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落地广州,为了省出第二天的游玩时间,接受了好友直奔开平的建议,深夜,准确地说应该是第二天凌晨,我们终于抵达开平酒店。又闻到了熟悉的广东味,6月的天气,潮乎乎,黏糊糊,阿聪说我们来的时候正好是龙舟水季。
Day 1 自力村-立园-赤坎古镇
Day 2 五邑华侨博物馆-元宝山体育公园
Day 3 小鸟天堂-梁启超故居-陈皮村
Day 4 江门户外博物馆-彩虹村
Day 5 圭峰山-新会学宫
Day 6 启明里-水街-小林漫画阅读空间-墟顶老街
1. 碉楼与村落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不免让我想起曾去过的青田。有了比较之后,发现同为侨乡,青田的建筑,尤其极具表现力的夜景让人惊讶这个县级市的财力,相较之下,开平显得低调许多。
田间的堡垒
碉楼是开平一带自明朝后期逐渐形成独有的乡土建筑群体,从鼎盛的3千多座到现有存留的1千多。
(在开平认识了黄皮)
自力村的历史可追溯到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由安和里、永安里,合安利三条自然村组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三村合称自力村,取“自力更生”之意。自立村的居民都姓方。
如今常住村里有七十多人,而海外华侨数量是其5-6倍,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与其他地区的华侨一样,在历经沧桑后衣锦还乡,操办人生中的三件大事:买地,建房、娶妻。久而久之,自力村逐渐形成如今的侨乡格局。
进入自立村的第一感觉是气派,村口几幢一字排开的别墅楼犹如钢铁战士一般站立。与平日里见到村落不同的是这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既有青砖结构的传统民居,也有水泥钢筋的碉楼和别墅。方方正正的碉楼看着十分坚毅和稳固。
窗户是铁质的,被漆成锈红色,一排排整齐的红方块倒是成了墙面的装饰。
铁窗关闭的时候与墙体面贴合的相当平整,严丝合缝。逃生窗乍一看与其他无异,细看才能发现可拆卸的栅栏,窗边常备结实的麻绳,以备主人危难时刻的不时之需。
开平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涝,为避免水灾,家具水淹而纷纷建造碉楼。另外,当时盗匪猖獗,侨眷是主要目标。为避免人身财产受害,华侨回乡建造具美观及防护功能一体的碉楼。
碉楼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往往只有几十平米,但其楼层多且挑高。每层都配有厨房、卧室、客厅、甚至娱乐房等。
由于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所以建造的碉楼也是结合了不同的世界建筑风格。房顶的装饰,门头雕刻,室内墙壁的花纹图案等等。屋内不仅有中式家具还有各种主人从海外添置的西洋家居用品。
来到铭石楼顶楼,视野变得宽阔起来。高度的颜色与质感的反差,让这田间的堡垒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精致的花园
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家族始建于20世纪初的花园别墅,历经十年,耗资26万银元,是一座私人建造的园林。以《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融入古典园林及欧美别墅风格,以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呈现我们面前。
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三个区域,自成一体,巧妙地用人工河或围墙相隔,又用桥亭或回廊相连。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因而立园还有“小观园”的美誉。
入园后见到的第一排建筑名为“云眉”,这是6幢风格统一,由另一位华侨所建的民居,前5幢一样,是其五个儿子的住所,二楼由走廊连通,意味关系紧密。
