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6

第6112回:沙漠绿洲棕榈土楼,骑行德拉河萨格罗

天数:1 天 时间:3 月 人均:40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穷游

发表于 2024-03-26 17:10

【黃劍博采風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仙佛道緣環宇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6112回:沙漠绿洲棕榈土楼,骑行德拉河萨格罗

©原创图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黃劍博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络Huang_Jumbo或JumboHeritageList),本章节图文中的图片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部分文字可能源于公共网络。

绿洲是避开喧嚣人群的理想方式,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执念难破,到处都是愚痴、憎恨和贪欲之市侩,令人生厌。

绿洲乡村人迹罕至,民风淳朴,在偏僻的地方,更能感受人间疾苦。

山顶的塔穆恩古加尔特城堡是使用夯土和石头垒砌的,外墙依然坚固,面阔几百米,极为壮观,除了一个角楼外墙开裂之后,其它保存基本完好。

筑垒村城堡在落日余晖下会变成红色,非常好看,趁着天还没有黑,我们走到城堡里面参观,遗址像古罗马宫殿一样壮观,可惜没有保存好,大部分雕塑和值钱的摆件都被人盗走了,屋顶早就坍塌了,只剩下外墙和拱门。

一群意大利游客在城堡旁边看日落,有男有女,有说有笑,并不像那种商业化严重的跟团游客,更像是拼团的年轻人,我们绕着塔穆恩古加尔特城堡走了一圈,外层还有更大的矮墙,看日落时发现云彩很多,料想可以看晚霞了。

大部分人看完日落就下山了,但我们没有那么急着撤退,而是继续在另外一座城堡逛了一会,又过了十几分钟,奇迹出现了:史上最壮观的晚霞在棕榈绿洲出现,天边就像被火烧了一样,红彤彤的,夕阳西下,天边残留的云彩仿佛被晚霞染红,

整个天幕成了一片火海,这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美景,更是一种气象现象,需要我们有耐心去欣赏,毕竟火烧云的出现是一个概率极低的现象。

火烧云的出现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它需要一系列特定的条件。首先天上必须有云,而且是位于天空较低位置的云,因为只有这样,太阳的光线在接近地平线时才能照射到它们上。

而且火烧云出现的时机通常是在日落前后,这是因为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的路径更长,散射作用更加显著,从而使得到达云层的光线以红色为主。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也会影响火烧云的颜色,比如尘埃、水滴等能够散射蓝光和绿光,留下红色和黄色的光线,让天空看起来“着火”了。

因为我们站在绿洲的山顶上,可以看到天边在一片黄色的衬托下,红色的云霞更加壮丽,这是我们在摩洛哥看到的最美的晚霞,古堡在晚霞的照耀下更加壮美,宁静,此时山顶的游客已经极为稀少了,最后只剩下我们俩人。

当太阳接近地平线时,它的光线需要穿过更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太阳光中较短波长的蓝色光线会因为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而被四散开来,

而较长波长的红色光线则能够较好地穿透大气,照到云层上,使得黄剑博看到的云呈现出红色或橙黄色,这就是火烧云的颜色来源。

我们下山之后就返回到村庄,公路一侧是新村,有清真寺和排楼,我们没有看到任何餐厅,就返回到筑垒村,

因为时间太晚,我们只是叫服务员准备了简单的晚餐,幸亏赠送的面包很多,我们也能吃饱。

返回房间之后队友开始洗漱并整理衣物,我则整理日记。在酒店还放了一本十多年前的摩洛哥寂寞星球的攻略书,因为摩洛哥变化不大,有时一些十多年前的攻略依然可能使用。

之前去镇上吃饭,总有妇女过来讨吃的,我们把一些面包和糖分给一个妇女,她接东西的手都是黑的。


集市前面的广场上聚集了很多村民,狭窄的三轮车上挤满了妇女,脸上是饱经磨难的痕迹,镇上大部分人穿着破旧的衣服,男人不管不顾坐在满是灰尘的地上,脚上的鞋露着很大的口子。

吃饭的时候正是穆斯林脯礼的时间,我们在吃饭,穆斯林一个接一个的铺开一张草垫子,在我们就餐的地方朝着麦加的方向跪拜,虔诚祈祷,执念难破。

发现越是穷人越是信仰宗教,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希望通过信仰祈求来世获得富足和幸福。他们信的人到底是不是道德高尚的神呢?我们不做批判。

到了一定年纪越来越相信命运,出生在哪里是没法选择的,出生在贫穷的国家的人很难能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出生在富裕的国家的人可以什么也不用做就拥有富足的人生,当然贫穷国家也有富有的人,富裕国家也有贫穷的人,命运只有定数。

