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5

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游记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8 月 和谁:一个人

2018年8月3日,下午,我驱车行驶在330国道上,前往金华兰溪的一个客户,发现路边有“诸葛八卦村”的路牌,正好停车下去转一下。诸葛八卦村原来叫高隆村,位于兰溪的西部的群山中,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诸葛八卦村一带地形如锅底,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四方来水,汇聚锅底,形成一口池塘,名曰钟池。钟池并不大,但这口水塘半边有水,半边为陆,形如九宫八卦图中的太极,奇妙无比。钟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的基点,村中建筑格局基本上都是按照“八阵图”样式进行布列,村内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0多座,是国内仅有、独一无二的古文化村落。

 

诸葛八卦村坐落在8座小山的合抱之中,这8座小山的分布很像八卦的样子,形成外八卦,村中的楼宇建筑、街道的建筑以钟池为中心,似太极阴阳鱼图,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形成内八卦,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小巷又派生出许许多多横向环连的窄弄堂,弄堂之间千门万户,星罗棋布着许多古老纵横的民居。接近钟池的小巷较为笔直,往外延伸时渐趋曲折,而许多小巷纵横相连,似通非通,犹如迷宫一般。外人进入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有意思的是,数百年来村中居住的诸葛亮后裔并没有意识到小村布局的奇妙之处,身在“八阵图”,不知八卦形。

 

中国传统的村落和城郭布局有依山傍水的不规则形和中轴对称的方整形两种,像诸葛镇这种围绕一个中心呈放射状的九宫八卦形布局,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尚属孤例,其重大价值不言而喻。诸葛镇为何如此布局,迄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这种布局是诸葛亮“八阵图”的翻版,是诸葛后人根据诸葛亮阵法精髓而设计的,这既是对祖先的一种特殊纪念,也是对诸葛亮“八阵图”的变相保存;诸葛后人虽然不嗜争强斗狠,但战备意识很强。如此布局,有利于在钟池一呼百应,从四面八方包围来犯之敌,无形中增大了取胜的把握。如此等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诸葛八卦村是现今诸葛亮后裔最集中的居住地,全国现在诸葛后裔一万零三百多人,而在诸葛村就集中居住了四千多。诸葛亮出生在山东沂南,琅琊人,隐居在湖北襄阳古隆中,拜相在当时的蜀国,引兵打仗南到云南,北到甘肃,最后病死在陕西五丈原,他自己一生并未来过浙江。诸葛亮的第十四代孙诸葛俐于(公元952年)从成都调到山阴(绍兴)为官,后任寿昌县令,因为他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就一直连任到老死。他死后他的儿子诸葛青于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从寿昌迁到了兰溪的砚山脚下,诸葛青的一个儿子诸葛承载在兰溪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世孙诸葛大狮,举家迁到现在的诸葛八卦村所在地高隆。

 

元朝中期,社会上层的士大夫之族非常信奉风水学说,他们认为一个家庭的祖宅如果座落在风水宝地上,必能发家致富,惠及子孙,兴旺发达。诸葛大狮精通阴阳八卦,是位风水先生,所以他就四处寻找风水宝地。后来终于在一个叫做高隆的地方找到了,它的地形是四周环山,由八座小山头怀抱而成,中心有一个水塘,这在当时被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式,大狮公看中了这里的风水后,就不惜花重金从姓王的人手里买下了土地,举家迁了过来,亲自规划,以先祖诸葛亮九宫八卦阵布局村落,在公元1340年前后,开始营造家园,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诸葛大狮以钟池为中心,以八条主弄堂为分界线,一开始就使村落布局形成了九宫八卦阵形式,并将全村所有住宅归入其中,而又恰好与外面八座小山头相结合,形成内外八卦,起到了非常好的自我保护,并严令子孙用其的方案营造房舍。从此诸葛亮后裔们便聚族于斯,瓜瓞绵延,日益繁衍,经济日益富裕,建房愈来愈多,村落愈来愈大,到了明代后半叶,已形成一个建筑独特、人口众多、规模庞大的村落。但是总体格局一直未变,并在大公堂丞相祠堂等十八厅堂建成之后,八卦村格局越趋明显,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当游客步入村中纵横交错的巷道时,大有似连非连,半通不通之感。

