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那里等你·武功山
时间:2020年10月28-31日
地点:江西萍乡武功山
人物:两只户外小白,平时除了在办公室坐着对电脑就是回家躺着对手机,擅长吃和睡。
打包ing~
❗️重要Tips❗️
因为现在是淡季,山上很多客栈是不开门的,水龙头也没有水,老板有可能还兼职做登山向导,所以如果是想要自己露营的遇到有水的地方就装点,加上山上干旱,会有大段的区域找不到接水的地方,我们从龙山村上来所有的补给点全部都没有开门,只有一两个有水管在流水,到了发云界那里有一片客栈,虽然同样也没开门,但水源充足。从发云界走往星空草甸露营地中间貌似只有两三家是开门的,也是客栈老板自己带队住下才能进去。吊马桩因为已经进入景区了,有免费的热水装,这一段可以不用背那么多,到吊马桩可以补给。 🌟因我是重装徒步,只有露营心得,没有客栈体验推荐。
一、写在前面
选择武功山作为户外徒步第一站也是因为这里是我们国内户外徒步入门级别的天堂,难度不高,不需要专业技术,只需要意志力足够坚强,全程走走走就可以了,难度最大的也就绝望坡那一小段了,基本都可以顺利走完,当然如果平时有运动习惯那是最好的了,像我这种渣渣身体素质,虽然选择了重装这种自虐玩法,为了能够完成反穿越的目标,我直接将别人一两天的行程分割成了四天,逐步增加徒步时间和距离,边走边看边玩。其实我是害怕自己的脚程赶不到可以住宿的地方,赶夜路风险就太大了,走累了搭帐篷自己做饭睡睡袋是最适合我的,随意性高。虽然辛苦,我看到了山中的天气变幻无常,遇到了有意思的人,体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靠自己的努力找水,实现了自我突破,足矣。
二、武功山看什么
武功山的植被随着海拔环境的梯度变化呈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布,在高山上形成了森林线,超过森林线,树木就难以生长,就被能够适应高寒气候、大风气候、贫瘠土壤的茅草和灌木丛取代,从而形成了高山草甸。秋天的武功山上是大片大片的黄色,随着风吹过左右摇晃,有点像稻田,有点像狗尾巴草,很卑微却很坚韧。
三、交通
🚄萍乡北站出来右手边有专门发往武功山的大巴,也可以打的,左边是社会车辆停车场,那里也可以拼车或者叫滴滴。 🚉萍乡站门口有很多人拉客可以拼车,车站马路对面有大巴车站可以坐车过去武功山景区。 大巴大概二十多元一人,拼车大概40元一人,包车大概150左右,时间都是一个半小时左右。 ⚠️注意⚠️大巴车都是发往武功山景区的,也就是正门,那里是需要买门票上山的,走的是修好的栈道,也可以从那里坐索道上山。如果是想要户外徒步的,请自行找人拼车或者是包车到后山登山口,比较出名的有龙山村和沈子村,沈子村上山的路比较好走,距离金顶相对近些,龙山村路比较难走,坡度很高,距离金顶远一些。
四、行前准备
📢我是重装,不是重装的千万少带,越少越好,不然真的会后悔的❗️ 1️⃣装备:小鹰Ariel55L一个,凯乐石75L一个,小鹰皮肤包18L一个; 2️⃣服饰和鞋子:冲锋衣裤,加绒内胆,皮肤衣,速干衣,保暖衣裤,内衣裤,徒步鞋; 3️⃣护具配件:鸭舌帽,针织帽,长筒速干袜,雨衣,手套,雪套(因为后面要去雪山所以带着了),登山杖(❗️❗️❗️千万记得带,山下买的竹竿不好用的),护膝(上下山很伤膝盖,带了可以保护半月板),墨镜(大太阳的时候真的很刺眼),保温杯(象印820ml,巨保温),饮水袋,冷水杯,充电宝(不住客栈的话真的没有充电的地方,客栈晚上也会断电,爱拍照录像的记得带,如果只是玩手机,反正没信号玩不了),护肤品,牙膏牙刷,魔术巾,速干毛巾; 4️⃣露营工具:帐篷,睡袋(最好是各背一个睡袋,以防出现意外,我们就有一个睡袋湿了,晚上睡觉某人在旁边越睡越冷),防潮垫,急救毯(还好带了,某人晚上裹着还是有保暖的效果的),头灯,净水器,炉头,气罐(龙山村的小卖部有卖),打火石(我的忧患意识太强了😂),套锅餐具; 5️⃣食物:路餐8袋(自己装的牛肉干+杏仁+腰果+瓜子+蓝莓干+葡萄干+杏干),德芙65%黑巧克力30小块,早餐(燕麦和奶粉)晚餐(速食面和土豆泥); 6️⃣药品:感冒药,肠胃药,消炎药,云南白药,创可贴,过敏药。 🎺再次强调不是重装的,尽量少带,住客栈的话只需要带路上补充能量的食物和水,衣服帽子按季节带,登山杖必带❗️
五、路线规划