也有人出生不好通过但最终能成就非凡大事的人,但这样的人是非常非常少,属于命运特定人群,承担转变历史使命的任务。我父母那一辈的人兄弟姐妹众多,连饭都吃不饱,到老了才过上好一点的日子,皆因为国运当头。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父母辈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要不然就算我跳起来也没法走出出生的国度,看看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更不可能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

我们在国外也遇到一些欧美国家的中老年人,一些人身体健康,年轻时赚了一些钱,或是长辈留了一些遗产,所以很多欧美人可以长年累月地旅居国外,但我却不行,每次在国外漂泊一段时间,就会因为资金匮乏而打道回府,继续融入内卷竞争的恶劣环境之中。

智者遇事求心,庸者遇事求境。

翌日早上我在寒冷中起床看日出,沙漠气候是温差变化很大,白天可能有20摄氏度,但晚上通常会降温到1到3摄氏度,但并不像沿海城市的冬天那么湿冷。我爬到屋顶看绿洲的风景,很多鸟儿绕着城堡飞行,天边出现魅力的色彩,


因为很多人离开了农村,所以绿洲显得极为安静。远处的条状山脉被太阳照耀时,色彩多变,太阳升起之后,山脉先被照亮,但山谷却还在阴影中,很快,土黄色的城堡也被逐步照亮,光影神奇。

早上的太阳像万丈四射的激光一样,可以清楚看到光传输的样子,我看完日出就下楼到露台吃早餐,服务员准备好了热茶和面点,各类酱料,因为热茶是放在茶壶中的,可以保证我们一直有热水喝,蜂蜜非常甜美,早餐也含两杯果汁,

我们在酒店租了两部自行车,开始了从塔穆恩古加尔特到提米达尔特筑垒村堡的环线骑行之旅,毕竟是乡村,骑行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多危险,机动车并不多,唯一不顺的是刚出发的时候,我们陆续经过了几个荒郊野岭的村庄,村里的儿童和少年一看到我们就蜂拥上来讨要钱财,还有一些不良少年从家里推出自行车,然后骑车尾随我们。

对于年纪小的儿童倒容易打发,最难伺候的是13到16岁的少年,有些人体力不比我差,骑行的速度非常快,最惊险的是经过一所学校,凑巧遇到学校下课,一群少年从学校跑出来围住了我们,熙熙攘攘地找我们要钱,不幸的是我们没有携带太多工艺品,也没有太多零钱,只能敷衍一下他们。

我意识到这些少年都是留守儿童,很像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进行道德教训,这些少年儿童很容易走向歪门邪道,比如最近国内又再次出现过留守儿童犯傻的案例:3月11日,小光的遗体在北高镇张庄村一处蔬菜大棚内被发现,涉嫌杀害他的是同班同学,三名不满14岁的少年。

埋尸地距离其中一名嫌疑人家不过100米,三名嫌疑人和被害人均为留守儿童。目前因涉嫌故意杀人,三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15日晚,小光的姑姑王女士透漏小光的妈妈和奶奶因悲痛过度已经住院了,三名嫌疑人均是小光的同学,13岁,其中一名还是小光的同桌。

法律从来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它本身就是无可奈何的他律。


在深山老林里放飞自我,摩洛哥浪漫骑行之旅一直是我期待的,如今终于成行了。

骑了让人眩晕的过山车,把人颠散了坑洼土路,遍访绿洲筑垒村,其乐无穷。除了棕榈树,绿洲还有绿橄榄,据说早收获的橄榄,出油量不高,但是油质好。橄榄留在树上时间长些,变黑了,再收获,出油量高,但是油质打折扣。至于就餐的橄榄,绿的黑的,风味不同,我都喜欢。

阿特拉斯山是摩洛哥最的山脉之一,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大量人迹罕至的路线可以让外国人骑行穿过阿特拉斯山脉,欣赏到山脉的壮丽景色和当地的文化风情。

摩洛哥的沙漠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有着广阔的沙漠景观和奇特的岩石地貌。骑行穿过撒哈拉沙漠能感受到沙漠的神秘和魅力。

我们今天的骑行就融合了阿特拉斯山和沙漠的线路,最终目的地是提米达尔特筑垒村堡,这是一个极少有人知道的地方。幸亏我们不是夏天过来骑行,否则真会在正午的炎热天气中,让自己像蜡烛一样融化。