 

诸葛镇不仅布局奇特,镇中古民居也非常罕见,全镇保存明清古建筑二百余间,散布于镇中的小巷弄堂间,原汁原味,古风犹存,数量之多,结构之精,布局之奇,被建筑专家称为举世罕见。专家学者们称其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典范”,是目前全国保护的最好、群体最大、型制最齐、文化内涵很深厚的一个古村落,镇中有各类祠堂大多雕梁画栋,现存大公堂丞相祠堂是其中的佼佼者。长期以来,诸葛后人们聚居在诸葛镇中,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朴实而妙趣横生。历经千年,几经沧桑,八卦村的布局还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据说除了诸葛大狮的遗训:“不许更改祖宗留下的格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八卦式的布局具有独特的“防卫功能”和改善环境的功能,

 

钟池位于诸葛八卦村的中心,在大公堂正前面,面积0.24公顷,它的边上是一块与它逆对称面积的陆地,村民用以晒场之用。易经上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再加上“天圆地方”之说,空地和钟池正呈阴阳太极图形。陆地靠北和钟池靠南各有一颗水井,正是太极中的鱼眼。钟池的南岸是一个陡坡,顺着陡坡而建的几幢大房子从北岸望去一幢比一幢高,加上前面贴水一溜小平房,跌宕起伏,轮廓线大起大落,景象峭拔而优美。

 

钟池四周伸展出八条小巷,特点各个不同,形成了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大公堂就在它的坎宫部位,从它的正门边上东而去的一条十分幽深,一层层的台阶上坡,左侧是绿荫如盖的园子,的一右侧是一排排住宅的后墙,这条巷是通往村中十八厅堂之一的积庆堂的。钟池东面条巷子很平直,100米长。八条小巷似通却闭,似连却断,虚虚实实,犹如一张蜘蛛网,又宛如一座迷宫。钟池有一道墙,背面是一个“福”字,正面是一幅九宫八卦图,整个村子就是按照这个九宫八卦图修建的,所以取名为“诸葛八卦村”。中间是阴阳太极,两个圆圈是阴阳鱼的眼睛,向外浮射出去的是八个小巷子,在外围有自然形成的小山坡,被称为外八卦,里面是人为八卦,外八卦就起了一个天然屏障的作用。

 

大公堂坐北朝南,位于村的中心,在钟池北侧,始建于明代,据说是江南地区唯一的诸葛亮纪念堂。大公堂的大门极为气派,门庭飞阁重檐,高约10米,上悬一块横匾“敕旌尚义之门”。顶层有明英宗于正统四年(1439)所赐盘龙“圣旨”立匾一方,表彰诸葛彦祥赈灾捐谷千余石的义举。大门两边有“忠”、“武”二字,是因为诸葛亮生前被刘备封为“武乡侯”,逝后被刘禅封为“忠武侯”。整座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保存完好。

 

大公堂的建筑为五进三开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其中第三进两边刻着前后出师表,后进高悬着诸葛亮的画像,大公堂中堂展示的是诸葛氏族的直系表,以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为第一世祖,至今已历五十五代。中间太师匾上刻着《诫子书》,这是诸葛家族世世代代的族训。诸葛村家家户户都珍藏着《诫子书》,每年祭祖时,村里都要组织孩子们背诵《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大公堂里间十分开阔,可供数千人举行活动。堂内壁上绘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壁画。堂外围墙旁现存六株龙柏,暗示诸葛后人六族繁衍,人丁兴旺。两边有八张太师椅。这里是村中族长议事的地方。每年大公堂都要举行诸葛亮的春秋二祭,至今不缀。

 

