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位于鹰潭贵溪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于此炼九天神丹,传说“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据道教典迹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63代,历经1900多年。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道教发祥地,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月4日下午,从大觉山抵达鹰潭,下榻金怡国际大酒店,5日8点前入园游览。
龙虎山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游览路线可以从游客中心开始,由近及远分别是高空栈道、象鼻山、桃花洲、仙水岩、无蚊村、正一观、上清古镇;也可以从上清古镇开始,由远及近,最后回到游客中心。由于景区多,又比较分散,各个景区之间有观光车连接,游览时需要徒步与观光车交替进行,门票设计为两天有效。
在景区停车场泊车时,一位姑娘要我们先买票,可以引导把车子开进景区,游完去她家吃饭。咨询停车场工作人员,答案被否定时,再向其他旅友请教,不少人是两日游。购买门票不知所措时,售票小姐给出了人性化的方案,先买半价门票和交通车票共45元,再根据时间可能和体验需要,在码头临时购买竹筏票100元。这是一个妙笔生花的建议,给了我们因时制宜的选择。景区内游人如鲫,组织有序,大巴车、小火车、电瓶车川流不息,景点间的候车时间不过3、5分钟,即便马不停蹄、不坐竹筏,游完全程也要7、8个多小时。
从游客中心检票进入景区,首先坐观光车到第一个停靠点下车,徒步高空栈道。龙虎山属于丹霞地貌,包含了我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型,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为主。高空栈道就建在这些峰丛的悬崖峭壁之上,全长3公里左右,沿途可以观赏龙虎山各种丹霞地貌,如正断层、洞穴、孤峰残丘、巷谷、丹霞崖壁、地层、倾斜岩层、丹霞峰丛、丹霞石柱、丹霞石梁等自然景观,边走边看,耗时1个多小时。
在众多的丹霞奇观中,少女之春、小仙女岩、一线天、试剑石、蜡烛峰、雄狮回首、仰首蛙和象鼻山是最象形的丹霞地貌。在丹霞崖壁上,垂直节理或裂隙通过的地方,岩石一般较为破碎。水流沿着裂隙面下渗冲刷,加上风化溶蚀作用,从而将破碎的岩屑带走,形成长轴近于直立,长度远大于宽度和深度的凹槽,少女之春、小仙女岩和泸溪河边的仙女岩都属于这种竖状洞穴。仙女岩号称天下第一绝景,小仙女岩与之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整体形态稍小而已。
象鼻山是红色砂砾岩层受地壳抬升、节理切割和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左侧山体似象身,巨大雄伟,右侧残余石梁酷似大象鼻子,惟妙惟肖,整体造型好似一头饮水的大象,被誉为“天下第一神象”。丹霞峰丛在长期的流水冲刷剥蚀及重力崩塌作用下,石峰间的谷地进一步扩大,让石峰根部不相连,丹霞峰丛就变为丹霞峰林,若组成峰林的石峰呈柱状时称为石柱。蜡烛峰是峰林中一个相对孤立的石柱,其顶部呈火焰状锥形,平地拔起,四面如削,如蜡烛般高耸云天。
走出高空栈道就是象鼻山东门,搭乘观光车来到桃花洲,正是仙水岩上午10点升棺表演的时间。由于演出要30分钟,担心错过游览的黄金时间,拍几张照片,坐观光车前往无蚊村。直到游完上清古镇折返时,才走去仙水岩,静心观看升棺表演。表演每天四场,分别是10点、12点、14点和16点。在升棺表演前,是工作人员演出和鸬鹚表演。据专家考证,龙虎山内16座山峰的崖壁上共发现207座崖墓悬棺群,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绝大部分是古越人所葬。景区采用最原始的杠杆原理,进行吊装演示,让游客对崖墓悬棺之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仙水岩是竹筏终点的码头,起点在正一观。坐竹筏的人,出了码头就可登高观赏仙水岩崖墓群,并在路边游览仙女岩。行者没有坐竹筏,要从桃花洲过浮桥,先看仙女岩和崖墓群,折返时绕道半天仙迹,现场观看升棺表演。丹霞岩槽在长期流水冲蚀、化学溶蚀作用下,软弱岩层或透镜体易被侵蚀流失而形成槽形的洞穴即丹霞岩槽。在仙水岩丹霞岩槽中放置有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人棺木,年代久远,数量众多,位置险要,成为龙虎山三大奇观之一。
