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1

兰州两个一定要去的博物馆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6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一个人

六月下旬,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出门必须要考虑目的地的气温了,终于轮到我一直向往的兰州,这一站主要的行程是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地质博物馆。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距离市区有些远,我当时没有搜到地铁,坐大巴一号线准备换乘公交或者地铁,大巴30元/人,大概2小时左右,后来有网友提醒我兰州有城际列车,可以从机场坐到兰州西站,转公交车即可。

这里必须要介绍一下,机场旁边有一个独特的景观,大家都知道甘肃著名的张掖丹霞地貌,其实甘肃其他地方也有丰富的丹霞资源,如果飞机降落时,你俯瞰陇原大地,就会看到一片绚烂的丹霞地貌,连绵起伏的丘陵赤壁千仞,气势磅礴,如同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这里应该是树屏丹霞,是距离城市最近的丹霞地貌,坐大巴进市区的路上也会看到多处,可惜那天阴天,如果是在朝霞照射或者雨水的滋润下,应该会鲜活许多(文中图片均为原图,未修)。

丹霞地貌初露倪端
令人惊艳的大片丹霞地貌
机场进市区路上看到的丹霞地貌
机场进市区路上看到的丹霞地貌
机场进市区路上看到的丹霞地貌

好像我最后没有倒车,大巴车司机告诉了我下车的地方,距离博物馆只有几百米,有点记不清楚了,反正上车问司机就好了,司机师傅非常尽责,下车再三嘱咐我顺路直走,兰州是一个狭长的城市,基本是依黄河而建,道路比较直顺,走了不远就看到了博物馆高大的建筑。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其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反映出甘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门票需要提前在官微预约,博物馆三层楼分丝绸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黄河古象恐龙、佛教艺术、甘肃彩陶、红色甘肃等多个展厅,因为时间和学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肯定是先看重点,来之前做了功课,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铜奔马、驿使图、人形器口彩陶瓶等。

丝绸之路文明展
展区示意图

进门直奔二楼丝绸之路文明展厅的铜奔马,果然游客围观最多的那里就是。

好多人围着铜奔马拍照,我迫不及待地先看了一下官方照片中未显示的另一面,马的表情龇牙咧嘴,非常搞笑。灯光很暗,但是拍照效果非常好,人很多,但秩序井然,导游也使用耳机,几乎是用耳语的声音解说,温柔而清晰。

游客围观最多的那里就是铜奔马
先看官方照片未显示的一面
铜奔马介绍
铜奔马

围着铜奔马翻来覆去地看,非常兴奋,这个我小学时期就想一睹真颜的马终于见到了。东汉铜奔马过去叫马踏飞燕,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威武市雷台汉墓,是中国旅游标志,实物只有34.5多厘米高,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跟看照片想象的大小有点出路,但一点都不妨碍对它的喜爱,马三足腾空,一足踏在飞鸟上面,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矫健精美,显示出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铜奔马
铜奔马
铜奔马
铜奔马
铜奔马

据介绍,铜奔马是分别铸造马身、马腿及蹄下飞鸟等部分后,再合铸完成的整体造型,马腿内夹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强度,鸟的头、双翅、尾巴呈现伸展状,如同三角支架,增大了其稳定性,铸造工艺在当时非常先进。用鸟做底座,既合乎力学原理,又使铜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得到完美解决,使功能性与艺术性充分结合,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衬托出马的疾驰,构思可谓大胆奇妙,匠心独运。

铜奔马
铜奔马
铜奔马

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突然发现另一个镇馆之宝的驿使图就静悄悄地待在铜奔马的左前方,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太好了,看铜奔马的人多我就过去看驿使图,奔马这边人少了我再回来观看。

图片右上角那里是驿使图
旁边展出的汉代车马
绿釉陶楼院
木马
木马

出土于嘉峪关的魏晋墓彩绘驿使图,绘于公元三世纪,距今大约1600年,画长34厘米,宽17厘米,米色打底,黑色轮廓线,马身为黄色,遍布红斑,最有意思的是图中驿使脸上五官独缺嘴巴,您知道是为什么吗?对,是因为驿使讲究的是速度和保密,没有嘴巴就不用讲话了,意在表明昔日驿使的保密性。

驿使图

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差的形象资料,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也是中国邮政的象征,1982年,邮电部曾以此为图案,专门发行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小型张一枚。

驿使图邮票(图片来源自网络)

大约15块砖画,可惜展出的驿使图是复制品,之前查看资料的时候看到驿使图是保管在甘肃博物馆的,问了工作人员,回答说她也不知道,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保密要求。

驿使图
驿使图
驿使图

第三个镇馆之宝在甘肃彩陶展览中,仰韶文化的人形器口彩陶瓶,看的人也不多,两头尖的长圆柱体细泥红陶瓶,大约距今6000-7000年,口小肚子大,下部略内收,四角用细绳分别吊起用做保护,瓶口做圆雕人头像,前额短,散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是空洞,口微张。双耳已残缺,各有一小穿孔,身体上画有黑彩弧线三角纹和斜线二方图案,惟妙惟肖,是一件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古代艺术品。

