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旅游(游记,二二)丽江木氏土司消夏避暑的夏宫所在地——雪山玉湖

玩法:人文,自由行,半自由行,跟团

发表于 2019-06-01 19:32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 上午 阴天

2008年云南旅游(游记,二二)


云南丽江行:丽江木氏土司消夏避暑的夏宫所在地——雪山玉湖


气温一天天冷了下来,游客们都是从昆明过来的,那里的天气也比较好,气温也较暖和。春城嘛,四季如春。

到了丽江这里,海拔增高,再又是山区,气温明显下降了很多。随身也没有带有太多衣物,上玉龙雪山是去不了的了。再加上这一团游客已经在昆明周边各地游的时间都超过一个礼拜以上,有的已经有半个月了,也都太累了,以身体吃不消为由,取消了上玉龙雪山的计划,导游也乐得不得了,就带大家到玉龙雪山周边散落的几个小而精致的景点走走看看算了!

今天起的也比较早,午饭后还要赶回大理乘晚上的火车返回昆明,在这里只乘下几个小时的时间了,也游不到几个景点。

要去的第一个游览点是被誉为湖水如玉的玉柱擎天风景区,位于丽江古城北面玉龙雪山主峰南麓白沙镇玉湖村,是历代土司消夏避暑的夏宫所在地,景区集雪山、玉湖、摩崖石刻、纳西族徇情圣地、玉龙书院、神泉等自然风光于一体,东巴文化、藏传佛教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地方。那里是一个安放心灵的家园,一片灵魂皈依的净土。







玉湖村离丽江古城约15公里,这里有一个被大家誉为“雪山第一村”的玉湖村(原叫雪嵩村)。雪嵩村在纳西语叫“巫鲁肯”,译为“银石脚”即玉龙雪山之麓。玉湖村的确是个神奇美丽的山村,气温比丽江古城低5℃左右,如同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夏季避暑胜地。木氏家族在湖畔建避暑行宫、村子东边还有当年木氏土司护宫养鹿场。玉湖和雪山鹿场在纳西族中妇孺皆知,也常出现在纳西民歌中。这个大雪山下的村子无比美妙,举头就是天下名山“厄鲁居”,弯腰就是人间仙境丽江“耶古堆”,村子里就是世界大冒险家洛克一住近三十年的“厄鲁肯”。村子西边就是攫人心魂的“雪嵩庵”、著名景观“玉柱擎天”和“玉壁金川”。玉柱擎天海拔三千米左右,是木氏土司消夏避暑的夏宫所在地,这里观光的景点主要有木氏土司避暑夏宫、摩崖石刻、玉龙书院、噶玛巴活佛静修处、东巴神院、太子洞、观音岩、千年古树、龙潭瀑布等。

车子向着雪山的方向继续前进,汽车右侧的天边太阳渐渐升起,一抹朝霞瞬间掩映在玉龙雪山上,如打了一缕璀璨的灯火,诸多群峰依然沉静在苍茫夜色之中,而雪山顶峰处顿时亮丽起来。慢慢地那一丝阳光越来越亮,雪峰开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才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到达玉柱擎天风景区了。进入景区大门没多远,就看见玉湖了。

石崖脚下,千年冰雪融化,一泓清泉如玉,人称玉湖。湖不是很大,长大约有两百米,宽七、八十米,四季有水,水量随季节变化。湖边千年古树茂密,傍崖临湖,浓郁幽深,又象一把把巨伞斜遮湖上,鸟儿嘻噪其间,鸟语花香,心旷神怡。此湖是明代以前由木氏土司所修的一个人工湖,玉湖得名是因为玉龙山的雪峰和森林倒影在湖中,白雪与森林的绿荫相互辉映,很象绿白相间的玉。

因白沙是纳西土司木氏家族的发祥地,与木氏土司和纳西族历史密切相关的许多文物古迹分布在白沙各地,这个湖历史上在纳西族中影响很大,各地传统民歌中经常被提到,如“玉湖倒影”就是著名的“玉龙十二景”之一。

玉湖倒影是描绘了玉湖的美妙景观,在清澈见底的玉湖里,雪山的影子清晰可见,每当微风吹过,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雪山和蓝天白云、绿树白桥都仿佛在水波里荡漾,人就好象是走在天上的瑶池仙境中一样。







