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游 8.宜丰特色菜 舌尖上的独特风味 每道菜有一个故事
在宜丰的旅程接近尾声,最后想和大家分享几道当地别具特色的菜肴,它们承载着这座小城独特的饮食文化与烟火气息。宜丰菜几乎都是辣的,和云贵川湘一样都是无辣不欢。
2月28日在一间刺身专门店就餐,没想到宜丰这个县城还有三文鱼刺身,还是私厨,每天只能开4桌,所以到这里吃饭是要提前预定的。
这间店主打就是三文鱼刺身,席间还让主厨拿着红罐子装的干冰往三文鱼刺身上喷,白雾弥漫,仙气飘飘。除了主打的三文鱼刺身外,更喜欢以下的特色菜。
用餐时,我拍了几道极具特色的菜,还自己胡乱取了菜名。
清炒淮山:这里的淮山口感脆爽,还加了些许红辣椒,吃起来带着丝丝辣味,入口格外清爽。
年糕炒排骨:这道菜是酸甜口味,深得我心。排骨炖得极为软烂,我猜测是不是先把排骨炖好,再加入年糕回锅炒制。年糕软糯香甜,这道菜的味道竟有些像无锡的糖醋排骨。
桃胶炒蛋:活了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回品尝这道菜。以往我只知道桃胶可以用来煲糖水,没想到还能用来炒鸡蛋。炒过的桃胶入口有点沙沙的,和煲糖水时那种软糯缠绵的口感截然不同。想到家里还有些被我遗忘的桃胶,我打算回家就把它们找出来试试炒鸡蛋。
茄子炒豆角:这是一道常见的粤菜,不过这里加了点辣椒,别有一番风味。
重点要介绍一下宜丰的烧卖。广州的烧卖矮矮墩墩地直立着,里面的馅料一目了然,是咸香的;而宜丰的烧卖呈长条状,横躺在盘中,里面包的馅料十分细腻,我竟吃不出是什么食材。关键是,它是甜口的!我还是第一次吃甜烧卖。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特意查证了一下,原来宜丰烧卖还有专门的词条介绍。它是江西省宜丰地区的汉族传统名点,有着备料特殊、成型别致、香甜酥烂、入口消融、甜而不腻、四季适宜等诸多特点。其制作过程颇为讲究:以猪肉、面粉、白糖、胡椒粉、芝麻粉为原料,先将猪肉煮熟剁成细末,与白糖、胡椒粉、芝麻粉搅拌均匀。再把上等面粉加水搓成湿面团,压成直径10公分的圆形薄皮,将配好的馅料包入面皮,捏成鸡蛋大小、石榴头形状的圆柱体,最后上笼蒸熟即可。可奇怪的是,我吃的时候怎么也尝不出猪肉的味道,只觉得这甜味十分独特。
还有这里的炒饭也与众不同,米饭是细长条的,有点像广东的丝苗米。
我问服务员:“这是丝苗米吗?”对方被我问住了,表示去问问。
很快,厨师过来解释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米,不是直接从地里长出来的,是我们这儿的专家发明的。先把挑选好的大米捣碎、磨烂……”
我忍不住插话:“这是科技与狠活?”
厨师连忙否认:“不是不是,大米捣碎磨烂成米浆后,蒸熟(就像米粉那样),再加工成米粒状,最后放入虾米、青豆粒、葱花等一起炒制。”
这道炒饭看上去颗粒分明,每一粒都晶莹剔透,入口鲜香,口感软硬适中,恰到好处。
3月1日的晚餐,选择了当地颇有名气的桃源小院。一踏入小院,古朴的氛围便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穿越回了旧时光。而小院的宣传也十分巧妙,它将央视《美食中国》栏目组拍摄的画面精心制作成广告,钉在木桩上,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美食充满了期待。
首先登场的是宜丰炒米蒸蛋,它还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滚冻子”。由于其配料的制作工艺相对繁琐,这道菜在宜丰民间差点失传,能在这里品尝到,实属幸运。与常见的水蒸蛋做法不同,炒米蒸蛋因炒米的加入而别具一格。制作时,先将鸡蛋打散,加入适量调味料,再抓上一把炒米轻轻盖在蛋液表面,随后放入蒸锅中。不一会儿,一道又香又嫩、热气腾腾的炒米蒸蛋就新鲜出炉了。当我尝上一口,那口感着实令人惊艳,蒸蛋在炒米的映衬下,不仅散发着淡淡的米香,而且更加鲜嫩爽滑,每一口都充满了惊喜。
提起“滚冻子”这个菜名,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清雍正年间,爱新觉罗·弘历登基之前,他的老师朱轼回老家江西高安村前给母亲做寿,弘历跟随前往。期间,弘历跟着朱轼游高安附近的新昌县盐步镇(今宜丰县新昌镇)品民间菜时,见刚上桌的一盘蒸蛋色泽嫩黄,面上凝状犹如鱼冻,并淋有香喷喷的麻油,色香诱人。弘历口馋,急不可耐地舀了一汤匙直往嘴里送,不想被烫得呼气不止,过了一会又觉香嫩滑口,于是就问主人菜名。主人用宜丰话回答叫“蒸咯咯”(咯咯,宜丰方言,指“蛋”)。弘历半天听不懂。情急之下,主人脱口而出“滚冻子”(“滚”,宜丰方言,滚烫的意思)。这下弘历听懂了,连连点头道:“哦,哦!只听说冻子是冷的,没想到这里的冻子是滚烫的,难怪叫‘滚冻子’……”从此,“滚冻子”这个菜名在当地就传开了。
接着是宜丰米豆腐。当一大碗黄橙橙的汤被端上桌时,我看到切成小块的“不明物”,还以为是年糕。直到服务员介绍,才知道这是米豆腐。说起米豆腐,我原本只知道贵州青岩古镇的很出名,没想到宜丰也有自己独特的米豆腐,而且做法大相径庭。宜丰米豆腐被切成1×1cm的小方块,先在锅内放入适量高汤烧开,接着倒入米豆腐再次煮开,然后加入盐、味精、猪油、干椒沫等调料,待入味后撒上姜葱花,一道美味的米豆腐就大功告成了。这道菜的特色十分鲜明,晶莹水嫩的米豆腐,口感丝滑,极易消化,还不用担心积食问题,尤其适合胃不太好的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大快朵颐。
还有那道令人印象深刻的“霸王鸭”。当整只鸭被端上桌时,我就被它的分量所震撼。用筷子轻轻一掰,煮得软烂的鸭肉便轻而易举地分解开来。这道“霸王鸭”巧妙地融合了辣椒和各种香料的香气,吃起来辣而不燥,香辣可口,对于爱吃辣的人来说,绝对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佳肴。经过精心的卤制和焖煮,鸭肉的肉质变得鲜嫩无比,入口即化,卤汤和药料汤的完美结合,更是让“ba王鸭”香气四溢,味道醇厚,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厨师的用心。
还有一道菜,我至今不知道它确切的名字,猜测可能是炒猪肚丝。这道菜的配料丰富多样,有红辣椒、黑豆豉和绿葱花,色彩搭配十分诱人。然而,它的味道却让我有些不太习惯,又咸又辣,还带着一股熏味,虽然独特,但可能不太符合我的口味。
回顾在宜丰的这段旅程,虽然这里的旅游景点有些差强人意,但丰富多样的菜式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宜丰的菜肴基本是无辣不欢,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个独特的故事,诉说着这座小城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2315图15 2025/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