对于那些喜欢以较慢的速度享受乡村景观的驴友来说,有充满棕榈树的峡谷可以跋涉,泻湖可以嬉戏穿过,骆驼可以穿越沙漠,这才是真正的户外活动了。


我们骑行的路线就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萨格罗山脚下(Jebel Saghro),沿着德拉河道左侧骑行,而萨格罗山的平顶台地和深峡谷仅可步行或乘坐骡子抵达,可以骑自行车,也可以租个骡子托运行李,这个骑行的难度较大,会伤膝盖,骑行在这里很艰难,但奖励是巨大的。

杰贝尔萨格罗在柏柏尔意为“干燥的山峰”,而这座山丘则坐落在撒哈拉沙漠的边缘,这是一片混乱的火山尖峰。它是大阿特拉期山脉余脉的所在地,这是有一个以1933年英勇对抗法国人而闻名的部落。在这里,一千名男子在Bou Gafer的岩石堡垒中阻挡了一支83,000名法国军队。他们的黑色帐篷分布在岩石上。

因为担心外面找不到餐厅,我们携带了一个背包,里面放了约2公斤的水果和干粮,最后才发现没有用上,反而成了累赘,幸亏我的自行车有一个后架子,队友最后将背包绑在我的车架上 。

刚骑出酒店,沿途就不断出现大量不知名的筑垒村堡,多是夯土砌成的,摩洛哥的筑垒村堡与福建土楼不同,在福建和广东寻觅土楼充实【皇氏古建築大全】时,除了一些毁坏严重的城堡,基本上每座清朝修建的土楼都会在大门口挂一个牌匾,

上面写上楼名,我感觉这是中国文化中非常好的一个例子,不管是祠堂还是古城堡,不管其它地方毁损有多严重,但至少注明了名字的匾额是能保存下来的,这样就很容易让我命名,也容易研究其历史,就像现在的中国商品房一样,都会起一个花园小区的名称。

但摩洛哥等非常国家没有挂牌匾的习惯,很多古建筑或村庄没有正式的名称,不像在中国,去哪里旅行都会有人在路口挂一个村名或“某某村镇欢迎您”的牌子,但非洲没有,所以统计垒村堡是非常困难的,除非找一批当地的文化宣传员一起寻找,否则以目前的条件,我只能是先拍照留存以后再研究其历史典故。

一些夯土筑垒村堡会被新建的公路切割,大部分夯土筑垒村堡是分布在山边,很像广东客家围堡的分布,山谷底部通常是棕榈园和橄榄林,山腰是村庄,山顶就光秃秃的了。

我们先是沿着沥青路骑行,后来发现那条盘山公路太绕了,就在一个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乡道,当时想起来还是很冒险的,我们在烈日下骑行,偶尔会看到一些清真寺,规模较大的夯土筑垒村堡太多崩塌,无人照料,更没有村民会去维修,这就像一些土楼,传统的维修太贵了,而且工匠也老了,修不动了。

国内的客家人也是汉人,并不是南蛮,那时因中原一带的民众为躲避天灾人祸,不断的南迁至福建、广东一带,这些汉民虽然躲避了中原的战争,南迁的他们却受着当地土匪和猛兽的侵扰,因此客家人就修建了大量的土堡(福建土楼),有了这样的房屋结构的建筑,就可以像围墙一样抵挡外敌。

倚山为城,斩木为兵!改朝换代、绝境求生,摩洛哥的沙漠绿洲居民也是为了躲避土匪而修建了大量夯土筑垒村堡。

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地区,位于福建龙岩永定县和漳州南靖县交界的山区一带。我曾经骑着摩托车考察过一些土楼,据说被严格确认的福建土楼有3000多座,其中只有46座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就是说,90%的土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土楼里的房间都是用木板隔出来的,楼板、隔墙、走廊和楼梯都是木板做的,所以隔音比较差。土楼是一种聚族而居的建筑,也就是说,一座土楼里住的是一个大家族,这样可以增强凝聚力。在山坡上盖土楼是一个大工程。圆形土楼的直径一般有上百米,之所以要盖这么大,是因为它必须盖得足够大,中间要留有一个中庭,中庭和外墙之间的空间才能用来盖居住的房间。

土楼的建造从开地基开始。对当地人来说,圆形土楼是很容易建造的一种房子,福建佬通常在一张纸上画个圆圈,然后顺着直径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折完后把纸摊开,就是一个划分好房间的平面了,每个房间都一样大。把这张图放在地上,画上它的延长线,这就是土楼的建筑平面图。但摩洛哥的夯土筑垒村堡极少建成圆形的,多是以方形为主。

