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寻访南斯拉夫电影《桥》外景地散记(图)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5 天 和谁:夫妻
玩法:美食,购物,摄影,自驾,人文,跟团

发表于 2022-05-31 23:54

对于前南斯拉夫拍摄的电影《桥》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两部影片来说,因当年曾经在中国热映社会反响极大,吸引了不少喜爱两部拍子的影迷。记者也是这其中之一。于是,听说在记者随行的巴尔干半岛之旅中就有寻访两部影片外景地的行程,因此令记者一行十分期待。

山川景色摄影(冯赣勇)

记得那是2018年7月5日黑山时间9点50,记者一行结束了黑山波德戈里察教堂的瞻仰,向130公里外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行进。途中要沿着塔拉河谷走很长一段高山险壑的峡谷山路。大巴车在一座连一座的隧道中穿行。

途中田园风情(摄影:冯赣勇)

在穿越隧道间隙的行进中,只见一侧远眺是连绵不断的山峰,另一面俯瞰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风景十分壮观。人们能深刻感受到车在山中走,人在路中游的快感。一路上爬山观水,远观饱览山景,近瞧峡谷激流。一个多山小国的黑山,想不到有着处处生机盎然的景色。

塔拉河谷大桥(摄影:冯赣勇)

此时,大巴车上放映起南斯拉夫电影《桥》,团友们看得津津有味。因为前方首要到达的就是这部电影拍摄的外景地。黑山时间13点,大家终于抵达目的地。刚才还是在电影中看到的桥,如今却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记者一行个个都兴奋不已。只见来这里的游人如织,桥头还有许多经销工艺品的小店以及咖啡馆、餐馆等等很是热闹。

记者桥头留影(摄影:孙涛)

这座位于黑山塔拉河谷上的大桥,确实是在战争中被炸毁后重建的。但是电影中的情节与历史真实事件炸桥有所不同。据相关资料记载:塔拉河峡谷大桥位于黑山北部,横跨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全长365米。

桥头雕像(摄影:冯赣勇)

大桥最初建于194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炸毁,后又于1946年重建并保留至今。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就是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的史实改编并在此拍摄的。这座塔拉河谷大桥连通了桥两头的小村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桥非常壮观,从近处根本看不出其壮观之态,远观或是从空中俯瞰,或是从桥下向上看,就会深切地体会到其宏伟之势。

塔拉河峡谷(摄影:冯赣勇)

站在桥上眺望远处风光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俯身向下可以看见流势凶猛的塔拉河,仰望向上看是蓝天白云悠悠;环顾四周瞭望,可以看见青山和在山下的小小村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大桥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壮丽画面。特别是在两岸还架起了溜索,穿梭于峡谷之上的滑溜索景象令人为之惊叹不已。

桥头观桥(摄影:冯赣勇

关于这座桥的来历始末缘由,一位名叫寒夷术的先生有着生动的记载:1937年,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王国黑山地区。朝阳刚刚从群山中露出笑容,沟壑深邃的塔拉河大峡谷便迎来了一支风风火火的架桥队伍。听到动静,附近小村庄早起的庄稼汉们,暂且放下手中的农活,三三两两围拢过来,蜷曲的胡须中央或在卖力吧嗒旱烟或在讨论着眼前的新鲜事。

桥上观景游客(摄影:冯赣勇)

领队的是建筑师安东诺维奇,他站在河谷边上,手握着桥梁蓝图,和设计师米亚特•斯•特罗亚诺维奇教授,以及施工队的几位主要负责人现场会谈。他们不时地向桥位所在的河谷纵段方向指画着,信心饱满的表露无疑。

桥头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经过三年紧张劳碌的施工,施工队克服了地势地貌复杂、汛期水流湍急、技术落后且无法采取大规模机械化施工的诸多困难,终于将横跨塔拉河谷的大桥建成通行。

桥头铭牌(摄影:冯赣勇)

这座钢筋混凝土拱桥长365米;有5个拱,其中跨越河道的主拱长114米;桥面距河面常年水位172米。完工当年,塔拉河谷大桥成为欧洲最大的公路混凝土拱桥,世界桥梁界为之侧目。

桥头小店工艺品(摄影:冯赣勇)

黑云压日,铁蹄践踏。1941年6月,轴心国军队侵入南斯拉夫,国王出逃并流亡国外,军队宣布投降。南斯拉夫随即被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瓜分。而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的大部分以及塞尔维亚的一部分,则在德国法西斯的扶植下成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

河谷上滑溜索(摄影:冯赣勇)

以铁托为首的游击队随即招兵买马,积极展开抵抗和破坏活动。1942年,为切断轴心国及伪军的运输通道,游击队奉反法西斯最高司令部命令炸毁了塔拉河谷大桥;同年8月,侵略者将参与炸桥的工程师拉扎莱•亚乌克维奇杀死在桥头以示惩罚。

桥头餐馆(摄影:冯赣勇)

1946年,战后恢复原有交通基础设施,塔拉河谷大桥得以重建。为纪念二战时期的铁血抗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于1969年拍摄完成电影《桥》。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让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久难忘怀。另外一部二战题材的美国电影《纳瓦隆突击队》(1979上映)也曾经使用过这座大桥作为背景。

桥对岸的村庄(摄影:冯赣勇)

1980年,南斯拉夫统帅铁托逝世,大桥所在地杜米托尔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遗憾的是,属于这座大桥的那个“大南斯拉夫”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记者在桥头留影(摄影:王珏)

按所谓“民族意志”,南斯拉夫彻底地分裂成若干弱小国家。先是南斯拉夫,再到南联盟,再者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然后至此,她的母国,则变成了形单影只的“黑山”……

桥附近的泽布里耶克镇(摄影:冯赣勇)

记者漫步在延绵曲折的长桥上,扶栏交相向两河峡谷激流中眺望,浮想联翩。脑海中不由得回想起电影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抢夺炸桥景象,好像当年的桥炮声就在耳畔冥想……特别是此行能亲眼得见电影《桥》中的这座壮观的塔拉河谷大桥,真令人有一种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之感……(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黑山82
寻访南斯拉夫电影《桥》外景地散记(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黑山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黑山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黑山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黑山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