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

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你可知叶老的心情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11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夫妻

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北郊的金华山西南山麓。景点包括双龙洞、冰壶洞、金华观、桃源洞、二仙洞、朝真洞、仙瀑洞、黄大仙祖宫等。

 2021年11月13日,我和爱人从东阳出发,自驾前往70公里外的双龙风景名胜区。这一回,我们打算仔仔细细地领略一番金华北山溶洞的风采。

沪昆高速金华出口,左转直行2公里进入市中心,右转行驶6公里,就可到达双龙景区。

车子驶离市中心后,公路平坦宽敞,两旁时时可见成片的苗木种植基地,那几千几万一株的罗汉松和红花继木,多得数不胜数。

下午三点,我们的目光被某村旁的一座水库吸引,便临时决定停车前往参观。

芙蓉湖大坝
芙蓉湖大坝台阶上的彩绘

原来,此村名“山下曹村”,位于金华山山脚、尖峰山以东。

芙蓉湖

“大似明珠径寸,黄如香蜡成丸”,说起枇杷,大家都知道金华最好吃的枇杷产自山下曹村。但现在显然不是吃枇杷的季节。

芙蓉湖边的花海和小泥房

位于山下曹村的芙蓉湖,是一个集绿色生态回归、游园嬉水、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金华山特色水上乐园。

在芙蓉湖坝顶远望大岭村

二十多分钟以后,我们继续前行。山路越来越蜿蜒陡峭,但新浇的柏油路平坦如初,不时有摩托车轰鸣而过。五六分钟之后,车子进入了大岭村。

大岭村

“山瞰城万家灯火,城望山人间仙境。”被称为“江南小布达拉宫”的大岭村,位于金华市北山南高丘。

公路边的角瑾花

村边公路两侧间或点缀着绿植小景,农户门前干净清爽,户两旁错落摆放着花卉盆景。

最耀眼的盆栽花当属三角梅,虽时值初冬,却依旧红艳如火。路两旁的各色角瑾花,将村子点缀得五彩缤纷。

村里步步皆景,唯美精致。村庄高低落差很大,一幢幢农舍,零星镶嵌在半山腰中,一层连着一层,可谓山野蜜语、层楼叠翠,远远就能望见这些“山中楼阁”。

站在村前的观景台前。脚下是碧波荡漾的芙蓉湖,两侧是连绵不绝的青山,远处是时隐时现的金华城。真有一种“手握尖峰山、俯瞰金华城”的别样风情。

因为是枯水季,芙蓉湖中的水不是很多。

因村中种植着大片的油橄榄,大岭村成了“华东橄榄文化基地”。

华东橄榄文化基地

鹿女湖离大岭村约15分钟的车程,它位于金华山半山腰上的鹿田村,海拔600多米,是浙江省内少见的高山湖泊。

鹿女湖

有人称鹿女湖为“金华的洱海”。湖面犹如一面镜子镶嵌在青山之中,湖水碧绿清澈,群峰倒影似画。

鹿女湖上的雕塑

清光绪《金华县志》记载:“邑相传宋玉女驯鹿而耕”,湖名因此而来。

改造后的鹿女湖,建设环湖游步道、亲水栈道3000米,打造了沿湖景观带,有水杉林栈道区、花海石浪区、举岩贡茶产业区、滨水沙滩休闲区等,凸显“仙山、圣水、密林”特色,成为金华山游客打卡的网红景点。

水杉林栈道区
花海石浪区
远处为举岩贡茶产业区。

大家可在此可纳凉避暑、休闲小住、养生恬性、环湖漫步、婚纱摄影、游湖观光、体验黄大仙文化和儒家文化。

在滨水沙滩区上婚纱摄影的新人

鹿女湖周边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农家乐,主打山野土菜。来这里尝一尝城里吃不到的美味,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

有故事的岩石
夕阳西下

就这样一路走走停停,直到晚上六点多钟,我们才到达当天的住宿地——金华双龙工人疗养院。

金华双龙工人疗养院

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疗养院之家”、“全国十佳疗养院”,也是全周总工会第一批确定的“劳动模范疗休养基地”。 

疗养院的网红月亮

酒店地处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座落在金华北山海拔586米处,是名副其实的山景房。

周边峰峦叠翠,远离尘嚣,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高出城市15倍。

第二天,我们前往离酒店十来分钟车程的双龙洞游览,高德导航把我们带到了洞前村最高处的停车场,这里离双龙洞口还有1公里多的路程。

简陋的停车场

停车费每车10元,停车场极其简陋,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路。之前曾经做过攻略,说双龙洞停车场车位紧张,往往无处可停。看来,此停车场非彼停车场。不过这样也好,在穿越洞前村的时候,可以顺便欣赏一下村子的美景。

洞前村

因座落在双龙洞前,此村故得名洞前村。村子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村子三面环山,坐拥双龙溪峡谷、双龙洞、二仙洞等景观资源。村内有树龄超300年以上的古树50多株。村容村貌整洁清爽,连续多年被评为婺城区美丽十佳。

