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台婺越州自由行 感悟江南绿映红

天数:5 天 时间:8 月 人均:3600 元 和谁:一个人

每年七八月三伏天,总觉得懒洋洋、没精打采的,很想出去散散心、提提神。2023年8月中旬来到台州、金华、绍兴,游览了天台山、东湖、江南长城、镜湖湿地公园4个风景区,参观了天台、临海、金华、绍兴4家博物馆,打卡紫阳街、古子城2个历史街区和香林村、棠棣村2个美丽乡村,感到徜徉山水间、沉醉人文中,的确是放飞自我、缓解情绪的妙丹良方。

这次外出有三点体会:一是现在交通确实方便。这次大交通是动车,景点之间以公交和网约车为主,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一个双肩包,说走就走、出行无忧。二是感受了山水美景和地域文化。台金绍三地山川秀美、文化厚重名不虚传,天台山九级叠瀑,远望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近看流态各异、缤彩纷呈;“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依山就势,俯视大江,蜿蜒曲折,富有特色,堪称军事工程博物馆;隋代古刹国清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和合二仙、金华学派、会稽铜镜、越窑青瓷,见证了千年古城的灿烂辉煌;“春兰故乡”棠棣村,青山似黛,花木扶疏,展示了美丽乡村生态新图景……三是紫外线防护很重要。以往夏天出游,皮肤会晒红变黑,这次出现新情况,烈日下暴走后身上红斑丘疹密布、水疱风团四起,双手、胳膊和后背严重,奇痒无比、心慌不已,一个多星期才逐渐消退。咨询医生后得知,这是紫外线过敏引起的多形性日光疹。旅游开心,也要当心,意外随时有,过敏很难受,防护要到位,记得涂上防晒霜、穿上防晒衣、戴上太阳帽。

【第一天】天台山石梁飞瀑、赤城山

【第二天】国清寺、天台博物馆、天台山大瀑布、琼台仙谷

【第三天】东湖、台州府城墙(江南长城)、龙兴寺、紫阳街、临海市博物馆

【第四天】金华市城市展示馆、金华市博物馆、婺江沿岸景观带、古子城、婺城区城东街道“青春之路”

【第五天】绍兴博物馆、镜湖国家湿地公园、柯桥区美丽乡村香林村、棠棣村

出发啦——

【天台山风景区】

天台山风景区位于台州市天台县,是国家5A级旅游区,由天台山大瀑布、琼台仙谷、石梁飞瀑、国清寺、赤城山、济公故居、华顶森林公园等七个景区组成。景区之间有一定距离,自由行游客可从天台山高铁站乘7路公交车到天台山游客中心(半个小时一班),再由游客中心乘景区接驳车到各景区。游客中心到各景区的距离:赤城山1千米、济公故居2千米、国清寺3千米、天台山大瀑布+琼台仙谷7千米、华顶森林公园25千米、石梁飞瀑30千米。提醒三点:一是除了天台山游客中心(总游客中心),大瀑布、石梁景区也有自己的游客中心(分游客中心),不要搞混了;二是天台山高铁站只有到天台山游客中心、大瀑布游客中心的直达公交,单程时长分别为50分钟、30分钟,其他景区前往高铁站需中转;三是景区接驳车只能在现场买票,携程等OTA不卖车票、只卖门票。买票时要问清楚多长时间一班,最晚什么时候返回。

徐霞客(1587—1641),字弘祖,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1607年春天开启万里遐征后,34年间踏遍21个省、100多座城市、1200余座名山,形成二百多万字的考察游记,去世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他曾三上天台、六观石梁,《游天台山日记》被置于《徐霞客游记》篇首,开篇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好地方大家都喜欢,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等300多位诗人都来过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作名篇,所以后人说“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

这次我是中午到达天台山高铁站,考虑到石梁飞瀑最远,从游客中心过去约1个小时,游玩至少2个小时,下午半天时间应该够了,所以第一站选择石梁景区,省得明天乘动车前往临海,要算着时间游览,不能尽兴。

山高路长,说一说台州旅游。

台州是浙江地级市,下辖天台、仙居、三门3个县,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代管临海、温岭、玉环3个县级市,历史上唐代以来1400多年间台州府一直位于临海古城,1994年才将市级行政中心迁驻椒江区。年轻的台州市区缺少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一盘散沙”的地形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通枢纽,所以当地主要旅游目的地为仙居、临海、天台。如果对古城、古建感兴趣,那就直奔临海;如果热爱山水,就去天台和仙居;如果冲着度假、吃海鲜,就沿着海岸线走一走。这次出发前看了一些攻略,决定用三天时间在天台、临海转一转,台州市区留待下一次。顺便说一句,台州、天台山的“台”读“胎”(tāi),阴平(第一声),不是阳平(第二声)。

★★★石梁景区★★★

石梁景区的名称源自横空悬立、形似石梁的一座天然花岗岩天生桥,主要看点是飞穿石梁的瀑布、天下第一印“法华晨光”、五百罗汉总道场方广寺等。我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等曾在此取景。这里的瀑布水是天然形成的,明天要去的天台山大瀑布则是人工水库的水,两个地方各有千秋,如果时间有限,推荐石梁景区。

景区内古木参天,山峦滴翠,地势较为平坦,只在最后一段120米需要爬山。全程游玩约2个小时。

银溪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唐朝诗人孟浩然题写,“石桥”就是石梁。

小铜壶瀑布。瀑水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如古代计时工具铜壶滴漏。壶壁岩石光滑,两边的石头像两只猿猴在对饮。看,还有彩虹。

午饭时间到,来一顿……简餐!

渥云亭,石柱上题有唐代诗人徐凝的诗句“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

“法华晨光”篆字石印,四米见方,目前国内最大的石印,由台州篆刻家孙新龙2007年题书。“法华”指佛教天台宗经典《妙法莲华经》,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晨光”寓意天台山最早沐浴大乘佛光,是天台宗的发祥地。

山间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三百多亩,以甜槠、木荷、青冈为主,树龄大多在百年以上。

好样的,能屈能伸!

紫茎

甜槠

天台鹅耳枥

“石桥隐深树,朱阙见晴天”,唐代诗人朱庆馀所题。

金溪,与刚才看到的银溪汇合后,流向新昌等地,通达远方。唐代诗人就是沿着这条水路从新昌来到天台的,形成著名的唐诗之路。据统计,唐代2200多名诗人中,有300多位到过石梁。

应真沐浴潭,传说是五百罗汉沐浴修行之处。应真是罗汉的意译,意为得真道的人。

石梁景区的精华到了

不说话,只看景。

色如霜雪,声如雷霆,喷涌而出,飞落九天。

仙筏桥,植被环绕,绿意盎然,前面几张图就是站在这座石拱古桥上拍摄的。

古方广寺,位于石梁飞瀑之下,是佛教五百罗汉道场。所谓道场,就是僧人修行的地方。这里依瀑布流向从山顶由上而下建有上、中、下三寺。山顶为上方广寺,飞瀑边上为中方广寺,飞瀑之下为古方广寺。方广寺最早由昙猷大师在东晋年间所建,初名石桥寺,后多次整修,现在所见为1983年重建。寺中禅语对联很有特色: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古方广寺大雄宝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

中方广寺,与天台历史上一名赫赫有名的人物贾似道有关,南宋理宗时官至宰相、权倾朝野,与秦桧并称南宋两大奸臣。当年他出资在寺院旁建造昙华亭。亭名颇有内涵,意为在历史长河中,人生短暂生命匆匆,不过“昙花一现”而已。

从中方广寺侧门进来,另一个角度看石梁。

石梁腹部刻有两排字“前度又来”、“万山关键”。这八个字因为镌刻时间久远不是很清晰,我拍了半天,只能这样了。“前度又来”为清末台州知府刘璈所书,取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说明自己是第二次游天台观石梁飞瀑;“万山关键”是清末书法家曹抡选的篆书,表示这里是群山的关键险要之处。曹抡选是天台人,明天在国清寺内王羲之“独笔鹅字碑”还会看到他补写的“半边鹅”。

