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5

三清山、龙虎山等自驾游(1)

        2023年6月7日至6月14日的行程中,主要目的地是向往已久的江西道教名山----三清山和龙虎山。此行程来回共2500公里左右,本着休闲的宗旨,整个行程分几段,每段控制在小于300公里或小于3小时。这样不至于很疲惫,轻松游玩。 

第一站

桐庐县严子陵钓台

    桐庐主要是严子陵钓台景区,好几次出游经过,没有安排在计划行程中,有一次在计划中,但由于高速上拥堵,预估时间不够,放弃了。这次正好在苏州与三清山之间的中间位置,没理由不去。

    苏州至桐庐的目的地约263公里。上午8:00出发(6月7日)11:30到桐庐芦茨1号度假酒店,办理完入住手续、吃完午饭,便去了严子陵钓台景区。酒店位于富春江畔芦茨村的芦茨湾。

        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距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距桐庐芦茨1号度假酒店约6公里,是富春江上的主要风景区。因东汉严子陵隐居于此得名。严子陵,名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东汉初年隐士。少时曾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子陵不愿出仕,遂更名隐居。刘秀再三盛礼相邀,授谏议大夫,但他不为所动,还是选择隐居生活。

 离开酒店,途经富春江水电站大坝,大坝上一边可以通过车辆,只是会车是双方要小心,因为路不宽,另一边是吊起大坝闸门的龙门吊车。

下午1:30,到达严子陵钓台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

游览严子陵景区首先坐船游览号称“富春江小三峡”,我不明白这小三峡是富春江水电站大坝建以前就这么称谓,还是大坝建后才有这小三峡的美名。回家百度后才知富春江小三峡是富春江桐庐七里泷至建德梅城一段,全长24公里,是富春江上风光最美的一段。富春江小三峡,分为龙门峡、子陵峡和子胥峡。从七里泷口到严子陵钓台为“龙门峡”,长约4公里,而我们坐船游览的一段只是龙门峡的一小段,也配称游览了“富春江小三峡”。

【山上看小三峡】
【山上看小三峡】
【船上看小三峡】
【船上看严子陵景区】
【船上看严子陵景区】
【船上看严子陵景区】
【船上看严子陵景区】
【严子陵钓台景区码头】
【码头上的游客在等船去下个景点】

而后游船停靠严子陵钓台景区码头,开始游览严子陵钓台景区。

在严子陵钓台码头上有一座牌坊石刻,正额:“严子陵钓台”;背额:“山高水长”,为赵朴初、沙孟海所书。其取自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为严先生所写:“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天下第十九泉】昔指严陵滩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写道:“西扬、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当年陆羽又品天下水味,以此泉居“第十九”,故名。昔时江岸有“天下十九泉亭”,已圮。1983年于祠堂左侧复建。

 1983年10月,桐庐县在严子陵钓台景区建立了碑廊。碑廊全长53米,共有碑22方(其中古碑2方)。碑文内容大部分是赞扬严子陵高风亮节。碑文作者除历代著名文豪、诗人外,还有帝干,县令和普通百姓。

沿着台阶向上走,不一会便来到了“东台”。东台,又名严子陵垂钓处。相传严子陵在此垂钓。范仲淹曾赋过“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的名诗。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游览后,曾赋诗感叹“钓矶平可坐,观奇恨来晚”。

东台向西约100米处便是“西台”。西台是爱国诗人、抗元民族英雄谢翱哭祭文天祥之处。圣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他只身游浙东,经桐庐,过七里滩,登上西台,设文天祥牌位,哭祭亡灵,用竹如意击石作歌,为其招魂,好不伤心,直到竹石俱碎。

看罢东、西台,于是向山下走回游船码头。

回到码头,坐游船去“云峰烟水阁”。

“云峰烟水阁”为纪念唐代诗人方干及其后十八进士而建,2002年4月建成。她高28米,重檐攒尖顶,上下分四层,是一座完全建在水中的阁楼。三楼“云峰烟水阁”匾额点出阁名。昔日鸿鹅湾(江南龙门湾) 带风光秀丽,芦茨村渔船都停泊在此,旧有“鹅十景”。现登楼可品茗、赏钓台新景。

游览完“云峰烟水阁”,坐船回到了游客中心,“严子陵钓台”景区就告一段落,取车回酒店。

桐庐县富春江镇的“风情小镇”

