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棚沟的秋色是醉人的,数十里彩林从谷底绵延到山上……
雪后的毕棚沟晶莹剔透,静谧圣洁,天地银白一色……
毕棚沟位于理县朴头乡梭罗沟境内,距离我们入住的黑水达古冰川大酒店约190公里路程。早餐后8点即启程,沿347国道前往理县。
一、风景在路上
前天从雅克夏雪山隧道驱车至“吉祥营地”,进入奶子沟彩林谷游览,入住彩林谷尽头的达古冰川大酒店。今天将从酒店出发,沿彩林谷至雅克夏雪山转入248国道到达理县。
途经“七彩甲足”藏寨。
“七彩甲足”藏寨很小,就建在347国道旁。藏居因地制宜,用满山遍野的条石加上黄泥筑成。这些石头房子不仅坚实牢固,悬山式屋顶还铺上了红色瓦片,屋顶的正脊和屋檐上配以藏族风情的装饰,房屋外墙被刷得五颜六色,与色彩斑斓的彩林遥相呼应,远远望去宛如一幅水彩画。
红色“昌德”。沿国道的藏居都经营起了民宿,方便游客游玩、住宿,也增加了藏民的收入。
中国最美藏寨“羊茸·哈德”。
海拔渐渐在上升,车子的前方出现了雪林,雾霜缭绕着雪山朦朦胧胧。
进入“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又见海拔4800米的雅克夏雪山。
海拔4743米的雅克夏雪山隧道。
在347国道与248国道分叉路口左转,进入248国道。此地属于红原县。
正在建设的德马高速。路上有点堵,原本来回各一车道,现只有一车道通行。还好,正赶上我们这个方向车放行,很快通过了堵车路段。
前方出现岔路,沿左侧进入317国道,此地属于理县了。
理县位于阿坝州东南部,地质结构属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境内山峦起伏,平均海拔2700米,属山地型立体气候,旅游资源丰富。
米亚罗风景区是中国发现并开放的面积最大的红叶风景区之一,曾经比北京香山红叶风景区大180余倍。行驶在317国道上,彩林片片,群山如染,五彩缤纷。
途经狮子坪特长隧道。狮子坪隧道长13.15公里,2015年启动建设,2020年12月全线通车。通车后,从成都高速至马尔康仅需3.5小时,对阿坝州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隧道较长,隧道两壁分别画上了阿坝州山水、彩林。
中午12点抵达毕棚沟景区。
二、毕棚沟景区-龙王海
毕棚沟景区地处米亚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邛崃山系大熊猫走廊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卧龙自然保护区接壤,南接东方圣山四姑娘山,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高山峡谷区,景区独具奇峰异石、冰川、水群、滩坪、森林等景色。
乘坐景区中巴车进入盘山路,第一站停靠在“龙王海”。
龙王海积水面积33.4万平方米,是一个翡翠般的高山湖泊。传说龙王隐居于此,于是起名为“龙王海”。
游步道旁哗哗水声,那是“龙王海瀑布”。拐个弯,两道洁白的瀑布掩映在彩林中。
真是移步易景——刚才还是翡翠般的湖泊,转眼湖水变成了蓝绿色!湖泊旁灌木丛生,花儿生气盎然。最抢眼的是那一抹枫叶的艳红,夺人眼球。
蓝天下飘荡着团团云雾,缭绕着带霜的彩林,远方的冰川雪山已被淹没在云雾之中。
再转个角度,幽静秀丽的山野穿上了绚丽颜色,那幽绿湖泊 也想沾沾彩林的“光”,绚烂的色彩倒映在湖面,沉静暗绿的湖泊竟也变得五彩斑斓。
微风吹过湖面,竟留下一条“镜面”,那橙色红杉、大红枫叶整齐地把身影印在了幽绿的湖面上。
这里建有环湖游步道,有一条游步道伸向了湖泊中心。
游步道左侧的湖泊与九寨沟五花海景色极其相似,清澈的湖水、五彩的藻类与沉寂的树干构建了令人惊叹的水下世界,极富色彩感。
穿过木栈道就是景区山路停车点,乘坐中巴车到上海子服务部。
三、毕棚沟景区-卓玛滩
中巴车到达上海子服务部,换乘电瓶至“卓玛滩”
卓玛滩是典型的高原湖泊,面积8千平方米,海拔3612米。为什么把这个湖称为滩呢?这是因为2011年的一场暴雨造成的山洪泥石流,把原本的卓玛湖填埋得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湖水,其余大部分成了石滩。
卓玛是藏民对心中女神的称呼,卓玛滩因为周围彩林环抱,碧绿的湖水就像美人的眼眸而得名。
