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去了日本、尼泊尔、老挝,2025年想离开亚洲,往远处走走。与赵先生(老伴儿)、闺女商量了一下,准备去趟摩洛哥。上次全家出行还是2020年1月,新冠过后闺女就参加工作了,终于有时间一起出行啦。找旅行社咨询后,找了个2025年1月14日的团,这样回来是阴历28,可以在家过年三十儿。
一、团费
20800元/人。一价全含,无其他自费。
二、行前准备
1、服装:提前看了天气,气温最高2-20℃,准备了秋天的服装,没带薄衣服;拖鞋;酒店有游泳池,可以带泳衣。有几天中午太热了,穿单衣没问题。当地基本是早、晚凉,中午热,洋葱式穿衣法,一层层地脱。
2、雨具:预报有的地方有雨,所以带了雨具,实际没用上。
3、热水壶。大部分酒店没有热水壶,需自备。
4、转换插头、接线板、充电宝。我们乘座的两部车都没有充电功能,充电宝是一定要带的。有的机场没有USB插口,要用到转换插头。
5、药品:感冒药和止泻药,我吃东西容易过敏,还要带过敏药。
6、洗漱用品:牙刷、牙膏必须带,全程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牙具。防晒霜也不能少。
7、外币:欧元、美元都可以,我都带了一些。100迪拉姆约等于72.67人民币。
8、护照。
三、杂事
1、卫生间:餐厅有免费卫生间,大部分服务区都要给小费,1-2迪拉姆。
2、酒店:房间面积都挺大,摩洛哥的四星酒店房间不如国内三星,电梯都比较小,有的仅能挤两人。突尼斯五星酒店很好。离店、搬运行李均需给小费1美元,或10迪拉姆。
3、清真寺:摩洛哥参观时大部分为外观,入内的女性也不用包头,突尼斯入内清真寺需要包头。
4、电话卡:国内各种套餐、卡都很贵,推荐到机场免费领卡后充值使用。
5、摩洛哥、突尼斯有很多猫、狗,不要去逗。导游和司机会买吃的喂它们,游客看看就好。
6、团餐:仅两次中餐,其他都是当地餐食,自助餐占多数。摩餐都是分餐,量很大,每次都吃不完,有浪费食物的罪恶感。全程早、晚餐都在酒店。总体吃的都好,只是你是不是能接受当地人的口味,香料味儿有点重。突尼斯是五星酒店,餐、住都比摩洛哥好。
(1)馕或法棍面包与汤是每餐的固定搭配。
(2)塔吉锅是摩洛哥最著名的特色美食。塔吉锅最特别的地方是它尖帽型的盖子,这样的设计使它用很少的水就可以做出美味的料理。塔吉锅通常以牛肉、鸡肉味主料,配以土豆等蔬菜,再加上咖喱等调味品,通过长时间焖煮制成。塔吉锅口感特殊,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但却是来到摩洛哥必须品尝的食物。
(3)库斯库斯是阿拉伯烹饪中的一种基本菜肴,也是摩洛哥最受欢迎的主食。制作方法是将当地特产的小米与蔬菜和肉类一同炖制而成,炖的过程一般要持续3-4小时,所以不管是肉类还是作为配菜的土豆、胡萝卜、西葫芦都十分入味,放置于菜下面的小米也可以充分吸收肉与蔬菜的香味。
7、酒店参考价格:突尼斯酒店都没搜到所住酒店价格,最后一晚找了相临酒店做参考。
8、纪念品:摊贩的商品尽量不买,质量不好。此行只去过超市,没机会去大型商场。沙漠瓶比某宝便宜,可在当地购买。
9、总体感受:摩洛哥适合旅游,突尼斯适合度假。
四、行程
第一天 北京→迪拜
第二天 迪拜→卡萨布兰卡
第三天 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
第四天 马拉喀什→艾本哈杜→瓦尔扎扎特
第五天 瓦尔扎扎特→托德拉峡谷→梅祖卡
第六天 梅祖卡→伊夫兰→菲斯
第七天 菲斯→梅克内斯→舍夫沙万
第八天 舍夫沙万→德土安→丹吉尔
第九天 丹吉尔→艾西拉Asilah→拉巴特→卡萨
第十天 卡萨布兰卡→突尼斯城
第十一天 哈马马特→凯鲁万→艾尔杰姆→苏斯
第十二天 苏斯→突尼斯城
第十三天 突尼斯城→迪拜
第十四天 迪拜→北京
五、具体行程
第一天(1月14日周二) 北京→迪拜
参考航班:阿联酋航空公司EK307 PEKDXB 2340 0430+1 (飞行时间8小时50分钟)
领队提前一天与我取得联系,20:00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际出发6号门集合。
这是个小团,加领队共十人,只有我们是一家三口,其他人都是单人,闺女与一位年青小姑娘拼房。领队带大家托运行李、打登机牌、过安检、出海关。太糟糕了,我们三个的座位第一程都是中间位置,第二程也只有一个靠过道。
航班按时起飞。机上有中文菜单,不会说英文的可以指菜单。大约一小时后第一次送餐,一个三明治和一块饼干。我们的座位靠后,送到这里时三明治没有牛肉的,只有素的;大约四小时后送第二餐,想要蛋饼的要再等,我们无所谓,要了粥。座位太挤了!
