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牡丹阁,一场牡丹的视觉盛宴(4)——河南13日(36)

编辑
天数:13 天 时间:12 月 和谁:亲子

★旅游地点:河南洛阳牡丹阁

第三单元“牡丹科研”,我原以为指的就是现代牡丹的研究,没想到牡丹的早期科学研究,竟然肇始于唐宋时期,当然,现代的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在牡丹新品种选育、牡丹资源的保育、牡丹花期控制、终年开花、切花保鲜、牡丹基因组测序图谱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进展。

如今,洛阳拥有牡丹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十余家牡丹科研机构和单位,其中,国家牡丹园是集世界最大的国家牡丹基因库、国家牡丹种质资源库和国家花卉工程牡丹研发与推广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牡丹专项园,栾川县建立了世界上唯一的中国芍药科野生种迁地中心。

走上小桥,两侧是关于牡丹的介绍,用圆型的灯展现牡丹的美,同时也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

过桥是第四单元“牡丹应用”,桥头的墙面上是现代牡丹插花艺术和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清供图”介绍。其实牡丹插花古已有之,东汉年间的白马寺,就有佛像前的瓶插供奉应时花卉的礼节,称为“佛花”。隋唐时期,插花盛型,罗虬的《花九锡》是中国历史上首部插花理论著作。唐宋以后,更是演变为一种花卉造型艺术。

牡丹应用也不仅在观赏性上,还有食用牡丹和药用牡丹以及牡丹的文化衍生品。牡丹的花瓣和花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宋代袁文在《瓮㸢闲谈》中,就有牛酥煎牡丹的记载,可见那时人们就开始食用牡丹。明清时期,人们已经有比较完善的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煎、氽、蒸、酿等加工方法,都能够做出美味的牡丹菜肴。如今还有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饼等,洛阳的牡丹鲜花饼味道真心不错。

前面有一块牡丹花墙,旁边是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地上还用灯光打造出满地的花瓣,这里真的是太适合穿着汉服拍照了。

第五单元“牡丹传播”,唐宋以后牡丹的种植技术和赏花习俗就传到全国各地,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洛阳牡丹已经在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落户”,毕竟洛阳牡丹甲天下嘛。

唐代时期中国牡丹就由空海和尚带入了日本。明清时期,牡丹传入欧洲。美国从中国引进中国牡丹后,曾经培育了一种黑色花的品种。如今,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荷兰、德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都有牡丹栽培。

牡丹阁第三至第九层尚未开放,我们直接乘坐电梯前往十层的牡丹邮票展。走出电梯就被震惊了,原来历年以牡丹为主题的邮品竟然这么丰富,真不愧是花王!

展厅藏品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华集邮联合会会员、中华酒器联谊会会员付治水先生提供,共有牡丹藏品20多类、15000余件,共分邮票邮品、钱币徽章、烟标烟具、扑克玩具、品片商标、酒器茶具、电话磁卡、工艺饰品、票证门券 、影视音像十个单元。不过因为十层的面积所限,我们现在只能看到第一单元“邮票邮品上的牡丹”和第二时时凶“钱币徽章上的牡丹”。

牡丹邮票向来受到邮迷们的偏爱,其中“牡丹二十品”从一千多个品种的牡丹中精选出了二十个品种,特邀20位当代工笔画名家原创绘制。这二十个品种分别是洛阳红、种生红、首案红、春红娇艳、飞燕红装、胡红、玉板白、昆山夜光、富贵满堂、粉面桃花、贵妃插翠、姚黄、魏紫、盘中取果、蓝田玉、豆绿、黑海撒金、烟笼紫、青龙卧墨池、二乔。我国传统的牡丹四大名品“魏紫、姚黄、豆绿、二乔”自然都名列其中。

还有1964年发行的影写版邮票,全套15枚,设计者邵柏林,画者是我国著名工笔画一代宗师田世光先生。这套邮票选择的牡丹品种是胜丹炉、昆山夜光、葛巾紫、赵粉、姚黄、二乔、冰罩红石、墨撒金、硃砂罍、蓝田玉、御衣黄、胡红、豆绿、魏紫、醉仙桃,四大名品自然也跻身其中。

我们不是集邮爱好者,对于邮票的价值自然无从得知,但每一枚邮票上的牡丹花,真是彰显了雍容华贵的神韵。真不知道付治水先生历时多少年,费了多少心血,才收集了这么多邮票。承蒙付先生的慷慨,我们才能欣赏到这些付先生的“心头好”。

除了邮票,还有其他邮品上也有牡丹的身影,例如首日封、纪念封、明信片、邮简等,牡丹花在这些邮品上面,尽显自己的绝代风华。

国内的牡丹邮品已经足够丰富,没想到其他国家也发行了以牡丹花为主题的邮票和邮品,这是得多爱牡丹啊。真是“唯有牡丹真国色”,人们的审美大致趋同。

徽章上的牡丹元素也很丰富,不说各类地方性的牡丹花会纪念章,就是我国的共和国勋章,就是以红色、金色为主色调,章体采用国徽、五角星、黄河、长江、山峰、牡丹等元素制作而成的。友谊勋章虽然章体没有牡丹的身影,但是章链采用了中国结、万年青、牡丹、玉璧、兰草等元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以红色、金色为主色调,章体采用五星、天安门、牡丹、旗帜、光芒等元素。

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舰徽也采用了牡丹花,运用牡丹的枝叶衬托,突出了中国元素。

可惜因为怕赶不上回洛阳市区的末班车,我们只能走马观花浏览一遍,就登上了十一层的观景台。但是今天天公真正不作美,这时候的雾气似乎更浓了,别说远眺了,就是近处,也只能隐隐绰绰地看到地面。好吧,我们真是没挑好日子啊。

沿着长廊在外围转了一圈,哪一个角度看出去都是厚重的雾气,能见度极低,反正都是一片白茫茫。

走出牡丹阁景区,又步到公交车站,等了很久都没等到公交车。旁边几位阿姨比我们等得更久,说是一直没有看到62、63、65路。我们原还等着乘坐65路前往应天门,后来降低要求,但凡能到市区的公交车就行,到时候转公交地铁总能到应天门,结果6字头的公交车一辆都没看到。可是看看末班车时间,明明还没到时间。等得久了,自然有些心焦,我们甚至想乘坐前往龙门高铁站的公交车再转地铁,虽然路程有点长。好在一旁的一位大姐听到我们的交谈,提醒我们6字头的公交车下午三点以后就不发往洛阳了,但是我们可以乘坐503路。我们愕然,因为在我们等车的时候,已经看到三辆503路公交飞驰而过,可是它们都没停!

“你们得招手,不招手当然不会停啦。”大姐对我们也很无语,“这些通乡镇的公交,要招手才停的。”

原来如此,很快就看到一辆503,我们急忙挥舞胳膊,唯恐司机看不见。看来跟我们一样傻的人挺多,车一停下,就呼啦啦上去了十几个乘客,都是等了好一会儿的。

 

自由行:河南洛阳牡丹阁

12月仲冬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牡丹阁,一场牡丹的视觉盛宴(4)——河南13日(36)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