修建夯土筑垒村堡和土楼都要打石脚,因为夯土结构的土楼的土墙非常怕水,所以要在一楼的地基上用石条砌一个石脚,防止水往上渗。之后就是行墙,也就是夯筑夯土墙。他们把木头模板架在墙上,然后往里面倒土料,人站在上面往下用力把土夯实,这就是夯墙。摩洛哥人也会使用一个锤子一样的木板朝夯土上锤基,并不是使用脚踩。

夯墙一般是在每年春节前的两个月,那时农忙结束了,大家都有空。此外,土墙有一米多厚,彻底干透要很多时间,所以一般每年只夯一层楼高的墙,夯好之后,盖上油纸防水,等整层楼的墙都干透了,第二年冬天再往上盖。每层楼的墙夯完之后,他们会在墙里放一些木梁,把它和内部框架连接起来,这就是“献架”。然后再在这个木框架的基础上,把楼板、隔墙、楼梯、栏杆等安装上去,房子就是由这些木结构组成的。等这些全部盖完之后,再把屋顶铺上,福建人叫“出水”。

土楼是由很多人在一起合股建造的大型集合住宅,并不像广东的客家围屋一样是一个族姓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据郑静介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分家时长辈会把财产平均分给所有的儿子,包括房产、田地、现金等。而分家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分灶,如果新的家庭有了一个自己的灶,自己开伙做饭,就说明这个家庭完全独立了。

但是,夯土筑垒村堡和土楼的夯土墙有一米多厚,在这么厚的墙上开窗洞是非常难的,所以一楼的厨房只能留一个很小的烟囱出气口。而且,一旦房子盖好,再开孔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意味着,在土楼里分家是非常困难的。

作为一种集体性建筑,大型的土楼拥有几百个房间,像斩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顺裕楼,总共有4层,369个房间。也就是说,一个人住的话,一年365天,可以天天换着住。

土楼一般分成方楼和圆楼两种。和方楼相比,圆楼分配起来比较平均,每一间房间都一样大。而圆楼也有个问题,就是占地面积特别大。如果想要同样多、同样大的房间,盖一个圆楼需要的土地要比方楼多出25%还多,这对寸土寸金的闽西山区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所以摩洛哥的夯土筑垒村堡多是方形的,而福建土楼以前也是以方形为主,只是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因为土地是集体的,并不存在地基很贵的问题,宅基地也是大家共享的,如是圆楼就开始流行了。

盖土楼需要很多的土料、木材、石材和砖瓦,夯土可以在村庄地挖,但是其他材料就需要大家筹钱购买,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事。而且就算是夯土,也并不是纯粹就是土,有条件的人会加糯米, 一些土楼在建造时还要加入蛋清、红糖等有机黏合剂,和匀后作为砌墙材料使用,坚固如同水泥。

同时盖土楼需要很多人一起夯墙,有时候一个楼会同时有几队人马一起夯土,大家齐声喊号子,非常热闹,修筑时,还会埋入衫木条或者竹片作为墙骨,用来增加拉力,最外层再涂上防止剥蚀的石灰。据郑静研究显示,人民公社时期建造的大型土楼有近千座,相当于现有土楼数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圆形的土楼。


也有专家认为,最初土楼采用的是方形的设计,后来因为方形土楼的四角较为阴暗,通风采光不好,所以慢慢演变成了圆形,以一个圆心出发,按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环环相套。远远望去,它就像是一座浓缩的围城,这样的布置不仅能够更好地遮风挡雨,也能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

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风吹雨打,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战乱的洗礼,在稍显凋零的外表背后,土楼代表的是当地客家人智慧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对比之下,摩洛哥的夯土筑垒村堡则维护得更差了。


我们在骑行时发现靠近马路的夯土筑垒村堡通常会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很奇怪的是,骑行了很长时间,没有发现一家餐厅,只看到一个小卖部,我们后来继续骑行到一条小径时,遇到一些修路的人,再朝一个村庄骑行,发现没有路了,只好沿着一个山坡下到另外一条羊肠小道,看到有车轮的痕迹,如是又沿着那条极窄的土路骑行,旁边有一个引水管,右侧是悬崖,这段路骑起来要小心敬慎。


不过我们很幸运,骑行了一会就来到路的尽头,抵达另外一个村庄,几个村民好奇地站在村口围观我们,我们推车上坡,就看到了沥青路,然后开始沿着公路骑行,上了一个弯道之后,经过一个学校,凑齐下课了,我们刚骑到学校旁边,准备停车休息喝水时,一群男童涌了过来,围着我们要钱,不胜其扰,我们只好推车上坡,之后骑车前进,后面的儿童一直追了很久,最后只剩下一个倔强的少年,一直骑车尾随我们。