移步至花园区,没有花藤的花藤亭依然让人眼前一亮。整个造型宛如一个大鸟笼,浓浓的伊斯兰西亚风格。顶部是仿英国女王皇冠而建的圆拱顶,上圆下方,空间感极好。
花园内绿树成荫,内其他的一些小建筑也是各有特色,成为不同的点缀。
园中最美的建筑莫过于泮立楼,楼高三层半。蜿蜒的楼脊,延展飘逸的檐角,希腊式圆柱,欧美式窗户,古罗马式雕刻,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楼顶与西式的楼身相结合有种混合而融合的美。
步入楼内,用材考究,空间的利用,墙壁装饰等,各处细节可以看出主人的品味与精致。
无奈是时光荏苒,岁月冲刷,但即使墙面早已斑驳,仍无法掩盖其昔日的辉煌与久远的印迹。
我们在开平只有一天的时间,在选择景点的时候着实纠结了很久。自立,立园,马降龙之间最多只能去到2处,而这三处又各有特色:自力刚柔并济又最为人所熟知,立园的精致典雅,马降龙倚山的神秘感。倘若在开平能再多一天时间就都能览及了。
温馨提示:
门票
单独门票:立园100元;自力村78元;马降龙60元;锦江里50元;南楼:免费;
两点联票(当天一次有效):立园+自力村150元;自力村+赤坎120元;立园+赤坎140元;
三点联票(两日有效,一次进园):立园+自力村+赤坎:198元/张;
五点套票(两日有效,一次进园):立园+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南楼:180元;立园+自力村+马降龙+锦江里+赤坎228元;
交通
路线:自力村-立园-赤坎华侨古镇-马降龙
首末班:自力村/马降龙 09:30-17:00;发车间隔30分钟/班
票价:试运行期间免费
活力的古镇
在去到赤坎之前,我一直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古镇,然而看到他的入口就已彰显是个颇具规模的景点。赤坎古镇有着37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留600多座骑楼,是全国规模最大,街面最连接,保存最完整的侨乡古镇。
当年赤坎是繁盛一时的商埠,土地售价较其他区域更贵,而且用于骑楼建造的建筑材料也非常珍贵。骑楼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从德国进口,水泥从英国进口,因此也被叫作“红毛泥”。
骑楼的柱子一般都有广告字,字体都特别显眼,大多是商铺所售卖的内容。因为行人通常走在骑楼内侧会看不到店铺名字,而且店铺正面一般为店铺的号,是按楼主或家族名号取得,所以看正面并不知道卖的是什么。这样看柱子上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走进赤坎仿佛走进了影视基地,一幢幢老建筑,铛铛车,小洋房,岭南特色骑楼,所有的复古元素让人感觉犹如时空穿越。
各种奇趣特别的小型博物馆与展厅也非常吸引人:各国不同的邮筒;体验老式电话接线员的工作;醒狮的各种造型,制作工艺与不同风格的画作……
在老字号里品尝各种不同口味的陈皮,还有陈皮味的冰淇淋,口味还真的很不错呢~~
赤坎古镇有两座家族图书馆,都曾历经百年风霜仍屹立在古镇东西两端,既是古镇标志性建筑,也是两大家族的旗帜和骄傲。关族图书馆建于民国十年(1931年),楼高三层,顶楼有购于德国的一座大钟,钟面直径2米多。
酒店,餐饮一应俱全。还有分散在园内多处的演出节目,让人应接不暇了。
夜幕降临后的赤坎被华灯的暖色裹上一层浪漫,褪去了白日的老旧,取而代之的是婉约与柔和。这样的赤坎实在让人流连忘返。
温馨提示:
门票:60元(联票见上)
时间:09:00-22:00
园内游玩线路参考:
游船动线(一河两岸风景线):从入口开始分三个动线选择游览,入口-上埠,入口-下埠,上埠-下埠
有轨电车(历史街道风景线):从入口开始围绕赤坎古镇外围街区,领略古镇的历史街道风景
步行游览(市井生活风景线):从传统手信街-文化街-欧美风情街-时尚购物街-传统酒店街-作坊街-南洋风情街,以历史时间轴为引线,融入到繁荣的市井生活中
2. 不能错过的江门美食
如果行程中有个会吃的向导,那一定不用担心吃不好;如果这个向导是广东人,那一定不用担心食物的品质;如果这个广东人是顺德人,那食物选择一定是最佳方案了。
台山黄鳝饭
黄鳝饭是我们在江门品尝到的第一道特色当地美食。