诸葛村,“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传统遗风充斥在每一个当地人的心灵深处,青砖黛瓦间,或许这就是村内古朴醇厚民风延续至今的原因了。只有做到淡泊名利,脱离物欲横流的世俗,才能逐渐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为之努力而不至于盲从迷失,也只有做到了淡泊,才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些都是人生的大智慧。

 

丞相祠堂是诸葛八卦村里最值得重点参观的景点,与大公堂相距百米,面积1400平方米。丞相祠堂是高隆诸葛氏的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在清末民国初时进行了重建。清朝庙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宗祠才能建五开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所以丞相祠堂的门屋、中庭(享堂)和寝室都是五开间的,这是要与对应的规格相符合。

 

丞相祠堂坐东朝西,平面按“回”字形布局,有屋52间,由门厅、中庭、庑廊、钟鼓楼和享堂组成,古朴浑厚,气势非凡。祠堂的建筑物围成一个方形的院子,正中的中庭是祠堂最精彩的部分,中央四根柱子直径约五十厘米,分别选用上好的松树、柏树、桐树、椿树四种木料制成,寓意为“松柏同春”,以祈求家族的世代兴旺,长盛不衰,也保佑着诸葛八卦村,一春又一春,太平七百年。

 

中庭两边庑廊各七间,均有塑像,是历代有功名或对家族作出了突出贡献的诸葛后裔中的杰出人士,用来激励诸葛子孙们奋发向上,成就一番事业。从庑廊拾级而上,两旁分列钟楼和鼓楼。高台上,祠堂的最高处是享堂,正中供奉着先祖诸葛亮的塑像,高2米余,两侧分侍右侧的塑像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左侧塑像是诸葛亮的长孙诸葛尚,以及关兴、张苞像,气韵生动,呼之欲出。

 

丞相祠堂是村中规模最大、工艺最讲究、地位最高的总祠堂,诸葛氏族历代子孙考中举人、进士或升官,族中出现重大事情而举行祭祖、庆典仪式等都在这里。为纪念诸葛先贤孔明,每年在其生辰、忌日即农历四月十四、八月十八及冬至日,丞相祠堂都要举行大的祭祖庆典活动,和大公堂的祭祖同样隆重。

 

这座400年的建筑,工艺之精意之深,从殿上的装饰木雕就可见一斑,绝对是数一数二的精品,祠堂雕梁画栋,门窗栏杆等部件均雕刻精细,美不胜收。位于祠堂中心位置的木雕是整个祠堂精华里的精华,支撑享堂的每根立柱的顶端梁下,都有被叫做“牛腿”的三角状木雕,这些木雕牛腿,都以婺剧徽戏为主要题材,工艺精美绝伦,被誉为“镌刻技术之精湛,人物形象之逼真,分布范围之广泛,表现形式之多样,剧目之丰富,延续时间之长久”,是当之无愧的一座地方戏曲艺术博物馆。

 

雍睦堂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仲分宗良公享祀厅堂,门面以苏式砖雕装饰,精美而华丽。中央部分突出于两侧檐口之上,成三楼式,高约10米,檐下有砖的小斗拱,枋上有亚字纹,上方的竖匾刻有“进士”二字,二侧的墙全是平整的素面,烘托出中央的富丽精细和轮廓跳动。顶上有一葫芦,上插方天画戟,使得整个门面显得有节制、有层次也相当明快。气势雄伟而壮观。

 

雍睦堂共三进,门前有一小广场。左边有一侧屋,右边隔一小弄是保存很好的楼上厅民宅。清嘉庆年间仲分进士梦岩公倡首大修一次,民国三十二年又经重修。因年久失修,于1980年后进被毁。1995年重修时后进予以恢复。重修后的雍睦堂现辟为蜡像馆。有进士诸葛岘少年用功读书时蘸墨作蜜吃的故事,有“一科三举”的群组蜡像,还有进士诸葛琪,历任八县知县的诸葛蓉等的事迹展览。

 