神龙掉尾,石梁瀑布群之一。上游之水在此激石上抛后陡然下降,就像白龙露出一截尾巴,故名。

左边石刻“第一奇观”,落款为“本山界洪题,怡静宇周书”,有资料说这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右边石刻“棲真金界”,意思是罗汉栖居的圣地,由清代某书法家所书。

铗剑泉,高40多米,瀑水因两崖相挟,呼啸下坠,状如倚天长剑。

石梁景区的最后是一段长120米的山路,要一直向上攀爬,陡峭的台阶会让平时缺少锻炼的人感到吃力。返回游客中心的最后一趟班车是下午5点,所以要预留足够的时间,最晚4点半前要赶到铗剑泉。

★★★赤城山★★★

赤城山距天台山游客中心1千米,所以我步行过来。门票15元,下午6点后免费。

赤城山是一座沉积岩剥蚀残余形成的孤山,高338米,因山上赤石屏列如城,望之如霞,故名。山上有紫云洞、玉京洞等十二个石洞,山顶有梁妃塔。主要看点是丹霞地貌和落日晚霞,“赤城霞起”为天台八景之一。

天色渐暗,前后左右没啥可看,基本上是纯爬山。台阶比较陡,一口气上去有点吃不消。走走停停,来回约需1.5小时。

济公院,位于山腰,纪念佛教禅宗大师济公。分为东西两院,东院1996年建造;西院是济公幼时读书之地,建于1987年。

玉京洞,又名赤城道院,上悬“第六洞天”匾额,门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秋霜比洁”石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1915年题写,表彰天台女子齐修兰的贞烈。

白云出岫,彩霞栖塔,落日余晖,光彩夺目。

梁妃塔,南朝梁岳阳王萧察于梁大同四年(538)为其王妃所建。四面七层砖泥混合结构,高27.5米,二层以上每层每面都有拱门供奉佛像。历史上多次被毁,现在所见为1947年重建、1978年大修后的建筑。

晚上尝了一下传统小吃猪肉麦饼,是一种以猪肉、萝卜丝和葱叶为馅的烙饼,稍咸,就着稀饭吃正好。一个人一碗粥(2元)一块饼(9元)就饱了。

★★★国清寺★★★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可见其地位之高和传承之深厚。这里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隋代高僧“智者大师”(智顗)在此创立天台宗,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到此朝拜,日本留学僧最澄来此取经后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国清寺为祖庭。寺院曾驻锡许多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等。不少文人雅士如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洪适、郭沫若、邓拓、赵朴初等均在此留下墨宝。寺院曾多次修建,现在所见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整修。

参观国清寺不需要门票。早上7点就开门,建议早点去,人少清净。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约1个小时可游览完毕。主要看点是寺院门前的石狮,大雄宝殿前的宝鼎、殿内的“娃娃脸”释迦牟尼像、殿后的千年隋梅,三圣殿左侧的王羲之真迹“独笔鹅”。

照壁上“教观总持”,由民国佛学家王震1935年题写。“教”指理论,“观”指实践,“总持”是绝妙圆融,“教观总持”的意思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统一,这也是天台宗的立宗之本。

“陏代古刹”,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陏”字没有走字底“辶”,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有关。杨坚在前朝北周政权的封号为“随国公”,即位后定国号为“随”,但觉得“随”字有个走字底不吉利,为保国运亨通,长治久安,就改成“陏”。赵老题字时采用隋代写法,彰显这是一座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

“国清讲寺”,红底金字,这是寺院的全名。一个“讲”字表明这里是讲经说法、研究佛礼的地方,区别于重修禅的“禅寺”、重清规戒律的“律寺”。

寺院前的两尊石狮,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猛一看石狮完全相同,细看才发现微妙之处。“母狮戏小狮,公狮踩绣球”,一狮轻抚小狮,充溢爱意,为母狮;另一狮手握滚球,运筹帷幄,为公狮。

国清寺的布局是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等。上图为雨花殿,此名在其他佛寺中很难见到。相传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精诚所至,感动天庭,下起法雨,故名。殿中供奉“四大天王”神像,又称“四天神”“四大金刚”,所以一般寺庙中此殿称为“金刚殿”或“天王殿”。

寺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殿额“大雄宝殿”由赵朴初题写,这四个大字是竖着写的,不像其他寺庙那样横着写,表明这是皇家敕造的寺院。

青铜鼎,清乾隆卅三年(1768)所铸,上书“圣寿无疆”。高3.8米,呈塔形,双耳三足,雕有三狮戏珠以及日月和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瓶、金鱼、盘结八宝图。

这尊“圣寿无疆”青铜鼎多年之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那里还有一尊“万寿无疆”鼎。之所以在千里之外的国清寺出现,与1973年寺院整修有关。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时,向周恩来提出想到天台山国清寺朝拜。但寺院年久失修,文革期间又遭到破坏,暂时不能接待客人。周总理随即要求启动国清寺整修计划,并拨款30万元,从北京调运珍贵文物。据统计,选送的佛像、法器达109件,包括寺院门前的两尊石狮子、这里的“圣寿无疆”青铜鼎、大雄宝殿内的释迦牟尼佛像等。

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青铜坐像,两旁侍立弟子阿难和迦叶。佛像高6.8米,重13吨,娃娃脸造型,国内独一无二。

隋梅,位于大雄宝殿右侧,由天台宗五祖章安大师手植。“隋梅”碑记及跋语由清末秀才陈钟祺、当代画家赖少其等题写。

国清寺曾多次整修,但这株梅树自建寺以来一直生存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国内五大古梅之一(楚梅:湖北沙市章华寺,晋梅:湖北黄梅江心寺,隋梅:浙江天台国清寺,唐梅、宋梅:浙江余杭超山大明堂)。

三贤殿,供奉丰干、拾得、寒山三位贤人。

观音殿,供奉千手千眼观音,两旁是或立或坐的观音三十二化身。

鱼乐国,寺院的放生池。

“鱼乐国”石碑,高2米,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

独笔鹅字碑。这个“鹅”字原为书圣王羲之在天台山主峰华顶山上一笔写就,后埋入地下。清咸丰九年(1859)被天台人曹抡选发现时仅剩半块。他细细研究,花了整整七年时间重新补全,移碑于此。据说右半边是真迹,左半边为补写。

【天台博物馆】

天台博物馆与国清寺相距1.2千米,就顺路看了一下。博物馆设有神秀天台、名城天台、家在天台、天台雅集、回到白垩纪等展区,展现浙东名邑“十地”之韵:佛教天台宗发源地、道教南宗创立地、五百罗汉应化地、济公活佛出生地、刘阮桃源遇仙地、唐诗之路目的地、羲之书法悟道地、霞客游记开篇地、诗人寒山隐居地、和合文化发祥地。馆内有许多佛教文物,如隋塔佛像砖、宋传教寺石刻造像、宋青铜三足鸟、五代金涂塔、国家级非遗“干漆夹苎”造像等,还有新石器时期的石矛、石斧、晋青瓷谷仓罐等珍贵文物。天台出土的恐龙新种骨化石、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化石(张氏巨型长形恐龙蛋)等古生物标本富有地方特色。镇馆之宝有唐“大中七年”铭茶碾、宋宝华石雕龙虎对峙石璧、清乾隆年间“西湖全景”十二屏刻漆寿屏等。

宋传教寺线刻造像,1984年发现于天台县螺溪乡传教村,共13块,刻画佛教护法天神中的“二十诸天”及佛本生故事,“四大天王”、“韦驮”都在其中。

北魏石刻浮雕佛像,四面刻有佛像,中间有孔。

明代贴金铜阿弥陀佛像

明代骑吼观音铜像

民国彩绘济公瓷像

和合二仙是寒山、拾得两位天台山高僧的化身。寒山手持荷叶莲花,谐音“和”;拾得手捧宝盒,谐音“合”,清雍正十一年(1733)被敕封为和圣、合圣,“和合二仙”的身份得到官方确认,天台由此成为和合文化发祥地。