服务员掀开砂锅盖的那一霎香气扑鼻,满满的锅气。颜色乍一看与我平时吃的咸肉菜饭有点像,细看红色是鳝丝。米饭粒粒分明,干湿适中,光泽度相当好,单是卖相就十分诱人。
黄鳝饭的做法有几种,台山黄鳝饭的做法相对稍繁琐:先将大米在砂锅内煮,煮的过程中还要转动砂锅,使其受热均匀。煮熟后放凉与拆成丝状的黄鳝一起炒,然后再回砂锅焖。所以既能品味到炒饭的入味又有煲仔饭的香脆锅巴,真是吃上一口就停不下来。
古井烧鹅
提到烧鹅,脑子里立马想到的是港剧里经常提到的深井烧鹅,来到新会,发现人们到这儿不仅仅为了陈皮,有可能只是那一顿美味的烧鹅。
新会古井镇上整条街两边齐刷刷的烧鹅店,这里甚至已经成为古井烧鹅历史文化街区。选择性困难的人真的会纠结吃哪家才好。
在广东吃饭,不要在意那些门面啊,装潢什么的,不然你很有可能错过一家低调的美味餐厅。我们来到一家并不出挑起眼的烧鹅店,但是进店后发现空间极大。墙上的菜牌从烧鹅到鹅肠、鹅肾、鹅掌、鹅亦、鹅肝、鹅什、鹅血等等一应俱全。
盛菜的盘子仿佛在食堂里打菜一样,是那种最简单的不锈钢盘子,不管什么菜统一标配,唯一的差别就是圆形或椭圆形。油亮亮的烧鹅最先端上来,连切块都那么粗犷,每一块都很大,绝对满足大口吃肉的欲望。
仔细看鹅毛根还留着挺长一截,起先我还想剔除掉,但发现并不影响口感,而且其他食客似乎也都司空见惯。记得一定要配上一碗白米饭,淋上烧鹅汤汁,那个美味丝毫不亚于红烧肉汤汁拌饭的满足感。
正巧碰见厨工拎着几只待烹饪的大鹅,于是便跟着他参观了下冷藏室,一排排整齐悬挂的大鹅颇为壮观。
再探访一下店内的烧炉,站在两个硕大炉子旁感受到了阵阵热浪,经过熊熊火浴后的大鹅就这样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极品美味。
五洞牛肉
广东人对于美食的执着大概是全国最强烈的。夜幕刚刚降临,目的地数公里开外的交通就已开始慢行了,大家都想早早来占个位。我们决定在几百米外的距离下车步行前往,不单解决了停车问题,甚至还比车辆行驶来得更快。
餐厅的招牌都要看不清了,整条街都被车辆的灯光照得晃亮,所有人的动线十分一致,不免让我想起之前去过的小市羊肉街,这里便是蓬江的牛肉街。
走进其中一家店,我被这眼前的壮观景象给惊呆了。如果用便利店做比喻的话,这里是仓储式大型超市。在这里,你不是坐在桌前点菜,也不是端着餐盘去档口取菜,而是推着三层的手推车去自选。
站在大堂这头都看不见最后一张桌的人。服务员是顾不上你的,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收拾桌子,结账与配菜,作为食客要自己去取锅,取菜等等,一切自助。
这里主打清汤涮锅,牛的各种部位、肉丸、蔬菜,主食等等,分别从不同档口拿取,明码标价,现切现配,广东人最讲究一个食材新鲜。连菠萝包都远大过我的拳头,少于5人我都不建议他们来这吃,选择太多,吃少了感觉不够尊重这排场。
如果没有机会去潮汕吃牛肉,那么不如来五洞吧~~
3. 新会是陈皮味儿的
从酒店去圭峰山公交换乘有点慢,无意中发现有个“预约公交”的小程序,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单,竟然有师傅接单。一辆最小size的公交车如约到达车站,而且由于我跑错站,司机师傅和车上的另外2名乘客非常耐心地等我们。4人包车,划算至极。一路还可以USB充电。而且师傅很nice,提醒我每天有两次抽奖机会可以直接抵扣车费。
总结,如果目的地在同一区,而且普通公交不方便的话,不妨打个公交的。
温馨提示:
预约时间:提前1小时
费用:5~10元(一人成单)
微信搜索公众号“江门公汽“– 公汽服务 – 预约公交
在圭峰山顶俯瞰城景
见师傅将车停稳正准备下车,又听见他说,你们坐回去,我再往前开一点。师傅真是心疼我们,尽可能地将车离景区大门更近一些。第一次打公交的受到如此周到服务,下车后的愉悦心情使得烈日下的体感都凉快了些。
入口处相对集中的游客,不一会儿就被景区面积稀释了。圭峰山景区以“三峰一屏四秀水”著称,三峰指圭峰,主峰云峰海拔546米;一屏指三峰交汇中拥出的世外桃源般的绿护屏,这是岭南少见的山顶小平原;四秀水是指玉湖、碧绿湖、玉龙湖和天鹅湖等四大水体。
6月的湿热天气使得我们走上一会儿便汗流浃背,身边时不时经过本地登山健身或像我们一样的游客,无一不满头大汗。好在山中绿树成荫遮蔽了不少阳光。
山上有座玉台寺,环境十分清幽。
寺庙旁的玉台广场相当开阔,中心佛龛内四面观音像面容庄严。工作人员与僧人们仔细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迎接即将到来的水陆法会。