航班准时到达迪拜。
第二天(1月15日周三)迪拜→卡萨布兰卡
参考航班:阿联酋航空公司EK751 DXBCMN 0725 1310 (飞行时间8小时45分)
今日景点:迈阿密海滨大道→哈布斯老城→哈桑二世广场(鸽子广场)→穆罕默德五世广场
领队带领大家在迪拜机场转机,等候时间较长,可以在免税店转转。
气温:6℃-16℃
航班按时起飞。这次飞机明显比上一班好很多,座位本身舒适,间距也大。飞机不是满座,我们前面的几排都有空座,只有我们这排四人座满。
飞行约两小时后第一次送餐。六小时后第二次送餐。阿联酋航空的餐还是挺好的,酒水种类也多。
机上有位空少,遇到英语好中国乘客会聊一会儿,学个中文单词,闺女和他聊了会儿天,并拍了合影留念。
按时到达卡萨布兰卡。太热了,先去卫生间脱厚衣服。机场可以凭护照免费领取电话卡,闺女在国内买好卡,我和赵先生要在机场领卡。我想领orange的电话卡,可是领队带我们领了摩洛哥电信的卡。两个卡最大的区别是,orange卡在突尼斯也可以用,这个卡只能在摩洛哥用。领完卡一起出机场,这里要排队过安检,我看前面的人所有行李都要过一遍机器,也许是因为旅行团,我们直接放行了,没查行李。
出机场大厅后找到地接导游。地导姓庄,中国南方30多岁男子。庄导带我们上车,开始今日游览。车上特意强调要系安全带,路上会有检查,不系的罚300迪拉姆。
大约16:10到达迈阿密海滨大道。这里风大,今天穿个短风衣合适,我的衣服在箱子里不方便取,羽绒服对付一下吧。这里有电影海报的照片,庄导先给我们讲了上面的地图,我们将逆时针方向在摩洛哥转一圈。
自由活动30分钟。这里不能看“海上清真寺”,可以吹吹海风,瞭望蓝色大西洋。不知道为什么选这里,我还是想到能看清真寺的海滨大道。
这里有卖可丽饼等食品的摊位,价格比较便宜,不过只能收迪拉姆。
16:40乘车前往哈布斯老城。17:20到达。老城位于穆哈默德五世清真寺和国王行宫附近,据说开明的哈桑二世国王为了鼓励富有的犹太人前来投资,特地下令让他们将住房建在其行宫周围以受到保护,所以这里也叫圣人区。哈布斯老城整体建筑风格是欧洲地中海风格与摩尔风格完美结合的混搭典范。总督府位于老城,也是法院所在地。在此游览40分钟。
乘车前往哈桑二世广场,18:05到达,自由活动15分钟。哈桑二世广场也叫鸽子广场、联合广场。市政厅、议会、法院、邮局、银行等城市中最核心的部门与机构,全部围绕着这座广场而建。
闺女和庄导换了300迪拉姆,我还没有网,所以找闺女要了100迪,让庄导给上网卡充值用。
乘车前往酒店,途中路过穆罕默德五世广场,车游,不下车。
到酒店后办理入住,19:30到餐厅用餐。这是第一顿摩餐。
餐后到酒店对面的小店买水,6迪拉姆一瓶,1.5升。
回房休息。房间里中央空调开关是坏的,这一晚挺冷。
庄导给我俩各充值50迪拉姆(36.33元),5G流量,应该是有赠送,实际到账是7.5G流量。我很少传照片,每天看会儿新闻,所以最后两天还有4G流量没用,看了些视频,最后剩了1个G。赵先生有时用地图,流量比我用的稍多,但也没用完。
今日步数:6349
酒店:prince de parias 4*(巴黎王子酒店,参考价格,700迪拉姆(508元)/晚,免费早餐)
第三天(1月16日周四) 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
今日景点:哈桑二世清真寺→网红咖啡馆→巴西亚皇宫→不眠广场→库图比亚清真寺
行程调整: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原行程安排在今天,庄导建议调到明天早晨,这样今天景点可以安排时间长些,明早光线好拍花园更漂亮,全体成员赞成、通过。
气温:7℃-15℃
酒店自助早餐7点开餐,比较简单。8:20退房、装行李。8:30出发,乘车前往哈桑二世清真寺。10分钟后到达。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上最高、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之一,其建筑规模宏大,拥有许多创新设计,如自动开启的屋顶和寺内电梯,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寺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因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建在海上,故又称海上清真寺,它占地140亩,建筑面积2公顷,长200米,宽100米,规模仅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清真寺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其210米高的宣礼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哈桑二世清真寺自1987年8月动工,先后有3万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参与建设,浩大的工程历时5年,耗资5.8亿美元,于1993年8月30日建成投入使用。纪念前国王60大寿而建。入内参观40分钟。
我们是第一批游客,09:00进大门,穿过广场到寺门口排队,进门后工作人员给个布袋子,将鞋放在袋子中自己拿着,然后才能踏上地毯。
寺内有免费卫生间,有人示意给小费,我给了1迪拉姆,这里可以不给。
10:10上车,庄导给我们加了个网红打卡点,电影《北非谍影》中的咖啡馆,这不是电影取景地,是个高仿建筑。10分钟拍完走人。
前往马拉喀什。14:00到达。马拉喀什老城世界上最大的土城,曾被称为摩洛哥城,摩洛哥的国名就是从这一称呼演变而来。老城区极具阿拉伯特色,房子全是赤红色,内部街道弯曲密集,走在里面容易迷路。城区内分布众多商铺和手工艺作坊,在这能买到正宗的民族特色饰品,值得细细游览。城市物产丰富,古迹众多,被称为摩洛哥“南部的珍珠”,谱写了一部色彩之歌。巴西亚皇宫位于老城的中心位置,距离吉玛德广场约850米。
庄导先带大家吃午餐,今天是中餐,庄导的家就在餐馆的楼上。这是全程吃的最好的一顿。
餐后准备乘车前往巴西亚皇宫,可是车门坏了,打不开,庄导给大家叫了出租车,在皇宫门口集合。15:15全体到达。
巴西亚皇宫(也译为巴伊亚)据称是摩洛哥最古老的皇宫,建立于19世纪末期,是当时最大的宫殿,其名字Bahia意为“宏伟、光辉”。宫内的房间数量多达三百个,后来的国王在修建新皇宫时从这里拆走了不少建材,使这座皇宫变成了断壁残垣。皇宫除了拥有大量房间外,还有面积庞大的庭院、泳池以及地牢。现在相关部门正对皇宫进行修缮工作,使它在将来能恢复昔日的壮丽风采。
巴西亚皇宫是一座展现伊斯兰艺术的最好博物馆,集伊斯兰传统建筑的精美与雅致为一体,更展露了19世纪摩洛哥贵族家庭的生活面貌。
