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7

中州行之白马寺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7 天 时间:8 月 人均:800 元 和谁:夫妻

发表于 2022-12-27 10:33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从洛阳火车站到白马寺,56路公交车2元,打的30元左右,半小时车程,寺院就在国道边上。门票50元,入口处一样有些卖旅游纪念品的商铺。


门票上印着这样的介绍:昔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礼请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东还洛阳。明帝躬亲迎奉,宣委鸿胪,以陈国礼,敕令绘释迦像于清凉台,于城西雍门外三里建白马寺,命二尊者居之。此汉地有寺院之始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寺,廷也;有法度者也”。《左传》注疏也说,九卿所居之处谓寺。“寺”本为中国古代官署的一种名称。如大理寺、鸿胪寺等;因前边提及的东汉明帝刘庄遣使西域,拜求佛法时,曾有二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汉使邀请来到洛阳,最初被安排在“鸿胪寺”暂住,后在汉明帝所敕建的僧院建成后,即取“鸿胪寺”之“寺”为名,并于“寺”前冠以“白马”,称白马寺。宋代高承所撰的《事物纪原》说:“汉明帝时,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盖指此(亦见《清一统志》)。,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寺”字更演化成了中国僧院的一种泛称。
入口之后,是寺前广场,绿树成荫,有池,遍植荷花,盛夏正盛开。
广场靠国道边上,新建牌坊,上书“中国第一古刹”。

白马寺目前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寺门外有两匹相对而立的青石马,形态温顺,相传为汉代的驮经之马,实为北宋太师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于1935年迁移至此。山门是牌楼式的三洞弧券门,单檐歇山顶,

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

,佛教称之为涅盘门。正面镶嵌“白马寺”匾,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


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

走进山门,西侧有一座《重修西京白马寺记》石碑。这是宋太宗赵光义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苏易简撰写,淳化三年(992)刻碑立于寺内的。碑文分五节,矩形书写,人称“断文碑”。


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

过东西对称的两碑,便是白马寺的第一殿——天王殿。
天王殿正中前面供弥勒佛,后面供韦陀菩萨,两边是四大天王,也是标准配置。
让人惊叹的是弥勒和韦陀的坐台,为精细的木雕帷幄,后面的大佛殿也是的。


弥勒佛好象也是木雕的。左右对联:举目瞻仰何必生几分惧色,回首猛醒尚须存十分诚心。


有些憨相的韦陀,左手托降魔金刚杵,重八万四斤,斜靠在肩上。

右手托小须弥山,不知重几?

在山门与天王殿之间,是莲花通道,两边为鼓楼和钟楼。




钟楼底层供地藏王菩萨。

马寺钟声为洛阳八景之一。


鼓楼钟楼的后面,分别是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墓。
东边的摄摩腾墓。



摄影摩腾所译的汉译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金庸小说《鹿鼎记》的起文之源。

西边的竺法兰墓。





一般寺院在天王殿后,即为大雄宝殿,供如来佛,左右为文殊、普贤,白马寺却不同,它把大雄宝殿分成两座,分为大佛殿和大雄殿。

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乃明代建筑。建在1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后壁和两侧山墙以楔型汉代砖石叠砌,形制比较罕见。在殿脊的前后部各有四个大字,分别是“佛光普照”和“法轮常转”。殿的中央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罗汉、文殊和普贤菩萨像。
和其他寺院比,这里如来佛像不是那么雄伟,统一的是佛像绘色,均为檀红色。

大佛殿前的经幢。


殿后为观音像,也是标配。




大佛殿后面就是大雄殿。
大雄殿是寺院内最大的殿宇。由歇山顶改为悬山顶,面积有所缩小。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执持法器。





两侧排列十八尊神态各异、眉目俊朗的罗汉塑像。这十八罗汉都是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裱裹,然后揭出泥胎, 制成塑像,这种“脱胎漆”工艺叫夹苎干漆工艺,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乃寺中塑像之精品,每座佛都是空心的,一只手即可托起。背后殿壁上还排列整齐地刻镂着五千余尊微型佛像。







大佛殿和大雄殿之间两边分别为玉佛殿和卧玉佛殿。




大雄宝殿后有接引殿,为一般寺院所罕见。长14米,进深10.7米。为双层殿基,是寺内最小建筑。


殿内供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立像,左边为持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右边握牟尼宝珠的是大势至菩萨,均为清代泥塑。
所谓“接引”就是由未来佛阿弥陀佛把逝去佛教徒的灵魂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接引殿前的石葫芦。

清凉台原是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在寺中位置最高,长43米,宽33米,高5米。


毗卢阁是白马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坐落于清凉台上,系一组庭院式建筑。


正面大殿毗卢殿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建筑,长15.8米,宽10.6米,初建于唐,元、明、清历代都曾重修。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


清凉台左为藏经阁,一楼为“释源美术馆”,二楼藏经。





清凉台右边为法宝阁,一楼辟为“释源陈列馆”,陈列的是白马寺的历史,值得一看,我花了半小时细品。



中国第一个受戒佛教徒。

中国第一个女性受戒佛教徒。


与印度泰国等交流,外国政要赠送的佛像。






白马寺外,仿造外国著名的佛教建筑群,还在建筑装饰中,其实没多大意义。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洛阳2796
中州行之白马寺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洛阳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洛阳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洛阳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洛阳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河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