如果路过有卖山水豆腐的小店不妨休息片刻,在炎炎夏日来上一碗嫩滑爽口的山水豆腐实在舒服至极。随后再行至最高点俯瞰城区,登山的乐趣便是如此。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门票:免费
时间:08:30-21:00
温馨提示:
山上植被浓密,夏日注意防蚊防虫
城市里的绿洲
景区入口处的几张海报已经勾起我的好奇心,迫不及待想近距离看看传说中的小鸟天堂是什么样。如果选择游船,可以在入口处直接排队登船。仿古造型的游船搭载二十多名游客缓缓驶出,在这无风闷热的龙舟水天气,行船带起的丝丝微风霎时让人舒服许多。
树木很密,而且都生长在水中,一座漂亮安静的水上森林。没有鸟儿的踪影,正在纳闷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惊呼。所有人都连忙追随望去,几只,几十只,越来越多的鸟儿出现在身旁的树上。
船上人员关闭引擎,船尾的水花立即消失,游船也从方才的快驶切换到了静音模式,慢慢地滑行在水面。相信我,一定要坐船尾,那里的视野是最佳的。
小鸟天堂实际是一颗巨大的水榕树,而且随着时间的累积,这棵大榕树已经独木成林,宛若一座水中绿岛,成为鸟儿们的天堂家园。2010年世博会广东馆还以小鸟天堂为原型,将“生命之树“造型向全世界展示。2017年小鸟天堂古榕树入选“中国最美古树名木”。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舒适;加上离海边近,江水与海水在此交汇,海底的有机物被翻转上来,提供了丰富的浮游生物;适宜的气候条件与丰富的食物来源是形成小鸟天堂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小鸟天堂鸟类的信息,不要错过景区里的几个小型展览馆。
作为独树成岛的湿地保护区,生活在这里的鸟类几乎没有天敌,可以安心繁衍后代。许多鸟儿迁徙而来并留在小鸟天堂居住,主要原因在于其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小鸟天堂能一直保持着繁荣状态。
起先还担心船只是否会惊扰到它们,但从鸟儿的表现看来,它们十分怡然自得。见到最多的是白鹭,远一些的就只见密密麻麻的白色,星星点点散落在绿色中,这棵古榕树大得超乎我想象。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同时见到如此多鸟儿的时刻了,景象十分壮观。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谢鸟儿们的信任,感谢我们的努力。人类在城市中为鸟儿维护了一片宁静的天堂。
如果错过了游船,那一定要去观鸟楼的顶层天台。几架望远镜正对小鸟天堂,能让你最大限度的看清每一只鸟儿。天堂背后是城市现代楼房,小鸟天堂就是镶嵌在城市里的天堂绿洲。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巴金
小鸟天堂
门票:25元,游船50元(含门票)
时间:08:00-17:00
温馨提示:
入园有步行和游船两种选择,由于小鸟栖息的古榕树步行无法到达,为了更好观赏,建议选择游船,且游船结束后可以继续景区内步行游览
新会陈皮
不管有没有尝过,新会陈皮多少有听说过,然而市面上鱼龙混杂,能买到真正的新会陈皮还需一定的鉴定能力。
想必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对饮茶其实并不太讲究,在公司里都是一撮茶叶泡一天,袋泡茶也亦是如此,只是为了让白水有点味道。但这并不影响我对新会陈皮的好奇心,何况如今都来到新会,那必然是要去看看和尝尝的。
偶然经过一家茶厂,朋友说不妨去看看,即使身为广东人的他也不是很了解工艺。工厂很简单,基本没什么生产设备,虽然有些失望看不到完整的工艺,但仅在进行的人工填塞倒是让我们饶有兴趣地驻足观看。
不要小看这一颗颗小小的青柑,每个里面放的都是5年以上的老寿眉(白茶)。用尖头钳将宽度适中的藤条像围栅栏一样将开口处封好。如此精致美观,不亚于一件工艺品,我们站在一旁会忍不住看了很久。
老板招呼我们到办公室喝茶,我们也欣然接受,毕竟天气炎热,吹吹冷气喝点茶是件惬意的事。办公室的没有窗帘,取而代之的是被穿起来的陈皮,老板说这些都是次品来的。我们被架子上放满的大玻璃罐吸引了,里面是各种茶或陈皮,价格也是差异很大。
