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朋友们来过一次洛阳,很开心地玩了三天,看了牡丹,挤了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在九洲池拍了唐服美照,也去应天门看了灯光秀。
这次公出又有机会到洛阳住一晚,就准备去些和上次不一样的景点。虽然非常规游,但却十分有趣,因为见到了有些不一样的洛阳。
不过大概是因为台风进入了河南境内,天气很不好,算是这次充实旅行唯一的小遗憾吧。
精品很多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一大早的火车从郑州到洛阳,先去打卡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简称二里头)二里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偃师区,距离市区有点远。但洛阳站斜对面的汽车站有一班旅游专线,只停同一方向的白马寺和二里头两站,所以第一次到洛阳的可以把这两个景区放在一起游玩。
二里头建筑本身就很好看,屋顶平面暗含着钥匙的形象。
二里头博物馆共有5个展厅,主要是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成果等展示。虽然展出的文物数量不多,精品却很多。
赫赫夏都是主要精品展厅,镇馆之宝都在这里,包括绿松石龙形器(正品在中国考古博物馆)网格纹青铜鼎,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华夏第一爵乳钉纹青铜爵,微雕骨猴等等。
室内同样很好拍~
漂亮小姐姐超多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去年第一次来洛阳时候,因为游客太多约不到票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我终于来啦!可能因为是免费的市区博物馆,所以来旅拍的漂亮小姐姐好多呀,大概洛阳博物馆就是这样的“盛况”。
洛阳的大运河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以地方专业性运河为主题,收藏了与大运河相关的文物近400件。
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雨,所以没有出去拍博物馆的整体建筑,和二里头一样,大运河博物馆也非常有设计感,远看好似唐代宫殿群的天际线;唐三彩碎瓷砖饰面是洛阳的特色。
博物馆分三层,一,二层是主题为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的常规展,三层是互动体验展。
唐三彩天王俑是洛阳出土尺寸最大的一尊,也是博物馆的重点收藏之一。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是明清时期的沉船,船体保存完整,有生活舱和内舱,是典型的内河客运船。最佳拍摄地点在三层。
总的来说大运河博物馆并没有特别出彩,特别还是在逛过二里头遗址博物馆之后。
很是惊艳的山陕会馆
其实几年前,大运河博物馆的所在地正是距离新馆不远的山陕会馆。总有人诟病洛阳没有太多“真正”的古建,但山陕会馆却是省级文保单位,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且是洛阳甚至豫北地区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群之一。
山陕会馆坐北朝南,中轴线对称,建筑错落有致。但会馆没有正门,只有东西两座仪门。不过现在会馆的大门却开在了北面,也就是后面,虽然不太符合古代建筑的习惯,主要因为门外是洛阳主要干道之一,出入方便,会馆离洛邑古城就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所以一进门就是后殿,斗拱和横柱上的雕刻非常精美,张牙舞爪的龙头,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特别是牡丹花真的栩栩如生。
后殿与会馆最主要的建筑拜殿间的距离非常狭窄,殿前的石碑是清咸丰三年的。
正对着拜殿的其实是山门背后的舞楼,琉璃屋顶,有一条链接整个屋脊的绳子图案,寓意绳绳相扣,代代相传。
山门外是两道仪门中间的琉璃照壁,非常精美,但可惜正在维修中,被架子挡住了。
山陕会馆建筑艺术最大特色是牡丹随处可见,琉璃的,石雕的和木雕的。整体既有民宅的特色,又有宫殿与寺庙的精华,是这样洛阳之行最大的惊喜。
但是山陕会馆与大运河博物馆一样,商拍实在太多了,躲都躲不开。
到老城区去吃烩菜
逛了一天饥肠辘辘,傍晚找到一家开在老城区的小吃店去吃烩菜。去餐馆的路上会经过丽景门:金明时期洛阳城的西门。历史上的丽景门屡经毁坏,如果看着很古老的城门却是2002年重新修建的。