一圈的屋子围绕着中心天井的喷水池,房屋的窗台设计的非常独到,可以依窗看天看水想心事,房屋的天顶、门廊、门、窗户都被装饰的美轮美奂。时不时的,柔和的光线会从极具摩洛哥风格的吊灯中投射到屋顶,温暖而舒适,所以说巴伊亚宫非常值得从不同的角度细细的品味,只有亲身品味了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6:00步行前往不眠广场。不眠广场也叫德吉玛广场,是全球唯一还在使用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马拉喀什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当地白天气温较高,傍晚才会变得凉爽,这时广场上的集市才开始营业。此处是马拉喀什人生活的缩影,在这能看到马拉喀什文化的千姿百态。傍晚的广场又是另一番风景了,游客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大家都在往广场周围的餐厅和咖啡馆涌去,广场周围的咖啡馆大多都在二三楼,是俯瞰整个广场的好地方,同时也能欣赏到傍晚的夕阳以及远眺到阿特拉斯雪山。
庄导带我们穿行在买卖食品、饮料、服饰、地毯、摆设、皮革、手工艺品小摊位间,闺女买了个小鼓,叫价320迪拉姆,我看攻略时说要照着三分之一砍价,于是还价100迪,闺女不会还价,最后170迪成交,其实130迪左右就可以。80迪拉姆买了10个沙漠装沙瓶。
庄导带我们到坐马车的地方,5人一车,乘马车环游不眠广场。转一圈大约30分钟。
坐完马车后自由活动,我们又到小摊去转了转,闺女买了杯现榨果汁,22迪一大杯。
18:35到达集合地点,就是库图比亚清真寺门口。该寺在不眠广场的西南角,是马拉喀什旧城的中心和至高点,在老城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清真寺的高塔,被称为北非最美丽的清真寺。清真寺尖塔高67米,富丽堂皇,当年登上高塔呼唤人们祈祷的宣礼员必须是盲人,其原因是防止有人借机偷窥附近王宫里的嫔妃。当年修建尖塔时,工人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近万袋名贵香料,使清真寺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迄今依然香味扑鼻,因而又有“香塔”之称。这也是马拉喀什的重要地标这一。我们外观,不入内。
19:00乘车前往酒店。办理入住,晚餐在酒店内,自助餐。
特别提示:
1、到不眠广场边上能听到鼓声,这代表附近有印度的舞蛇人、各种卖艺的表演,要远离他们,别拍照、别摸,各种要钱的操作。当然,你要看付费表演就随意。
2、买东西时一定问清是不是迪拉姆,不然要你付欧元、美元。
今日步数:9240
酒店:ayoub hotel& spa 4*(艾优步Spa酒店,参考价格,588迪拉姆(427元)/晚,免费早餐)
第四天(1月17日周五)马拉喀什→艾本哈杜→瓦尔扎扎特
今日景点: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阿伊特本哈杜村→瓦尔扎扎特老城
气温:马拉喀什3℃-16℃;阿伊特本哈杜村19℃;瓦尔扎扎特0℃-14℃。
07:00酒店自助早餐。
08:20退房、装行李。08:30乘车出发,5分钟后到达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园。
该花园又叫马若雷尔植物园,是摩洛哥最具艺术气息的植物园。花园由法国一位颇为知名的植物学家兼艺术家马若尔设计建造的,这是一个建立于1924年的花园别墅,他用一个种满各种热带植物的花园,装饰着伊斯兰工艺雕刻的几何图形与瓷砖,以表达他对摩洛哥的热爱。但是,马若雷尔植物园确实因著名的国际时装大师伊夫•圣洛朗而闻名的,他创作的“圣罗兰”(YSL)品牌,从高级时装、服饰到香水、化妆品,曾让这个世界多少女人为之倾倒。1980年的时候他买下了马若雷尔植物园,每年的春夏都会来此居住,仿佛马若尔花园的热带植物和色彩斑斓的空间,同样会给他的设计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并且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马若雷尔植物园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种类繁多的树木、植物和花朵,高大的棕榈树下种着各种仙人掌、兰花和一些热带植物,就连中国的竹子也来此做客了。植物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栋两层小楼,被涂成黄色、橙色和蓝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靓丽,据说这就是平日里伊夫•圣洛朗休憩的小别墅。来到这里的人追求的是一种艺术之美,也是心灵的宁静和风雅。
09:45出花园,花园边上有YSL博物馆。10点才开放。路过拍个照吧。
10:00乘车前往焦糖色的绿洲-瓦尔扎扎特,中途前往阿伊特本哈杜村参观。马拉喀什-瓦尔扎扎特距离约200公里左右(山路),沿途穿过约海拔2260米的阿特拉斯山脉的山口,公路在山谷和陡峭的山峰中盘沿,展示了原始的风光,在旅途几次休息中,可以欣赏壮丽的河山。今天是周五,路过一个小镇时,司机去做礼拜,大概15分钟。11:20休息,卫生间收费1迪拉姆。
12:25行至一观景台,下车5分钟拍照。
14:03登上靠近河谷的一个山丘拍摄完整的古城,该古城保存的异常完好,是摩洛哥最美古旧村落,古城利用了摩洛哥特有的赤土泥砖建成,让人完全体验摩洛哥的红色魅力。远观全景。
14:20到达,先吃午餐。当地特色餐塔基锅餐。水果是橙子和香蕉,橙子很大很甜,一人一个,香蕉给的挺多,吃不了,打包。
15:00步行前往阿伊特本哈杜村。阿伊特本哈杜村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村建于公元8世纪,由6座被成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组成。"卡斯巴斯"是这一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奇特的建筑形式,这里住宅和粮仓都被建成堡垒的样式。"卡斯巴斯"建筑一般都在上部雕有装饰,几何图案富于变化。摩洛哥地区的这种造建筑物曾经影响到毛里塔尼亚、利比亚一带。阿伊特本哈杜村建有护墙,护墙内的房屋都是泥砖筑成。泥砖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先把泥土和稻草混合灌进木模,再放在阳光底下晒干作为建筑的材料。木模有两个槽,一次可以制作两块砖。这里的建筑物都没有窗户,采光只是依靠长廊透进的阳光。这里的建筑物多为三层,底层是马厩,二层是粮仓,三层是住宅。此外,村庄还建有监视羊群的公共小屋、仓库、清真寺、村民会议室等公共建筑。