民国彩绘和合二仙瓷像

民国浅绛彩和合二仙瓷笔筒

民国和合二仙锡烛台

新石器时代石矛、石锛、石斧

晋代青釉瓷谷仓罐。谷仓罐又称魂瓶、堆塑瓶,流行于三国、西晋时期,由东汉的五联罐演变而来,是江南地区代表性的随葬明器。这次在临海、金华、绍兴博物馆都看到了此类文物。

晋青釉瓷灶

晋青釉瓷猪圈、羊圈

宋青铜三足鸟。鸟多为两足,三足的少见,传说是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鸟。

民国堆漆髹金“胚胎文化”匾额。民国22年(1933),天台县政府建造图书馆时涉及夏柳溪地基和旧屋,先生欣然应允,县政府为此赠予金匾,既指图书馆有“孕育文化”之用,也褒先生有“孕育文化”之功。

清镂雕“一路连科”椭圆形青玉嵌饰。采用透雕镂空工艺,正面镂空雕刻鹭鸶和莲花,鹭与路、莲与连谐音,寓意科考中举、仕途得意。

明镂雕蝙蝠纹玉如意。如意俗称“爪杖”,手不能到达之处可代劳搔痒,尽如人意。

天台“三雕”木雕、砖雕、玻璃雕

清九狮戏球木镂雕额枋。枋为古建筑构件,为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该枋共镂雕九头神采各异的大小狮子,衔绶带戏球图案,雕工精美。狮子是中国传统瑞兽,百兽之王,象征富贵和力量,“九”与“久”谐音,“狮”与“世”谐音,九只狮子围在一起,寓意“九九归一”“九世同堂”。

天台石雕,以形象逼真、层次丰富闻名中外。

石刻浮雕佛像,造型与前面看到的相似,但尺寸要大些,中间没有孔。

天台山干漆夹苎,一种髹饰木制品的技艺,漆、苎是材料,干、夹是工序,早在东晋时期就在天台民间应用,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这种技艺能使素面朝天的木制品变得雍容华贵,而且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

干漆夹苎佛像

清康熙刻漆填彩西湖全景屏风。正面为西湖全景,由十二扇屏风组成,每扇宽45厘米,高270厘米,刻漆填彩,制作精细。背面有长篇铭文,记叙康熙年间天台人施留翁在福建从政期间,颇得好评,当地人士为其祝寿等内容。

唐“大中七年”石茶碾。茶碾是研碾饼茶的器具。经考证,唐代的品茶流程,先是将茶叶制成饼块,再用茶碾将茶块碾碎,然后加调料水煮,因此古人称“吃茶”而不是饮茶。

天台是我国已知恐龙蛋、骨化石数量、品种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博物馆内藏有历年来当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15个品种、2000余枚。

↗新种恐龙骨化石,出土于街头镇。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古人类研究所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矿物岩石学家陈克樵教授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挖掘并组装成架。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种,2/3多的完整率,非常罕见。从头骨、牙齿看是食草动物,而从锋利的爪部看,又是食肉动物,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

↗墙头曹圆形蛋(新种),出土于墙头曹镇。长47厘米,最宽处18厘米,蛋壳2毫米。

↗张氏巨型长形恐龙蛋。出土于水厂工地,距今约7千至1亿年。为纪念北京大学著名古生物学家张昀教授而命名,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完整张氏巨型长形恐龙蛋、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镶嵌在一块几吨重的大石头上。

★★★天台山大瀑布  琼台仙谷★★★

天台山大瀑布与琼台仙谷两个景点靠在一起,可以合并起来游玩。大瀑布是全程上坡,琼台仙谷是全程下坡,二者之间是长2.5千米的凌云栈道、180米的悬索桥谪仙桥、345米的玻璃吊桥会仙桥。大瀑布门票100元、琼台仙谷65元、会仙桥80元,如果买联票是165元,等于赠送会仙桥。大部分人的游玩方式是从大瀑布游客中心进,琼台仙谷西门出,出来后有免费接驳车送到游客中心(半个小时一班)。全程游玩约需5个小时。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只玩大瀑布,放弃琼台仙谷,谪仙桥那里有接驳车。

大瀑布总落差325米、最大宽度90米,层层叠叠的流水来自山顶的人工水库,拾级而上,追踪溯源,能从不同角度观看九级飞瀑,沿途还有山水风光、凌云栈道、摩崖石刻;琼台仙谷是花岗岩地貌景观,看点是青翠的崇山峻岭、清秀的湖水溪流、久远的传说故事。这次我10:30从大瀑布游客中心出发,边走,边看,边拍照,走走歇歇,15:40回到游客中心。开始还担心赶不上18点的动车,完全是多虑,后来改签成提前票。游览顺序为:李白广场→九瀑玉梭飞流→南天门→七八瀑幽谷叠瀑→六瀑悬瀑风雷→修真洞→五瀑阆苑仙瀑→四瀑群蛟争壑→一二三瀑龙游三井→凌云栈道→谪仙桥→会仙桥→黄帝祭坛→跨鹤台→金庭洞天→百丈瀑→悟真坛→九峰台→悬空廊→八仙湖→出口。

李白广场。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曾四入浙江,二登天台山,留下“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等名篇佳句。

九瀑玉梭飞流

南天门

七八瀑幽谷叠瀑

六瀑悬瀑风雷

修真洞

五瀑阆苑仙瀑

四瀑群蛟争壑

千丈峥嵘

空山飞瀑

群蛟争壑

一二三瀑龙游三井

一瀑穿树而去,二瀑临岩而下,三瀑挟缝入潭,山水相间,别具特色。

到这里,九级飞瀑全看完了,一二三瀑龙游三井、四瀑群蛟争壑、五瀑阆苑仙葩、六瀑悬瀑风雷、七八瀑幽谷叠瀑、九瀑玉梭飞流,真是瀑如其名、名不虚传,远望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近看流态各异、缤彩纷呈。

“天台瀑布落青天,观在天台瀑布边”,出自宋·张无梦《天台福圣观》,书法明·杨士奇。

山顶有小卖部,吃的喝的都有,价格也不贵,一瓶330毫升的可乐7元。

“世上求真客,天台去不还”,出自唐·张说《寄天台司马道士》,书法明·杨士奇。

天气很好,风景很好,心情很好,唯一的不好是太晒、太渴、太累了,但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

华东桐柏抽水蓄能水电站,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开关站等组成,上下水库落差260米,其中上水库利用运行多年的桐柏水库改建而成。天台大瀑布的活水源头来自十千米以外、因置换桐柏水库而新建的黄龙水库。

“琼台仙谷”就在前方

“上界仙宫此地开”,出自明·刘基《感兴》,书法清·翁同龢。

一路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摩崖石刻相伴,二千多米的凌云栈道也就不那么漫长无聊了。

“仙都”,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书法明·唐寅。

“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出自唐·柳泌《琼台》,书法宋·白玉蟾。

“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出自唐·李白《琼台》,书法宋·米芾。

谪仙桥,一座悬索桥,长180米。谪仙指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李白有诗曰“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琼台仙谷景区入口。此时距出发两个半小时,如果太累,不想继续游玩,可从这里出去,不远处有景区接驳车。

会仙桥,一座玻璃吊桥,长345米,宽4米。“会仙”的意思是,这里能遇到仙人。

这座高低塔双跨三墩玻璃悬索桥,将天台山大瀑布与琼台仙谷两个景区联为一体,形成山、水、湖、瀑、桥、道、仙、诗、文相融共生的景观带。

海拔424.7米

黄帝祭坛,琼台仙谷的第一个景点。

连续下坡

跨鹤台

金庭洞天,道教第二十七洞天。

百丈瀑

悟真坛

玻璃吊桥会仙桥,现在高高在上了。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也不见得啊,从山顶到这里不过才个把钟头。