老板一听就是广东人,讲的一口标准广普。边说边开始煮水准备泡茶,原来他不单是广东人,还是新会本地长大的。见我们对陈皮感兴趣,又是远道而来,便给我们科普如何鉴别优劣陈皮。从颜色、白絮、果肉、果蒂、密度,气味,茶汤等分辨是真正陈年还是做旧,陈年的需历经多年晾晒,而做旧仅需短短两周。做旧的内侧发黑,像我这样的小白反而还会以为颜色时间越久颜色越深,实则误区。
说罢,老板拿出20年的陈皮再做个对比,闻一下,自然的陈香味气味竟依旧明显,令人惊奇。20斤新鲜陈皮才能晒成1斤,期间还有损耗,因此市面上真正的新会陈皮实则很少,只占全国的3%,有相当数量号称新会陈皮其实是新会周边所种植。
聊着聊着我们的话题从陈皮转移到了老板自己,丰富的阅历使得他有说不完的谈资,同学几乎遍布天下的他亦是到访过世界多个角落,于是我们的话题又转到旅游。
离开茶厂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已经不知不觉消磨了2个小时,真是一壶茶,几盏杯,半日闲啊~~
新会的最后一站来到了有名的陈皮村,虽然叫“村”,实则是个交易中心,批发零售皆可。对于我们这种不懂陈皮的来说,每家店卖的看着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逛个热闹。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陈皮的香味,柑橘味本身就有令人愉悦的功能。一些新颖的陈皮造型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从未想到陈皮还能做成如同工艺品一样。
认识了什么是三宝扎,只是没想到用来捆绑的草绳也是其中一宝:禾杆草,陈皮,咸榄,对于润肺化痰,止咳清火等有非常好的功效,闻着味道也是浓郁许多,不是单纯陈皮的清香味。
整个陈皮村并没有太大,1个小时内便能逛完。陈皮不单单可以用来泡茶,用陈皮做的冰淇淋,绿豆汤,花生,零食等也不妨尝试一下,味道都挺不错呢~~
倘若行程宽松,还可以留些时间给到新会学宫(新会博物馆)与梁启超故居,相信从这些历史遗迹中也必有所获。
陈皮村
门票:免费
4. 我在江门 City Walk
想去一个地方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景色,比如美食,比如人文,再比如偶然看到小林提到江门的工作室让我突发念头。在《狂飙》大火之前小林就来过这片老街,非常喜欢。他觉得,喜欢怀旧的人,也会喜欢这里。
江门古村
我们将启明里作为city walk的起点,这里曾是江门城区13个百年华侨古村落之一。在没落了数年后,如今修旧如旧,成为了江门的必打卡地之一。
房屋都方方正正,没有弯弯曲曲的小道,对于方向感较差的游客颇为友好。屋顶的灰塑及装饰色彩鲜艳,被青砖衬托得极为醒目。
小巷或宽或窄,这让我想起了上海的新天地,只是后者的商业气息及时尚感更为浓郁,而前者保留大部分的古朴感觉。咖啡店、特产店,调剂商铺等等,店铺的风格与环境十分融合。
外围多为商铺且已整修过。在这里还能见到一些原住民,位置较为靠内。工作日上午的游客并不多,启明里显得十分安静。
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时不时便可见带有《狂飙》元素的图文,强调这里曾是拍摄的取景地,而且这些元素在老街中更是随处可见。
启明里
门票:免费
江门老街
坦白说,我没有看过这部爆火的电视剧,但从老街那些铺天盖地的海报,人形立牌等等让我多多少少对剧中的人物造型有了一些印象。尤其是猪脚面,每家餐馆都恨不得标榜自己是最正宗的。
正午时分的天气又潮又闷,小店内没有空调,仅有几台电扇,墙上的影视海报是店内唯一的装饰品。突然间有了电影代入感,仿佛置身于某个港片中的茶餐厅,老板百无聊赖地看着报纸,手中的扇子时不时摆动一下以弥补墙上那个摇头电扇背过去的时间间隙。
作为游客我不知道这碗猪脚面是不是最正宗的,但觉得肯定不是电视里的那碗。管他呢,好吃就行,不是强哥吃过的,至少是墟顶老街的猪脚面。
沿街有许多菜铺,肉铺,活禽摊,水果摊…… 骑楼是天然摆摊的绝佳场地。我一直觉得骑楼是个伟大的建筑发明。
前一分还是艳阳天,下一秒滂沱大雨便倾倒而下,果然这龙舟水天气变化多端。街面上除骑楼下的地面还有部分干燥区域外,其余都瞬间被打湿。摊主和行人的迅速撤离使得街道都立刻拓宽了不少。