阿伊特本哈杜村建于山坡上,山顶上建筑有全村的粮仓,建造得十分坚固。有外敌人侵时,全村人可以退守到这里进行防御。
16:30回到餐厅,乘车前往瓦尔扎扎特。路上遇到警察拦车查证件,我们司机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收到罚单。瓦尔扎扎特被视为是“摩洛哥的好莱坞”,这里提供令电影制作人都惊艳的户外场景,包括绿洲、堡垒(Kasbahs)、山谷、山脉和沙丘。我以为会下车参观瓦尔扎扎特老城,所以途中路过影视城等地都没在车上拍照。
明天要进沙漠,庄导特意在家乐福超市门口停车,问大家要不要买东西。全员下车购物,我们买了一瓶红酒、一些零食,花费183.25迪拉姆。这里可以刷卡。
买好东西直奔酒店。
特别要说一下这家酒店。挺有特色的,里面像个谜宫,我俩找半天也没找到房间,还是闺女的室友帮我们找到的,谁也想不到,两个相邻的房间号,居然不在同一层。房间空调挺好,可是架不住窗户、门漏风,房间里阴冷阴冷的,真是最差的一晚。我问了领队,她说她房间也那样,凑和吧,穿着薄羽绒服睡的。另外说是有WiFi,实际只有部分房间有信号,我们没有。自来水明显有咸味儿。
晚餐在酒店内,自助餐19:00-22:00。
今日步数:14898
第五天(1月18日周六) 瓦尔扎扎特→托德拉峡谷→梅祖卡
今日景点:托德拉峡谷→骑骆驼赏非洲最高的沙丘(红沙)
气温:0℃-16℃
06:30酒店早餐,07:50退房、装行李,08:00乘车前往梅祖卡。瓦尔扎扎特到托德拉峡谷距离约170公里左右,托德拉峡谷到梅祖卡距离约200公里左右。
第一次休息是个精油店,里面有玫瑰水、面霜等商品,价格不贵,东西不用买,可免费使用卫生间。休息后继续前行,遇到第二次检查。09:40到达凯拉-姆贡纳小镇,这里是“玫瑰谷”的起点,小镇的出租车颜色很艳丽。
继续行驶一小时,庄导让大家看荒地上的土包,让大家猜这是什么,没人知道,原来这个相当于新疆的坎儿井。
11:20停车,此处有个观景台,3、5分钟拍个照。有小贩卖围巾,价格高,不要买,峡谷里同样的东西,叫价30迪拉姆。
11:30到达托德拉峡谷。 自由活动半小时,下车后往谷里走,只走一小段,然后上车继续赶往梅祖卡。
托德拉峡谷被誉为世界上最壮观的峡谷之一,矗立于阿特拉斯山脉(Atlas Mountains)的东部,位于山脉间的一座2500米高的引人注目的地质溪谷上。托德拉峡谷的宽度只有10几米,高度却达300多米,棕红色的谷壁陡峭险峻,乍一看仿佛一道道天然的屏障,犹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故事里面的“芝麻开门”。
河谷底部的河床上青翠的柳树、花草及各种树木在微风中摇摆。而峡谷四周却是一片贫瘠荒凉的红棕色,形成一道奇妙的风景。
12:30到餐厅,午餐是鸡肉塔吉锅。水果是小桔子和香蕉。
午餐后继续前往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大门—梅祖卡,这里的撒哈拉是独一无二的,以形态各异的沙丘闻名,更因为它会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展现出金色、粉色等不同的美丽色泽。日出日落会有不同的美景,成为了摩洛哥境内独特的大漠风光,更成为无数人梦中的撒哈拉!它还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拍摄地之一。
途中路过一小镇时路边停车,导游买了一盒椰枣给大家吃,有人问多少钱一盒,导游没说,估计是怕被人说推销,停了一会儿就走了。如果你想买,直接下车去问店家就可以了。请大家吃的椰枣真的很好,导游告诉我们颜色深、大、肉厚的好。
16:05来到酒店附近,这里有一片下雨形成的小水塘,还挺好看的,导游停车给大家时间拍照。
16:30到酒店,大厅给游客提供花生米和葡萄干,花生米是咸的,越嚼越香。酒店房间比想像的好太多,不过WiFi没信号。
17:00大厅集合,导游带我们去骑骆驼赏非洲最高的沙丘(红沙),看落日。特意带了两个空水瓶,给闺女装沙子。
骆驼都是一串一串的,每串有一位向导。我们10人分两队,向导根据客人的身型安排骑哪匹,从最后一匹开始上人。上、下骆驼时手臂要伸直,双手抓紧扶手。
全程近两小时,向导会停下,你把手机给他,他给你拍照,说实话,拍的不怎么好。最后每人给20迪拉姆小费,赵先生没让拍照也给了。
19:00回到房间,19:30晚餐,导游在超市买了红酒,晚餐时给大家喝了两瓶。晚餐品种丰富,比前几天的都要好。
餐后回房休息,晚上有篝火表演,我们21:00出门去看,遇到回来的团友,说是已经表演完了,现在还有人在那里玩。我们还是去看了看,然后在酒店外看了会儿星空。今天天很晴,银河都能看清楚,可惜酒店的灯太亮,拍不出好照片。有团友到屋顶拍了。酒店夜里1点关灯,导游到沙漠里拍了星空下的酒店,太美了。如果你去了,一定要去看,我们错过了。
今日步数:10524
酒店:Kasbah hotel yasmina(参考价格,2789迪拉姆(2026元)/晚,不知道是不是含晚餐。)
第六天(1月19日周日) 梅祖卡→伊夫兰→菲斯
今日景点:伊芙兰小镇
气温:-1℃-10℃ 苹果小镇3℃-16℃
07:30酒店早餐。下图中的手抓饼和中国的饼味道一样,挺好吃。
07:50到屋顶看日出。
08:50退房、装行李,09:00乘车前往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的九世纪的菲斯古城。梅祖卡到菲斯距离约540公里左右,这是最累的一天。
车开了不到一小时,不知道怎么停了,我往窗外一看,一个警察正在向车内看,原来是查安全带的,此行一共遇到三次检查。
Midelt是摩洛哥的苹果小镇,也是常规撒哈拉沙漠团必经之路。午餐在苹果小镇的阿斯玛古堡酒店餐厅,午餐享用特色烤鱼餐(花样姐姐同款餐厅),。
到了苹果小镇,水果是一定要上苹果的。苹果个不大,青皮,比较面,挺好吃。
今天要翻过阿特拉斯山,山顶有很多积雪。庄导找了个能停车的地方让车停下来,大家在车上看看风景。
下行到海拔1900米处开始堵车,这里有个国家公园,有猴子会来到路边,人们就停下车来去喂猴子。沿途有很多雪松,这是珍稀树种,只有修清真寺时才能用。
18:00到达著名小镇“伊芙兰(Ifrane)”,摩洛哥人也叫它“法国小镇”。小镇始建于1929年,完全是法国人一手建造的,而且这个地方是阿特拉斯山脉以北植被最茂密、雨量最充沛、淡水最丰富的地方。自由活动半小时。
18:30乘车赶路。突尼斯路边会有一些小车,卖咖啡。李导说因为新冠时不能堂食,所以为了生活,有人在路边卖咖啡,味道也挺好,一般6迪拉姆一杯。车开的太快,来不及拍照片。
20:50抵达酒店。
放好行李后到餐厅吃晚餐。今天没有水果,有甜点。
庄导给大家布置了个作业,回去查一下自己出生时是星期几。
今日步数:9242
酒店:menzeh zalagh 4*(参考价格,750迪拉姆(545元)/晚,免费早餐)
第七天(1月20日周一) 菲斯→梅克内斯→舍夫沙万
今日景点:菲斯古城→梅克内斯→沃吕比利斯古罗马废墟
气温:7℃-13℃
