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江阴澄江街道五云桥
每次去南门,即使绕一点路,我也会去看看那座五云桥。虽然我并不算太清楚五云桥的历史,但是因为它优美的桥型,看着颇有些年头的桥面,都会吸引我去走上那么一走。
五云桥位于江阴南门外,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单孔石拱桥,跨度长35.7米,桥高7米。当时的商人王玺因为运河两岸交通不便,于是购置石材,兵使蔡献臣以开河节余的银两加以资助,于是建造成了五云桥,方便东西两岸通行。
桥墩里侧有纤路,可见以前这条河也算是比较重要的航道。航船在这里,不需要脱纤,就可以过桥,也算是比较方便纤夫的设计了,考虑得还挺周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当然不是明朝时期留下来的原物。当时的运河水流湍急,船民们还有首民谣,说是船到八字桥,不撞船头就撞船艄,连经验丰富的船工都难以安安稳稳地过桥。河流湍急,对于桥梁的冲击力自然也是大的,很容易造成桥梁倾圯。
清朝康熙年间,知县沈世清倡导募捐,时有僧人子立响应,重建五云桥。乾隆五年,知县蔡澍捐款大修,并为五云桥题联,留下了南北联。其中南联题的是“桥卧长虹,倔万姓咸歌利济;江镇净练,百千年常庆安澜”,北联题写的是“建一邑之鸿规,会其有拯;乐四民之利济,惠节无疆”。
清嘉庆初年,五云桥倒坍。现在的这座桥,就是嘉庆年间重建的。到道光年间,曾两度修缮五云桥。同治年间,当地居民曾集资重修五云桥,加砌东西两堍。
几年前南门外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这座古桥也进行了整修,看着很坚固也很完整的样子。不过桥面倒是保留了原来的样子,不知道这些阶石,是不是从哪里搬过来的,虽然不是原来的石阶,但看起来也不像是新的,大概也是哪里的遗物。
我一直很不明白五云桥的得名,因为这里地处南门外,周围也没有能够与五云对应的物件。就是那座造型优美的天主教堂,似乎跟五云也扯不上什么关系。天主堂的建造年代不是很久远,很显然是先有五云桥的。
桥额的石头上有五个圆形的突起,分别镌刻着“重建五云桥”的字样,桥栏板外侧还留着八个字:“民国五年,邑人重修”。可见在民国的时候,邑人对这座桥也进行了大修。同时也说明五云桥这个名称,那是早已有之。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终于找到了五云桥名的出处,据说是因为这里“夕阳搁西山,晚霞彩满天”,看起来这里的落日余晖应该很漂亮,大概是因为西天的夕阳把天空映得红了,所谓五云,是指五色的云彩?不过说到西山,五云桥周边实在也没有山,连一座小土坡都没有,也不知道这所谓的“西山”,又是指哪里。兴许古时候南门外都是很低矮的平房,从这里能看到南闸境内的山吧。
虽说南门外和家的距离有点远,不过骑个小毛驴还是很方便的,所以我还真选了一个夕阳挺好的黄昏去看五云桥。站在桥上,看着河水被映得微红,倒也真有些五色云彩的意思。不过这样的景色,其实在很多地方都差不多,也并不是五云桥所特有。而唯有五云桥以“五云”为名,叫觉得似乎还有些别的由头,只是我没有搜索到相关的资料,只能牵强附会地觉得,五云桥的黄昏更美一些。
五云桥横跨的这条河,是原来的锡澄运河,被称为古锡澄运河。这条河在曾经的曾经,那可真是航运的主干航道,难怪会有纤道留下。南门外有一度还挺繁华,估计那时候的航运船只还挺多。毕竟,古时候可没有汽车和火车,要运输,主要依靠航运。君不见有多少码头旁边,都有着非常繁华的商街么?像扬州的东关街,就是典型的因为漕运而兴起的。
南门端明桥、高明桥是古锡澄运河由北向南的起点,五云桥是运河江阴至无锡的第一桥,这里在古代的时候,是江阴城外东西绕城交通的重要通道。端明桥和高明桥又称八字桥,如今已经重建,位于八字桥公园。
如今的五云桥,已经不再通行。虽然可以登桥,但是桥西被封堵住,告诉你“此路不通”。而今横跨河道的,是后来建设的桥。站在这座新桥上,可以一览五云桥的丰姿。
在五云桥以北,有一座天主教堂,我记得很早以前就知道这座教堂的,不过现在眼前的这座是2001年新建的,建筑面积1918平方米,钟楼高57米,台基高2米。原来的教堂始建于咸丰元年,距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可惜的是新建以后,原来的教堂没有保留,如今已经看不到那座教堂的模样,记忆里似乎规模不是太大的样子。
如今的教堂高三层,有三座高高的尖顶,都镌着十字架,中间的一座尤其的高,是西方罗马殿宇的风格。虽说现在的教堂很雄伟大气,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在被一只小狗追着吠叫以后,我自然更不敢往里走了。所以,我也只在教堂前的广场上逡巡良久,没敢往里面的修女楼、教友楼、司铎楼参观。毕竟不是信徒,也不大好意思走进去。
再次走回五云桥,站在桥上看教堂,被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的桔红色尖顶建筑,漂亮得像是童话里的风采。
澄明净练通河岸,桥卧长虹千百年。
日落西天垂暮意,五云霞色影蹁跹。
——七绝
自由行:江阴澄江街道五云桥
10月初秋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太湖畔的明珠!江南“小城”无锡的新区究竟有多美? 14104
- 【发现中国美,水韵江苏】魅力无锡,醉美马山,禅意美学秘境 79234
- 多情秋日相约无锡,太湖畔的浪漫与情愫 711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