从明代起,诸葛村的高隆诸葛氏家族遵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在大江南北和中南亚地区开设了三百多家药店,县志和宗谱中记载,如今诸葛村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就有十四家。据光绪《兰溪县志》载,一向发达的兰溪中药业,有三分之二是诸葛族人经营的。兰溪修志馆馆长祝谏在《高隆诸葛氏宗谱·序》中说:“吾兰药业以瀔西为著名,而瀔西药业又以诸葛为独占,以余闻之,有清中叶苏州之‘文成’、咸、同间扬州之‘实裕’,俱有声于时,除杭州胡氏‘庆余’、叶氏‘种德’外,当屈一指。诸葛氏设‘祥源庄’于沪上,南则广州、香港,北则津沽、牛庄,运输贸易半中国。如兰而伦,‘天一’药肆,驰名浙东,历百余年而生理勿衰。” 

 

天一堂创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140多年,创始人诸葛棠斋是诸葛亮47代后裔。他生于清道光甲辰年,原是儒士,国学生,钦加五品衔。后弃儒辞官经商,致力于药业经营。棠斋先生精于鉴别药材,善于经营管理,习药经商恪守“道地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敬业”、“为民”为办店宗旨,十分重视本店声誉与商业道德。如“天一堂”精制的全鹿丸,“天一堂”监制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皆按古方配料精制而成,疗效显著,为家藏必备良药。诸葛棠斋也成为当时浙江药业界的佼佼者。《诸葛氏宗谱》这样记载他的“吾乡商宗,声华并茂”。

 

大经堂位于下塘路边,是诸葛村的十八厅堂之一,建于明代,具体时间家谱无记载,是诸葛村仲分雍睦堂房派下的私己厅,共三进,苏式砖雕的门头。原在它的正前方二十步外有一门台,装饰豪华,木雕精致,可惜1972年被拆,墙基尚存。大门二旁有一对旗杆石,据家谱载,清乾隆年间历任江苏八县县令的诸葛蓉就是大经堂房派的人。诸葛村有7座厅堂有旗杆,大经堂就是其中之一。前厅金柱上的对联这样写道:“药业经营,遍南布北,可从志书查记述;医道高明,救死扶伤,且由宗谱说端详。”后厅前金柱上的楹联这样赞颂:“丞相子孙勤劳处世;高隆儿女医药传家。”

 

诸葛后裔们继承了先祖诸葛亮的优良传统,勤于学,精于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传,诸葛亮当年曾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而诸葛亮是千古第一良相,后人不可逾越,于是诸葛子孙们便不问仕途,一心学医。诸葛亮的后代,以诸葛承载这一系人丁最旺。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一系诸葛家族秉承先祖诸葛亮的教导,精心经营中医药业,所制良药,畅销大江南北,财富积累不少,大经堂便是诸葛承载家族在中医药业成就的集中展示。

 

诸葛族人大多从事中医药业,兰溪有句民谚:“徽州人识宝,诸葛人识草。”大经堂现辟为中药标本展馆,近千味中药标本就是诸葛后裔自己采集制作的,前厅展示的是药用植物标本,后厅展示的是几百种药用动物标本,有穿山甲、林麝、羚羊、玳瑁等。大经堂右侧是一小园,园门门台用小斗拱、托拱搭建,小巧精致。小园中种植杜仲、金银花、麦冬等药材和花草。中药业是一门专业性很高的行业,从采集到制作各种丸、膏、丹、散不仅要有很熟练的技术,而且要研读药书,诸葛族人明清时代从事中药业起就以父传子,以亲带邻,形成独特的诸葛药业文化。

 