从六只脚上找到的龙山村反穿越路线规划图,常规来说两天走完全程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在路上也遇到不少轻装或者是跟着向导的徒步爱好者,大部分都只是安排了一两天的时间,这张图的路线跟我走的是完全一样的,只是我重装我直接把时间翻倍了,也就是我计划的是四天。
计划的路线:
😊第一天,龙山村-发云界(露营)
第二天,发云界-千丈岩-好汉坡-绝望坡-星空草甸露营地(露营)
第三天,星空草甸露营地-吊马桩-金顶(露营)
第四天,金顶(看日出)-徒步下山到景区门口
事实证明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刚开始两天我每走二十米就需要休息一下,虽然一样是用了四天时间,但整个行程都是随意的,完全不在计划范围内。
😵真实的路线:
第一天,11:45-18:30龙山村-扬角尖(此处无水,在客栈门口找了避风处搭帐篷)
第二天,12:00-16:30扬角尖-发云界(此处有水,在客栈门口找了避风处搭帐篷)
第三天,9:30-17:30发云界-绝望坡顶(因风太大温度太低,住汇锦山庄)
第四天,7:30-11:30汇锦山庄-吊马桩,12:30-14:00吊马桩-金顶(缆车下山)
七、龙山村-扬角尖
11:45-18:30 龙山村-扬角尖,6小时45分钟,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装徒步,差点没累死在路上,中间不断的被人超越,他们都感叹我们的准备充分,虽然走不快,但我们可以随时找到地方就搭帐篷露营,相对来说自由很多。
从白色这栋楼的右边的道路开始往上登山
一路跟着各种彩带往前走就不会迷路了
有的在路边草丛里,有的挂在树上,非常显眼
先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
在路上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菌类植物
我叫它“小黑帽”😛
下面这个看起来有点像龙爪,那叫“大灰龙”吧😝
这条路线的第一个休息补给点“龙发第一站”,如果是轻装估计十来分钟就走上来了,现在淡季没有开门
累了哪里都能坐,凉棚也行,石堆上也行,土块上也行,事实证明我们长时间坐办公室的人身体素质都是渣渣😅
在这里要隆重的介绍一下这匹小骡子,跟赶骡子的大叔交谈后知道山上的物资全部都是这样用骡子一批一批的运上去的,这段路我走过,所以非常清楚其实有很多路段都是很危险和陡峭的,骡子一般都是几百斤几百斤的扛,赶骡子的大叔也是每天往返,所以山上的东西比下面贵几倍真的觉得很正常,毕竟这里是完全靠脚力的地方。这匹小骡子看到我要上山就靠边站在那里等我过去,我看了半天才知道它在给我让路,很聪明呢,再加上呆萌的小表情,感觉有些可爱。
当日日记:我们从萍乡市区包车来到龙山村的时候已经中午了,我们选择直接上山,一路上经过一片竹林,简单的走了几步我就开始汗如雨下了,我在速干衣外面套了一件皮肤衣,能挡风,但也让我的热气和汗都闷在里面了,加上今天有点多云阴天,太阳公公经常躲起来,会感觉越来越冷了,加上负重15kg,每一步都是平时的几倍运动量,到了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吹着风真的是冷的受不了了,穿上冲锋衣和加绒之后刚好给包减负了,也算是一大好处吧,不过因为我们出发的太晚,走的太慢,身体素质太差,我们没能按照预定计划抵达发云界,在扬角尖的一个补给点门口搭了帐篷。因为是淡季,扬角尖客栈并没有开门,找了一圈也找不到水,估计是在屋子里了,因为我们走到这天已经全黑下来了,我们又累又缺乏经验,不敢冒险继续往前走了(第二天证明我们当时选择停下来简直太明智了,因为从这里开始要一直到发云界才有休息的机会,基本上都没开门,而且路上有很多很陡峭的绕山路,按照我们的速度估计半夜前是到不了的),我们简单的烧了一锅水煮了泡面吃就睡下了。肉肉的水袋漏了他一背包的水,直接把他的睡袋也漏湿了,万幸找到了个角落是背风的,加上我们还带了急救毯(一层薄锡纸),我睡我的睡袋,他把衣服都穿上裹着急救毯睡了,应该明早起来不会失温吧。
八、扬角尖-发云界
