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再探江右文化——2018国庆

编辑
天数:4 天 和谁:夫妻
再探江右文化01——20181001

这个国庆的自驾游又能去哪里呢?因为时长,因为节日的人流量,还因为自己的喜好,只能做中短途旅行。

通过一番网上搜搜,发现江西的一个古村落——流坑村是我国第一批的名单,进一步了解,文化遗留让我十分惊讶,奇怪的是这个古村落好像名不经传。欣喜万分,如此正好避开人潮,于是决定这个村落为国庆旅行主要目的地,当然,路上还必须找点其它地方,这样五天的行程应该可以丰富充实。

我知道所去的地方属于江东地区,这一区域的文化为江右文化。“江右”为地理名词,指长江下游段的东部地区,即江东地区,大致范围包括赣大部、湘东北、鄂东南部、皖西南部、闽西北部等地,即赣语分布的地方。江右文化是中华汉族文化的八个民系之一,以赣江流域、抚河流域为中心。江右文化区域我们已经去过很多。

中途的邵武市和平古镇,不知多少次与之擦肩而过,今天终于前来一睹芳容,十点半到达和平古镇,十五点许离开,应该说:和平古镇我来迟了,尤其这里的古巷道比较有味,而是游客的人流乱哄哄,我的四个同伴急匆匆……我未能感受到古巷古时的韵味!

一车共五人,两夫妻再加一个姨,一路车上,三个女人不停的说话,我脑子根本无法思考,唉,女人太感性了!

找酒店时还险些出事,同行者开车撞倒后面的奔驰车,之后前移又压了一点我的脚掌,脚掌差点报废。

晚上在江西省黎川县过夜。原以为可以早早入住,因找住宿耗去二三个小时,结果21:00才入住。找到酒店后,酒店的条件十分有限,这么狼狈的情况以往不多,何故?

再探江右文化游02——20181002

昨天傍晚在黎川县城找酒店,过程和结果都不愉快,但愿今天一切顺利。

黎川县的老城区、宜黄县的棠阴古镇是今天的景点,之后奔向乐安县的流坑村,住宿流坑村。

我心里惦记着昨晚所听说的黎川的小吃“大骨头水粉”和“芋糍”, 一早起来,一问就在不远处,一吃十分美味。在三十几年的旅行中,我一直很少关注美食,但对南方的水粉却不同,这是因近年的几次旅行条件迫使我不得不去关注水粉,今天一碗四元的水粉,我的评价可是得高分也!

可知民国小说家张恨水或《金粉世家》?我亦知之甚少,也许只因“恨水”二字富含诗意吧。上午,寻此‘水’而至——张恨水小时候的故居。至于黎川的古街,只是古街今造而已。

离开黎川县驱车继续前进,路过宜黄县,据说宜黄县的棠阴镇尚存些许清朝民居,反正途径,去看看吧。黎川县城去棠阴镇,如果走乡道大约90km,走高速120km。我选择抄近路,结果坑坑洼洼……好心疼我的车,还好,差路只有五十公里 。

棠阴镇的清末的民居还不少,而且保存较好。民居属江右民系的建筑流派,与其他江右建筑流派相比,其有显著的的特点,特点有三:一是其建制(等级制度)多有超标现象,二是砖雕工艺十分发达,三是柱基石可谓多彩多姿。

很幸运、很感动:遇见一位回乡的画家热情地为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导游,对每一栋古建的精华之处,一一指出并且解说。在以往的旅行中,亦多有遇见好人,这种幸运不知与自己的知识与和修养是否有关。

棠阴镇还是中共第四第五‘反围剿’的指挥部,林彪、聂荣臻在此入住多年。无数次见过红色遗迹,见到林彪的遗迹好像第一次。

15:00许离开棠阴镇,我有点余兴未尽,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仿佛一位坐在小巷里的老爷爷,一道道皱纹里刻写着许许多多往事。

再探江右文化游03——20181003

悠悠岁月,历史沧海桑田!流坑村——一个庞大的江右汪族懂氏聚落,有一脉文化、一片遗迹在这里沉淀,中华历史在这里折射出灿烂和光辉。流坑村,仿佛一棵未成雕琢的玉石沉睡在茫茫神州的土壤里!

流坑村繁荣于明清两代,全村曾出文、武状元各1人,进士34人,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参知政事、尚书,下至主薄、教谕,超过百人,村中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另有古井、码头、古墓葬、等32处。

……

我不想找寻古村历史的辉煌,也不刻意关注建筑的宏大,更不愿追溯官位的显赫,因为,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没有那个人,那个村,以及哪个国家会有永恒!