在洞前村售卖的金华佛手

2021年11月14日上午九点,我们来到了双龙洞景区的门口。门票每人80元,景区区间车票每人40元,只售联票,不卖单票。各景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也不是很远,自驾车的朋友还是坐自己的车更方便。

双龙洞景区的门口

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三口曾经游览过双龙洞,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很多情景早已淡忘。牢牢记住的只有那浓密的大树、离奇的洞口。

吴邦国题词
明太祖朱元璋题词

双龙洞的出名,得益于两位文人。明初,金华山闻名遐迩,来此游览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当地民众不堪重负,将内洞闭塞,此后长达200余年,双龙洞无人问津。1932年,诗人黄维时带头整理金华北山,开辟双龙洞。次年,双龙内洞疏浚成功。

1957年4月14日,63岁的教育家叶圣陶,游览了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下游记《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编入小学课文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由此文的前半部分改编而成。很多游客,是孩童时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才知道浙江金华有个神奇的双龙洞。

那么,叶圣陶先生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之下撰写这篇游记?望文联想的老师可能会告诉学生,叶圣陶爷爷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写下了《记金华的双龙洞》,以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叶圣陶铜像

实则不然,1957年3月2日,爱人胡墨林患癌症去世,终年64岁。叶圣陶悲痛万分,在日记中写道:“墨以今日逝世,悲痛之极……余四十年来相依为命之人至此舍我而去矣……永不忘此惨痛之日”。

3月4日,叶老写了一首五律哀诗《墨亡》:“同命四十载,此别乃无期。永劫君孤住,余年我独支。出门唯怅怅,入室故迟迟。历历良非梦,犹希梦醒时。”

当时,叶圣陶担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职务。朋友和家人见叶圣陶日夜沉溺在悲痛之中,劝他去外地休养一段时间。

3月20日,叶圣陶在老友王伯祥和秘书等人的陪同下,一路南下,先后游览了武汉、广州、杭州、金华、温州、黄岩、天台、上海、南京等地。

5月17日,一行人回到北京。期间,4月12日抵达金华;13日,到金华一中听高三文学课,与师生座谈,并作演讲;14日,游览北山双龙洞,会晤金华二中校长;15日,访金华师范附属小学,与金华地区语文教师代表座谈。

洞前的大树

叶圣陶写下《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或许是思念亡妻的另一种方式。以往,妻子往往是他作品的第一个读者,现如今,斯人已去,念此茫茫,用叶老自己的话说,“设墨健在,今夕必同观,奈何不深感怅恻也。”

南国的良辰美景,仍然无法排解他郁结心头的失落哀愁。发妻去世之后,亲友劝叶圣陶再寻伴侣,均被婉言拒绝。叶圣陶和胡墨林,成为旷世之爱。

双龙洞洞口

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内洞与外洞相隔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面离河顶仅存0.3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

仰卧小舟而入

外洞宽敞明亮,可容纳千人集会与纳凉。北刻“双龙洞”,南撰“洞天”,“三十六洞天”为中华民国元老于佑任手笔。

内洞深邃潮湿,洞内钟乳石笋,奇形怪状,纵橫交错。在灯光的照耀下,水滴晶莹剔透,闪烁着神秘缤纷的光芒。

通往冰壶洞的台阶

沿湿漉漉的小道前行,不久可至冰壶洞。它洞口朝天,深约四十余米,寒气阵阵袭来,故称“冰壶”。一瀑布从悬空的岩石上倾泻而下,珍珠般的水滴,争先恐后地砸向石缝。

冰壶洞

出冰壶洞后向左可从桃源洞下山。向右可到朝真洞,但要攀千级石阶,绝大数游客会选择向左参观200米外的桃源洞。

出洞口

桃源洞迂回曲折,整个洞体犹如一个硕大的倒悬葫芦。洞中石帷重重,石笋悬空、石乳晶莹,重重叠叠,姿态万千,水石交映,分布着琳琅满目的奇岩怪石。

桃源洞
桃源洞

离开桃源洞之后,我们徒步返回停车场,顺路游览了二仙洞。

二仙洞入口处

二仙洞离双龙洞有九百多米的距离,位于洞前村内。它是村子筹资180万资金新开发的一个景点,又名双龙古堡,于2001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二仙洞

二仙洞为一座地下河溶蚀侵蚀型多层溶洞。洞中由三层溶洞、二层地下河及五条廊道、五座大厅等组成。

二仙洞
二仙洞

仙瀑洞离双龙洞距离2公里,适合青年人探险,老人和小孩不适合入洞。

仙瀑洞入口处

此为崩塌溶蚀型大型地下溶洞,洞口海拔705米,是金华北山溶洞群中最高的地下河溶洞。

有路也难寻。

仙瀑洞洞里套洞,洞中有泉,泉集成瀑,瀑坠成潭,鬼斧神工,奇险无比。

由于道路过于陡峭,很多地方只能架设角度达七八十度的铁楼梯。

铁楼梯

73米高的洞中瀑布,注入600平方米的深潭,可谓独具魅力,1999年被列为吉尼斯纪录,号称“中国一绝,世界之最”。但枯水季节基本看不到瀑布。

那日水小,看不清洞中瀑布
出洞口
出口处有玻璃滑道,但走下山也就十来分钟。

2021年11月14日中午12点,我们征服了仙瀑洞,觉得这个时候应该已经过了就餐的高峰,就去鹿女湖边的鹿村吃中饭。

不曾想,我们一下子就遇到了两个困难,一是无处停车,二是没地吃饭。因为路边已停满了车子,餐馆已坐满了客人。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在一家隐蔽的餐馆内安慰了咕咕咕叫个不停的肚子,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往鹿女湖畔的黄大仙祖宫。