    回到酒店,看看时间还早,就去芦茨老街逛逛。所谓老街不同于那些明、清时期建的老街,其实就是新街。1958年开始建设富春江水电站大坝,芦茨村就迁移到现在的位置,所以村里的建筑都是当时建造的。

    而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的就是这里的风景。因此桐庐县决定按图造镇,将芦茨风情小镇的主题定为“富春山居图中的风情小镇”。将相连的芦茨、茆坪、石舍三个行政村作为“风情小镇”的创建片区,其中后两村为保留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村内保留着大量的古建筑。

    这些古建筑多为明清两代和民国所建,由于地处浙西山区,与徽州的地形地貌相似,因此受徽派建筑影响较大,同时兼具山地建筑的特征。

芦茨村没有老建筑,几条街都是饭店、旅馆等包吃包住农家乐形式。小小的村落充满了商业气息,来度假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风景好是其一,空气清新是人们及其向往的,当地特色的美食可以让吃货享受不尽,再说附近的旅游景点也不少。

老街上只有一家“芦茨剪纸”店吸引我们,门口挂着一块“谢玉霞剪纸”的木牌。桐庐剪纸也是国家级非遗,据介绍有1000多年的历史。桐庐早在五代时期就有了剪纸艺术,至清代已经形成了家家户户剪窗花、贴门神的民俗盛景。店内有位女士,以为是谢玉霞。一聊后便知是谢玉霞的女儿。她介绍道她母亲是位随建设新安江和富春江水电站大军的医生。从小喜欢画画,后来学习剪纸,她的作品多次得奖。开店纯属对艺术的爱好和对剪纸的传承。

谢玉霞的女儿与我们是同龄人,很聊得来。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才离开了店,找了家饭馆吃了晚饭后回到了酒店。

6月8日早上,天下着雨,吃完早饭就去了“风情小镇”的茆坪、石舍村。酒店离茆坪村约6公里的车程,十几分钟就到了村口。

茆坪村至今有900余年历史,三面环山,自村北向南一条卵石铺筑的古道穿村而过。也是通往浦江义乌等的一条商贸之道。村口古树苍天,清清的溪水绕村流过,风景宜人,文人墨客多次来村写生,特别是谢晋,李泣多次带剧组来到该村拍电影。由于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当时建筑中,建筑风格别具一新,现保留的古建筑群就能证明。现保存完好的有县级文保单位"文安楼"、"胡氏宗祠"及一大批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建筑,村中自己组织的女子板龙队还多次参加杭州"西博会"。 

到达时雨不下了,但天很阴。我们跟村里的指示开始了游览。

【村口的大樟树】
【村口的大樟树】

胡氏为茆坪村大姓,人口占七成。清乾隆37年(1772 年),茆坪村的胡氏家属开始建造此宗祠。宗祠坐北朝南,面积1800 平方米。三间三进长方形,粉墙黛瓦风火墙。第一进改建为戏台,作为村民室内集体娱乐活动的场所,第二进悬挂清朝皇帝钦赐平寇有功的胡绍康的"平寇”圣旨匾(原件已毁,现为仿制),以缅怀功臣; 第三进悬“振德堂”盛额,表达胡氏宗族以德处世的愿望。珍藏于宗祠、已沿袭了九百年的《胡氏宗谱》,记录了茆坪村及所在区域的历史沿革。

胡氏宗祠

在快结束游览时,天下起了大雨。

离开茆坪村前往石舍村,两处相距2.5公里。

石舍村与建德、浦江接壤。通过S210省道,与芦茨村、节坪村相衔成线。古村选址位于山地、河谷平原的交接地带,四面环山,三面临水,负阴抱阳,风水甚佳。石舍古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现存除保留较完好的石舍古街、马岭古道外,还有一批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精义堂、存仁堂、厚载堂、方东辉民居、方伦伟民居、方明军民居等在古村中熠熠生辉。我们打着伞,在村里转悠。

石舍村的地理位置仿佛比茆坪村更适合商业行为,沿江畔的民宿建造的很漂亮。至于那些古建筑只是一个外壳,里面都被改造过,失去了原味。

离开了石舍村,回芦茨湾的酒店,吃了午饭退了房,便前往这次的主要目的地三清山。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三清山、龙虎山等自驾游(1)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