九峰台,相传为八仙传道之处,四周九峰环列。

悬空廊,像一只飞鹤凌空栖歇在崖壁上

八仙湖,这里距出口不远了。

廊桥,背后是人工水库的大坝。

“通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

“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出自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当代书法家骆恒光题书。这里“胸”写成异体字“胷”。

八仙湖水库

“琼台仙谷”,落款“八桂钟家佐书”。这四个字总高46.3米,宽12.1米,是国内巨型摩崖石刻之一。

天台山大瀑布&琼台仙谷游玩结束,前后5个小时。天台山风景区还有两个景点,济公故居主要看“活佛”传说,是近代重建的;华顶森林公园主要看杜鹃,春天比较合适,这次时间关系没有游览。

这里海拔158.6米,与会仙桥高差266.1米。

大瀑布游客中心有直达天台山高铁站的公交车,票价2元,半个小时就到。

再见,天台山

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初即为台州府所在地,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风光秀丽,素有“山水窟”的美誉。这次用一天时间游览,领略了千年古城的韵味。

宝寿寺白塔

灵江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

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是临海古城3.12平方千米“组团打包”旅游品牌,包括东湖、台州府城墙(江南长城)、紫阳古街、龙兴寺、巾山等景点,其中东湖、台州府城墙收费,紫阳古街、龙兴寺等免费。景区面积不算大,一天时间足矣。

★★★东湖★★★

东湖开凿于北宋年间,经台州郡守钱暄疏浚拓建而成湖,并辟为园林,占地面积约280亩,由前湖区、湖心区、后湖区三个部分组成。主要看点是前湖区的荣兴堂以及湖心区的九曲桥、湖心亭、半勾亭、骆临海祠、樵云阁等。一般从南门进、北门出,出来之后正好是台州府城墙景区入口。

郑虔(691—759),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至德二年(757)因安史之乱陷伪获贬台州司户参军。到任后以教化百姓为己任,使台州由闭塞落后之所,变成“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理学名臣,代不乏人”的东南“小邹鲁”,被视为“吾台斯文之祖”。

荣兴堂,又称“钱园”,为纪念吴越钱氏家族而建。匾额“荣兴堂”三字由清康熙帝题写。

吴越钱氏家族是指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开创者钱镠及其后裔。钱氏众多族人曾先后出任台州刺史或郡守,南宋时,临海成为吴越钱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

金书铁券。民间俗称“免死牌”,是帝王赐给有功之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也称丹书铁契。为防假冒,将铁券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此件系临海“钱氏三宝”之一,为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因钱镠平定董昌叛乱有功的赏赐。上嵌楷书金字333个,明言“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这是复制品,原件在国家博物馆,是现存最早的一块金书铁券。

钱氏大铜瓶,“钱氏三宝”之二。钱鏐后人钱景臻迎娶宋仁宗的女儿、宋英宗的妹妹秦鲁国大长公主时,宋英宗赠予的陪嫁品。铜瓶为一对,饰有蝉翼回纹和麟凤图案等,祝福有情人出双入对、平平安安。这个也是复制品,后来在临海市博物馆看到同样的大铜瓶,不知是不是原件。

“钱氏三宝”还有一个金塗塔,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里没看到。

戏台

湖心亭,飞檐八出,翘角滴翠,高瓴流丹,梁壁辉煌,是观景揽胜的好地方。

半勾亭,取唐白居易“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之意,六根石柱擎撑水上,嵌空剔透,如一朵绽放在湖面的青莲。

骆临海祠,纪念曾任临海县丞的骆宾王(619—687)。初唐四杰,七岁能诗,号称“神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老少皆知。唐光宅元年(684),参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反周,作《讨武曌檄》,被誉为“亘古一檄”。与南通也有缘,骆宾王墓就在狼山脚下。

樵云阁,因高耸入云而得名。

上楼一看,几位老人在排练。

逢源亭,因亭阁南北的桥洞沟通东后湖与西后湖,取左右逢源之意。

★★★台州府城墙★★★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不单单是指北京八达岭,江南也有长城!这就是台州府城墙,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城墙。始建于东晋,扩建于唐,定型于北宋,完善于明清。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依山就势,逶迤曲折,宛如一条横卧在山间的巨龙。构造之独特,形制之规范,保存之完好,为全国罕见。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长城学会原会长罗哲文誉其为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城墙全长6000多米,现存4730米,高7米。有崇和门、揽胜门、朝天门、望江门、镇宁门、兴善门、靖越门7座城门,其中揽胜门、兴善门、朝天门都可检票进出。经典旅游线路是从揽胜门开始,沿八号、七号……一号敌台徒步而行,一路翻山越岭,到朝天门或兴善门出口,全程约2个半小时。四号到二号敌台之间视野开阔、蜿蜒曲折,最适合观景拍照。

爬过198级台阶,到达揽胜门。登上二楼顾景楼,可远眺东湖和城市景观。

戚继光(1528—1588),明朝抗倭名将,与临海有着不解之缘。嘉靖年间驻守台州府时,创下九战九捷的辉煌战绩,同时改善和增强了台州府城墙的军事防御与洪水抵抗能力。

八号敌台,双层空心敌台。上层为平台,四周有齿状的垛口、射洞、瞭望台,具有指挥和防御的双重作用;下层为空层,可驻军和贮存武器;上下层之间有梯相通。

双层空心敌台由戚继光独创,后来这一技术被运用到北方明长城。

百步峻,江南长城最陡峭的一段。传说唐朝大将尉迟恭奉命筑城,修到此处因地势太陡而多次被毁。某日清晨,见梅花鹿沿山脊奔跑留下脚印,心有所悟,下令沿脚印修建,果然成功,临海遂有“鹿城”之称。

白云楼,江南长城最高处。

一路前行,基本以下坡为主,只见两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其实古时候长城附近没有树木,不然敌人容易潜入隐藏。现在是和平年代,这里雨水又充沛,于是树木越长越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阳光虽好,也不要贪晒哦……哦,哦,我的细皮嫩肉啊

“至真妙道”,清雍正皇帝为道教紫阳真人张伯端御笔题书。雍正尊崇佛教而贬其他,唯独对张伯推崇备至,曾为其《悟真篇》作序。

“大将军”炮台。古炮长三米,重达千斤,系明末郑成功从荷兰入侵者手中缴获,一直保存在临海。此为复制品。

城墙外的梅花鹿,来自吉林通化,是浙吉两省对口合作后引进过来的。这个“鹿寒舍”,与刚才百步峻“灵鹿引路”的故事正好契合。

蜿蜒曲折,逶迤绵长,出片的地方到了。

望天台,也称天坛,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祭天称王的地方。建筑采用“三层九循坏”形式,汉白玉扇形台板、台阶、栏杆都是九的倍数。

烟霞阁,依山临江,古典风格,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历史上江南长城多次整修,唐代为泥夯土墙,高3米;宋代增高1米,并在内外加砌包砖;明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增高2米,内外加砌包砖,并在结合部用条石平放拉结;清代略加修补加高。前后几代人的用心维护和修缮,使之成为保存最完好的城墙。

梅园,曾是台州官署后花园,花开时节,幽香沁人。

大文峰塔、小文峰塔,巾山上的两座唐代砖木结构古塔。山上还有千佛塔和南山宫塔,四座古塔同处一山较为罕见。

瓮城,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大多为半圆形,设在城门外口,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可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形成“瓮中捉鳖”之势。江南长城现有四座瓮城,分别在靖越门、兴善门、镇宁门、朝天门,由清康熙年间台州知府张联元加筑修建。

