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自驾,自由行
发表于 2025-01-10 13:30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故称“壶城”,又称为龙城,龙城的名字源于南朝梁。柳州因柳江而得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因柳江而设置潭中县,柳州之名由此而来。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最终在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汇入西江。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广阔,地跨桂、黔、湘三省(区)。
柳江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水运通道,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柳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岸的壮侗苗瑶等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地方文化。
柳州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号称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柳州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
柳州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居民的民族构成达30余种。居住着: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仫佬族等48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数的52%以上。
历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在柳州留下了浓厚的文化遗存。
位于柳州静兰路与西江路路口巨大的柳宗元的塑像,柳宗元已然成为柳州最好的形象大使。
柳侯公园中柳宗元的塑像。
柳州市解放纪念碑。
位于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的柳州市解放纪念碑,原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2年8月,原塔座有李宗仁、白崇禧作的序,塔身有黄旭初题词:“捐躯报国,气壮山河;千秋万载,式是巍峨”以纪念北伐战争中阵亡的第七军将士。1949年11月25日,柳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两个月得到解放,刚成立的柳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生产建设号召,掀起建设柳州、发展柳州的热潮。中共柳州市委、柳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11月25日即柳州市解放一周年之际,将原国民革命军第七军阵亡将士纪念塔改建并命名为“柳州市解放纪念碑”。
作为柳州形象大使的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郡(今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顺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柳宗元参加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王叔文等掌管朝政后,积极推行革新,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赐死,9月,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11月,在赴任途中,柳宗元被加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政治集团的其他人也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历史上称“二王八司马”。现在永州有纪念柳宗元的柳子庙。
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接到诏书,要他立即回京。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在长安,柳宗元没有受到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不同意重新启用,再次被改贬为柳州刺史。因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被贬永州不同的是,永州司马是个闲职,而柳州刺史则是个实职。因此柳宗元在刺史位上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四年后,柳宗元因病辞世于柳州任上,享年47岁。唐长庆二年(822年),柳州人民建罗池庙(柳候祠)以祭。宋徽宗追谥“文惠候”。
建于清光绪32年的柳侯公园因柳候祠位于园内而得名。
柳侯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朝。大门上的匾额“柳侯祠”是郭沫若的手笔,门联是清代杨翰书写的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柳宗元纪念馆入口右侧矗立着一块黑色的石碑,上面镌刻着毛主席手书的柳宗元诗作《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此诗作于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柳宗元再贬柳州时,其弟宗直和宗一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病逝。次年,宗一又离柳州赴江陵任职。宗一启程时,柳宗元写此诗赠别。
建国初期,毛主席在阅读《旧唐书.柳宗元传》后感慨万千,手书此诗。
纪念馆内的展览介绍柳宗元的生平、政治作为、文学造诣和历史评价,值得慢慢看、细细品。
八司马的塑像和反映柳宗元事迹的壁画。
柳侯祠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荔子碑,也称为“三绝碑”。
柳侯祠门前镌刻着柳宗元的著名诗句《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石碑。
柳宗元书的“雷塘祈雨文”石碑。
荔子碑刻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内容是韩愈撰写的《柳州罗池庙碑.迎享送神诗》,因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名“荔子碑”。碑集韩愈文、苏轼书、柳宗元事,故称“三绝碑”。是中国古代碑林世界中的名品。
唐代文学家韩愈是柳宗元的政坛挚友,也是与他共同倡导古文、改革文坛的战友,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统帅和主将。《柳州罗池庙碑》是韩愈为纪念柳宗元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非铭罗池神之文,而是吊柳宗元之篇。先追叙柳侯柳州实政,再记柳民口述,表明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变为神。作者继承孔子宗旨,不语怪神,反对迷信,而为文称颂神灵者,是痛惜柳侯大材不为世用,替死者发泄不平而已。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全文意韵沉郁,情韵不匮,是文章第一妙境,与韩文雄奇浑厚风格略异;而其迎送神诗,又和屈原风格相近,足见作者取精用宏、不拘一格的文风。
荔子碑的文字是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文末的《迎享送神诗》。韩愈在唐穆宗李恒长庆三年(823年),柳宗元辞世4年后,应柳州官吏所邀,为其挚友撰作此文。此时韩愈五十六岁,任尚书吏部侍郎。
在韩愈撰文两百多年后,苏东坡书写了这段文字。又过了百余年之遥,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苏轼书写的韩愈的这段纪念柳宗元的文字被镌刻成碑。几百年的时间间隔,“荔子碑”将柳宗元的事、韩愈的文和苏东坡的字结合在了一起,将唐宋三位文坛巨匠的灵魂融合在一块石碑上,不愧为“三绝碑”的名号。
柳候祠的大殿,再现了柳宗元作为柳州刺史的办公场景。
龙城石刻残块,因碑文首句“龙城柳”而得名,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
