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阳历年末的时候,把剩余的年假一股儿加起来,填完公司的年假申请单,等领导批准签字后,蓦然间,便有了别样的轻松,毕竟有那么八九天的日子可以完全属于自己掌控,无需为了工作起早贪黑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那般的兴奋。
似乎要充分利用好这么一个假期,便是出去旅游一趟,是的,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于是、搜肠刮肚地想目的地,最后把目标锁定在广西。广西的桂林、阳朔、南宁、德天和明仕田园是之前去过的,余下的首先想到的是柳州,然后是靖西的鹅泉,考虑到交通的连贯性与性价比,全程都以火车的方式串联起来,其中中转的南宁、桂林也作为顺带补漏的游玩。这样想来似乎效率更高,花费更经济,景点更多样化,符合自己一贯的理念。
2020-1-19
D1: 龙潭
柳州是一座工业城市,而且有两条铁路线在此交汇,不过说起旅游来,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把此处特意选为一个目的地的,以前有人说:“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前面几个都好理解,死在柳州的依据据说是其棺材质地的优质,新时代这些恐怕是用不上了;却还有一个说法,棺材的音韵听上去通官财,就成了升官发财的象征,国人在这方面的想象力真的很是发达,把本来一件有点毛悚悚可怕的事情向着良好的欲望走去,这种心理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我呢,因为桂林阳朔之前玩过了,南宁也玩了一小部分,在地图上搜寻的时候,对此处的一些风景与人文尚感兴趣,于是成了目的地。
龙潭公园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除了奇特耸立的山峰外,有几个碧水深潭,尤其是雷潭,那水温润如玉,假如阳光好的话,一定能变幻出更多的色彩层次,鱼在潭中的游动也清晰可辨;任何风景,有了水的灵动,一定是漂亮的,完全是天然的山水盆景,加上唐代柳宗元曾经在此为柳州城求雨祈福,更添了人文与历史的元素。
喀斯特地形最显著的是峰林与溶洞,洞中套洞,洞里连洞,洞中藏河,不过我对这种溶洞的喜好很一般,感觉大同小异,见过一两个以后,就没有兴趣了,故此,即便明明知道公园中有溶洞,也懒得进入探索了。宁可在光天化日之下,欣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景致;喀斯特山的形状是要靠想象力的,有的形状清晰,不言而喻,有的因为角度的不同,或者眼力与想象的差异,得到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而我呢,只喜欢看看这种奇异的造型,并不一定要觉得这像什么,那又像什么的。园内有一处叫美女照镜的静观,我当时愣是没有看出,回家以后看自己拍的照片,才发现的,可见这个现状的辨认并不容易,也因人而异。
龙潭公园挺大,而且还免费,风景真的一点也不输给桂林山水,至少不输给桂林市区的山水,而名气是很小的,星期天的下午,只少数的本地人在悠闲地散步或者锻炼身体,里面也配有些人造的景观,多是颇具民族风情的建筑,像风雨桥,苗寨、瑶寨和侗寨等,对于日常生活在水泥森林的都市人群来说,到此看看一定会觉得新奇好玩的。我喜欢这里的幽静和清闲,又不缺少风情与灵动,要是时间宽裕,愿意在此呆上一整天,不骗你的!
柳州的第二天,下起了密密的细雨,从下榻的宾馆横穿过马路,便来到了立鱼峰公园,立鱼峰是因为形状酷似一条跳立起水面的鲤鱼而得名,旁边有一小湖,名曰灵泉,正对着泉亭,后面还有一座古刹,古刹的后面是一座形似马鞍的山峰,比立鱼峰更高一些,两个山峰间,架起了缆车,从低处往高处望,那天因为细雨而云雾绕绕,宛若通向仙境一般,泉边还有刘三姐故居一座,对歌台一亭,湖边的泉亭旁,有一雕塑,是刘三姐骑上跳出水面的鲤鱼,升上了天空,成为歌仙……传说总是美丽的,也为景色增添着美丽。
原本想登上马鞍山俯瞰一下柳州的全景,雨继续在下,雾色更加浓郁,于是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乘一路公交去柳侯公园了,柳侯是指唐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柳宗元了,记得中学里学过其文章——黔之驴,捕蛇者说,当然“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也很有名,其它似乎已经淡化了,但用这么大一座公园来纪念他,说明柳宗元在为官的时候,肯定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才赢得了大家的思念与赞美,这当然是值得敬重的,并不单单是文学上的成就,其实白居易、苏东坡、还有更多的历史名人,又何不如此呢?
