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洛阳博物馆,领略神都辉煌历史(5)——河南13日(25)

天数:13 天 时间:12 月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河南洛阳博物馆之河洛文明展第二展厅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220年,魏文帝曹丕建立魏朝,定都洛阳,史称曹魏。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统一全国,定都洛阳。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贵族生活奢靡,崇尚老庄,蔑视礼法,形成了魏晋风骨。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在文化上留下了大量的文章。左思构思十年的《三都赋》一经问世,顿时使被争相传抄,“洛阳纸贵”说的就是争相传抄三都赋致使洛阳纸价上涨的故事,也成为文坛的佳话。曹植途经洛水之滨,写下了名作《洛神赋》,为我们留下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女形象。马钧发明龙骨水车、指南针。

魏晋时期实施单一宫城制度,曹魏立国之初复建洛阳宫,废弃南宫,在北宫旧址上专营宫城。后来魏明帝大修宫殿,修建主殿太极殿,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等重要礼活动的主殿,东堂是日常处理朝政,召见群臣的地方,西堂是皇帝日常起居这之所以。西晋时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基本沿用汉魏旧制。

魏晋士族醉心于清谈,以奢侈为美,洛阳兴建了多处豪华的宫殿和著名的园林,是当时达官贵人的宴乐之所。

曹魏正始八年墓位是明券砖室墓,发掘时墓室结构保存完好,随葬品较为丰富,出土了制作精致的玉杯和铁帷帐架,白玉杯收藏在二楼珍宝馆,帐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有纪年的曹魏墓。

三国曹魏名将曹休的墓位于孟津县送庄乡三十里铺村东南,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曹魏时期确切年代最早、级别最高的墓葬,长50.6米,宽21.1米,由墓道、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北侧室、南双侧室等组成。

墓葬里发现大量的陶兽,有家禽家畜,也有其他野兽,有一匹陶马尤其精致,还配上了马鞍,剥落的陶釉反倒像马的鬃毛。

出土于涧河东岸西晋墓的铜鎏金兽小巧精致,站立回首,张着口,长眼立耳,头上还有两只角,尾部下卷分叉。虽然如今鎏金略有脱落,但这件文物还是让我们感慨古代匠人的精湛工艺。

微雕小狮子一组六个,每个长约1厘米,重5-6克,形象相同,都是四腿卷曲爬卧状,造型类似于阳晋墓出土的瓷狮,十分可爱。

彩绘伏虎形陶帐座高9.5厘米,呈卧状,头向前平伸,张口露齿,前脚 两侧有翼,长尾上卷,中间有一个圆孔,这是供插柱状物用的。

狮形青瓷盂高8厘米,头部作狮子开关,颔下有须,项脊披鬃毛,腹部两侧有羽翼,背上有圆管。

铜三轮鸠车高6.5厘米,车身是一只长尾鸠鸟,胸前有环鼻 ,腹中横穿铁棍为轴,轴头两端各有车轮一只,身导下方有一只车轮。

洛阳家园西晋墓共三座,有砖室墓,也有土没事墓,随葬器物有金属和陶质。盘口鸡首青瓷壶高9.5厘米,盘口双系,可能是饮宴时候喝酒用的。

陶俑的式样很多,有男俑、女佣,还有文士、武士俑。虽然服饰尚简,不过眉眼雕刻得极为生动。

归义胡王金印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博物馆还特意在印前放置了放大镜。胡王应该是当时居住在凉州的匈奴首领,这是一枚归化降顺后的印,造型古朴简练,制作精良。

另一枚“武猛校尉”银印也很袖珍,出土于洛阳伊川,长2.4厘米,印文为汉篆字体,制作精良,是魏晋时期官印中的精品。

洛阳关林庙是埋葬关羽首级的地方,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群,据说气派非凡,不过我们这次没有把它列入行程清单。