柳宗元衣冠冢,柳宗元逝后遗骸运回长安,归葬祖籍河东,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的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罗池胜迹的罗池。
柳侯祠中的贤良祠,纪念唐代贤良刘蕡(音fen)。
刘蕡,字去华,唐代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人。唐宝历二年(826年)进士。大和二年(828年),应贤良对策,直言宦官专权之害,深为考官所叹服。因摄于宦官权势,考官不敢录取。山南东、西道节度使令狐楚、牛僧孺先后延请刘蕡,授职秘书郎。后为宦官诬陷,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事。一次巡田途中,不幸坠马辞世。刘蕡辞世后,州人以贤良称之,立墓于柳州并建祠祭祀。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追赠刘蕡为左谏议大夫,谥文节,追封昌平候。
1958年,毛主席阅读《旧唐书.刘蕡传》时,对刘蕡赞赏有加,批“起奇特”三字并写下《刘蕡》七绝一首: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山长住房。
“山长”是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宋元时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柳州山长住房原为清代柳江书院建筑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柳江书院历任山长以柳宗元为榜样,悉心指导青年学子,培养了众多人才。公园内的山长住房现为柳宗元生平陈列。山长住房门两侧有联曰:乐追唐虞承孔圣,勤载桃李续柑香。
在柳宗元当年栽种黄柑的地方建有柑香亭。
柳侯祠内陈列着1993年陕西陶瓷研究所设计制作的唐代诗人唐三彩雕塑20尊。历经三十年的室外陈列,雕塑表面出现了剥落及损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目前进行的实验性维修效果不佳,色彩难以还原。敬请观众提供修复建议、修复技术、修复指导。
柳州博物馆距柳侯祠不远。每到一个城市,博物馆是必参观之去处。
博物馆不仅展示当地的文化与艺术,还是链接、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西汉的滑石面具。
矿石标本。
荔子碑。
博物馆正在布置一个奇石展,尚未开展,
大厅里展示的奇石,且博物馆门口也有一块巨石。
柳州是一个多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饮食、居所、信仰和艺术品等内容均有展示。
柳州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柳州号称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型国企。因此,柳州有一个十分独特的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
柳州目前有11家国家大型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跻身工业企业全国500强。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工业博物馆是在原来的第三棉纺织厂旧址上建立的,利用原两层的纺织车间改造而成的展馆。柳州工业博物馆是中国首个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展示了柳州从1902年以来的工业发展历程。
柳州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时传统手工业就已经相当发达,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工业化的不断壮大、发展,直到今天工业遗址仍随处可见。将工业遗址改建成博物馆真是上好的创意。
民国26年(1937年)柳州机械厂的朱荣章工程师,利用仓库里一台750马力的飞机发动机,装配制造成的一架战斗机。飞行员陆光球驾驶该飞机成功升空,且飞机各项性能都达到了作战要求。飞机命名为“朱荣章号”。
抗战爆发后,依据“朱荣章号”批量生产的飞机在对日军的作战中,屡建奇功。由此可见,当年柳州的工业发达程度。
柳州机械厂成立于1928年,1931年更名为广西机械厂,开始制造、组装飞机、步枪、炸弹、手榴弹等军用装备。次年改称航空机械厂,先后仿制英式单座教练机和“亚维安”、“吉的”教练机多架。
解放后,柳州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58年1月,中央在南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广西省长韦国清请求中央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为广西安排一些项目。会后,中央在广西重点部署和建设了三个工业区。即南宁江南工业区、桂林瓦窑工业区和柳州柳北工业区,安排建设大中型项目45个,其中包括柳州10大工业项目,包括钢铁厂、热电站、化工厂、联合机械厂、动力机械厂等。柳州10大工业项目的建设为柳州后来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图再现的是当年南宁会议的场景,毛主席右手边的是李富春,毛主席左手边的是韦国清。
柳工生产的装卸车。
展览的机械加工设备。法国产的压力机,
柳州汽车厂制造的压力机。
停放在园区内运输铁水的蒸汽机车。
目前,汽车已成为柳州的支柱产业,包括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汽车集团公司均在柳州建厂。小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柳州的拳头产品,广销国内,远销海外。到了柳州方才知晓,除柳工工程机械外,像五菱、宝骏、东风景逸、乘龙重卡这些知名品牌的汽车也都是柳州生产的。
下图中红色的小车是为印尼G20会议生产的新能源、右舵专有车辆。
柳州满大街都是这种可爱的小型新能源汽车,连警察开的也是这种小车。
这种小车从外形上看像其它城市街上跑的老年代步车,但它是真正的汽车,其安全性、舒适性、操控性、续航里程都不是老年代步车可比的。这种小型新能源汽车是当地产的车,价格很便宜、停放便利、使用成本极低,城市代步既经济,又便利。
博物馆中设有一个名为《皮影神话》的唐山皮影与中国傩戏艺术展。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一种集美术、音乐、舞蹈、说唱为一体的傀儡戏剧表演艺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皮影戏起源于西汉,盛行于唐朝,至北宋时广为流传,元代时期逐渐传到国外。
皮影戏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古人认为人的影子被视为灵魂的投影,能够与神灵或亡灵进行交流,于是开始尝试用皮影来模拟和表达人与神的对话。
“傩”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前萌起,到商周盛行。在传统的华夏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傩戏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戏剧。傩戏和傩面具是人类自我转换和超越意识的通道,如今逐渐步入艺术领域。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嫩江流域都有流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进,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日趋衰亡。然而偏僻的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形成的封闭性社会环境和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的渗透,为傩祭和傩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那种闭塞的生活环境中,社会进化的步伐十分缓慢,加上边区的巫文化既保守又发达,使得傩祭、傩戏的发展长期浸润在巫术气氛十分浓重的地域文化环境之中,滋长并根深蒂固,并保留有相当部分的宗教因素。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包括贵州全省、云南东都、四川南部、重庆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广西北部,时至今日仍为傩祭和傩戏流行的地区,而且保存的傩戏最多、品种最全、特色最为显著。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云朵·季尔顿酒店(柳州五星步行街地王新天地店)#大床房淋浴有顶喷吗?还是就一个小的花洒
2025-10-25 4回答 - 2025-09-19 11回答
- 2025-09-19 9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