穿过丽景门,便是繁华的商业街,夜晚街道两侧的餐厅,路边的摊位灯火通明,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非常热闹。
这家开在居民楼一层的小吃店生意非常好,主要就是烩菜和烫面饺子。
小份烩菜量已经很大了,内容丰富,有点像东北乱炖,反正什么都有就是了。(其实烩菜真的和东北乱炖同属一个系列)味道有点像胡辣汤?放点辣椒更香,只是河南辣椒酱真的很辣,一点点足以提味啦。
寻迹洛神赋
吃饱喝足要去看晚上19:30的沉浸式演艺《寻迹洛神赋》啦,《洛神赋》是以河洛历史文化为蓝图的五幕式表演,全程都需要跟随演员们移动,很是有趣。
剧场二层是主要表演场地,序幕就很震撼,巨型纱幔上的洛阳美景让人目眩神迷。
最惊艳的是第二幕《洛神赋》,一位摆渡人讲述的洛水传说。漂亮的小姐姐们在水幕前跳舞,还有曹植与天空中降下来的洛神对望,真的是美轮美奂。
讲述1400年前开凿龙门石窟的故事也很精彩,还能在数字影像中见到金身卢舍那大佛。不过我反而更喜欢落幕后,在幽兰的灯光中,演员与大佛对望的身影,穿越千年的凝视,落寞又孤独。
关于什么最能代表洛阳,历史上的那些风流名士会在第四幕与你一起讨论,还有漂亮的“小仙女们”在观众中穿行,留下花种。
对了,记得留到最后呀,还能等到演员们近距离谢幕呢。
看完表演回到剧场一楼,这里还有几个数字展厅,可以看到万花筒里的唐舞小姐姐和真人击缶表演等等,是最适合打卡拍照的场地啦。
因为晚上就住在剧场所在地:商业综合体大河荟的酒店,所以看完演出并不着急回房间,而是在园区里逛了一会儿,因为夜晚还有24小时图书馆和据说有68个艺术装置可以看。
不过有些艺术装置确实白天更美貌,所以第二天早餐后又到园区里转了一圈,4层天台还有商业街,可惜到太早都没开门。
住到不想走的华茂春松酒店
原本只是为了离剧场近才选择的酒店,没想到有超值的惊喜!酒店位置特别好,离洛阳龙门站只有不到2公里的距离,酒店还负责接送。
房间非常大,用品质量都很好,有戴森吹风机和Julique(茱莉蔻)的洗护用品,晚上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香味的睡眠枕。更有趣的是房间不需要插卡而是自动感应的,只要有客人刷卡进入房间所有设备都会启动。
房间赠送了茶点和水果,晚上有晚安牛奶和香薰,大堂还有免费的四,五款不同口味的茶水和茶点。
咖啡机超好用,冰箱里增送了当地特色海碧汽水。
早餐真的超值,居然还有生鱼片!牛肉汤和胡辣汤都好吃,咖啡也很香浓。
大堂是真的漂亮呀!进入就被震撼到了,特别是夜晚亮灯时候。
酒店每层窗外看出去的风景还不一样:一层有天井,出阳光时候特别好看,适合下午坐着喝杯咖啡。
我住在三层,也有空中庭院,居然是个漂亮的大水池,每次从房间出来到走廊上都会不自觉地望出去,真的太美啦。
唯一缺点就是每一层都太大了,很容易迷路。第一晚去洗衣间洗衣服,差点找不回去。
下次再来洛阳,大概率我还是会选这家住。
不知道怎么就没落的关林景区
第二天中午的火车,天气终于转好,忍不住去了离酒店不远的关帝庙看看。曾经到洛阳的三个“必看”是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帝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只剩下前面两个了。
关林,埋葬关羽关老爷首级的地方,前面是祠庙,后面是坟冢,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也是中国独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地方。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期扩建的。现存建筑多为明代的。关林的建筑布局为宫殿式样: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对称,从大门,仪门,甬道到四重大殿,碑林碑亭和墓冢。
关冢高17米,正面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的石墓门。前面还有三门道的石坊。
关林翠柏,是洛阳八小景之一,景色十分迷人。
短短一日半的行程,虽然特种兵但是非常满足。离开时候并没有遗憾或者惆怅,因为总觉得很快就能有机会,再次与这座穿古装完全不会违和的洛阳城见面!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低风险地区的八日游 19956
- 中原白云山最美秋色,身披七彩圣衣穿越时空,陪你度过这个秋天 10615
- 带你走进洛阳白云山,邂逅醉美的秋天 818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