传说木氏土司修成此湖后,因湖底漏水无法蓄水,后来将一个玉壶埋在湖底,才蓄水成湖,因此玉湖又叫玉壶。后因玉龙雪山上有个天然小湖,泉水千年不枯,古称玉湖。湖上横跨一桥,称“情人桥”,站在古朴的木桥上,眺望着一潭碧波如玉的湖水,人的思绪也会像湖水一样流动起来,此时,人便成了桥,桥便成了人,人桥一体,都成了美的见证。

最具代表性和流传广泛的玉湖传说是关于“公主树”的故事。

相传,纳西国王为了达到自己的用意,要与永宁(一说是盐源)巴人“交好”,把自己最漂亮的女儿许配给了巴国王子。公主到了葩国后,常常在王子面前说这里不如她的家乡,总是想着要回纳西王国去看一看。于是,夫妻俩商量后,同意了妻子在纳西人祭天期间回去。但女儿回来后,纳西国王反把她扣起来了,还故意透露机密给她。历来爱情至上的多情纳西女就想捎信给巴人的夫君,让夫君来救她,便悄悄把一封信放在带回去的狗狗的铃铛中,叫狗狗速回报信,要王子来救她。狗狗回到王子的府上时,大家注意到狗铃铛不响,便从中发现了信。阴险的是,纳西国王叫百姓提前祭天,动员丽江,鹤庆二郡的工匠打造大量的铁钉,在巴国王子来的必经上路布下铁钉阵,又将大量铁锅底部打破反扣埋于路上。然后设下重兵埋伏,要彻底吞吃来救的巴国人。巴国王子真的来了,也带来了兵马,巴国兵马来到此处后,马蹄隐进铁锅内,人踩上铁钉,一时人仰马翻,纳西国王埋伏的重兵全歼了巴人兵马,巴国王子战死沙场。白沙从此在纳西语中称为“崩使”意即“巴人死亡之地”。

纳西国王把背叛自己的女儿关押在雪山玉湖湖心岛上的游春亭子里,每天给她干的肉食和多盐的炒饭,就是不给她水喝,使她每天看着玉湖那甘甜的水、听着玉湖水的荡漾之声,叫她眼望湖水而却不让她喝到一滴玉湖水。公主留着很长得发辫,她便用长辫垂到湖中汲水喝。纳西国王看到女儿得不到水喝多日了还红颜不改,很奇怪,便暗中派人窃探,发现了其中得秘密。他便叫人把公主得头发剃光,公主终于渴死于亭上。

这位多情的纳西女子,就是看着玉湖雪水,活活地、慢慢地为爱情去逝了。当然,我们知道,爱情是不会死亡的。充满爱心的纳西人,悄悄地把亭子烧了,并超度了这个为爱献身的公主。他死后的第二年,在玉湖湖心的小岛屿上长出了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当地人称这树叫“绿朱”。大家又把这棵叫做龙女树,这棵龙女树一长出来就风情万种,碎花若星,无限可人,只要你有心到那儿,每一颗龙女树的花花叶叶都对你巴眨着多情的光芒,而那无限幽幽的玉湖水和汩汩如歌的化雪泉,仿佛如神秘的爱泪咽咽。据说,树上的花是由多情纳西女的眼泪变成的,这泪变的花儿飘落在玉湖之中,如果有人喝了玉湖的水,心肠再坚硬如铁的女人也会变得心软,并且多情起来。而这树的枝叶都下垂到湖心,使人想起公主生前眼望湖水而渴死的凄惨景象。相传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在玉湖附近还可以听到公主幽幽的哭声。相传纳西古乐“白沙细乐”中“公主哭”等便是歌咏此事的乐章。








这个故事给玉湖增添了奇情异趣,犹如阿诗玛的故事给石林增添了无穷魅力。因玉湖位于雪山脚下,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湖畔石广阔的牧场,春夏两季,无数鲜花点缀在青青草地上,再湖畔可观看牛群,听牧人唱歌。过去木氏土司夏季别墅和养鹿场旧址也左在湖畔,另游人发思古之幽情。由于玉湖位置较高。从这儿还可饱览蜿蜒而下的群山和辽阔的白沙坝子及丽江城远景。