12:00-16:30 扬角尖-发云界,4小时30分钟,早上起来发现山里在下雨,空气中非常潮湿,感觉所有的东西都是湿的,走出帐篷看到的满山的雾气,而且有越来越浓的感觉,因为肉肉的睡袋是湿的,我们只好在原地晾帐篷,一路有很多人一伙一伙的经过,都对我们在那搭帐篷表示很好奇和羡慕,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背包,说我们重装走的慢些很正常。 早上起来才看清楚昨晚休息的地方是什么样子,这个避风处让我们得以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
路过扬角尖云雾餐馆往右前方走,有彩带
这一段是很平缓的坡
因为山里大雾,基本上是看不清前方的路和周围的景色的,所以一定要跟着彩带走,千万不要自己找捷径。
这个地方左右两条路是汇合到一起的,左边那条是平缓的下坡路,右边那条是高难度陡坡路,别问我为什么会知道,某肉永远能选择最难走那条路😒
我给我们准备了非常丰富的路餐,有牛肉干、杏仁、腰果、蓝莓干、葡萄干、瓜子、杏干和德芙65%黑巧克力,早餐到晚餐之间就靠这些补充能量支撑下去了。
终于看到了有人生活的地方,这里是发云界观景楼客栈,整个发云界的客栈中这个是最近最高的,往下走有一大片客栈,在山谷中,不过因为今天大雾我们啥也看不到。
顺着彩带的指引走到了下面的客栈群,全部都有没有开门,差点以为这里荒废了,我们想要在有光亮的时候就弄好可以休息,就不继续往前走了,肉肉找到了一个避风好地方,我们搭好了帐篷。
这些是我们的套锅和炉头还有气罐(气罐是龙山村买的),晚上吃泡面+冻干蔬菜。
很想拍星空呀,但是这一趟别说星空了,到了晚上月亮都不太能见到,有一种末日的寂寞感。
当日日记:中午12:00出发往发云界走,一路上都是在翻山头,也看到了传说中的高山草甸,其实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狗尾巴草的感觉,这个时候特别庆幸昨晚天黑我们选择在扬角尖补给点搭帐篷而不是不断的赶往发云界,因为从扬角尖到发云界这一路都是没有补给点没有休息点的,同时这些山路都是绕山而开,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一不小心腿软了就能滚下去,如果是夜晚,即使有头灯也看不那么清楚,再加上会害怕和疲惫,这风险太大了,今天这么大的雾我们几乎都看不到山下面,最清晰的时候也就看到二三十米远吧,已经能够感受到高处的恐惧了,感觉我们真的特别幸运。四点多到了发云界,这里有成片的客栈,不过因为大雾我们完全看不清楚,路的前方通往哪里我们也不确定,所以选择在发云界找个可以挡风的客栈门口搭帐篷了,不想冒走夜路的风险,而且这里有水,是最好的露营选择地点,等我们搭完帐篷做完饭六点钟左右,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在帐篷里暖暖的吃着晚饭想象着还有人在赶夜路,就觉得虽然背这么多东西重装上来确实挺虐自己的,但胜在我们自由度高,也不需要一天走那么多路,反而没有那么疲惫了。
九、发云界-绝望坡
9:30-17:30 发云界-绝望坡,8小时,夜宿汇锦山庄。
早上太阳出来了终于可以看清发云界的全貌了,不过因为雾气还是很大,也看不到什么云海。
往金顶方向往这个方向走,一路会路过很多客栈。
从千丈岩兄弟客栈开始这一段都是千丈岩了,我们仍然在看雾。
一般这种一个爬坡路一个下坡路最终都是汇成一条路,天气好的话倒是可以爬坡拍拍照。
武功山非常有名的山脊线景色,我看了网上的图片,春夏绿油油的会更好看一点,秋季茅草是黄色的,山脊线也是黄色的,再加上雾,看不出啥来。
在山脊线前面遇到的一位很牛逼的大叔,他自己一个人重装徒步了一个多月,刚把云南走了一遍,武功山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人家可是刚从雨崩下来的。
到了新高老庄客栈可以歇一歇再走,前面是好汉坡了。
好汉坡路旁的奇形怪石挺多的,大雾真的是让我错失了好多的风景呀。
正式开始爬绝望坡,接下来你会知道为什么叫绝望坡,绝对的名副其实😵
有几段坡度几乎60-70度的路段是装了扶手的,不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上下😱
翻完一个坡,你以为到了
太天真了,还有下一个
以为终于到顶了,你想太多了
回头一看这个绝望坡爬得值了,云雾缭绕仙山秘境可不是随便能够看到的
到绝望坡顶的时候刚好看到日落的最后一点余晖,遇到一个短袖短裤的重装徒步大神,这坡上已经有一千七百多米海拔了,风大到如果我不是背了这么重的包可以吹着跑的程度,冷到不戴手套手指冻僵的程度,他居然短袖短裤?!