07:00酒店早餐,08:50退房、装行李,09:00出发,先到菲斯王宫。
菲斯皇宫是摩洛哥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皇家建筑,因皇宫内不对游客开放,大门常年紧闭,只能在大门外拍照打卡。
皇宫的马格里布式风格的城门,也称作金门,共有七座金碧辉煌的马蹄形半圆拱门。镀金的青铜门,精致的马赛克,白色的大理石柱,设计师用高贵的材料与鲜艳的色彩勾勒出皇宫的富丽堂皇。
09:20乘车前往菲斯古城,远眺古城。
菲斯老城区:中古世纪老城区,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狭窄的街道两旁是古老的店铺,在阿拉伯国家可与巴拉喀什、开罗和大马士革等城市相媲美。摩洛哥有著名的四大古城:菲斯(Fez)、马拉喀什(Marrakech)、梅克内斯(Meknes)、拉巴特(Rabat)。其中菲斯是次于卡萨布兰卡、拉巴特的第三大千年古城,人口有一百多万。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作为中世纪城市的经典,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菲斯古城也是世界号称最大的步行街!在这个现存最大的伊斯兰古城,狭窄、曲折的小巷、挤满商铺的集市、清真寺的祈祷声、刺人的皮革厂气味,对视觉、听觉、和味觉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菲斯为在非洲建立第一个伊斯兰王朝的伊德里斯一世所建。其子伊德里斯二世又加扩建,并于808年定都于此,奠定了作为伊斯兰名城的基础。之后,处在从地中海到黑非洲,从马格里布东部到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交汇点上的非斯便茁壮成长起来了。九世纪,被伍麦叶人从科尔多瓦驱赶出来的安达卢西亚人在非斯河谷右岸定居下来,从突尼斯凯鲁万来的移民则在左岸安了家。1069年,这两个社区合而为一,由之而组成了菲斯城。
菲斯城建于公元9世纪,那里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在公元十三世纪至14世纪时,菲斯代替马拉柯什成为了马里尼德王国的首都,从而到达了它的鼎盛时期。聚居区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尽管国家的政治首都于1912年迁到了拉巴特,但是菲斯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
09:40进入布鲁日蓝门。布日卢鲁日蓝门,又被简称为蓝门,是联合国的重点保护文物,进入菲斯古城的正式道路,它处于古城中两条最重要道路的起点,因此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从这里进入菲斯老城。它被称为蓝门是因为城门向外一侧镶嵌满了蓝色的马赛克瓷砖,极富伊斯兰风情。蓝门周边是夜市、餐馆聚集地,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售卖,值得一游。
参观古城必须请一位当地导游带领,这也是个地方保护措施吧。跟随导游在小巷中穿行。毛驴仍是百姓主要交通工具。
布伊纳尼亚神学院(古兰经经学院)。这座宗教学校建于1350年至1357年,是菲斯第一座传播伊斯兰教义的学院。不同于摩洛哥其他学院只负责宣扬教义,它还是一座供公众朝拜的清真寺。整座建筑装饰十分精致,屋檐墙壁上的石刻雕花和木头雕刻美丽繁复。
布伊纳尼亚神学院由Abu Inan Faris创建于1350年至1357年,是梅里尼德Marinid 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作,非常精美。梅里尼德Madrasa是穆斯林学校的意思,布伊纳尼亚神学院既是教学场所,又宣传伊斯兰教义,因此获得了大清真寺Grand Mosque的地位。伊比利亚半岛曾被北非穆斯林统治过八百年,因此学校的雕刻装饰还有着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的影子。一楼是学习和诵经的地方,二楼为住宿区,室内雕刻精美。
跟着导游继续前行,这种八边形的宣礼塔比较少见。
纳杰琳博物馆。博物馆前就是Fountain Nejjarine泉。纳杰琳喷泉正在维修,喷泉是从阿特拉斯山脉引下来的泉水,作为慈善供市民取水。
穆萊·伊德里斯陵墓(Moulay Idriss Zaouia)。中世纪北非阿拉伯人建立的第一个伊斯兰什叶派王朝的创始人穆莱·伊德里斯的陵墓。于788年创建伊德里斯王朝,793年被阿拔斯王朝派来的奸细毒死,后葬于此。这小城也因此而得名,被称为圣城。在穆斯林心目中,它有着至高至尊的地位。
世界第一所大学:卡拉维因大学(清真寺),也译为卡鲁因大学。该校建于859年,是一所伊斯兰学校,其历史比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还要早两百多年,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可为最古老的学位颁授大学,设有伊斯兰法律、阿拉伯语言和文学、神学和哲学等学院以及伊斯兰研究所,这所大学也是一座清真寺,最早的教学方式是学者向教徒们讲解《古兰经》。
在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之前是非洲最大的清真寺,能够容纳逾2万2千多穆斯林同时礼拜。非穆斯林不能入内。
11:20到达臭名昭著的“大染缸”(皮革染坊):皮革制品是菲斯最重要的手工艺品之一,皮革染坊也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参观景点之一。游客不能下到皮革染坊当中参观,只能从周围店家的天台上观看工人们浸染皮革过程。五颜六色的染缸依次排列,劳作的工人穿梭其间,相当壮观。如果受不了染坊刺鼻的味道,可以向店家要一片薄荷叶缓解一下。
有位团友买了一个小皮包,叫价1100迪,还价1000迪,成交,然后一大群人簇拥她去结账。年青人不砍价,不适合在这种地方购物,我问过庄导,这里买双肩包大约300迪一个,品质不同,会有浮动,大体差不多,那个小包估计怎么也不会超400迪。
菲斯古城真是像迷宫,没有向导带路,真是容易迷路。
12:00到达餐厅。午餐于菲斯老城内皇宫餐厅享用当地特色餐库斯库斯。
餐后乘车前往摩洛哥伊斯兰古都城梅克内斯,13:50到达。并参观摩洛哥皇家马厩粮仓。梅克内斯目前修缮中,简单车游。菲斯到梅克内斯距离约60公里,梅克内斯到舍夫沙万约200公里。