在柳侯公园的西北角,有一座迷你的园中园——中华园,里面假山盆景,曲桥亭台,布置精巧,移步换景。还配上了人工的烟幕,若隐若现间,宛若步入仙境一般。
从公园的南面出去,顺着街道再往南走,可以经过百里柳江上的文昌大桥,站在桥上观看柳江,观看古城楼,观看文昌阁,观看沿江的山水,视角极佳,尤其喜欢这里的水,是如此的清澈,又呈现出深深的绿,这还是阴雨天,要是阳光灿烂的时候,我能想象到那种明媚的绿色,定是一见就立马喜悦的绿色。
过了文昌大桥,回到南岸,左手边有一座小山,走近,山下有一座公园,那是架鹤山公园,山脚下有一书院,也以架鹤命名,也有溶洞和上山的道,有池塘,有歌台,游人极少,绕着池塘走一圈,到书院的对岸,再看那景致,宛若世外桃源般幽静和优美。
中午吃过饭,在宾馆稍稍休息了一会儿,便坐火车去南宁了。
每次到南宁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转火车,这次根本就是路过,只在火车站附近的旅馆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便坐火车去靖西。去靖西只为了一个景点——鹅泉。靖西当然还不止这一个景点,附近有靖西大峡谷,旧州古城,也有什么龙潭等喀斯特地貌的景点,不过这里的交通并不方便,假如像我这样一路都是坐公共交通去,极其不方便。否则、前年玩德天瀑布的时候,就可顺路带掉了,故此留到如今,也只是挑了一个自己心中最想去的地方。
火车一出南宁,便是一路好风光,仿佛处处是桂林山水,处处是万峰奇林,时不时还钻入一个又一个的长长隧道,
到达靖西已是中午,事先打听了城中冠超市有城乡大巴到鹅泉,就先到市区吃中饭;然后向当地人问大巴停在哪?结果是少有人知道,只得凭自己的感觉在附近找,看到一辆大巴停在路边,就问驾驶员是否去鹅泉的,他给我指路,就在马路的另一面,有一辆紫红色的大巴便是,这真是凑巧。上车一看,里面破旧不堪,坐车的都是些当地的老人,而且根本无视禁止抽烟的标志,在车内习以为常吞云吐雾,只得挑了一个靠车门口的座位,空气相对好一些,等待开车。十分钟过去了,上来一个男的售票员,车子并不关闭车门,先跟大伙聊天,看上去都是熟悉的人,车子启动后,慢吞吞沿着道路开,一路还零星不断地上人,座位不够时,前面的引擎盖上也能坐人,然后关上门,汽车便开始开得快一些了,这时,售票员才站出来,一个一个地收钞票,五元钱一个人,距离稍微短一些的,似乎收个二三元,中途也就下车了,到鹅泉下车的,只有我一人,终点叫梨泗,这是我下车后隐约记得的名字,看着汽车沿着公路转几个弯,在奇峰异林中消失后,既有一点高兴,又有一些茫然,感觉这地方实在是荒山野岭了,可是眼前的景色却又那么令人兴奋。
鹅泉村简直就是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源,青山碧水,田园良田,农舍家畜,一派农耕社会的天然画图,农家的住屋也是水泥的洋楼了,当然此处家家户户都经营着旅馆兼饭店的营业,移动互联支付也已普及;只是还保留着放养的鸡,圈养在河边鸭子,农田里的耕牛,远处不时传来的羊群的叫声……这些对于久居都市的异乡人来说都是好玩的。那天的居住是临河的一家,一幢六层的水泥楼宽敞明亮,每间客房都像模像样,放下行李,先去村里游逛。
村子就在景区的对岸,景区设有收票的卡口,据店主说早晨七点之前、晚上七点之后进入景区就没有人管了,门票当然是偏高的,原本想当天先逛逛农村的风光,第二天一早再免票进去,后来发觉景区的后门看守并不严格,下午在逛完了村庄以后,便悄悄在看守的眼皮下,溜进了景区。
鹅泉说是泉,看上去却有一个小小的湖泊那般大,仔细端详,才知道那是泉眼的部分,顺着不断溢出的水,流向地处,便是一条宽宽的河流,河流的一边是景区内,河流的另一边便是鹅泉村。
在泉眼的中央,有一小岛,岛上一小小的龙王庙,四周的水呈现出洋绿的颜色,水是透明的,只因光线折射的效果,看上去是那么舒心的绿,水中的鱼成群结队,放佛悬浮在空气里一般,微微晃动,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似乎挪到此处形容这样的光景也完全相似。
晚饭后,又去村口转转,发现有一些老年旅游团队,蹲在一座古老的十五孔的石桥边,等待放牛的人晚归,然后拍牛从桥上走过时连同水中的倒影,那是一座清代的狭长石桥,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一些人文的情怀,放牛晚归的情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