到了绝望坡顶的汇锦山庄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虽然我们有头灯,但我实在不想赶夜路去星空草甸营地了,今晚就住客栈吧,120元/人包早晚餐,一间房上下床四个床位,还好人不多,相当于我们两人一间房了,还有热水澡可以洗,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吗,果断住下。
当日日记:早上六点多钟就被走过的人说话的声音吵醒了,爬起来准备烧水做早餐,发现虽然昨晚下了一场大雨,但今天放晴了,终于看到太阳公公了,而且我们住的地方是
的雾气也散去了,才发现昨天被雾遮盖的发云界的真实样貌,我们因为在雾中找不到方向也不确定要去哪里差点迷路,也不敢随意挪动,现在看的清清楚楚的,原来那几条路都可以通往下面大片的客栈这个地方。我们昨晚选择的露营的地方挺不错的,完全没有风,虽然下了点雨但不也不至于太冷,一晚上虽然睡得不踏实但也算是好好休息了一下了。
我们收拾完所有的东西已经快9:30了,别人在了解到我们的脚程的基础上都判断我们今天到不了金顶,我当然知道我到不了金顶,我压根没想让自己那么累。
一路上一样不断的被超越,遇到了一个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家,他从龙山村走到发云界才用了三个小时,而且他也算是重装了,简直太牛了,而来一聊才知道他刚从雨崩那边过来,独自一人出来玩了一个多月,还说雨崩那边徒步比武功山变太多了,羡慕,我下一站也去雨崩。
途中遇到的人没有一个的包比我们大比我们重的,虽然走得慢,但是突然有一种自豪感。遇到一个跟我们反方向的独自一人的重装徒步的女士,是我上山以来遇到的第一个穿lowa鞋的,跟我撞鞋了耶。她听到我说“我带帐篷睡袋锅炉食物就是为了走到哪累了就休息,同时如果天气不好没拍到好的照片可以多停留几天拍照”,瞬间觉得我的玩法很高大上,说“本来重装穿越是自虐线路,你这是玩成了奢侈线路”。
千丈岩、好汉坡啥的我觉得跟后面的绝望里比起来真的都不算什么了,绝望坡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绝望,以为到山顶了,还有一个山头,以为马上到了,原来还有,觉得下一个应该就是了,居然还没到……就这样一路不断的往上爬,加上好大一段都是极度陡峭危险的,那些部分都装了铁栏杆来帮助人们上下山借力,我总有一种万一我踩不稳或者是脚打滑会摔倒山下去的危机感,加上背着这么重的包真的是觉得完全超负荷,我不是在运动,我是在凭着求生欲和生存本能往前走,如果不能到下一个可以搭帐篷的地方,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雾,我们应该会因为失温而昏迷吧,在加上太阳马上就下山,雾越来越浓,完全看不清前路了,这风险越来越大,好不容易我们走到了一个山庄,了解到一晚一人120(包一个床位,早晚餐,热水洗澡)我马上决定今晚住下来,不要再冒险往前走了,虽然再走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星空营地了,但风险太大了。肉肉居然想在门口搭帐篷,我现在躺在床上写日记都能听到外面狂风怒号的声音,这要是搭帐篷估计被吹下山了吧,进来里面终于可以好好的吃一顿饭洗一次澡睡一次觉了,这是我们一开始以为的,我本来早早就想睡了,因为明早还要起来看日出,结果隔壁那两女的居然开始聊婚姻和恋爱,不知道这木板不隔音吗,越聊越大声,导致我睡意全无,只好拿起手机开始写日记了。
希望明早起来可以拍到日出,明晚可以拍到星空,这样我就觉得这一趟圆满了。
十、绝望坡-金顶
7:30-11:30 绝望坡顶-吊马桩,12:30-15:00吊马桩-金顶 昨晚睡前问了客栈老板日出是几点,老板说如果明天有日出的话6:20,这句话让我担心了一个晚上,因为晚上风真的太大了,云真的太多了,早早爬起来架好相机和gopro,可惜云层太厚了,只看到朝霞和金(红)光普照,也是绝美了。
吃完早餐,7:30又开始继续走走走了
看到这个摄像头就意味着进入景区范围了,前方是观音宕,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翻了无数个山头后到达了星空草甸营地,一看这架势,还好昨晚我们没来这里露营,估计会非常吵吧。
网红的气质不是我想要的,据说之前帐篷节的时候整个山谷都是帐篷,五颜六色的。
路上遇到过很多挑夫,这边的是最轻松的,可以坐缆车上来再继续走,不像后山,从山下爬上来。
到了吊马桩发现景区就是景区呀,有人维护治安,有卫生环境良好的卫生间,还有免费的热水可以装。
雾来前一秒拍到的,刚按完快门大雾就把整个吊马桩给笼罩住了。
从这里开始是1000米的台阶就可以到金顶了,不过今天雾那么大上去了能看到什么吗?
