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离开常氏庄园,开车去榆次古城。大约40分钟到达榆次古城,如果只是逛古城不需要购票,门票半价40元/人,可以看5个景点,城隍庙、西园、文庙、榆次府署、凤鸣书院。古城面积挺大,古城的5个景点分布在东大街到西大街的一侧,相对集中,我们只看景点,古城的其它地方没去,最值得看的是城隍庙。
榆次老城,位于晋中市榆次区,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古城旧址上修筑而成,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榆次城隍庙是我国目前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坐北朝南, 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玄鉴楼(兼作乐楼、戏台)、显佑殿、寝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等。现存显佑殿为元代遗构,山门、玄鉴楼为明代重修,其他都是清代建筑 。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体建筑玄鉴楼,构思精巧,由乐楼、神乐楼、戏台、影壁墙组成,为四重檐二层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屡经改建、扩建。1999年被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评为全球最精美的100处古建筑之一。据说在玄鉴楼内部,有三个开放式的空心藻井,为天、地、人三面宝镜,展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去时没有开放。
玄鉴楼背面是戏台。
从城隍庙寝殿,直接进入西园。西园因在城隍庙以西而得名,是集南、北方园林于一体的寺庙园林。从西园入口出来回到东大街。
榆次县衙,是明清时代的衙门,号称“三晋第一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县级衙署。
从县衙出来,继续往西经过市楼,去文庙。
榆次文庙, 为榆次现存最古的建筑,为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县令龚父主建,金、元、明、清以及民国年间屡有修葺,建筑范围也随之扩大。
看完大成殿从旁边进入凤鸣书院。凤鸣书院是清代榆次的最高学府县学,亦是榆次众多书院中最著名的一座。看样子是原址复建的,没有转,就出来了。
从凤鸣书院出来,购票的景点都看完了,古城购票景点下午6点闭园。
开车到酒店入住,停好车先出去吃饭。
10月22日,这天先去昔阳县红旗一条街和大寨,然后到阳泉市入住。
上午9点从晋中市区出发,100多公里的路程,走高速,上午11点半到达昔阳红旗一条街。这天天气不错,气温回升。
红旗一条街,原名上城街,有始建于北宋熙宁二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教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的乐平县衙署等文物古迹。 红旗一条街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形成的一条县城主街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县城的建设发展,上城街也不再是县城政治、文化的中心。2010年对其进行了改造修缮,并同时冠以“红旗一条街”街名。
经历过哪个年代的人,总是喜欢怀旧,不是怀念那个年代,只是对经历过往的一种回忆和情怀。街道两边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样子,标语、口号多,以饭店、小吃居多。
当时停车的地方有个牌子写着崇宁寺,我们认为崇宁寺不在昔阳县城,错过了。
离开红旗一条街去大寨村,很近,大约七、八公里的样子。旅游淡季,游客不多。大寨现在就是一个景区,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大寨新村。我们参观了陈永贵故居和火车皮排房,在村里四周看看。
大寨村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出了个陈永贵,在他的领导下,大寨村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重新安排家乡的山河面貌,从而引起了世人的景仰。 我们是从“农业学大寨”的口号里知道大寨的。
去火车皮排房看看,都成民宿了,一共有四层。
大寨人民公社旧址,位于大寨村东北,建于1966年。大寨人民公社旧址包括大寨人民公社旧址、大寨梯田。大寨人民公社旧址保留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大寨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大量史迹。1983年,公社迁出后,村民入住。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大寨村出来,开车去虎头山,现在是虎头山森林公园。门票半价24元/人,开车进去停车费10元。
虎头山本来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农业学大寨”,虎头山也名播四海。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时,“到大寨去,已是国内旅游的第一选择。人数最多的一年是1967年,共有370多万人,高峰期一天高达数万人。那时虎头山的路上人流汹涌,万头攒动,接待站从早到晚有人吃饭。
继续往前走,经过陈永贵墓地、郭沫若纪念碑,走到团结沟渡槽。
狼窝掌还有往前走,没去,下山去大寨展览馆参观。
下午4点40分离开虎头山森林公园,走高速,大约1个小时到达阳泉市区入住。
太累,不想走远,附近没有看到当地的特色饭店,就在酒店旁边的一家饭店吃的晚饭,河南口味,点了一条鱼、白菜炒肉、小烧饼,消费70元,味道不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