黄大仙祖宫

黄大仙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地区华人中有着极大的影响,素有“侨仙”之称,被奉为财神和平安保护神。

黄大仙名初平,号赤松子,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北隅的黄湓村。

传说,他自幼良勤放羊,在金华山朝真洞、仙瀑洞累功40年,修得叱石成羊法术。后又与兄修炼至500岁,得日中无影之功。后遂行天下,匡世济民,成为民众喜爱的除妖祛邪、惩恶扬善的英雄。

2008年6月7日,黄大仙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帝为宗、太上为教的中国道教是中华文化之母。为发掘金华山得天独厚的亘古资源,满足海内外三千万华人同胞朝圣先贤黄大仙的夙愿,1996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资2000多万在金华山修复了江南最大的道观——黄大仙祖宫。

黄大仙祖宫坐北朝南,倚山望湖,海拔563米,周边时常涌现云山雾海,蔚为壮观,呈现道教特有的神秘气氛。

黄大仙祖宫祖庭深800多米,由19处宫楼阁台组成。七进制宫境深邃,成为中国之最。祖宫三拔头筹,一是道院大,占地79999平方米;二是宫殿大,赤松宫和三清宫均占地1000平方米,屋高20米上下;三是殿内陈设件和法器大,7.2米长的雕花香案,直径1.5米重3吨的铜钟,还有铜香炉,铁宝鼎,大木鼓等。

从南向北,黄大仙祖宫依次为石照壁,石牌楼,灵官殿,钟楼、祭坛、鼓楼,大殿,三清殿,祈仙殿等。

在赤松宫与灵宫殿之间,有一个祭坛,直径18米,占地255平方米。当你站在祭坛阴阳界处自说,或者你和朋友分别站在阴阳鱼眼处对说,都有强烈的回音和鸣。似空谷传声,遂命名为天音祭坛。

最近处为神奇的祭坛

浙江大学的一位学者慕名前来考察后认为,回音效果比北京天坛回音壁好得多。真是“不是天坛,胜似天坛”。

智者寺

杏黄的院墙、青灰的殿脊、金黄的银杏、碧绿的树丛……在灿烂的晚霞笼罩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午三点,我们又走进了智者寺的大门。

智者寺始建于公元526年,是南朝梁武帝为其“智者国师”所敕建的道场。

这座有着1500年历史的皇家寺院,是金华著名的佛教历史文化遗存,为儒、释、道文化和谐共存的代表。

智者寺香火鼎盛时,曾有僧人千数、寮舍千间,为历代江南名刹。

众多文人雅士与其颇有渊源。吴道子、刘长卿、徐霞客、陆游、郁达夫等曾游历于此,并有墨宝传世。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撰写了《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并以手迹勒碑。碑背面还刻有重修期间诗人写给方丈仲玘的八封书札。

多年以后,寺庙被毁,而这块珍贵的石碑,也辗转流落,最终收藏于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陆游传世诗歌近万,但书法作品极少,书写该碑文时已经79岁高龄。这是他晚年唯一存世的书法臻品。字体为行草书,书法飘逸潇洒,秀润挺拔。

1636年十月初九,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兰溪水路经金华城抵达罗店。攀登金华山之前,他在智者寺里见到了陆游的《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徐霞客连连称奇。不禁写道:“碑楷牍行,俱有风致”。

从徐霞客详细的行程记载中可以看出,“霞客古道”是以智者寺为起点上山,经白路下村,至羊甲山,尔后再折向东北,经弹子下斗鸡岩,再北上至鹿田村。

不过,跟众多寺庙如出一辙,智者寺也逃脱不了几建几毁、几毁几建的命运。

经唐、宋、元、明、清至民国衰落,大跃进建水泥厂,1985年扩建时残存被全部拆除,仅存古井一口,陆游手书石碑一通。

2010年开始重建后,规模超过历代,1500年历史的江南名寺重显雄姿,成为浙中西部佛教佛事活动中心。

重建的智者寺被慈源、灵源两溪环抱。仅仅是山门前的十几对石经幢、以及巨石天成的九龙壁,就显示出这座寺院的非凡气度。

寺庙前的石经幢

寺内每一处雕梁画栋都匠心满满,蔚为壮观。

2021年11月14日下午5点,我们才回到东阳,这两天真是行程满满,几乎把金华山游了遍,简单总结就是三个字:洞、道、佛。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你可知叶老的心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