一早,我就浸没在流坑村的长巷深院里,找寻明代的遗迹,不知怎的,近年一直喜爱明代的建筑美学,觉得明代的美学线条特别朴素,朴素到稚嫩,特别简单,简单到笨拙,然而没看到明代的遗存,比较失望。

在流坑村慢逛才一日,怎么就有满足感——那种已有足够收获的心理感受?之所以产生这种感受可能是因为这个古村落的遗存多姿多彩,既有物质的,又有非物质的,既有古建筑,又有书香余味;既有古巷古树,又有码头池塘。很多古建筑至今还在居住和使用中,趟洋其中,很难分清你是主还是客,很难分清你是正处在现代还是正处在古代。我出游的时候,对一个地方的评价常常用“愿不愿再来”作为这个点的总体评价,那么对流坑村的评价是“愿意再来”为结论。

我们住在位于古村落西南角的一家民房里,那只是一间很普通民房,两层三开间,砖木结构,走起路来叽叽喳喳响个不停。可是三个女士看完后十分喜欢,赞不绝口。说起来这个民宿也有许多可爱之处,两个小院十分可爱,整个民房家具整洁考究,室内物件的摆设,花草的种植,处处都体现着两个年轻女子的用心和穷快。还应该说的是主人的服务,体贴入微,声音温柔可爱,入住前我与她有过多次的电话,车里的三个女士玩笑我与这女子是否有恋情关系。

再探江右文化游04——20181004

早晨起来,旭日从流坑村的东边升起,斜斜地照进这个古村落,太阳像浸泡了一夜黄色油漆一样,发出的光线金黄金黄的,撒得满地。流坑村有许多千年的古樟树,矗立在村子里的街头巷陌、田间地头,此时这些古樟树仿佛一个长寿的老汉,默默俯视着村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独自走出旅店,步入店前的那颗古樟下,茂密的古樟树仿佛一个巨大的怀抱,让我感到安全、美丽,久久不忍离去,心想如果我能变成一股清水多好啊,那么就可以静静地淌进古樟粗大的树干里,解读他的年轮,阅读他对这个村落的千年日记!

“欧阳修”、“镁陂古村落”、“回程”是今天的关键词。

昨日起心中就惦记着村里的小吃——水粉,今晨大家起床,收拾好行李后,直奔流坑村的早餐店,吃完都觉得好吃。

继续游吧!

路过永丰县,快到永丰时看到一块广告牌上有一行字“欧阳修故里”,就觉眼前一亮,欧阳修可是我崇敬的文豪、史学家,于是决定把方向盘打到永丰县,到欧阳修的纪念馆看看。

欧阳修纪念馆位于永丰县县城的永叔公园内,永叔公园位于永丰县城的南边。向公园走去,还没进入公园就远远看见一座白色的塔,我被那个塔的造型吸着眼球,因为塔的线条分明是明朝或更早之前的美学,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仿制的还是现代重建的,但是线条非常简洁、厚重,我十分喜爱,不禁一边驾驶车辆在人流车流间行进,一边向塔张望。在即将进入公园时又看见公园内的一池莲花非常美丽,少有莲花如此美丽。

啊,欧阳修、古塔、莲花,赶紧进入公园仔细看看。

进入公园,首先见到的是欧阳修的雕像,雕像用花岗岩刻成,很美,我给这位雕塑家点赞。塑像高大、清瘦,线条流畅明快,整个人物显得博学且风流倜傥,但是欧阳修的谦逊的品德似乎表现不足。

来到之前看到的古塔,塔前的指示牌写着“报恩寺塔,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一个简单、孤零零的塔却让我流连忘返,为了争取时间,能多看几眼,只好倒走着离开古塔。

进入欧阳修纪念馆,纪念馆比较小,只是一个民居似的小四合院,但里面展示的内容足够我们驻足一个上午。……,我之所以喜欢欧阳修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而且还是史学家、政治家、金石学家,他不像其他文学家,只是单纯的文学,他的文学是建立在现实、历史、实用的基础上的文学。纪念馆出来,对这位宋代的伟人终于有更完整的了解了。

欧阳修不出生在永丰县,没有在永丰县生活、工作过,也不安葬在永丰,只是祖籍在永丰县,一生在父母埋葬时来过两次永丰县,所以永丰县政府抢欧阳修做名片是否有点无理?

由于时间的关系,在纪念馆里只停留里一个小时左右。纪念馆里卫生间的窗外就是先前看到的一池莲花。碧绿的一片莲花在厕所的仿古窗格前尤显美丽,我都有点舍不得离开厕所。以前也看过很多莲花,包括很多公园里的莲花,但是要么池水浑浊,要么有很多残缺、枯黄的莲叶,怎么这池的莲花这么清丽?这次旅行的路上也有很多莲花,但大多都已枯黄,怎么这里的莲花还怎么碧绿?难道这池莲花受到欧阳修才华的滋养……真想在莲池中的小亭里坐下,久久地凝视这池莲,好让自己的心绪随着这池莲叶在清风中舞动!

继续游吧!

午饭后,来到吉安县的镁陂古村落,村名的“陂”怎么读困扰了我们很久,到达村后才知道读“bei,杯”。镁陂村的古街也很美,虽然建筑年代不会久远,但是都保存完好,一条长达六百米的古巷不但完好,而且因少修缮而显得尤为古朴。

想起回家的路,此时才下午16:00,返程吧,一路风驰电掣,到家已是零点。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再探江右文化——2018国庆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