彩绘仪仗陶俑群是一组陶俑群像,整齐地置放在展台上,气势盛大。前方两列是镇墓兽和镇墓俑,后面是大批的男女侍从和舞乐俑,中间是牛车俑。舞乐俑有的怀抱琵琶,有的击鼓。最后是鸡、猪、狗等一些动物的陶俑。这是当时北朝出行的仪仗,规模可真够大的,可见当时确实奢侈成风。

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建立北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北魏洛阳城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东汉、魏晋洛阳城为内城,增修了外郭城,宫中正殿太极殿,内城分布官署、贵族宅第、朝廷祭祠和皇家佛寺。外郭城平面呈倒“凸”字形,有御道,以居民里坊为主,供老百姓居住,是历史上第一座大规模设置居民里坊的都城。

洛阳汉魏故城阊阖门遗址出土的兽面纹瓦当,直径14.2厘米,主体纹饰是兽首图案,面目狰狞,外饰乳钉纹、弦纹各一圈。

北魏皇陵都在洛阳西北、瀍河以西邙山一带。孝文帝以后,先后有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

北魏的彩绘陶俑服饰在服饰方面的刻画更进一步,成批的陶俑整齐地在展台上列队,还是很震撼的。武士俑和舞女俑也很精致,可惜大多数的彩绘已经褪色。

彩绘陶昆仑奴俑出土于北魏孝文帝之孙元巶墓,高9.5厘米,端坐人蜷缩状,右手抱头,左手横置于双膝之上,头埋在两臂之间。昆仑奴是西北少数民族或南洋、中亚地区黑人形象,在北朝贵族官僚或富户之家,会用外族家奴。

北魏元巶墓位于洛阳老在区盘龙塚村,元巶被封常山王,出土墓志、陶俑一百余件,彩绘陶牛车是南北朝时贵族盛行的车乘,牛四肢立于托板上,驾一国内双轮车,车檐外,车厢两侧各刻假窗一扇。

嵌蓝宝石金戒指直径2.2厘米,呈不规则的圆形,戒面上有镶嵌宝石的套孔,外面饰一周连珠纹。这枚戒指产于中亚、西亚或地中海地区,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

乐舞纹陶扁壶出土于洛阳孟津,高13.4厘米,壶身两面都浮雕舞乐纹,五位舞者都是深目高鼻的西域胡人形象,可能在跳胡腾舞吧。

北魏崇尚佛教,著名的龙门石窟就是始凿于北魏时期,当时朝廷把佛教定为国教,至北魏一朝,洛阳城内建寺高达1367所。都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其实北朝的佛寺规模相比南朝更大。

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皇家寺院,中心建筑九层木塔是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高达136.71米。永熙三年的大火,把永宁寺毁于一旦,塔基是目前我国经全面发掘的唯一一座北魏佛寺遗址。

玉辟邪高4.3厘米,四肢曲伸,昂首圆腹,丰臀断尾,五官琢制清晰,小巧玲珑,制作精细别致。

北魏贵族墓葬主要分布在孟津、偃师一带,出土大批陶模型明器,尤以大旦陶俑最具代表性。陶鸡、陶狗、陶羊、陶猪等形态各异,镇墓兽雕凿得更加精致,

北朝的陶瓷器有青瓷和黑瓷,釉色有单色和两彩釉,多以素面为主,装饰比较少,注重实用性。

青瓷鸡首壶通高28.2厘米,盘口长颈,圆肩平底,肩部有高冠鸡首流,龙形柄。通体青釉,釉色均匀细腻。豆青瓷蟾坐蜡台造型奇特,下部是一只蟾,顶着一根横梁,上面置放四只小瓷罐。不过这两件瓷中的精品,我们在展台上并没有看到,不知道是不是又送展去了北京。不过有一件青瓷龙柄盘口壶,大概是类似的风格。

西晋末年战乱频仍,大批中原人氏南迁渡江,自称“客家人”,与当地的原住民加以区分,他们身上保留着浓厚的中原遗风。他们有一些人,渡海去了南洋。

 

自由行:河南洛阳博物馆之河洛文明展第二展厅

12月仲冬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洛阳博物馆,领略神都辉煌历史(5)——河南13日(25)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