我罗马篇中提到的,这就是意大利人的“松弛”吧。
第十三天:返回北京
一早起来,我们前往里亚托桥旁边的码头,在这里可以买到直接前往马可波罗机场的船票(18欧元/人),可以说是非常方便了,我记得8年前我来威尼斯的时候,还没有开通这条航线,当时只能前往圣卢西亚车站,购买机场大巴前往机场。机场水上线的始发站是圣马可广场,大概30分钟一班,在大运河沿途有几个停靠站,进入潟湖后,经玻璃岛往北,直接到达马可波罗机场的码头。从里亚托桥到机场的船程大概50分钟左右,下船后按照箭头提示方向,就可以前往大厅办理值机业务了。我们的返程机票是从威尼斯马可波罗机场,先飞往德国法兰克福(飞行时间约90分钟),然后转机到北京(飞行时间约9小时20分钟)。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威尼斯办理值机的时候,被告知我们的行李会直达北京,但是登机牌只会给到法兰克福的,转机的登机牌,需要在法兰克福机场的登机口领取。达到法兰克福后,按照航班信息前往指定登机口,在航班起飞前2小时左右,会有国航的广播,通知前往中国的旅客,在登机口旁边的柜台,刷护照信息后领取登机牌。最终我们落地北京首都机场时,已经是第十四天的早上了,我提前约了接机的专车,打道回府。
小结
这不是我第一次前往意大利,我相信这也不会是我最后一次前往这个国家。意大利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是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阿尔卑斯的积雪、托斯卡纳的田园、阿马尔菲的海岸、西西里岛的阳光;这里不光记载着古罗马帝国的荣光,还有文艺复兴的回响。每一次的到访,都会有决然一新的体验;每一次的离开,也都令人回味无穷。之前的我也曾多次幻想,在一个晴朗的天气,来到这里的某个城市度假,在河边的一个咖啡馆,点上一杯苦酒,然后晒着太阳,翻几页书,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肆无忌惮的“浪费”我的生命。我不知道别人对于成功的人生是如何定义的,但是在想去喜欢的地方的时候能够直接去,想吃冰淇淋的时候果断买,对于之前幻想这一刻的我来说,简直是太棒了!
辛苦各位看官能看到这里,也祝大家都能前往心心念念的目的地享受人生,拜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