望江门大桥

马面,城台的别称,凸出城墙外,形如马脸,可供士兵三面御敌。江南长城的马面一半弧形一半方形,为国内独有。除军事功能外,马面的弧形也可减缓洪水的冲击。

从朝天门开始,是一路上坡。到了望江门、镇宁门,一直到兴善门,基本都是平路,没有坡度。

大文峰塔、小文峰塔、千佛塔“三塔同框”

兴善门出口到了

兴善门又称南门,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城门外设有半椭圆形的瓮城。

★★★龙兴寺★★★

龙兴寺靠近兴善门,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初名神龙寺。寺院入口牌坊上的“神龙古刹”便是此意。抗战时被毁,仅存唐代的千佛塔。

寺院在弘扬佛教天台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唐代高僧鉴真第四次东渡扶桑前曾住锡于此,第六次东渡时该寺高僧思托跟随,在日本传播律宗,弘扬天台宗教义。

千佛塔,又名多宝塔,俗称瘌头塔。高28.91米,宽7.2米,砖木混砌楼阁式单壁筒状结构,七级六面,其内中空。塔壁贴饰佛像砖,每层数量不尽一致,少则138块(四层),多则187块(六层),共1003块。

★★★紫阳街★★★

紫阳街形成于唐宋,全长1080米,沿街古迹众多,是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历史街区。2012年被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3年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步行街、商业街、仿古一条街,本以为就那么回事。但是转了两三条街巷后,觉得比其他城市管理到位,总体上干净有序,不那么嘈杂喧嚣,没有刺耳的叫卖声、刺鼻的油烟味、刺眼的脏乱差。主要看了永利木杆秤(213号)、朱自清纪念馆(243号)、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旧址(249号)等地,传统文化保留得比较好。

网红店铺门口排队的人较多

千佛井,相传巾山建了千佛塔后,为了阴阳相对,才建千佛井。

永利木杆秤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世代以制秤、修秤为业,如今掌门人为第五代传人蔡雪贞。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杆秤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仍然使用的衡量工具。店铺主人说,杆秤是公正的,每一个做秤人都不能缺斤少两。否则,少一两损福,短二两减禄,缺三两夭寿。

朱自清纪念馆位于紫阳街中段,由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的一部分改建而成。进门后显眼处是一尊朱自清半身铜像,戴着眼镜,充满书卷气。铜像两侧写着“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一步步踏在泥土上”。

朱自清1922年来到台州临海,去而又来,两次加起来只有一年。时间虽短,却让他终生难忘。因为这一年是他人生中的重要时期,他在这里写下名作,也在这里沉淀内心、积蓄潜能,两年之后从临海的一个中学教师一跃成为清华大学教授。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年少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旧址,原先是民国时期临海最早的一家银行,1949年5月临海解放,成为台州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并在此设立台州地区第一家银行。

旧址现为陈列馆,展示解放初期的银行业务办公场景。一楼是付款、收款、汇兑等营业场所,二楼是金融及人民银行发展历史、反假币宣传等展区,所有办公家具都是当年使用过的旧物。

金库,大门和墙砖均为原物。

保险箱,重500多斤,从民国时期旧银行接管过来。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打开,里面的宝贝也就无从得知。

手摇计算器

打字机

午饭是一碗咸肉芋头麦虾,15元,量大,管饱。其实里面并没有虾,而是很粗的面条加上咸肉、芋头,因面条弯如大虾而得名。想想这个称呼相当有创意,很能体现“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韵味。

阳光灿烂的日子,休闲度假的时光,可以有很多故事。而我,却要对付烦人的丘疹水疱……

【临海市博物馆】

临海市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示馆在一起,位于东部拓展区,距古城7千米。馆藏文物逾3万件、古籍近2万册,收藏量居台州博物馆群体之首。参观之后觉得名副其实,文物数量、质量不亚于普通地市级博物馆。

主体建筑共四层,常设展览有灵秀古城•州府神韵——临海历史文化陈列(2楼)、飞翔在白垩纪的天空——临海浙江翼龙的故事(3楼、4楼)、与时光永存的记忆——临海传统的乡风民俗(4楼)。珍贵文物有晚白垩世临海浙江翼龙化石、商代青铜直内戈、五代十国划线人物纹四系瓶、晋青瓷堆塑罐、唐青瓷多角瓶、宋末元初龙泉窑青釉瓷公道杯、宋末元初划花月影梅纹斗笠碗,不过镇馆之宝北宋夔龙钮云雷纹铜大晟应钟、汲古阁明抄六十卷本《说郛》,这次没能看到。

这里的特色活动文创印章很有意思,民俗厅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也让人印象深刻。

翼龙厅的主体部分在三楼,展示临海浙江翼龙的外形、栖息、行走与飞行等生活习性,四楼的拓展区展示地球生命演化历史。

翼龙是与恐龙一起生活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但不是恐龙,它是地球上第一种飞上天空的脊椎动物,比鸟类还早7000万年。1980年代,在临海乡镇发现了距今约9000万年前白垩世晚期翼龙的化石,命名为“临海浙江翼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的神龙翼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生活时代最晚的翼龙。

↗临海浙江翼龙(晚白垩世)

↗达尔文翼龙(中侏罗世),发现地辽宁。

↗鹦鹉嘴龙(早白垩世),发现地辽宁。

↗孔子鸟(早白垩世),发现地辽宁。

↗喙嘴龙类、达尔文翼龙、翼手龙类的比较

民俗厅分为城乡往事、人生礼仪、乐舞颂歌三个版块,展示丰富多姿、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展厅的布置很用心,内容全面,场景丰富,造型逼真,细节突出,仿佛时空穿越,令人感慨不已。

历史厅分为瓯地春秋、古港名郡、三台都会、政通业盛、海阔浪高、风云际会六个篇章,展示临海从史前到近代的发展成就和社会面貌。

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镰、石耨(nòu)、石犁

青铜直内戈(商)。戈是一种长柄冷兵器,能在大范围内挥击,具有极强的杀伤性。戈头由援、内(nà)、阑三部分组成,“援”是平出的刃,戈的主要杀伤部件;“内”呈榫状,用来安装木柄,有纳入之意,分为直内、曲内和有銎管的内;“阑”是内与援之间的凸起部分,上有孔眼,固定戈头,确保实战中不脱落。

青瓷弦纹点彩蛙盂(晋)。整体为蛙形,头部微微昂起,四肢比例协调。有趣的是,四肢后面还“画蛇添足”地加了短尾,像一只鼓腹水蛙在探视外界,使器物变得生动。

买地券砖(东汉)

青瓷堆塑罐(晋)。明器。罐上用堆贴与捏塑等手法,堆塑鸟雀、走兽、亭阙等形象,将佛教、仙道和世俗的生活融为一体,目的在于安死者之魂、慰生者之望。

青瓷多角瓶(唐)。明器。器身堆贴三匝锥形尘角,每匝四个。吴越方言中“角”与“谷”发音相近,多角寓意五谷丰登、多子多福。

乾封泉宝,唐代稀见钱币。唐高宗李治乾封年间所铸,仅铸八个月,后回笼销熔改铸开元通宝,因而存世不多。

金书铁券,前面在东湖公园荣兴堂见过。这件也是复制品,原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宋末年,元兵破临海,“金书铁券”在战乱中遗失。再次回到钱氏后人手中,是元至顺二年(1331)从一个渔民手中赎买的。历史上好几位皇帝对铁券充满好奇,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太祖、明成祖都曾看过。清乾隆皇帝还写了一首《观钱镠铁券歌》,刻在安置铁券的木盒宝匣上,赠送给钱氏家人。上图为乾隆皇帝御制《观钱镠铁券歌》拓本,下图为铁券宝匣。

钱氏“东简”铭波曲纹龙首衔环大铜瓶(宋)。这件也在荣兴堂见过,“钱氏三宝”之一,那是复制品,这是原物。大铜瓶是宋英宗赠予妹妹秦鲁国大长公主的陪嫁品,底部有“东简”铭文。