寿春堂位于下塘北岸,由二进二明堂和五间二搭厢等几幢古建筑组成。民国以前是诸葛后裔和绍兴人开的一家当铺店。正门面对下塘,青砖门面,铇钉铁门。进门靠右是药柜,药架上整齐摆放着盛装中药的药瓶,靠左吸壁樘板上,挂着多块用金粉书写的介绍丸、膏、丹、散功效的挂匾。正中间堂楣有一古匾,上书“寿春堂”三字,二旁金柱上的楹联很有寓意: 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后堂楼是用于作坊的,现展示着一些中药炮制加工用具和炮制程序。有煎制驴皮胶、鹿角胶的铜锅,捣药的药臼、磨药的药磨、碾药的药碾、切药的药刀。一般药店都是前店后作坊,“寿春堂”药店也不例外。向右进一小门是一小展厅,展示的是诸葛村村民中收集来的一些原诸葛族人在外经营药业时保存下来的药用器具,有明代的石药碾、药坛,有清代的药碗、钱称、药匙、药壶,还有百年老店“天一堂”清代期间制售的 “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眼药膏”。“天一堂”、“保仁堂”的药店印章。

 

诸葛村原有三个药店,小病不看医,购药不出村,伤风咳嗽妇妪皆知用药。寿春堂中的中药购物商店,布置得古朴典雅,中间靠壁的展柜中人工制作的大人参与灵芝栩栩如生,购物柜中中药材琳琅满目,有祖传秘方配制的药酒配料和八卦茶,各种保健药材,应有尽有。诸葛族人在大江南北经营中药行业,皆以“地道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相标榜。药店内后金柱上的楹联:散称诸葛行军,驰名于世;学传濒湖本草,精义入神。

 

除了上述的建筑,诸葛镇内还保存着许多明清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仿佛如颗颗璨灿的珍珠,散落于镇中的每个角落。村落布局结构清楚,厅堂、民居型制多、质量高,宗祠的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各种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建筑豪华,结构丰富,古建筑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村内地形跌宕起伏,古建筑群布局合理,连绵起伏。村中水塘波光粼粼,竹木茂盛,巷道纵横,错落有致。像这样布局奇、规模大、年代早、数量多、种类繁、建筑精、保存好的古民居群落,不仅在江南,就是中国也不多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村落景观多样而优美,即有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又有环水塘而建的古商业中心,全村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统一的整体。诸葛村的大部分住宅都是造在起伏的山坡上,从前到后逐进升高,叫做“步步高”。住宅的门头,都是精美的以苏式雕砖门头为主要特色。门头边由简到繁变化很多。简洁的披檐,以非常明快的结构逻辑与极其和谐的比例显出当地工匠高超的技艺。华丽的披檐有雕刻精致的牛腿、斗拱、月星等等。矮门大多是花格心的,玲珑剔透,轻快又花巧。矮门上方离门楣大约30厘米的位置,架空有一道纤绣的月梁,曲线柔和而有弹性,作一些浅浮雕,与矮门呼应,完成了门洞的构图。大户人家大门包着铁皮,钉着泡钉,做得极其华丽。

 

诸葛村的民居,家家户户都有门联,贴在两片门扇正中,靠近中继的位置,又贴一对窄而短的副联。副联很简单,常见的是“开门大吉,迎春接福”这样不拘平仄的颂祷,门联则讲究对仗,如 “诸葛大名垂宇宙;孔明后裔承祖训”、“不须着意求佳境;自有其逢应早春”。不幸有丧事,则门联第一年为蓝色,第二、三年为绿色,常见的有:“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仍留芳。”、“径扫丹枫皆丧礼,门临白马尽佳宾。”门联下方,门钹外侧,家家都贴一对元宝,是金银剪纸的,在元宝形轮廓里剪出喜鹊登枝之类的图样。门框的两侧抱柱上,各挂一只木雕的葫芦形或花瓶形香插。

 