走出桃花洲,回到象鼻山南门,坐观光车前往无蚊村。无蚊村位于泸溪河东岸,群山逶迤,溪水曲折,翠竹满坡,村前碧波荡漾,舟辑穿梭,村内树木葱茏,房舍古色古香,宛如世外桃源。村子不大,只有50来户人家,历来靠捕鱼、种地为生,村中人多长寿,又有长寿村之称。来到景区,首入眼帘的是一代巨匠吴昌硕先生的故居,门前的昌硕广场以“诗、书、画、印”体现了一代宗师的四绝艺术成就。无蚊村最奇特的是没有蚊子,主要原因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没有蚊子赖以生存的池塘环境,而且还植有香樟树。
走出无蚊村,坐观光车来到正一观。这里是交通中转站,下车后可直接游览正一观,也可去竹筏起点码头。由于正一观到上清古镇比较远,从游客中心方向去上清古镇的话,则需要在正一观下车,然后移步换乘上清古镇的观光车。同样,从上清古镇逆向游览的游客,也要在正一观换乘去游客中心方向的观光车。
正一观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位于张道陵炼丹处。汉和帝时,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后,溯信江来到这里,建草堂,炼九天神丹,初创道教,成为我国道教的鼻祖。第四代天师张盛自蜀回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尊父命“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从此,历代天师在此开坛授彔,龙虎山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首教传播中心。正一观最早的名称叫“祖天师庙”,为张盛所建的庙宇,宋代时改称演法观,明嘉靖年间称正一观。现在的正一观是2000年在被毁正一观原地上按宋代建筑风格新建的,座东朝西,南北对称,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整个建筑群灰瓦白墙,古朴典雅,气势雄伟。
上清古镇是游览的最后一个景区。一下车,就有自称讲解的人引领参观长庆坊、朱老爷殿和大雄宝殿。不知何因,走着走着,一车人的队伍就成自由行了。古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条长达1.5公里的古街上,有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留候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景点,重檐、丹楹、彤壁、朱扉等典型的道教建筑风格,让这条古街特色鲜明。沿河栉比鳞次的吊脚楼和船埠头,更让小镇显现出江南水乡的风格。镇东面有上清宫、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泸溪河对岸有明朝宰相夏言的故里。
走出长庆坊,沿着古街一路向东徐行,首先让人称奇的是鹅卵石路面。古街的路面都是用泸溪河的鹅卵石铺砌的,形如鹅卵,光滑圆润,长扁不一,密密麻麻,排列有序,有的还排列成太极或八卦状,相当精巧。这些石头经过成千上万年泸溪河水冲洗、撞击,棱角尽损,再加上近千年行人的脚底打磨,已经光亮可鉴。行走其上,除了舒适,仿佛触摸源远流长的道教历史。古街逆泸溪河水而上,每一家房子总比前一家房子往前凸出一点,据说这是当地人预示家事兴旺的象征。
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为历代天师起居之地。北靠西华门,门临泸溪河,面朝琵琶峰,依山带水,气势恢弘。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建筑布局成八卦形,这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府第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建筑华丽,工艺精致,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是我国现存的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
泸溪河发源于福建光泽原始森林,沿途经过云台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镇、正一观、仙水岩、马祖岩,汇入信江,进鄱阳湖,注入长江,全长286公里,在景区流经长43公里。两岸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奇峰怪石很多,河水清澈纯净,过滩呈白,遇潭现绿,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坐竹筏顺流而下,可以观赏仙水岩十景中的八景:“云锦披不得”“石鼓敲不得”“道堂坐不得”“莲花戴不得”“玉梳梳不得”“仙桃吃不得”“仙女配不得”“老婆背老公走不得”。龙虎山是值得称道的地方,景色优美,服务更好,因时间太紧,只能忍痛割爱竹筏观景。
(赣皖穿越旅行日记3 2021.10.11写于南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