如意纹铜铲(宋)

龙泉窑划花月影梅纹斗笠碗(宋末元初)。仰斗笠状,釉色淡青,匀净滋润,内壁刻划月影梅花。

龙泉窑公道杯(宋末元初)。利用虹吸原理制成,杯中央堆塑一立状寿星,杯底有孔,上至寿星胸部,下至杯底。只能盛八分满,多一点则全部漏光,此为“公道”。说明“满招损,谦受益”,做人要谦虚。

青瓷线刻戏剧人物纹四系瓶(五代十国)。瓶身刻两人,仅有上半身,似一主一仆,正在演戏。主人戴的帽子上还刻着人脸,比较少见。

台州卫屯田卷(清)。卫所屯田是元明清政府使用兵士垦种的田地,为军屯性质。

太平天国门牌(清)。门牌是一张约一尺见方的白纸,上面写有户主、家属、仆役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等信息,并盖官印。编立门牌有利于统计人口,为兵力征集、人力统筹和后勤供应提供准确数据。

临海人周至柔(1899—1986),曾任国*民*党“空军总司令”。

一江山岛战役,是解放军陆、海、空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于1955年1月18日—19日全歼国*民*党守军占领该岛。

项士元(1887—1959)雕像。台州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爱国人士,临海市博物馆首任馆长,台州文博与图书馆事业奠基人。参与创建回浦学校、赤城初级师范学校,临海图书馆、博物馆,致力征集和保护本地文物,赢得“功存文物千秋业,望重台山百代师”的赞誉。

博物馆边上的体育馆

再见,临海

金华古称婺州,因“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金华站广场上的雕塑形象地表达了地名的来历。

金华经济体量在东部沿海地区不算大,2022年生产总值5562.47亿元,市区人口148万,也不算多,但“浙江金华”拥有“中国永康”、“亚洲横店”、“世界义乌”,顺理成章,这座浙东名城有了地铁——金义东线,连接金华、义乌、东阳,全长107.17千米,是国内最长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

地铁站内的文化长廊很有特色

入住的国贸大饭店早餐丰盛,有不少传统小吃。刚出炉的金华酥饼很抢手,又脆又酥,满口留香。据说首创者是“混世魔王”程咬金。

【金华市城市展示馆】

城市展示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能让人快速全面读懂一座城市,所以第一站先到金华城展馆。主体建筑共四层,一层是都市篇,以“谋篇布局、共绘都市区”为主题,展示金义都市区规划背景和发展历程;二层是市区篇,以“凝心聚力、畅享未来城”为主题,展示金华城市发展历史、建设成就和城市总体规划;三层、四层为重点展示区和城市总体规划模型展示区。

 

镇馆之宝东阳木雕《八婺揽胜图》,展示了金华各地的地标建筑和代表性元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幅木雕作品。

金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小邹鲁”之称。骆宾王、贯休、宗泽、宋濂、李渔、邵飘萍、陈望道、黄宾虹、艾青、施光南……

三江六岸,古城新貌

【金华市博物馆】

金华市博物馆位于婺江之畔、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设有5个展厅:从历史学角度解读金华的“八婺古韵”展厅、从地质学角度解读金华的“神奇大地”展厅、从古村落角度解读金华的“乡土民风”展厅、从工商文明角度解读金华的“百工之乡”展厅、从文学艺术角度解读金华的“诗书传家”展厅。珍贵文物有商代青铜云纹铙、六朝鹤形铜鐎斗、三国台阁人物纹堆塑瓷五管瓶、东晋青釉点褐彩六系瓷罐、西晋孔子四弟子铜镜、清光绪吕焕章《金华府城图》等。

大厅中间的萤石球。萤石球是一种荧光矿物,俗称“夜明珠”。这件萤石球直径1.82米,重量9.1吨,通体呈深绿色,有紫色纹路,寓意“紫气东来”,是目前国内发现体积最大的萤石球。

八婺古韵展厅分为万年上山、於越姑蔑、婺州初兴、千古风流、八婺兴盛、百年沧桑六个单元,以时间为轴,讲述史前、先秦、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以及近代的金华历史。

上山文化距今11000到8500年。最早发现于金华市浦江县中部的一座矮丘,是中国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炭化稻米。考古发现证明,上山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区域,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用于水稻加工的石墨棒、石磨盘(新石器时代)

↗青铜云纹铙(商)

↗孔子四弟子铜镜(西晋)外借展出,没能看到,找了一张网上的图片过过瘾。

镜面描绘了孔子与弟子们围坐一周共同学习研讨的场景。只见四人端坐,双手高举,线条简练,形象生动。

↗鹤形铜鐎斗(六朝)

↗青釉狮形器(西晋)

↗青釉兔纹水丞(西晋)。水丞是一种盛装磨墨用的水的器皿,有嘴的叫水注、砚滴,无嘴的叫水丞。

↗青釉羊形器(东晋)

↗青釉点褐彩六系瓷罐(东晋)

↗青釉瓷熏炉(东晋)

婺州窑创烧于东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清,主要分布于浙江金华、衢州地区,多生产民间用瓷,产量不高。特色造型有三国时的人形五联罐、西晋堆贴龙纹盘口瓶、唐代的多角瓶以及五代至宋的堆纹盖瓶、粮罂瓶等。

↗青釉堆塑瓷五管瓶(三国)

↗青釉台阁人物纹堆塑瓷五管瓶(三国)

↗青釉堆塑瓷五管瓶(西晋)

↗青釉台阁人物纹堆塑瓷谷仓罐(三国)

↗酱釉瓷龙虎瓶(元)

↗褐釉堆塑人物纹瓷罐(宋)

↗乳浊釉带盖梅瓶(宋)。乳浊釉瓷在唐代时创烧,釉中有星星点点的奶白色。

铁店窑是婺州窑系代表性窑址之一

↗乳浊釉鬲式炉、三足鼓钉洗(元)

↗乳浊釉带流壶(元)

↗龙首琵琶形青玉带钩(宋)

↗清光绪吕焕章《金华府城图》(复制品),真迹藏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画作以全景式的构图展示了金华古城风貌:挺拔的芙蓉峰、连绵的北山山脉、高耸入云的万佛塔、横跨南北的通济桥,滔滔婺水上扁舟泛波,城墙内外寺观、楼台、民居林立……

“百工之乡”展厅通过对“经世致用”婺学的寻溯根源,展示金华地区的工商文化传统,揭示义乌奇迹为什么成为必然。

金华地区盆地、山地、丘陵相间,人地关系紧张。红土地上的人们受婺学影响,将传统的生存智慧融入事功哲学的现实行动,除了耕读求仕外,还以传统技艺为基础,闯出了一条靠“做手艺”和“做生意”谋生的道路,在不懈探索与奋斗中,建成了中国乃至世界闻名遐迩的百工之乡和小商品之都。

义乌一面鼓、东阳一把斧、永康一只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里早就开始了。

金华酥饼

金华火腿

婺剧,原称金华戏,起源于明代中期,我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金华学派,南宋时期重要的儒家学派之一,与永嘉学派同为浙东学派两大重要分支,讲究心性修养与事功实践并重。

王备指墨松鹤立轴(清)。指墨画是中国画中以指代笔作画的特种绘画形式。

博物馆对面是万佛塔公园

万佛塔是金华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北宋年间,因塔身外壁雕有数以万计的如来佛像而得名。原址位于金华市区塔下寺山坡上,现在所见为2014年复建。

【婺江沿岸景观带】

婺江,又称金华江,是钱塘江水系最大的支流。金华市区有婺江、武义江、东阳江,形成三江六岸景观带。逛完博物馆后,在江边走了走,感觉一个地方有水则秀,充满灵气,而金华有三条江、一条河,简直是福气多多、灵气满满。