梅克内斯古城:建于11世纪,是摩洛哥王国皇城之一,十七到十八世纪曾为都城,位于中阿特拉斯山脉的北坡。是17世纪马格里布时期伊斯兰和欧洲风格和谐的统一体。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梅克内斯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梅克内斯有许多巨大的纪念建筑,如达尔马克赫宰王宫、西迪清真寺和穆拉伊·伊斯梅尔陵墓等。在据梅克内 斯古城27千米处,有穆拉伊·伊德里斯护卫着阿拉维特王朝创始人的圣殿。每年8月和9月,该城都要举行朝圣活动。摩洛哥各部落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庄严和冥想中纪念这座城市的守护神穆塞莫。
古城四周有高墙和巨大的城门环绕,古城墙雄伟壮观,以有“胜利、凯旋”之意,曼索尔城门( Bab Mansour)闻名于世。穆莱伊斯玛苏丹酷爱骏马,在王宫里养了500匹之多。他每天去马厩里巡视,并精心设计了大型的马厩。在王宫附近还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粮仓。马厩和粮仓至今保存完整。梅克内斯城中铁匠的娴熟技艺、商贩的机敏、木雕艺人的绝活、露天市场的喧闹,给人深刻的印象。
可惜正在维修,只能在车上看看。
在梅克内斯以北30千米处,是有名的罗马古城废墟。这座古代堡垒周圈长2.5公里,有6个城门。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穆莱伊斯玛苏丹的功绩在东方和欧洲,特别在路易十四的宫廷中广为传颂。这一时期在梅克内斯的历史上最为辉煌。
14:50到达沃吕比利斯(又译作瓦卢比利斯)。瓦卢比利斯是年代久远的古罗马废墟。1874年被考古学家发现。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在可能是迦太基城市的地方建立了定居点,即瓦卢比利斯,并逐渐发展成为古罗马帝国在非洲当地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负责生产并向古罗马帝国输出粮食。这里曾经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面积增至40公顷,城墙总长2.6公里。2世纪时城内建成了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包括教堂、寺庙和凯旋门。橄榄种植业是该城得以繁荣的主因,许多精美的大型马赛克地板城镇房屋在此一时期得到了建设。瓦卢比利斯的建筑多种多样,其中的俄耳普斯的房子,艾弗伯斯带柱廊的房子,维纳斯随从的房子,高利尔那斯的浴室等。这些都与意大利庞贝城中的景色相似。现在这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和剧场的白色石圆柱。甚至连古城的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场等都依然清晰可见,这里还有许多镶嵌式的壁画。从废墟中还挖掘出大批制作精巧的青铜人像和大理石人头像。其中包括乌西亚的半身像、梳洗中的维纳斯像、穿草鞋的维纳斯像。
瓦卢比利斯的主要部分,中是一块方圆800×600平方米的区域,许多最好的出土文物都送到了拉巴特王宫附近的考古博物馆。不过瓦卢比利斯的废墟依旧很有价值,大约30块镶嵌砖依旧矗立在原来的位置上。
讲解员是一位讲法语的老先生,闺女和室友努力捕捉单词猜意思,老先生知道我们大多听不懂,但是依然非常认真地讲,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我们也猜了个大概齐。庄导说他带团都找这位老先生讲解,因为他讲的非常认真,只要还有一个人跟着他,他就努力讲。
16:30乘车前舍夫沙万。
19:50在山顶的一个观景处停车,大家下车拍照。
大约20:10抵达酒店。20:30晚餐。
今日步数:4717
酒店:Hotel Tarek特色酒店
第八天(1月21日周二) 舍夫沙万→德土安→丹吉尔
今日景点:舍夫沙万蓝色小镇→德土安→赫尔克里士之洞→斯巴德尔角→Café hafa
气温:8℃-21℃
08:00酒店早餐,08:30步行前往摩洛哥东部最受到拍摄者喜爱的北非城市、有“摩洛哥天空之城”之称的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是位于摩洛哥西北部塔扎-胡塞马-陶纳特大区的一个小镇,坐落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舍夫沙万在1471年被发现,直至1920年才有3个人到这里游览,目前已经成为游客游览摩洛哥最常光顾的地方。据说最开始的时候小镇是没有颜色的,起初为了防蚊而将房屋刷成了蓝色,之后人们自发地把门板、台阶、楼梯、窗台、花架、邮筒乃至所有目光能及的地方通通刷成了蓝色。于是,湖蓝,天蓝、酞菁蓝等各种蓝色肆无忌惮地绽放在舍夫沙万里的每一个角落。沿着蓝色的巷子走,就会感受到铺天盖地、令人窒息的蓝色洗礼,每一个街角的每一次停步,都被蓝色包围着。
作为摩洛哥的旅游胜地,纯净清爽的空气和似乎永远为蓝色的天空,与错落有致的阿拉伯城市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天然的蓝色画卷。沿着著名的Plaza Uta el-Hammam广场,踏在并不规则的鹅卵石路面上,顿时你会觉得恍如隔世。广场上那座有着斑驳迹象的城堡,被红色城墙包围着,还有引人注目的大清真寺,无不吸引着游人前往观摩、朝拜。
看攻略说沿着古城的东面一直往坡上走,有一条往南方向的上山小径,沿着小道一直往上爬,大概约20分钟后就可以看到蓝城的全貌,如果想偷懒,也可以打车登山。我们没有去,不知道是否可行。
我在这里买了个小包,做工比团友买的那个差好多,170迪,合124元,当时快到集合时间了,所以没仔细看,商家给我的不是我挑的那个。回家后我打了些油,手感好了,但是有味,喷了去味的液体也不行,估计夏天味更大。闺女说团友买的也味,所以建议不要买。
闺女和室友买了阿甘油,50毫升50迪,带香味的。
11:00到餐厅。当地人做的中餐。不太好吃。
12:00乘车前往德土安,13:20到达。
摩洛哥是一座有历史、有文化、有个性、有特色的千年古城。它一如其他摩洛哥古城那样具有魅力,一样的色彩缤纷,一样的底蕴深厚,一样的饱经沧桑,一样的古色古香。不同的只是,它更多了一分异域他邦的风采。
德土安,距舍夫沙万74公里,与西班牙一海之隔,有欧非大陆纽带之称。15世纪末伊比利安半岛收复失地运动时期,许多被西班牙赶出的阿拉伯摩尔人,移居到德土安,带来了安达卢西亚建筑艺术和风格,成为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并存的典范。现存的古城址上,有3面城墙、7座城门、36座清真寺和礼拜堂。1997年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即:得土安老城(丹吉尔-得土安大区)。今天的位置在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