不远处便是水街,名字十分应景,其实是个室内菜场。顶部的天窗设计让室内非常敞亮,更显干净与整洁。自从来江门第一天认识了黄皮之后,我便对记住了这植物,没想到在菜场也能见到。
大雨对降温似乎毫无帮助,空气仍旧潮热。来上一碗热乎乎的芝麻糊,反而觉得浑身舒服了许多。别觉得老板用不锈钢碗太随意,那是因为他们将精力放在了食物本身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包装上。
走在墟顶老街,你会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老”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老街所该有的一切元素,你甚至都找不到一块完好外漆的墙面。
错综交织的电线、斑驳的骑楼、老旧的厂街、嘈杂的市场、褪色的招牌,不停穿梭的电动车……在这里还可以找到本以为早已淘汰的DVD和其他九十年代的电器。
三十三墟街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街道名字,而是墟顶街、堤中街、莲平路、兴宁路、北街等数条历史街道的统称。因为水埠头的青石板石阶一共33级,故而得名三十三墟街。
我尤其喜欢这种在转角的房屋,既有棱角又有弧度,还很大气。
如果你想体验怀旧氛围感,那么要来老街走一走,感受一下九十年代的时空转换感。顺便找一找小林笔下的老街瞬间。
江门小林
长堤风貌街记得也来走一走,沿江整整齐齐的白色骑楼很有感觉。我喜欢的小林漫画空间便坐落在这。
一楼设有几张桌子,点单区和周边出售,楼上的空间更大,你可以选择中间开放式区域,或适合独自一人的墙边,又或者小范围的独立空间。
从以往在手机上欣赏小林的作品一下转换到书本,阅读的体验感大大满足。
无论你是否点单,你可以在这里坐上一整个下午都不会有人来打扰,这样的自由阅读空间简直太棒了。在留言簿上写了满满一页后恋恋不舍地离开,希望可以一直看到小林的作品,因为他的漫画永远是可以一下击中你内心的那个。
小林漫画阅读空间
门票:免费
江门彩虹村
如果你不喜欢拍照的话,那么我应该不会推荐彩虹村给你。因为这里严格来说算不上一个很好的景点。除了全村五颜六色的彩色墙面外,这里还是原来的那个横坑村里。
没有纪念品店,没有餐厅,没有商业气息。甚至彩色外墙也已开始斑驳,穿过有着油烟味的小巷,这个镜头下可以显得十分小清新的彩虹村也可以很接地气。
彩虹村
门票:免费
从博物馆开始了解江门
江门是国内著名的侨乡之地,五邑是指江门下辖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和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五邑华侨博物馆是广东省第一个以国内外华侨华人文物为内容的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
博物馆不仅展品丰富,而且内容多样,通过不同的展现方式讲述五邑华侨华人的百年沧桑历史,不会让参观者觉得枯燥乏闷。
喜欢周边的不要错过这里的礼品店,品类众多的冰箱贴会让你选择性困难,你还可以在这里寄出一张有江门特色的明信片。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门票:免费
与其说户外博物馆,不如把它看做一个由船厂改建的创意园区更合适。这里有咖啡厅、餐吧,创意店,夏季晚上还会搞些露天的活动。
高耸的红色铁塔、报废的大型机械设备,残留的工业管等等,完美打造了工业硬核风。可能专程过来打卡并不太值得,但如果恰好散步,那不妨来江边走走。
江门船厂户外博物馆(江门船厂旧址)
门票:免费
在江门的日子里,雨水多过阳光,深度体验了一把龙舟水威力。也正因水多滋养,使得江门总显得绿意盎然。
另外,喜欢奶茶的话,不妨来这里打卡江门限定:芝士奶盖撒上新会陈皮碎,因为江门是喜茶创始店。
温馨提示:
江门候机楼往返白云机场大巴时刻表
江门候机楼 à 白云机场 06:00 07:20 08:50 10:40 12:10 13:50 15:30 17:30
白云机场T2 à江门候机楼 09:00 10:30 12:10 14:10 15:30 17:10 19:00 20:50
票价:95元/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