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

丽江:束河古镇,比大研古城还要古朴悠久的地方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10 月 人均:3000 元 和谁:和朋友

束河古镇,比大研古城还要古朴悠久的地方

丽江旅游没有淡旺季之分,每天都会有很多全国各地和海外的游客聚集在这里,因为游客多,商业味也很浓,很多人都希望看到丽江以前的样子,不像现在这般商业化,其实在距离丽江古城不远的地方就可以找到,这里也有一样的四方街广场,一样的清泉绕街,但更充满了古朴和幽静,这就是束河古镇。 在乘车来束河的路上,感觉如同从城市来到了村庄,一路上美丽的街景也不停的在车窗外变幻着,让我目不暇接,如果有喜欢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乘坐公交车游览风景的朋友,那么我一定会推荐这里的公交路线(5路、7路、11路),它可以宁静的将你带到丽江的温柔时光里。 束河古镇中有古城民居、田园风光、雪山河流,也充满了民俗风情,当我走在古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这里的石桥和石板铺就的道路,曾经无数的马帮和驼队在这里来来往往,有的石板路上也留下了或深或浅的马蹄印,这些古老的痕迹也在无声的向后人们诉说着束河曾经远去的岁月和无尽的沧桑。

在束河古镇外有很多店铺,古老的木板门面,店铺前光亮的青石板路,这也是丽江古城早年的模样吧,束河的四方街并没有丽江古城的四方街大,但却让人有了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时间似乎在束河也变慢了,束河曾经是丽江皮毛交易的集散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比丽江古城还要老,这里是土木司的发源地,在唐代以前就是纳西族先民的聚居地,茶马古道开通以后,从滇南经过丽江到达拉萨,束河就是这条古驿道中重要的驿站,现在束河古镇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千年之后保存下来最为完好的古镇,在古镇中的茶马古道博物馆中就向游客介绍了茶马古道的发展演变及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发展的历史。

东巴许愿风铃还有不同的含义:如果风铃是情侣之间送的,代表恋情和想念。紫风铃诉说的是“我爱你”。送风铃的意义是她的心一直因你而灵动,希望不能聚首的日子里通过风铃你可以聆听到她是心跳。如果风铃是朋友之间送的,是对方想让你由风铃的清脆声响而想起对方。风的吹动,铃的心系。希望彼此有心电感应。把风铃挂在窗边,当你许了愿望后,如果风铃响了,代表天使听到你的声音,愿望就能实现。

三眼井又叫做三潭水,在丽江有很多这样的“三眼井”三眼井里的水分工明确:第一潭为饮用水、第二潭为洗菜水、第三潭为洗衣服所用的水,潭水是泉水,从来没有干涸过,第一潭满了溢入第二潭,第二潭满了溢入第三潭,然后再排走,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水利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另一方面也看出纳西人的智慧。

现在的束河古镇也建起了越来越多的商店、工艺品店、客栈、以及各种餐馆酒吧,不知道随着商业化的发展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丽江”,那样想来这里寻找安逸和回归自然的人们想必也会失望的。

第一次给景区里的游客店打五星好评!

丽江束河古镇游客不多,餐饮差不多都在一块,很多店在揽客。这家【浮娴小锅饭•云南民俗风味餐厅】是网上选择对比后选择的。

这家店环境真的不错,很安静,菜品口味很融合,南北地区都能吃的惯,点了个套餐菜品都很精致。

那个炒饭很有意思,口感很特别,问了下服务员用的什么米,服务员说“网上买的炒饭米,合成大米”

环境很好,花园餐厅,院子里面都是鲜花,天气好还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真心舒服!

餐厅前的水车,在束河人们对水也是有专门的规定的:不准往水里丢杂物、禁止孩子在水边嬉戏玩闹、每天早晨是打饮用水的时间,其余的时间门前流水只能用来洗衣刷鞋,这样的规定也保证了水质不受污染。

青龙桥就在四方街的西侧,这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桥宽4.5米,长25米,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纳西语是“吉阿桥”意思为泉水汇集的桥,青龙桥横跨在青龙河之上,桥上由很多大小不一的石板铺成,在两边的石板桥栏上还坐着很多人,有的在询问游客是否拍照,有的在兜售一些商品,还有一位外国人在向别人出售他的诗集。

桥两岸垂杨依依,柳丝拂水,青瓦粉墙掩映在绿色之中,清新宜人。

束河的商店和街道并不像丽江那样拥挤,更为幽静和避世,东西的价钱也便宜很多。

在束河镇中心的四方听音广场平时可以看到纳西古乐队、茶马文化艺术团的表演,在广场中也可以经常看到身穿纳西服饰的妇女们自发的载歌载舞的表演。

在古镇往里走就是当地的民居和各种客栈了,束河古镇的民居还保留着纳西族原始的风格特色。尤其是束河北面的民居还没有开发,保留着原始原味的特色。

束河在纳西语中的意思是“绍坞”,因在村子后聚宝山形如堆垒高峰,于是便以山名村,有“高峰之下的村庄”的意思。

束河的民居建筑布局几乎都是依山面水。在山上我们可以看到大片的田地,在束河流行着一句笼络人心的话:“一不留神就走到菜地里了”,可见束河是充满了恬然与闲适的地方。

束河的民居并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根据地形来富于变化,溪水也贯穿整个村庄,街道和水路的紧密相连,因水成街,依水建房,由此形成了别致的村落景观。

束河的名字中有一个“河”,可见这里就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村中还有很多清泉,而且束河的水要比丽江的水还清澈,在河边的餐厅我们还可以看到把啤酒放在篮子里然后吊在河水中来冰镇的景观。

在束河我们不光要看风景,感受这里的寂静,这里还是了解丽江历史的一个好地方,在古城中,有时候我们追寻的并不是古城本身,而是时间的蛛丝马迹。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以茶马古道文化、束河当地风俗和普洱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如果想要了解丽江的风土民情和纳西文化,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这个模型向游人介绍了皮具的制作过程。其实皮具的制作过程非常辛苦,又脏又苦又累,无论在春夏秋冬都要在不见天日的皮革坊里劳作,将一张又一张的皮子在石灰水里浸泡,还要用手不断的揉搓坚硬的皮子,还要用皮刀刮去皮上的毛,而且皮子上还不能留有毛根,在刮的过程中皮子也不能留下清晰的刀痕。

茶马古道博物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茶马古道的起始时间、线路和重大历史事件,是人们了解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其中丽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剑川县的沙溪古镇、祥云县的云南驿、普洱市的那柯里是保存较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西藏地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西藏地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

位于束河古镇的"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地区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地区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丽江:束河古镇,比大研古城还要古朴悠久的地方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