人形器口彩陶瓶
人形器口彩陶瓶
人形器口彩陶瓶

除了镇馆之宝,甘肃博物馆还有好多文物值得一看,如元代玻璃莲花托盏、距今6000年的鲵鱼彩纹陶瓶、西汉的铜连线灯、汉代绢底彩绘人像、西汉书简等。

西汉铜连线灯
汉代绢底彩绘人像

有些东西去之前并不知道,但是看到实物时莫名其妙就非常喜欢,比如那个鲵鱼彩纹陶瓶,翻来覆去看了好久,就觉得这个瓶子不简单,应该是跟人形器口彩陶瓶同期的,陶瓶也是用细花红陶制成,瓶子中间画着一条黑色的鲵鱼,龇牙咧嘴,两只大眼睛憨态可掬、生动可爱,后来才知道这件彩陶出土于甘谷,而这一带正是传说中伏羲氏的诞生地,因此人格化的鲵鱼被认为是龙身人头的伏羲氏的雏形,表现了中华民族始祖神的原始面貌。

鲵鱼彩纹陶瓶

那个天蓝的元代玻璃莲花托盏,只一眼你就会被这个沉静高贵的小碗吸引,托盏为半透明玻璃质地,盏身呈七瓣莲花状,托边是八瓣莲花,宛如夜幕下盛开的蓝色睡莲,流光溢彩,玲珑高贵,美艳不可方物,又带有异域的丝丝神秘。在六七百年前,玻璃制品应该是妥妥的奢侈品吧,据导游介绍,这个托盏的价值不亚于镇馆三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

玻璃莲花托盏
玻璃莲花托盏
玻璃莲花托盏

武威汉简也值得一看,武威汉简统称凉州汉简,时间是西汉到新朝王莽时期,包括《礼仪》简、凉州王杖诏令简和凉州医药简等,现在都保存在密封的容器里,是国宝级的文物。

论语木简等
礼仪木简
医药木简

博物馆里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好想让时间慢一点,这样就可以看得更仔细,更清楚;又希望时间快一点,迫不及待想看下一件藏品。

公元前2000年的蚕纹双联罐
公元前1800年的三狗纽盖彩陶方鼎
青铜器
西周铜戈
西周马络头饰
春秋鸱鸟形金饰片
这个忘了是什么
万石仓印及马厩木版画
西汉纸
汉代花边
唐代账单
经文
耀州白底黑花坛
宋代瓷器
距今7000年前的杯口红陶尖底瓶
游鱼纹彩陶瓶
彩陶壶
彩陶
彩陶
彩陶
彩陶
彩陶

黄河古象和恐龙展厅也必须看,小学语文中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就是在甘肃出土的,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蕴涵着地质历史时期复杂多变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而黄河象是现在世界已发现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因此,去甘肃怎么能不去看黄河剑齿象和恐龙呢。

黄河古象
黄河古象
黄河古象
黄河古象埋藏复原图
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化石
恐龙
轭齿象
恐龙脚印

其他展馆只是草草逛了一圈,因为知识匮乏,不好再仔细介绍。我看的博物馆不多,但必须承认甘肃博物馆是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佛教艺术展
佛教艺术展

在博物馆旁边吃了一碗牛肉面,有些热,去中山桥看晚霞太早,决定再去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免费,是个比较小众的地方,因为父亲过去从事工程地质工作,那个年代小时候也没有很多书供我们看,在家里没事就翻《地理知识》消遣,也就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书中经常有岩石构造的介绍,家里有一些父亲带回来的岩石标本,及父亲勾画的各种岩层构造,潜移默化中就很喜欢各种各样的岩石,但这之前没有去过任何地质博物馆。甘肃地质博物馆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恶补了地质地貌的成因、岩石的种类和形成,虽然不一定能够记住,但总是有了一些认知。

甘肃地质博物馆
甘肃地质博物馆

科普部分按照宇宙与地球、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古生物等四个专题,地质专业按照甘肃地质、甘肃矿床、矿床等三个专题进行展出。

地质作用专题
因为地质作用不同形成的各种岩石
不同岩石的构成
层理
含藻灰岩
不同岩石的形成原因
大理岩是变质岩
白云岩是沉积岩
闪长岩是火成岩
文象伟晶岩
花岗伟晶岩
闪长斑岩
糜棱岩
各种岩石
各种岩石
各种岩石

我最喜欢的是矿物岩石厅,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岩石太漂亮了,好多矿物都是日常知道,但从未见过,真是大开眼界了。

矿物岩石厅
各种矿物原石
各种矿物原石
各种矿物原石
各种矿物原石
冰洲石
孔雀石
萤石
雄黄
方解石
透辉石
花状重晶石
云母
黄玉

发朋友圈后有人问我为什么没有拍宝石,里面的确有一个展厅全部是宝石,但比较切割好的宝石,我更喜欢原石,喜欢那种天然的状态,在我心里,形成在几十亿年前的石头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比宝石更加珍贵。

红宝石
蓝宝石
水晶石
萤石
方解石黄铁矿晶簇及蓝铜矿孔雀石
哈哈,看到了家乡地质博物馆赠送的蓝宝石原石
自然硫
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
大块水晶
辉锑矿晶蔟
花瓣状石膏

当然里面也有许多生物化石,从矿石角度看也很有意思。

各种古生物化石
甘肃贝化石
珊瑚化石
石柱珊瑚
恐龙化石
各种鸟类化石
恐龙蛋

虽然是有备而去,这两个博物馆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强烈建议大家利用暑假的时间带着孩子去看一看,一定会受益匪浅。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兰州两个一定要去的博物馆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