玉湖因在玉龙雪山的怀抱之中,东临白沙坝子,与虎纹山遥相对望。西倚玉龙山,主峰扇子陡倒影湖中,蓝天白天游移湖面,山光水色,上下空明,秀颜天下,如古所云:“瑶池琼岛”。“玉湖倒影”为玉龙雪山十二影之首,古往今来,多少高人韵士、文人影客临湖观景,或品茗宏论,或饮酒作赋,或持杆垂钓,人称修身送性之地。南面的山峰峭拔入云,传说这里是纳西族殉情始祖统治下的殉情者的爱与美的王国——“玉龙第三国”里爱神的圣地。过去曾有许多为爱慷慨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美丽的高山草甸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并在那里向爱神交出他们的一生。

这里留在史书和老人们记忆中的形象更是神奇美丽,那是一个远离世尘,令人向往的国度。流传久远的纳西民间故事《玉龙第三国》,拟构了爱情的国度、情人的天堂,为了救心上人阿海妹,阿塔哥口衔金色白翎潜入湖底,从珊湖树上取来玉龙剑;在《龙女树的传说》中,木天王的公主因批护夫君,演绎出悱恻哀怨的纳西古乐《蒙命吾》。在《乾隆丽江府志稿》及流传于世的诸多论文中,玉湖的形象是空灵迷人的境界。在古人总结的丽江十二景、雪山十二景中,有“雪山秋月”、“玉湖倒影”,皆离不开玉湖美景,湖里青青的草珊瑚,是滇西北唯一生长草珊蛄的湖泊,看那湖光山色,令人留连忘返。今天,当人们站在玉湖边,只要你默默地注视着纳西儿女心中爱的圣地,这个人们神往的“玉龙第三国”所处的人间天堂,就在游人深情的眼眸深处,在云雾缭绕中,便会浮现出一个爱与美的王国,在那个爱与美的王国里,百花盛开,牛羊成群,果实累累,稻米丰盈,相爱的人相依相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人世间所有的悲伤都可以遗忘,人世间所有的痛苦都可以超脱。

现在的玉湖里放养了很大的彩红鳟鱼,据说是从美国引进的冷水鱼,其高贵程度在欧美及日本都属上等宾馆的食品,国宴上的最佳品牌,现在已属广大游客选的佳肴。

玉湖西侧有上下深潭和多处多叠式的瀑布,山道上已有了薄薄的霜冻,千年古树茂密,傍崖监湖,浓郁幽深,又象一把把巨伞斜遮湖上,鸟儿嘻噪其间,鸟语花香,心旷神怡。沿陡峭山壁山路直上即现“观音崖”、崖下是太子洞泉水甘甜,周边村民也饮用此水,是天然的底矿化度饮用水。据说这水可以治眼病、去风湿等多种疾病。一尊“送子观音”在此常年守望,久婚不孕之夫妇在此烧各叩拜,饮用水子水,会为不孕夫妇带去佳音。在体验回归大自然感受的同时,沿峭壁直上,还有雪松庵、巨石壁字等诸多景点。登高约30米的世石峭壁上,竖刻着“玉柱擎天”四字,这是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4年)丽江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题写。其左下横刻“玉壁金川”四字,则是丽江郡丞聂瑞于1725年所题,八字奇书苍劲有力,虽经百年风雨剥蚀,仍依稀可认,徒岩和古字交相辉映,天工和人文溶为一体。古人高超的石刻书艺及智慧,今人惊叹不已。它形象地表达了丽江这如无数玉壁高耸在金川之上的美丽地方,也成为与“改土归流”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文物古迹。

清朝康熙年间,丽江已开始有流官通判。“通判”是助理知府的文官。木土司木氏,自木增的儿子木懿及孙木靖以后,势力日益衰微,每况愈下。清初,云南更被吴三桂割据,木氏屡受其害,人民也备受暴敛之苦,流官通判,更未能顺利执行其职。

清雍正元年,木氏的族人木知立,是个豪迈机智,而且有远见的人。他与一些纳西民众,聚集在中海堤上,密谋申诉,要把民间的痛苦诉到省督。民众欣然响应,尽力以助。结果,云南总督高其倬为之具奏于朝,丽江实现了改土归流的新局面。改流前的通判孔兴询在创建丽江文庙碑记中写道:“丁丑(1697),临丽伊始,睹山川之灵秀,与风俗卑陋异,不禁喟然三叹。……

因思变迁之道,必赖礼、乐;礼,乐之兴,在建文庙。……

于是,有惊其事者,有危其事者。谓古今来未构之业,一旦自我而辟,既拂夷情,复鲜经费;脱事或成,异日秩满量移,继起乏人,保无风雨飘摇,同于梓泽丘墟?”