诸葛村最基本的住宅型制,称为三间两搭厢、对合、前厅后堂楼、三进两明堂、对合加楼上厅。三间两搭厢上面有楼,通常只作储藏之用,大型的三间两搭厢,是正屋三间,两厢各一间,当中为天井。对合就是密闭的“口”字形的四和院,它的正屋叫上房,隔天井建屋三间叫下房。风水术士说:门厅有堂门,上房堂屋有太师壁,二者平面合成一个“昌”字,有利于发家。 前厅后堂楼建筑是前进为落地大厅,单层,以迎宾接待客人之用。后进为三间两搭厢,有楼,为住室生活场所。大厅坐落在地上高敞宏阔,很有气派,大厅前有左右两厢和天井。三进两明堂三进都有楼,前后可以穿通,三进房子的屋脊,从前到后一个比一个高,叫“连升三级(脊)”。对合加楼上厅的型制是三开间,通敞而高,梁架很华丽,它用材考究,制作精细,雕刻讲究,富丽堂皇,连楼上铺瓦的椽木都刻有流畅的线条,精细工巧。这是诸葛村型制档的建筑,也是江南民宅中唯有诸葛村特有的。

 

诸葛村很多民居大堂内天井照壁上写的“福”字很特别,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福”字的结构组合,左边偏旁为鹿,谐音“禄”字,右边偏旁为“鹤”,“鹤”代表长寿,而暗藏个“寿”字,鹿鹤相逢为“喜”,本字为“福”。原来它蕴涵着“福、禄、寿、喜”这四个字。诸葛村明清时代民宅有200多座,是“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徽派建筑典型,它的建筑质量之高,规模之大,气势豪华而壮丽,被古建筑专家称为“中国古民居的富金矿”。是全国保护得、群体最大、型制最齐,文化内涵很深厚的一个古村落。

 

明代开始,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在城镇中发展起来,也逐渐向农村中渗透。诸葛村由于地理位址属三市交界处,交通发达,南商北贾过往较多。看着每日往来的行人过客,村民便在靠近大道的住宅内陆续开设了为过往客商们和过客服务的茶馆、饭店,以后就出现了各种杂货店和手工作坊。到清代经营当铺的绍兴人,修锁、补锅、打铁的东阳永康人,制糖、做糕点的义乌人,善于经营的徽商或开店或作坊在这里定居下来,上塘商业区就逐渐形成了。上塘商业中心是一条环形街,街外圈在陆地上,街内圈在架在水面上的水阁楼,店铺的形成各式各样,大致有排门式、石库门式和水阁楼三种。

 

2000年诸葛村投巨资对上塘进行了复原,重新挖出上塘,整修了口岸和路面,修复古店铺、住宅。复原后的古商业街、店铺一间紧挨一间。商业街上的排门式店铺二层略略向上挑出于底层,木板墙开有窗子,或实板推拉式或格扇式,窗的下栏有装饰性的花格栏杆,上下层的牛腿和骑门梁都刻有与商业性质相合的蝙蝠衔钱,古老钱串、元宝、聚宝盆等,石库门式的店铺两进三进较多,临街一进大多三间二搭厢,后进为作坊或住宅。

 

这种店铺在堂屋内设柜台,主要开设当铺和药店为主,现今古街上有葆仁堂、寿春堂药店。有浦江水晶、苏州刺绣、永康锡器、龙泉宝剑、古董店、字画店、百货店、保健品店。万源庄、永裕号、永泰昌、义生昌、笔耘轩等老字号招牌店铺都已恢复。沿街连片的水阁楼搭在靠岸的水面上,上塘水阁楼基本建于太平天国之后,全用木结构、木桩、木柱、木梁、木地板、木墙壁、木排门,水阁楼统一连排建造。上下两层,临水有挑台。以经营茶和小吃店为多,有馒头店、馄饨店、面条粉干店、烟酒店、理发店。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旅游服务中心。上塘古商业街是考察中国农村从纯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难得史料,也是诸葛村从血缘村落向业缘村落过度的见证。

 