哈桑二世(1929-1999年)皇宫广场,周边有围栏、警车、警察。摩洛哥古都多、皇宫多、国王的行宫也多,但没有一个对公众开放,游人只能外观。
14:15乘车前往丹吉尔,舍夫沙万到丹吉尔约120公里。海峡南岸的摩洛哥古城丹吉尔(Tangier)位于非洲西北角的顶端,是地中海出入大西洋的咽喉。关于丹吉尔城的名称来历,当地自古流传着一个动听的故事:希腊英雄索法克斯是一个力大无穷的人,传说他能将塌下来的天柱扶正,他的儿子是丹吉尔城的奠基者,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将城市命名为“丹吉”。在希腊神话中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这座城市是海王星的儿子安吉建立的,城市的名称本来叫“安吉”,后来逐渐演变成“丹吉尔”。
15:10到达赫尔克里士之洞(Grottes d' Hercules)。赫尔克里士之洞(也称非洲洞),当地人也称之为“大力神洞”。洞虽然不大,但令人称奇的是这个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它的奇迹之处在于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自然形成的。左侧曲线像是一个人张着口的剪影,游客们都会在这里照个剪影。
16:10乘车前往达斯巴德尔角(Cap Spartel)。约10分钟后到达。
斯帕特尔海角灯塔:位于丹吉尔西面十二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入口处斯帕特尔角。 海拔约300米。斯帕特尔角是非洲大陆最北的西点,灯塔面对辽阔浩茫的海洋,塔身高耸,隔很远能清晰可见,夜间塔顶灯光透亮,来往船只都要据此调整航向,游客们纷纷以灯塔为背景拍一张美美的照片留作纪念。
路边的警告牌写着此处有野猪出没,果然看到了。
17:00乘车前往丹吉尔,17:30到达“Café hafa”。到了丹吉尔没去Café hafa等于没到过丹吉尔,阶梯式的露台对着地中海赫赫有名的Café hafa,此店开设于1921年,它是沿着悬崖边建造的。很多老牌的明星像甲壳虫乐队等来摩洛哥的时候就来过这里。赠送每人一杯摩洛哥薄荷茶。
这里的消费比较高,闺女和室友点了一杯饮料、一个可丽饼,80迪拉姆。
18:00乘车前往酒店。沿海边行驶,路边广场上有艺人表演。18:30到达。19:30晚餐。面包挺好吃,新烤的。
我们想买阿甘油,餐后庄导带我们到家乐福。超市里没有那种大品牌,只有专卖店才有,当时没搜,其实酒店附近就有一家。庄导说如果想买品牌的,明天到卡萨布兰卡他去给大家买。
从超市出来到海边散步。酒店离海边很近。
今日步数:11829
酒店:El Oumnia Puerto & spa 4*(参考价格,1095迪拉姆(796元)/晚,免费早餐)
第九天(1月22日周三) 丹吉尔→艾西拉Asilah→拉巴特→卡萨
今日景点:艾西拉→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哈桑塔→巴特王宫→麦克苏尔清真寺
气温:14℃-23℃
07:00酒店早餐,08:20退房、装行李,08:30驱车前往沿海艺术度假之都艾西拉,10:00到达。
艾西拉(Assilah) 是个北非的海滨小镇,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整个城是用深深浅浅不同色调的蓝色粉刷出来的,像面包一样鼓鼓的土房子曲曲折折地连在一起,蓝色的围墙、蓝色的阶梯、蓝色的大门、蓝色的窄巷,朴实纯美得就像一幅画。因为临海,空气中似乎闻得到咸咸的大海的气息。小镇民风恬淡,几个小孩吹着海风弹吉它,北非歌里竟混合了西班牙的曲风。
10:50乘车前往拉巴特。13:30到达。先到餐厅吃午餐。今天是海鲜餐。左下是冰激淋。
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位于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与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政治首都。首都拉巴特也是一座白色之城,建筑多以白色为主,凸显出她的纯洁和庄严。2012年拉巴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摩洛哥)一份共享的遗产。旧城包括哈桑清真寺(Hassan)(始建于1184年)和莫哈德城墙与城门(mohad)--它是莫哈德哈里发(mohad caliphate)的伟大首都之城唯一留存的部分,同时也是从17世纪摩尔人(Moorish)或是安达卢西亚公国(Andalusian)唯一留存下来的部分。
拉巴特这个名称源于阿拉伯语,含义不一,说法众多。一种说法认为"拉巴特"是"捆绑"的意思。乍一听,简直让人吃惊,一个国家的首都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名称呢?追根溯源,原来是这样的: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畔的一个小村子,当时的国王将逮捕的犯人和掳来的战犯,用绳子捆绑起来,命令士兵将他们押送到这里从事繁重的苦役,随着被送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逐渐扩大,以致形成城市,从而得到一个奇怪的名称--拉巴特。
另一种说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统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为了出兵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渡海远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罗马城市萨累的废墟附近建立了一座军事要塞,定名为"里巴特·法特赫"。这座军事要塞便是乌达亚城堡,也称乌达亚要塞,至今依然保存着。在阿拉伯语里,"里巴特·法特赫"意为"胜利的营垒",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阿拉伯军队在阿拉科萨战役中打败西班牙人的胜利。后来,时代变迁,几经沧桑,"里巴特·法特赫"这个军事要塞逐渐扩展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但仍沿用旧的名称,简称"里巴特",久而久之,"里巴特"演变成"拉巴特",并作为城市名称沿用到今天。