因其时孔通判手里没有政权,困难非常之大,但他教化纳西人民的心情急切,慷慨捐出自己的薪俸并设法多方劝募,曾经建起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学官。

雍正元年(1723),第一任丽江流官是杨馝。杨馝,辽宁人,他记建府志的情况称:“雍正元年春,抵郡视事,城郭舍,诸务未遑。乃首查民病,免除每年苛派万馀金;次出良民之在庄院为奴者五百余户,均平赋役,招徕劝垦,民情既悦……。更易服饰,示以衣冠,授于种稻之方,鼓其向学之志。……

其他定制度,严吏役,清盐政,兴水利,编保甲,画经界,禁游惰,励风俗,凡牧民之所当为者,勉力举行。一载之间,凋蔽渐起。…… ”

“改土归流”,是丽江纳西族人民的一次重大革命,首任流管知府的杨必,又是一个有才干而廉洁的知识分子,他在上面各记中所写的这些积极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事实。这使全郡人民感恩戴德,纪念不记。他在玉龙雪山脚下泓清池畔岩上大书特书的“玉柱擎天”四个大字高碑,气势磅礴,雄厚完整,人民至今景仰。

“玉柱擎天”,这句话可以用来比喻“一个支撑着国家的政治家”。“玉柱擎天”四个大字刻在悬崖的中央。在其左边刻着“雍正甲辰春丽郡守襄平杨题书”。其下是由“丞郡聂瑞题书”的“玉壁金川”四个字。它形象地表达了丽江这如无数玉壁高耸在金川之上的美丽地方。

登高俯视,玉龙雪山俨然一擎天之玉柱,撑起头上一片蓝天,转身了望,一马平川、广阔坦荡的田园风光——“巫鲁肯”尽收眼底。玉湖村在纳西语叫“巫鲁肯”,译为“银石脚”即玉龙雪山之麓。玉湖村地貌特征为起伏的玉龙山边沿地带,属山地型高山区或,气候属山地寒温带。发源于玉柱擎天处四季不干涸的玉湖河,横贯玉湖上下两村。

玉湖村因玉龙而得名,“玉湖边上有大片的宜牧草坝,风风景优美。过去,玉湖村周围山中有鹿、野猪、熊等数十种野生动物。




1922年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植物学家、地质学家、探险家等身份,从中缅边境进入云南,辗转至丽江,因玉龙雪山植被及地质的丰富多样性,洛克决定定居玉龙雪山下的玉湖村,雇佣玉湖人,成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云南省探险队”,洛克探险考查的足迹遍布西藏、川西、滇西北等今天被称为“大香格里拉”的广大中国腹地。除外出考查外,洛克在丽江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玉湖村。洛克后来醉心于纳西民族文化的研究,是第一个向世界全面介绍丽江的西方人,人称“纳西学研究之父”。约瑟夫·洛克在这里生活了27年(1922年—1949年),洛克他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巫鲁肯,一个环境优美、坐落在纯净的丽江大雪山山坡上的小村子,雪山主峰扇子陡,犹如保护神似地保护着它。”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云南省探险队的总部就设在这儿,我在这个村子里,给村民治一些小病,或是帮助他们去掉基于想象的精神不安等,与村民的交往中,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就在这个村子里,洛克曾经看了东巴驱鬼的仪式,亲眼目睹东巴赤脚站在已烧红的犁铧上;用舌头去舔灼热的犁铧,使其发出“嘶嘶”的声音;看到东巴手浸入火焰熊熊的油锅中等巫术活动。也就是在这个村子的居所里,洛克请东巴举行东巴教中那些重要的仪式,他做了笔记,拍了数百张照片。拍了电影。洛克还曾完整地搜集了东巴经书,据洛克称,他搜集的这些经书“是今天没有一个纳西祭司所能拥有的完整系列。”

岁月沧桑,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事已非,然而纯净的大雪山依旧,巫鲁肯洛克的旧居依旧,村民的纯朴与友好依旧。巫鲁肯——一个凭吊和怀念约瑟夫弗朗西斯洛克最好的村子。如今这里还保留有洛克故居以及洛克当年拍摄的大量历史照片,以及洛克留在丽江的部分遗物。