富力三江都荟

中国婺剧院,远看像蝴蝶,也像贝壳。

八咏桥,一条长1200米的钢结构景观步行桥,一端通向婺州公园,另一端通向燕尾洲公园,是连接三江六岸的重要纽带。

桥面铺设竹木地板,桥身采用红黄渐变色的透明玻璃钢管装饰。因造型优美、色彩艳丽、适合休闲健身,渐渐成为网红打卡点。

通济桥,又名金华大桥,始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当时是一座木梁桥。清嘉庆十四年(1809)改为十三孔石拱桥,现在所见为2010年加宽修建。

艾青公园

晚上品尝了当地特色“金华煲”。金华煲种类很多,有老鸭煲、胴骨煲、排骨煲、牛杂煲、鱼头煲、酸菜鱼煲等。我们点了胴骨煲,有点像火锅,主材为猪肉后腿骨、千张、腊笋,不够可以再加菜。还要了一份烤鱼,总体口味都偏重,但吃完不上火、口不干。

【古子城】

金华古子城是一座内城。我国古代城市有城、郭之分,“城”是衙署机构所在地,也称内城、子城、阙城;“郭”,指城外的大城,周围有一圈城墙。婺州城墙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子城建于后梁开平元年(907)。

古子城现在是一条步行街,与昨天看到的临海紫阳街差不多,不过文化气息少多了,人气也没有那么旺。我们在里面转了转,感受一下后走人。

金华府井

太平天国侍王府,始建于1861年,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浙江的军事指挥所。里面有“三宝”——壁画、团龙石雕、千年古柏树,还有刚才金华市博物馆看到的清吕焕章《金华府城图》真迹。我们到达时参观时间已过,就没有进去。

【婺城区城东街道“青春之路”】

前不久看到一则有关金华的报道,说婺城区城东街道青春路社区有一条以青春、回忆、文艺为主线的复古“网红街”,沿路充满70、80年代的文化元素,唤起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这次正好有空,就到春晖路来凑个热闹打个卡。

70、80年代的回忆是什么?是和小伙伴玩过的丢沙包、跳皮筋,是充满烟火气的小卖部、裁缝铺,也是陪伴整个青春的收录机、黑白电视机……

【绍兴博物馆】

绍兴古称越州、会稽、山阴。“绍兴”之名来自宋高宗赵构的诏书“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继往开来、中兴伟业的意思。多年前来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游览了鲁镇、鲁迅故里、兰亭、黄酒博物馆等地。这次重点看了“四个一”:一馆(绍兴博物馆)、一园(镜湖湿地公园)、一棵树(香林村中国桂花王)、一朵花(棠棣村兰花)。跟以往一样,博物馆作为第一站。

绍兴博物馆位于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造型独特,主展馆以绍兴出土文物中的伎乐铜屋为原型,采用青铜瓦四坡屋面,外墙饰以绍兴东湖青石;广场中间是一柄青铜剑抽象雕塑,高12.8米、重8吨,剑身正面镶嵌280字的《绍兴名城记》;铜剑雕塑下面是一条长40米宽1.60米的青铜“薪道”,铸刻着从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句践命范蠡筑城至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绍兴撤地建市的25件绍兴历史纪要;整体建筑和雕塑寓意胆剑、卧薪,奋发图强。

博物馆基本陈列为“越地春秋——绍兴历史文化”,分为先越、越国、会稽郡、越州、绍兴府、近代绍兴六个部分,系统展示了绍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文化。馆藏文物以新石器时代的石钺,商周至春秋战国的印纹陶、原始瓷、越王剑,汉代至唐代的越窑青釉瓷、会稽铜镜,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等最具特色。

这里也有盖章打卡活动,9枚“文物章”来自9件经典文物,分别为鱼鳍形足鼎、青铜鸠杖、越王者旨於睗剑、维卫尊佛、会稽青釉瓷堆塑罐、青釉瓷羊形器、伎乐铜屋、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鹦鹉衔绶纹铜镜。

石钺、双孔石刀(新石器时代)

夹砂红陶鱼鳍形足鼎(良渚文化)。炊具,用耐高温的夹砂红陶制成,足呈鱼鳍形。

硬陶罐(周)

青铜鸠杖(春秋)。礼器,分杖首和杖镦两部分,由木质杖身相连。底端跪坐人像,两手放置膝部,通身有云纹及几何纹,手臂上为蝉翅纹。

伎乐铜屋(春秋)、青铜龙形构件(战国)。伎乐铜屋是先秦时期青铜房屋模型,1982年出土于绍兴,原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是复制品。

“吴王夫差”青铜剑(春秋)。“吴王夫差”剑是一系列宝剑,国家博物馆、河南、苏州等地都有收藏。

越王句践剑也是一系列宝剑。据史书记载,越王句践曾铸造许多宝剑,最著名的是“越五剑”:句践剑、干将剑、莫邪剑、湛卢剑、纯钧剑。上图“越王句践”青铜剑的原件在湖北省博物馆。

绍兴博物馆现藏有三把越王句践剑(越王者旨於睗剑、越王州句剑、越王不光剑),都是青铜材质,形制相近,但剑名和剑身铭文内容有所不同。上图为“越王者旨於睗”青铜剑。於睗是越王句践之子,文献记载中的鼫(shí)与。

“越王不光”青铜剑,剑主人为越王不光,是越王州句之子、句践世孙,史料中称不扬、翳。

顺便说一句,以前常见的越王“勾践”,现在提倡写成“句践”。据专家解释,有三个原因:一是“句”用作人名,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二是《现代汉语词典》等专业权威的字典,均认可“句践”的写法。三是“句”为“勾”的古字,“勾”是后起字。为防止误读,可在句践、高句丽等“句”字的后面加上注音“(gōu)”。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楚国灭越,秦始皇一统天下……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斗争史。

三角纹青铜靴形钺(春秋)

“配儿”青铜勾鑃(春秋)。勾鑃(diào)是钲的别称,与铙、镈、钟一样都是打击乐器。器物上刻着主人名字“配儿”,即吴王阖闾的太子、吴王夫差的兄长。1977年出土于绍兴,共两件,一件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另一件在绍兴博物馆。但请问一下,这到底是不是原件,为何找来找去,找了半天,也找不到“配儿”两个字。

原始瓷钮钟(战国)

透雕龙蛇纹玉戈(战国)。主饰纹为透雕蟠龙、蛇和鹰首,辅助饰纹为线刻龙须、龙鳞、蛇鳞、勾连纹和三角纹等。

玉石节约(战国)。“节约”是一种车马器,取节制约束之意。由一个或两个空心小管组合而成,用来连接马的络头和辔带,以归拢缰绳,方便驭手调训。

印麻布纹硬陶三足执把罐(战国)

直棱纹原始瓷兽首双系瓿(战国)

原始瓷兽面鼎(战国)

透雕凤鸟纹复合式铜镜(战国)。镜背以圆钮座为中心,作十字形等分为四个象限区,每区透雕一对相向凤鸟,各组凤鸟之间又以冠、颈、翅相互连接成整体图案。

“半两”铜钱(秦)。秦国货币,沿用至汉初。圆形方孔的形状开创了历代钱币的形制。

青釉瓷双系虎首罐(东晋)。宁绍地区的越窑青釉瓷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釉瓷器,有“母青瓷”之称。鼎盛时期的越窑青瓷胎质细腻,釉层均匀,色彩晶莹,质量上乘。

青釉瓷羊形器(东晋)。宴饮和祭祀用酒器。羊呈跪伏状。大头短颈,头顶镂一小圆孔。卷角张口,神态安详。羊,通“祥”,是一种祥瑞动物。

波纹原始青釉瓷鸟钮熏炉(西汉)

波纹原始青釉瓷五孔温酒器(西汉)