我们甩掉少年之后,后面几段路就只剩下我们俩人了,基本没有机动车出现,我们骑行得极为顺畅,村庄也少了,右侧是棕榈林,我们还拍摄了一些视频。两车道的沥青路可以一直通到努克伯,但因为今天的行程比较仓促,我们并没有计划骑行200公里。


【皇氏古建築大全】第33187:恩阔博村堡(NKob)适合自驾前往,其实这个地方更适合驾驶汽车,也适合新手,因为路上没有什么机动车。

恩阔博(N’Kob)是一个生机勃勃且拥有多样化风景的地方。它的名字来源于不远处村庄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的一个洞穴,这个洞穴的名字是恩阿克博(N’Akb)。上述洞穴曾经被用作阿伊特阿塔(Aït Atta)部落的游牧民族的中途歇脚场所。


村庄位于山腰上。村庄里种植着棕榈树、散沫花、椰枣树、扁桃树以及各种芳香植物。绿洲有茂密的绿色植物,提升了该地区的环境质量。黎明破晓之时,是在这里散步的最佳时机!

在周日开放的恩阔博(N’Kob)市场是扎古拉(Zagora)省最大的、最热闹的市场之一。周边地区的村民都会来这里购买一周或者一个月所需食用的水果和蔬菜。在这个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名为伊杜坎(Idoukan)的拖鞋、著名的手工制作的皮质阿马齐格拖鞋、化妆品和传统服饰(比如:长衫和色彩绚丽的阿马齐格连衣裙)等。


与相邻的泰扎林(Tazzarine)村一样,恩阔博村也以种植优质散沫花而闻名。该地区每年约出产2000吨散沫花。散沫花是植物界的染色大师,对于散沫花,华南区域的人们有着天然的亲近和青睐,这是民间鼎鼎大名的“指甲花”。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采撷散沫花,捣叶取汁,将女子的指甲染得润泽红艳。喜阳怕湿,耐热畏寒,散沫花似乎天生适合南方的夏日。它个性随和,无需时刻照料,天生天养,自可成活。路边,小院里,不经意间便邂逅了它的影踪。

散沫花是千屈菜科散沫花属带刺大灌木,生长在萨格豪山(Jbel Saghro)半山腰位置的绿洲之中。从每年3月份开始,对散沫花进行田间灌溉。每年5月至10月底之间,收获2至3次散沫花。当散沫花长到约20厘米-30厘米高的时候,种植者使用镰刀把散沫花完全收割,然后,把散沫花放在阴凉处晾干,接下来,把将干燥的叶子从茎上剥下来,研磨成一种细粉末,这种细粉末被称作“指甲花”细粉或者“散沫花”细粉。

西晋植物学家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便有详细记载,文称“指甲花,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与耶悉茗、末利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自大秦国移植南海,而此花极繁细,才如半米粒许,彼人多折置襟袖间,盖资其芳馥尔,一名散沫花”。

指甲花由波斯人从古罗马移植,最初种在岭南。因香味馥郁,常被当地人折下藏于衣襟、广袖里。散沫花也是摩洛哥很常见的植物。

先知穆罕默德将散沫花描述为来自天堂的植物。人们认为指甲花具有许多益处。人们把散沫花与水混合之后,用于多种场合,比如:在传统仪式中,使用散沫花在手上和脚上画出美丽的图案。特别是,人们在订婚、婚礼、洗礼或割礼庆祝活动中经常使用散沫花。


若要充分欣赏这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原生态美景,我们可以徒步旅行或者骑骡子旅行。并且,徒步旅行或者骑骡子旅行也是您结识阿伊特阿塔(Aït Atta)人的最佳方式。阿伊特阿塔(Aït Atta)是一个自豪的、正宗的游牧部落。这个部落的人热情好客。

您可以在恩阔博(N’Kob)村附近进行各种各样的短途旅行。这里有适合您的仙境。您可以自主地确定旅行方式:徒步旅行、骑骡子旅行、骑骆驼旅行、露营、骑山地自行车旅行或者驾驶越野车旅行。在旅行中,您可以看到金色沙丘、荒漠化景观、大片金合欢树、岩石山峰、瀑布、大理石采石场、金和银矿山、新石器时代的岩石雕刻遗址、点缀在绿洲中的古堡或者筑垒村……。

达泰扎林(Tazzarine)村更加偏僻,可以到村入口处的登山向导办公室咨询各种旅行线路和旅行安排信息。


第6113回:良辰好景相看两厌,塔穆恩古加尔特堡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第6112回:沙漠绿洲棕榈土楼,骑行德拉河萨格罗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摩洛哥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摩洛哥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摩洛哥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摩洛哥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