观赏完玉湖村的田园风光后,绕道去了玉龙书院,玉龙书院位于玉湖北侧的宫殿是纳西王避暑的夏宫最北端,在当年绿林掩映的青山碧水间,在神奇壮美的玉龙大雪山下,当年的木氏土司在这里消夏避暑,放吟山水间,体验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在消夏避暑的地点还建造吟诗书画的“玉龙书院”,成为历代土司读书看书学习的场所,将他们崇尚文化,包容万物的思想一直发展了下来。成为历代土司尊重文化、重视读书的一大标志。历代土司在这里消闲避暑,饮酒题诗,全然忘我。

多少岁月流逝,夏宫里走过了一代又一代的纳西王,而好学读书的风气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在丽江,“天雨流芳”(纳西语“读书去吧”)牌坊鼓舞着纳西人的心灵世界,科贡坊矗立成纳西人精神的坐标,丽江的钟灵竟秀,地灵人杰,文笔峰与大研(砚)镇的天造地设,使丽江具有着某种灵气,造就了丽江举人辈出的传奇。从赵藩的启蒙老师李玉湛等七名同乡同中举人这“八举之科”的佳话,到科贡坊杨氏“一门三举人”,从父子举人周伟,周冠南,到科贡坊和庚吉后来居上,高中进士,成为纳西族历史上最后一位进士。据统计,自雍正改流至道光中期110多年间丽江科举就出了进士3人,举人31人,副榜5人,贡生70余人,可谓人才辈出,俊杰荟萃。

今天的玉龙书院主要展示的是清代丽江纳西族著名诗人木正源的著名诗篇《雪山十二景》。以十二首诗为内容写成的十二件书法作品都出自丽江著名的书法家之手。诗人木正源曾经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举人,担任过丽江雪山书院的院长,由于他学识广博,品德高尚,因此,深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器重。他著名诗篇代表作《雪山十二景》描绘的就是雪山和玉湖一带的景色。

导游讲:传说,从玉湖村往西北攀登玉龙雪山,在树林中走约一个多小时的半山途中便有一片很大的草甸,春夏两季,绿荫上野花缤纷,草甸尽头是一座巨崖,高耸入云,百洞云集,又称“百洞崖”,此处即在丽江坝可见的玉龙山峰之一,这座气势非凡的巨崖称为“仙迹崖”。岩脚石块上,有无数错综零乱的不同兽足迹印。相传明代丽江土司木生白(即木增,能诗文有集部刊刻传世,政绩突出,纳西人尊称为“木天王”传说中赋予他神的形象)。当年厌倦红尘,36岁退位,独自隐居雪山,天长日久,他与山中飞禽走兽相知甚深,能识鸟兽之语。他常在这座崖下与飞禽走兽嬉戏,最后又在这挑选坐骑,选中了红虎,跨虎腾越过巨岩,遁入深山云雾之中,从此不见踪影,相传这些兽足迹印即是那时木天王与群兽嬉游时留下的。

另一传说是说木天王晚年向往修仙生活,最后骑一匹白马隐入玉龙雪山,悄然遁世,在此留下跨崖飞升时的印记,现在崖上依然可辩认的酷似一人骑马而行的一大片溶迹。这“仙迹”左下部镌刻有数行碗大的字,字迹已不可辩。“仙迹”左下角有一房屋废墟。相传是一个修行的和尚在此修建的。崖下草甸上还有一奇,一块约5平米的草坪,四季常绿,而四周的草在冬季则枯死,因此,这块小草坝在冬季远远看去像一块绿玉嵌在其中。“仙迹崖”左面山坡称为“山神坡”,人们到这草场上来放牧和挖药都要先祭山神。

“仙迹崖”附近还有几个神秘的殉情之地,50年代初,相传丽江县一位县长与一情人在附近殉情,自己手书“li Gāng之墓”四个红漆大字于一巨石上,而其尸首则一直未找到。还是在50年代初,又有三个男青年与情人相约殉情,因致情人的信被人扣压,情人未来,三个男青年便单独在仙迹崖附近殉情而死,沿途用红漆写上“在马头生角,石头开花之日,我们再回来”等语。领头殉情者的小名叫“阿章”,因此此处便被称为“阿章阁”(阿章草场)。这些人与神混合的传说故事给此处增添了奇谲诡异的神秘色彩,目的是增强此地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丽江23037
2008年云南旅游(游记,二二)丽江木氏土司消夏避暑的夏宫所在地——雪山玉湖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丽江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丽江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丽江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丽江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云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