卓玛滩旁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山路旁是一片“红杉林”。昨夜的一场大雪,为深橙色的红杉披上了“白丝巾”,红杉旁还有小雪人作伴呢。
红杉林旁是“青草坪”,已被白雪覆盖了。站在青草坪上可以观赏雄峰峻岭,只是那“倒沟冰川”被满山的云雾缭绕着,隐隐地露出冰川的模样。
憨态可掬的牦牛静立在青草坪上,黑白分明。
青草坪上有条木栈道,沿栈道往上走,哗哗的水声传入耳中。
一条瀑布隐匿在雄峻的山峰间。
白龙瀑布海拔约3670米,瀑布三级梯形,高约800米,落差约200米。远观犹如一条白龙从天而降,在毕棚沟瀑布群中属大瀑布之一,因其气势宏伟,形态犹如白龙,故名白龙瀑布。
虽说已是深秋时期,白龙瀑布水量没有丰水期大,但站在瀑布旁,仍能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
你在桥上拍瀑布,我在瀑布旁拍你。
三、毕棚沟景区-磐羊湖
观看瀑布后,沿木栈道下来,乘坐电瓶车5分钟即到了“磐羊湖”。
下车往前走,便见一座小型瀑布,瀑布水潭下是铁锈红的石滩,铁锈红石块上覆盖着软软的白雪。
向上仰望,“倒沟冰川”像V字型横亘在两山之间。倒沟冰川属山岳冰川,是寒冷地区多年积聚,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
倒沟冰川气势宏大,十分壮观,据说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
磐羊湖的沿岸建有一条长长的环湖栈道。顺着游步道往前走,就能看见被雪山和雪林环抱着的磐羊湖了。
磐羊湖是毕棚沟最大的高山湖泊,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山泉及地下水补给,海拔为3676米,曾因磐羊盛行而得名。
湖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未结冰的地方露出了晶莹清澈的湖水。
这样的一半冰一半水,别有一番风情。
远眺对面湖畔,身着五颜六色的游客在专注地拍照,曼妙的身影伴着红杉、雪杉一起“跌落”在湖中,把一汪湖水“染”得五彩缤纷。
在这深秋时节邂逅一片冰天雪地,实在是天赐良机!站在磐羊湖边,静静地欣赏这大自然赋予的美景。
一条木栈道伸向湖中,通向湖心小岛。
水天相接的天际湖,半冰半水的湖面上,映衬着彩林和银装素裹的世界,恬静里散发出一种意境之美。
一半水、一半冰、一半雪,雪山作伴,第一次邂逅如此纯净、无尘的冰雪场景,不舍得移动脚步了。
彩林下的游客们还在兴致勃勃地拍摄。谢谢你们成为了我的“镜中景”。
向后看,“倒沟冰川”深埋在云雾之中。
湖心岛上的积雪很厚,踩在上面感觉发硬打滑。沿着“月亮湾”标志右侧的木栈道继续绕湖漫步。
纯净的冰川之水。
沿绕湖的木栈道往北走,湖对面就是进来时的游步道,左侧房屋是月亮湾服务部。
从木栈道转入游步道,步道上留有薄薄的冰块。这里的植物种类较多。
步道旁种植着柏树,白雪轻压树枝,笔直的杆直刺天空。
但磐羊湖边的柏树很特别,都是“连理枝”——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
这里有一片雪山杜鹃。
雪山杜鹃生于海拔2700-4700米的高山杜鹃灌丛中或针叶林下,分布在中国青海、四川、云南和西藏。该物种6月-7月时盛开,花朵美丽,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向前是片红杉林。橙红橙黄的艳丽,配上蓝天白云、纯洁的白雪,其自然风光原始惊艳,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呵呵,兴奋得手舞足蹈。
回望“倒沟冰川”,冰川的上半部又被淹没在云雾之中,似乎是不想被游客打扰,保持着它的神秘色彩。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云雾越来越浓厚了,蓝天的颜色也看不见了。估计终点站“燕子岩”的景色看不清了,便沿着游步道走回月亮湾服务部乘车点。
在乘车点等朋友时,先生让我回头看天——一张四川标志“熊猫”脸挂在天边,好神奇哦!——感谢四川,感谢大自然!
当一个地方迎来最美的时刻,山水、草木的美景足以惊艳时光——这就是深秋的毕棚沟。
五彩斑斓的森林,蓝绿通透的海子,洁白飞挂的瀑布,晶莹无尘的白雪,雪域高原最美的一切几乎都汇聚于此,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