路上遇到几个跑山的,太牛逼了,这可都是上坡下坡呀,全是台阶。
走到距离金顶还有150米左右的时候突然像是一下子拨开了云雾,我们从云层雾层走了出来的感觉,豁然开朗了,原来这就是云海。
追拍一只在大风中逆风飞翔的老鹰,风不断的把它打下去,它不断的努力想要风上金顶,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分钟左右,期间有好一段时间它都停留在原地(空中),这是多么强大的飞翔能力。
当日日记:感觉身体开始适应了这样的强度,加上出发的比较早,走起路来也比较有力气,路上走走停停感觉比前两天要快多了,到了吊马桩发现居然有免费的开水可以装,肉肉赶紧拿了锅出来去泡粉丝吃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休息点太舒服了,导致这一休息就到了12:30才开始出发往金顶走,在吊马桩指示牌显示距离金顶1000米,全是台阶,貌似走了一万多个台阶吧,从我们开始往上走的时候开始起了浓雾,周围又是白茫茫的啥也看不见了,我还在感到可惜,感觉这一次估计看不到云海和星空了,很纠结要不要多住一晚再走。谁知道走到距离金顶150米左右的时候雾开始散开了,我们一下子走到了云层之上,因为我怕晒黑所以把自己整个人给包起来了,包子,墨镜,头巾包脸,冲锋衣,手套,几乎没有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了,结果一路上被人当大妈或者是大姐,还有人很好奇我这打扮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看来女人真的是一穿的宽松不修身加上没有打扮就会被嫌弃,也不看看自己年纪多大了,大姐这种词喊得出口吗?
到了金顶之后感觉这一天的辛苦真的是值了,云海太美了,整个云海把所有的山都遮盖住了,只有向着金顶的更远住走有三座山冒了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我昨天走的绝望坡那里。很幸运的看到了一只逆风飞翔的老鹰,金顶上那么大的风,它在很努力的想要飞上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甚至是与大风抗衡一直停留在原地,我决定把它封为这一次武功山徒步最精彩的瞬间。我在金顶上为了跟拍不断的被风打下去又不断的风起来的老鹰居然背着我的大包跑了起来,简直不能更孔武有力了。为了能拍出一张让我满意的和云海的照片,今天是没少折腾肉肉了,只是他的摄影技术和拍摄技术我是真的不想吐槽,各种奇葩的角度和取景,天天被我说,天天不进步。连着几天的高强度让我们恨不得立即马上下山好好的洗个澡睡一觉,想想再走下山估计我们还要在半路住一晚,决定直接索道下山吧,结果才发现原来金顶到金顶索道要走差不多半个多小时,金顶索道到了要换庵中索道又要走半个多小时,一路的下台阶已经让我的大腿小腿陷入僵硬状态了,又怕站不稳,又怕一脚踩空,又怕崴脚,反正就是怕滚下去把我的单反摔坏了,为啥不担心自己呢,反正都全身酸痛了,可能也就那样了吧。下到山脚实在受不了了,直接包了辆车回萍乡市区,路上订了酒店,全程只想睡觉和想吐,明显感觉到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了,如果还要继续走下来估计我会哭。到了酒店有一种刚放出来的感觉,什么都想点什么都想吃,还想把所有的衣服都拿去一次性洗干净,回归城市人生活。
十一、最后的感悟
在山上看到了很多的垃圾,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活动对于大自然的破坏,也看到了有“留下微笑和脚步,保持环境整洁”的活动,最少8-10个塑料瓶就可以换价值12元的纪念品了,最多可换价值50元的纪念品,需要3公斤以上白色垃圾,有固定的兑换地点,纪念品倒不是重点,关键是这活动是长期有效,我想下一次来我会轻装,然后用袋子装垃圾下山,上山容易,在山上做有意义的事情很难。
徒步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天气,也路过了很多危险的路段,背着远超自己承受范围的背包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着,生存的本能让我们畏惧高处,讨厌极端天气,抗拒未知,这一次,我把自己交给大自然,用心去感受,远离城市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武功山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山在那里等着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