“会稽”青釉瓷堆塑罐(西晋)。明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以人物、建筑为主,下部贴饰人物、动物,寓意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这次在四家博物馆都看到了这类五联罐、谷仓罐、堆塑罐,反映了古代江南地区“事死如事生”的风俗,对安详生活的憧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青瓷釉辟邪兽双管插座(南朝)

青釉瓷贴佛像四系罐(三国)

莲瓣纹青釉瓷盘、瓷器盖(南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莲瓣纹装饰极为流行,成为此时越窑风格的典型。

“齐永明六年”维卫佛像(南朝·南齐)。维卫佛是佛教小乘教七佛之首,注重个人修行,在江南一带颇为盛行。佛像庄严慈祥,服饰依稀可辨,背后镌刻铭文“齐永明六年太岁戊辰,于吴郡敬造,维卫尊佛”。

绍兴古代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天下铜镜出会稽”的美誉。会稽铜镜的形制一律为圆形;镜背装饰图纹则精彩纷呈,有车马神人画像镜、吴越故事画像镜、宴乐歌舞画像镜、神兽镜、龙虎镜、博局镜、禽兽镜、蟠螭镜、连弧镜等,前三者为绍兴独有,其它是常见镜类。绍兴博物馆馆藏会稽铜镜达600余枚,其中的珍品有“建安十年”重列神兽纹铜镜、“驺氏作”东王公车马画像铜镜等。

“吴王”车马画像铜镜(东汉)

“建安十年”重列神兽纹铜镜。镜区作浮雕式图案,共分三层,第一层列坐四神人;第二层以钮居中,左为两青龙,一神人,右为两白虎,一神人;第三层左青龙,右白虎,中间跽坐三神人。镜缘内侧为隶书铭文带,内容为:“吾作明镜幽冻官商周罗容象五帝天皇白(伯)牙弹琴黄帝除凶朱鸟玄武白虎青龙服者豪贵延寿益年子孙番(蕃)建安十年造”。镜中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四灵是镇守东西南北的象征,寓意四方安泰、祥瑞,反映当时社会对本土道教文化的崇尚。

“长宜高官”四叶八凤纹铜镜(东汉)。镜面为四叶八凤纹,各角有一字铭,合为“长宜高官”。

“驺氏作”东王公车马画像铜镜(东汉)。镜区环布四枚带联珠纹座的乳钉,四乳钉之间饰四组浮雕,其中两组对称为奔驰的驷马轿式篷车;一组为东王公席地跽坐,旁刻“东王公”款,左侧站一侍者为其摇扇,右侧展放竹简;另一组为西王母席地跽坐,左侧侍者为其摇扇,右侧侍者手托奁盒。图案外围一道隶书铭文和一道芒纹,铭文内容:“驺氏作竟(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孰(熟)长保二亲”。

这枚直径22.5厘米的铜镜反映的是一个神话故事。远古时候有一位女子居住在昆仑山,久而久之变成仙女,与天齐寿,这就是西王母。东王公周穆王听说后,乘坐四骏马车一路往西,准备讨教长生不老之术。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在昆仑崦嵫山见到了西王母。此后两人相约每年在瑶池相会。

绍兴博物馆与众不同,有三个展厅位于负一层。不知一旦发生洪涝,该如何应对。

“上虞窑”青釉瓷四鋬罂(北宋)。四鋬(pàn)罂又称粮罂瓶,是一种盛器,由盘口壶发展而来。器腹有铭文“上虞窑匠人项霸造粮婴(罂)瓶一个献上新化亡灵王七斤咸平六年七月廿日记”。

狻猊葡萄纹铜镜(唐)。狻猊(sūan ní)即狮子。东汉时期由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狮子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兽,象征佛法威力无穷。

冰裂纹玻璃碗(〈附残青铜内胆〉唐—五代)。这个怎么看都是现代产品啊。

阿育王铁塔(五代·吴越国)

赵构,南宋开国皇帝(1127—1162年在位)。建炎五年(1131)正月初一,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改年号为绍兴,并于十一月升越州为绍兴府。

见证陆游和唐琬的爱情名园——沈园

铭诗文铜委角方盘(明)。委角也称“倭角”,是一种用于方形盘、盒、瓶等器物的装饰形式,有的是将直角变为内凹双弧线或圆角,也有的是将直角斜削45度,变四方形为八角形。该盘有64字铭文“御制锦堂春词:映日秾花旖旎,荣风细柳轻盈。游丝千尺重门静,金鸭午烟清戏蝶,浑如有意,啼莺还似多情。游人来往知多少,歌鼓散春声。宣德七年正月十五日”。

龙凤纹粉彩黄釉瓷赏瓶(清)。赏瓶是清雍正朝出现的一种造型,作赏赐之用。其器型来源于玉壶春瓶,撇口,圆腹,细长颈,肩部装饰凸弦纹。

蓝釉瓷直颈贯耳瓶(清)。贯耳瓶的造型来源于汉代投壶式样,直颈较长,腹部扁圆,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的管状贯耳。

彩釉瓷船模(南宋)。这是一个文房用具,用于向砚中滴水以磨墨,也可视为船模。平底,前端有一个三角形小孔,中部和尾部有两个卷篷,两侧设有镂空栏板。

缠枝牡丹纹青釉瓷盘(明)、冰裂纹青釉瓷盘(元)

驾鹤仙游纹青花瓷梅瓶(明)。肩部绘青花缠枝牡丹。腹部青花图案一面为“驾鹤仙游”,云团中一仙人悠然盘坐于展翅飞翔的鹤背上;另一面为松、竹、梅“岁寒三友”图。下腹端绘青花蕉叶纹。

缠枝牡丹纹青釉瓷菱口盘(明·永乐)。内外均绘青花纹样,口沿绘一周缠枝灵芝纹,内外花瓣腹壁上均绘十二朵均匀排列的折枝花卉纹,盘心绘缠枝四季花卉纹。图案线条纤细流畅,疏密有序,装饰工整精致,古朴优美,是存世永乐瓷器中的珍品。

秋瑾“读书击剑”石章(清)

陶成章(1878—1912),绍兴会稽人。清末著名的革命家,光复会创立者及领袖之一,对辛亥革命成功有很大贡献。

【镜湖国家湿地公园】

这次在绍兴入住镜湖湿地公园内的开元颐居酒店,早晚有空就在公园内走走看看。

公园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植被丰富,景观多样,有湿地、草丛、湖泊、山丘,自然环境优美。周边是市行政中心、奥体中心、梅山广场、地铁1号线,属于“离尘不离城”,适合休闲度假。

【柯桥区美丽乡村香林村、棠棣村】

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全国有名,这次在朋友带领下,参观了绍兴市柯桥区湖塘街道香林村、漓渚镇棠棣村,记住了“富桂香林”的“一棵树”、“花开棠棣”的“一朵花”。

香林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浙江省首批3A景区村庄,依托村内千年古桂群,背靠兜率天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响了“富桂香林”文旅品牌。

龙尾井。相传井水一度清澈似镜,但因村民淘米洗衣,变得脏乱浑浊。清光绪年间,村长在井旁树立“公禁”石碑,上书“此井之水,准议挑汲公用食水,不得浸笋、淘米、洗衣菜等物。为此合村公议:自禁之后,如违罚水忏一堂,决不宽贷。”此后井水恢复原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香林人。“古井公约”成为村民契约精神的体现。

木莲豆腐,一种桑科植物,富含果胶,可加工成凉粉食用。

“中国桂花王”,高18米,蓬径20.2米,树冠面积达360多平方米,树龄逾千年。香林村自宋治平三年(1066)开始种植桂花树,如今已连绵成片,形成1.4万多棵古桂树群。

棠棣村发挥“中国春兰故乡”资源品牌,围绕“生态美、产业美、人居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成功入选首届“浙江最美村庄”。

名贵兰花展示厅

淡淡的幽香,清新怡人

回家喽

感谢阅读。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台婺越州自由行 感悟江南绿映红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