乡土文化馆实际上是个博物馆,主体建筑也就是始基堂原是建于民国初年的旧学堂,另有十大展厅,分别是综合模型、农耕与家族文化、手工业与商业、年节习俗、婚庆与寿庆、文化教育、家谱制作与服饰古玩、中药业、戏曲、典型农舍。每个展厅各具特色,图文并茂,并运用多种声光电效果。展厅里均采用感应灯照明,既省电又增强了与参观者的互动。展厅中的展品实物据说有近两千件,全部从村民中间收集而来,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农耕器具、生活器具、手工业工具、商用器具、制药工具、婚庆寿庆器具、服装饰品、田契簿记、种类书籍、广告招牌、发票凭证等。有的展厅还有几尊栩栩如生的蜡像。所有展品生动记录了诸葛村的发展历程以及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诸葛村的文化,是融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市井文化为一体的村落文化。在这里,您可以亲身感受诸葛亮历代后裔宁静淡泊的村居生活和积极进取的民俗风情。 纺纱、织布是诸葛村妇女们--从小姑娘至老奶奶都必须从事的劳动任务之一。诸葛村的农坊馆里面有作板、古老的织布机、碾坊、碾盘、油坊、炒锅、小手磨等等。

 

百草生态园位于诸葛八卦村南侧,山水相映,园内竹木周布,林果飘香,生长着上千种中草药,还养殖部分供观赏的药用动物,是一个中药动植物园。园区占地220亩,是一个集教育学习,观赏识别,休闲保健的中药文化教育基地,使人们能直观了解中药文化知识,识草用药,养生保健。园区分药用动物观赏区、药圃体验区、观赏果林、垂钓闲区、景观荷田等五大区块。园内有中药炮制展示——本草坊;茶吧——香茗居;购物店——杏林铺子和传统古老的农坊器具体验活动项目。

 

享有“八卦奇村,华夏一绝”美誉的浙江省兰溪市诸葛八卦村西部石阜岩下,历史上有一片神奇的庙宇群,奇峰翠竹,曲径通幽,幽居庵、翠峰寺、文昌阁、隆丰禅院等壮丽宏伟的庙宇建筑,寺僧三百的暮鼓晨钟,十八罗汉金水桶金扁担的传奇故事,弥勒佛、观世音、关老爷、文昌帝曾经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求愿向善之心。“古寺青山外,疏钟哓雾中。渐催沧海日,遥度白云空。隐隐清随梵,铮铮韵细风,不知高卧客,幽梦几回通。”合韵的明代古寺写真了往日的美景。寺庙历元、明、清数代而香火不绝,享有“小灵隐”的盛誉。时光流逝,岁月沧桑,这里只留下了寺山、寺坞、寺畈的地名。

 

隆丰禅院庙宇群,恢复完整的佛文化内涵。复建后的隆丰禅院,占地10 万多平方米,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有山门、土地亭、大照壁、放生池、鼓楼、钟楼、伽蓝殿、天王殿、观音殿、诸神殿、子孙堂、文昌阁、法堂等建筑。庙宇群的所有建筑完全按明清寺庙风格复建,采巨木,选奇石,传统技艺施工,原貌古法装饰。寺庙奉观世音、十八罗汉、弥勒佛、四大天王、关老爷、真武帝、文昌帝等神佛,延请高僧主持,严守清规戒律,打造浙西名刹“小灵隐”的品牌。

 

诸葛八卦村的知名度远不及西湖、千岛湖。因为这个大村庄长期被世人遗忘,就像遗落在草丛的珍珠,几百年来期待着发现者。20世纪90年代初诸葛八卦村敞开村门,面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向诸葛八卦村走来。但在开放初期,来的绝大多数是中国国内的游客,境外旅客都涌到千岛湖、黄山,对诸葛八卦村只是擦肩而过。这个奇村作为诸葛亮后代最重要聚居地的地位正式确定下来。诸葛八卦村的村貌奇美,徜徉在街道上,那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让人得到极佳的审美享受。白粉墙上苏式青灰磨砖的雕花门楼,与披檐木门相映成趣。不少人家拥有花园、假山石,花红草绿,曲径回廊。漫步在颇具文化古韵的村落中,欣赏着融古建筑、木雕、书法绘画为一体的艺术佳作,犹如走入立体的画轴之中。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浙江金华兰溪诸葛八卦村游记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