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之所以要攀登龙须山是因为近些年来广大户外爱好者的口口相传和网友的大量图片,独特的地质地貌吸引了无数爱好者前往一探究竟,我们此次应该不虚此行,要勇于挑战自己。
因为我们就住在龙川,所以应该去看看,早上我们一行6人6点钟步行到彩虹桥进入景区:出来游玩,个个都很有精神头。
绩溪龙川是一座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整个村落呈船形,周围山水秀丽、人文荟萃,有大量徽文化遗存景观,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步行上木拱桥,名曰“上官桥”,这是2013年10月新添的景点。其横跨登源河,连接龙川村至龙须山 。该桥整个桥身犹如一条舞动的龙,很有生气。
龙川古村位于皖南绩溪县境内,又称坑口,一瑜伽爱好者:背部肌肉比我的还发达:
龙川自古为文风昌盛、人才荟萃之地,村中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明代时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多人中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
村内现有“龙川胡氏宗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徽商胡炳衡宅”和“胡宗宪故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国家5A级景区,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
龙川之龙溪桥
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
龙川距绩溪县城约10公里,是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现,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
经1600多年,传至当今的"锦"字辈,计历48世。2013年9月13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回到故乡龙川,梦圆龙川。下图胡炳衡故居。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
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了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过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一个个名字,使青史留芳,为胡姓生色。
厉害了,美女,倒立功,为景区增添了一抹红色。
老房子:
大概是人们对徽派木雕艺术的喜爱,又是人杰地灵的宝地,不少国内外人士和游客,出差皖南或游览黄山,都要赶到此村游览一番,慢慢品味。
两位美女旁边即是登源河。
早晨的龙川安静祥和,早起的人们意气风发:走在这人字古木桥,说实在的,走上去嘎吱作响很有韵味,过了桥便是龙须山起始段浒里村。
回龙溪客栈的路上:一只狗儿紧紧跟随,一声不吭,根本不去汪汪汪打扰别人,看游客的眼睛都满含温柔: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哦。
前方就是我们昨晚住宿的地方,幽静的矗立在山坳里。
回到客栈7:30,吃过早饭,带足干粮水果和饮用水(向导让我们每人至少要带4瓶水,因为天太热,可惜我们没在意向导的话,每人最多只带了3瓶水,结果下山途中,渴的不行,加之3个月未下雨,山中溪水断流,大家渴的难受,真是几十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真正体会到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向龙须山进发,开始了一天意想不到的穿越之旅。
龙须山的竹门楼,很有特点,估计若干年以后就又变了模样,所以拍照留念:
龙须山位于安徽绩溪登源河东岸,东连七姑山,有双峰,”主峰龙峰,海拔1048.6米,顶有龙池,四时不枯。次峰白沙峰,有龙台岩、石门、石梯、飞瀑诸景。
明代陈章有诗泳曰:“大峰小峰如削铁,绝顶摩空更奇绝。道人何处架飞云,直上峰头看龙穴。
龙须山景区入口,绝大部分户外登山者都是从此门进入,散客还不允许进入,安全起见,所以要有向导带领,向导还要签字确认。
龙须山尚未开发,登至最高峰需要完全靠徒步野道,因此吸引了众多驴友前来徒步挑战,被驴友赞誉为安徽“徒步者的天堂”。这是原来开发的成熟旅游线路,目前已经破落不堪,也很少有人走。
一般都是从山下的龙川村出发,先穿过登源河上的浒川官桥来到对岸的浒里村,在浒里村有一条乡间田野小道一直向着东南方向行走,大约30分钟便来到了龙须山。
通过一段台阶进入山门:
该山长有龙须草,制作佳笺,古称龙须纸,南唐后主李珍爱有佳,储之于“澄心堂”,故龙须纸名噪天下倍价巴蜀,山因草而得名。
明代陈章有诗泳曰:“大峰小峰如削铁,绝顶摩空更奇绝。道人何处架飞云,直上峰头看龙穴。”
经过文化长廊,顿时增加了些许文化气息。
龙须山,开始是这样的,和一般景点并无太大的差异,只是在这样干燥的秋天(居然三个月不下雨),山上的水很难见到,颇为遗憾。
哪里像葫芦:
龙行天下之五位大侠:
体验到了什么叫一步一个脚印:
这个瀑布也被渴死了:
四位美女身体都是棒棒哒。
要是有水,就可以揽胜了:可惜滴水不见。
到达赏枫亭:
到达神龟听泉:可以跟前面的示意图对照来看具体到了什么位置。
这个时候还是有步行道:
到达白龙瀑:
