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北疆环行第四站——“西北第一村”白哈巴 西域雪山下的童话世界

天数:1 天 时间:7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和朋友

离别之后,才慢慢感知到这个边境小村的神奇与深邃。油画般的景致,成了我最遥远的思念。——题记

2017年7月31日下午,我们乘车前往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白哈巴村。

临行前需凭身份证办理边防证,这一切自然有导游替我们办妥。同行的老王由于忘带身份证,即便导游说尽好话,警察也只能坚持原则,我们只好把老王一个人留在了喀纳斯。

白哈巴村距喀纳斯30多公里,导游交待,与其说村子漂亮,倒不如说沿途更美。但大巴车只在某地高山草甸稍稍停留了几分钟,就一路直达白哈巴村。

为什么不走走停停呢?原来,次日的行程是从小路徒步返回喀纳斯,想停就停,想留就留,为了照顾贪婪的双眼,两脚只能豁出去拼一把了。

白哈巴村号称“西北第一村”。不过,这里所说的第一,指的是地理上的第一,距哈萨克斯坦仅1.5公里,我国没有任何地方比它更西北了。

村口的哨所被誉为“西北第一哨”,每年春晚都会有边防战士向全国人民拜年的镜头。

白哈巴村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之一,这样的一个大招放出来,自然能电倒不少游客,但跟喀纳斯湖的摩肩接踵相比,这里明显清净了许多。

游览归来的游客

此处背靠雪山,蓝天如洗,白云如絮,绿茵如坪,白桦如诗,小溪如练,村民如谜。原木构建的民居、圈养牛羊的栅栏、悠然自得的图瓦人、探头探脑的游客……呈现出一幅安宁、祥和的画卷。

自然生态与古老传统共融,这是白哈巴村的一个看点。村子坐落在阿尔泰山沟谷之中,两条小溪绕村而过,密密麻麻的松树林,从山上一直延伸到村里。放眼望去,四周山脉像一双大手,将小小村庄呵护在掌心。村子确实不大, 1小时可逛两圈。

其实,白哈巴村最佳游览季节,应该是在秋天层林尽染的时候。

村中有教学点。

小木屋错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桦林之中,墙体用粗粗的原木垒砌,两木之间夹上一层苔藓,用以保温防风。房顶用木板搭出尖顶,可防雨防雪,也可充当仓库。顶棚和屋顶之间,形成两头通风的尖阁,是储藏饲料和风干肉品的好地方。

被栅栏围住的牛。

每家图瓦人的房前都有栅栏,大门就在栅栏的中间。屋后也设有栅栏,大多用于圈养牛羊。栅栏外面还有栅栏,用于围住菜地。很多牛羊直接拴在门口的树边。

大摇大摆的牛

那萌萌的小羊煞是可爱,乍一见到,会让你萌生啃羊肉简直是一种滔天大罪的内疚感。由于村中遍布牛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慈祥的气息,你习惯了就好。

村庄背后矗立着雪峰,冷酷而又多情。白哈巴冬季寒冷期长达七个月,被称为“雪海孤岛”,积雪可达腰际。一旦大雪封山,一切重归宁静,白哈巴村如同冬眠一样,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

白哈巴与哈萨克斯坦的大山遥遥相望。我们沿着村子中间的道路,一直往哈萨克斯坦的方向前行,不久就发现了一块石碑,上书“西北第一村白哈巴”,虽然简洁,却霸气侧漏。这石碑就立在边防站所在的高地上。

边防站边上的公路

顺着高地往东移,可来到白哈巴边防站,四周铁网相拥。跟小木屋相比,三四层高的边防站,就像是一幢现代化小洋楼,在雪山映衬和阳光沐浴下,闪耀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芒。我们一大群人,没有一个人拿起手机拍摄。

哈萨克斯坦的大山

石碑南侧,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哈萨克斯坦的大山。导游再三告诫我们,不要闲着没事想玩一回“穿越”,那边的子弹可没说自己不长眼睛。

我想没必要把对方说得如此恐怖。中哈是友好国家,如果我们悄悄潜过去走访一下,人家总不至于捧出一堆子弹来招待吧?毕竟这东西比茶水贵多了。话虽这么说,但没有一个游客敢跟哈萨克斯坦的边防军“躲猫猫”。

晚餐时刻,我们居然发现了一家宁波人开的小饭馆。看来,这世上还真没有浙江老板去不了的地方。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北疆环行第四站——“西北第一村”白哈巴 西域雪山下的童话世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