D4:世外桃源
第二天早晨起床,天还没有亮,就吃完早饭走出农家大门,外面一片漆黑,不见一盏路灯,不见一丝光亮,只凭着外面水流的声响和微微的天光,辨认着周边的方位与脚下的小路,摸着黑,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景区的后门,再次缓缓走进景区,似乎除了我以外,没有一个游人,静谧极了;凭着黑黢黢的山水轮廓,慢慢挪到了中央的小岛,静静地坐在水边,伴随着天色渐渐变亮,要是没有厚厚的云层,一定可以见到满天的心斗,也可是欣赏日出的美景,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即便没有这些景色,我也能在纯净的黑色里感受到这个奇妙的天地在演变,直到天色完全放亮。
我有点舍不得离开这样的地方,山水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美了,生活又舒缓,恍惚中似乎世外桃源,陶醉过后,我也深深地知道这是新鲜感、距离感产生的错觉,那么暂时就把这种错觉珍藏起来吧,也许离开后,会更加有美丽的回忆,难道这样不好吗?
背上背包,离开的鹅泉村,回望一下村口那座十五孔桥,我把一切的美都定格在照片中。然后走到新的公路大桥边,等车。公交似乎是等不来的,最后拦了辆当地带篷的三轮摩托,到达靖西市区,吃完中饭,再找了同样的三轮摩托去火车站,回到南宁去转车。
到达南宁后,依旧住在火车站附近,然后出去吃晚饭,顺便到南宁人民公园去逛逛,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抓紧时间爬到小山坡顶,看了看山顶炮台,又下山到小湖边散散步,依稀还记得前年来南宁去玩青秀山公园的情景,喜欢这里的蝴蝶兰、朱瑾、曼陀罗,以及各色鲜艳又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与花朵,还有带着从越南南北一路游玩回来以后的满足感,还有去了德天瀑布后的兴奋劲……
D5:又到桂林
这次来桂林也是转车,不过借着转车的名义再逛逛罢了。桂林市区是熟门熟路了,连住的宾馆也与上次相同,然后又去市区逛街吃晚饭,临近傍晚,准备去七星岩公园玩,据说是七点以后,公园就免收门票了,但到达的时候才六点不到,在公园大门口观望了一阵后,也大胆冒充当地人一样,大摇大摆进入了景区,玩过了许多美景以后,再来此处看看,山水自然是好的,却也不那么出挑了,感觉收那么贵的门票真的是不值,幸亏不用花钱了;公园内、只有骆驼山这个景点是令人心动的,只是夜色已经完全降临,只能像在雁荡山看灵峰夜景一般,看那骆驼的倩影,相机已经拍不出效果了,只有眼睛尚能在微弱的光线中辨别哪些凹凸的神奇与轮廓的美丽。
D6. 两江四湖补漏
桂林市区当属两江四湖景区最好看了,上次已经全部徒步走完,不过附近有一些小的景点遗漏了,不是不知道,而是为了顾全大局,尽量少走弯路,尽量多看精彩而舍弃的,这次有了充足的时间,便可以补一下遗漏和上次的遗憾了。比如李宗仁的故居,榕杉湖南面沿岸的部分等,只是打发些时间,悠闲散步散心而已,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转悠,总能给自己带来些新鲜好奇的感觉。
上次玩叠彩山的时候,记得有句话: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可见桂林是一个值得常来常往的城市,在广西的行程到此就结束了,当然,在我的心中,广西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游玩呢,无奈我们还是需要按部就班工作的,需要按照这个社会既定的轨道去循环往复地运转,需要回归到你暂时离开的位置,假如你能摆脱这个体系,做到完全自由,那么就可以更加随心所欲一点,更加任性一点,只是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欲望,我不想过分贪婪,但愿自己可以让这点自由保持下去,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