龙掌,有点意思哦
从白龙瀑右转开始野路上山,这是爬到白龙瀑上方往下拍的图片:还有一点点小水。
敬请告之,不要讲我没跟你说:是这个意思吧,下图。
至此最初的一段步道走完,然后就是茫茫的大山,没有任何的道路,只有一条驴友经常走的野道。来此徒步的朋友需要有当地向导领路,毕竟山上没有任何的道路,一旦迷失方向,后果不堪设想。
攀爬过程虽艰难、劳累,气喘吁吁,但想到立于山巅之上俯视苍穹,让人振臂一呼,颇有成就感,顿时精神抖擞了。徒步者应穿戴专业装备,务必穿一双登山鞋,以免因脚下打滑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已经没有了开辟好的山路,我们进入手脚并用模式,地面上的土壤很稀薄,人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更多时候要靠路边的树枝,杂草保持身体平衡。想想很有意思,既然此山让你爬,就有能爬的树根、藤条、杂草、山石让你依靠。
小憩:累的够呛啊。
奋力向前:
一往直前:
有人称龙须山为高山沙漠。一道道的山脊,没有植被,坚硬的岩石上是风化的小石子和细砂,和周围翠绿的山谷形成巨大的反差,壮观无比,恰似一条条的龙脊横卧群山间。
美,意味着危险,走在龙脊上,两侧没有一丝防护,细细的砂石铺在坚硬的石头上,行走其间,有随时滑到山下的错觉,走过山脊,两股颤颤。
看到这个警示牌也有些许高兴,说明这个地方有人来过。
山的魅力就在于高处,历经艰难险阻,登上高峰,眼前一片宽阔,世上的美景尽在眼前,此时,路上的艰辛已抛之脑后。
穿越龙须山,你需要的是勇气,坚持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谁刻的小窝窝,好人啊。
步步惊心
补充能量,以利再爬。
山裂开一条缝,让你能继续前进,第一个木梯:
战胜一个个山头以后尽开颜:部长。。。。。。
艰难之后的回报是壮丽的龙须山景色,很多的美景,在常人到不了的地方:抓住了美女。
龙须山,山脊上的岩石基本都被风化了,成了砂石和白沙,与周围郁郁葱葱的群山形成鲜明的对比,带着漫长岁月留下的苍凉和孤傲。
拍下你们的英姿飒爽,你们看到这张照片会为自己感动。。。。。。
远眺群山,不由更加感叹自然的洪荒之力,造就不一般的龙须山胜景。
这个木梯真的需要整修了,向导讲龙川农家乐要组织维修,希望快点。
部长都不敢往上看了。。。。。。
又一狭窄处,我直接从石头上翻过去的,短平快。
终于用上绳子了,向导的绳子专业级别的,点赞。
一览众山小,这就是成就感吧。回首眺望山下美丽村庄、田野,俯视脚下壮丽景观,注视眼前造型奇特的古松,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这就是户外登山的价值所在,累并快乐着。
著名的猪头石:静静地看着群山。
这个方向看猪头石,有点像一只卧着的母狮子。
开饭了,香喷喷的自加热米饭。
由于体力有限,走完大环线时间有点紧张,我们选择在猪头石附近下山,下山的路也不好走啊。
密林深处,一小股部队在前行。
弯腰而行。
下山强度也不小。像啥,这石头。
在这深山老林里,没有向导,真的会感觉茫然无措。
歇歇吧,渴死了,水。。。。。水。。。。。水,水在哪里,真有电影中的感觉。
历经千辛终于路过一个小水潭,顾不得这么多了,吧吧几口,,真特么快活。
杉树直插云霄,地上布满了树叶,走一步滑一步,随时都有滑倒的趋势。
居然经过这样一个藤条自然形成的通道,几乎是匍匐过来的,走过这么多户外,这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路,真的醉了,晚上要好好搞几口。。。。。
这地方,野猪看了都要吓的往回跑,居然有人。。。。。。
到了这个门也不知道下山的路还有多远。。。。。被向导带晕了。
终于于下午4:30下到山门(上山4个小时,下山3个小时,累屁的了),途中遇到一部分年轻人,也不知道哪一部分的,其中一个美女看到我那狼狈样,就差点没笑出来,关键还不忘鼓励一句:加油!。。。。。好人啊。
你看可狼狈,还拿个棍,像极了传说中的 。。。。。。老胡
我们今天所走的路线有点虐,或许很多人不理解,好好的干嘛没事找虐呢。所以说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想破脑袋都觉得我们是闲得蛋疼没事找事。喜欢在名胜古迹前面写到此一游的人,不会懂我们对原始的珍爱。有的人即使去徒步,往往留下的只是一路的抱怨和满地的垃圾,还是少去为妙,毕竟这也不是多能抬高逼格的事情,还是去人挤人看景点算了。
回到客栈休整15分钟,开车赶往今天晚上的住宿地点,绩溪县伏岭镇鱼川村:村头(停车场)的老房子。
村头的停车场原来是很大的一个宗祠所在地,几十年前因为大火烧毁了,现在只修建了照片前方的面积很小的宗祠,大部分成了村里的免费停车场。个个精神头十足,不像刚爬过户外野山的样子。
步行5分钟到达住宿地点:我是倒床休息,美女还在忙个不停,厉害!这个水瓶貌似有年代感了
晚上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小酒搞起来。
几点提示:
1、适合户外运动的登山鞋或者徒步鞋(千万别穿板鞋或者合脚的新鞋)及宽松衣裤。
2、双肩包(腾出双手可以拍照等),头巾(功能多多),护膝(保护膝盖),登山杖(节省30%体力消 耗)。
3、少量水果、零食、四瓶水、高能量户外食品等。
4、好的向导也是必须的,这次要感谢向导,完成了一趟有惊无险的旅程。
5、龙须山徒步路线强度较大,路程虽然只有11-12公里左右,但是沙化路段行走不快,再加部分路段需要绳索、木梯借助,所以一般队伍所需时间为7-8个小时走完这个环线,适合有较强户外经验的徒步爱好者参与。
6、龙须山最新线路有:豺狗狼尖、罗汉峰、草鞋耙、猴子尖。。。。。
7、徒步旅游既放松了身心,又磨练了意志,越来越成为人们旅游的一种时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