拉巴特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进入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街心花园,比比皆是。王宫、政府机关、全国高等学府都坐落在这里。旧城萨勒围以红色城墙,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
14:15乘车前往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入内参观20分钟),10分钟后到达。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是城市内知名的景点之一。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整个建筑由大理石建造,具有浓厚的摩洛哥风格与特色。墓室内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墓左侧建有清真寺,再左侧为讲经台。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据说毁于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哈桑塔保存较好,占地单边长16米,高44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哈桑塔。1195年,Almohad王朝计划在拉巴特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它占地2.5万平方米,有19个殿堂和480根柱子,宣礼塔高80米。可是在这个壮阔的方案还没有实施完毕的时候发起者便去世了,至此清真寺就停工变成了哈桑塔,80米的壮举,只实现了44米,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壮丽与大气,如今它依然屹立于此傲视着整个广场。
15:00乘车前往拉巴特王宫、麦克苏尔清真寺。当地导游带领参观,两处均为外观。下车地点就在清真寺,从此处步行至王宫。
拉巴特皇宫是现在国王办公及回见外国首脑的场所,始建于1785年,占地约2平方公里,由高大的乳白色墙体包围起来,具有鲜明的阿拉伯建筑风格。皇宫内有专门供王室成员礼拜的清真寺,以及豪华精美的利雅得殿。正门前的广场是国王接见外宾时的场所,广场常年鲜花盛开,巨大喷泉立于中央,卫兵们每天定时巡逻,游客可以在广场游览拍照。
15:30游览结束,乘车前往卡萨布兰。拉巴特到卡萨布兰卡距离约90公里。
17:00到达酒店,就是第一晚住过的酒店。
晚餐前还有挺长时间,我和赵先生去了鸽子广场,在附近转了转。
晚餐与第一天基本一样。闺女和室友没在酒店吃,去了KFC。今天是阴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儿,还记得我们买过一瓶红酒吗,一直没喝,今天到酒店早,晚上喝掉。
闺女找庄导拿了两瓶阿甘油,100毫升110迪拉姆,合80元一瓶。
今日步数:18112
酒店:prince de parias 4*(巴黎王子酒店,参考价格,700迪拉姆(508元)/晚,免费早餐)
第十天(1月23日周四) 卡萨布兰卡→突尼斯城→哈马马特
参考航班: AT570 CMNTUN 0750 1050
今日景点:西迪·布·撒以德(蓝白小镇)
气温:11℃-21℃
打包早餐,04:00出发,搭乘内陆飞机前往突尼斯城。在机场闺女买了些化妆品,比国内免税店价格低。按时起飞,大约1小时后送餐。
按时抵达。领队带着大家出机场,地接李导游在大厅接我们。导游是当地人,35岁,男士,曾在上海留学,中文说的比摩洛哥导游还好。李导让需要充电话卡的人换10欧元的当地货币,特意强调,全程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不要多换。赵先生非要换50欧元,闺女去换回164.85第那尔。李导带着大家在机场领电话卡,然后充值,这家公司需要付卡费,卡加5G流量共17.5第那尔,合40元人民币。
导游带领大家找到车,这车小了点儿,顶上有行李架,可司机把行李码在最后排的座位上。随后前往素有艺术家天堂之称的西迪·布·撒以德(蓝白小镇)。西迪布赛,坐落于地中海滨的岬角上,位于首都突尼斯市东北20公里,是突尼斯北部一座滨海小镇,是突尼斯境内最美丽的地中海村落。
12:40到达,今天没有午餐,所以直接游览。从停车场往上走,街道两旁是一些贩卖雕刻铜盘、磁器、布偶、皮件,以及纪念品的商店,並有几处露天咖啡座,休閒气氛非常浓厚。咖啡价格从山下到山上逐渐升高。
小镇上充满西班牙和阿拉伯风格的建筑,此地的居民许多是为了躲避西班牙的宗教,而从伊比利半岛渡过地中海迁居此地,所以此地的房子,融合了安达鲁西亚与阿拉伯的建築风格,房屋大部分表面被涂成白色,窗户涂为蓝色,故也被称为“蓝白小镇”。蓝色小镇坐落依山傍海的小山上,三面环海,依山而建的是白色的房屋,错落有致显得非常协调。说是蓝色小镇,其实称为白色小镇或许更准确,每间漆上白墙的屋子都有座耀眼的蓝窗,精雕细琢的圆顶拱门还以黑色圆钉扣出特别的图案,美得令人心醉,每一处小巷都是一种惊艳,非常醒目。在地中海的阳光下,蔚蓝的大海,大面积的白色,星星点点的蓝色显得小镇很有韵味。小镇的路也是青石的路面,要走遍小镇,需要花些脚力。
走到靠近悬崖边,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可以俯瞰碧绿的港湾,同时也可看到一家白色的房舍,在碧海蓝天的衬托下,十分美丽而抢眼。这家名叫 CafeSidi Chabaane的露天咖啡座,由于据此绝佳的地理位置,生意非常好,来西迪布赛的遊客,大部分会来这家咖啡座,喝上一杯浓郁的阿拉伯咖啡或是香甜的薄荷茶。
15:00参观结束,乘车前往哈马马特,今晚住那里。突尼斯城到哈马马特距离65公里。行驶中,行李从座位上掉下来,差点伤人。
16:20到酒店。服务员送来了免费的果汁。
到房间后先洗衣服,这些天只洗了小件。
17:30去看日落。日落方向不在海里,李导说明天可以看海上日落。
18:30吃晚餐。晚餐非常丰富。
今日步数:9312
酒店:Le Royal 5*
第十一天(1月24日周五) 哈马马特→凯鲁万→艾尔杰姆→苏斯
今日景点:阿格拉比特蓄水池→西迪•撒哈卜陵墓→奥克巴清真寺→艾尔·杰姆斗兽场→艾尔•甘达坞伊港
景点调整:原行程中艾尔•甘达坞伊港在25日上午,李导建议调上来,全体同意。
气温:8℃-22℃
07:10去海边看日出,然后吃早餐。
08:50退房、装行李,09:00驱车前往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城—凯鲁万。领队让后面的团友坐到前面来,避免出危险。
凯鲁万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东南坡的冲积平原上,突尼斯中部偏东地区,北距首都155公里,东北距苏塞48公里。现为突尼斯第四大城市。公元670年兴建,公元800-909年,柏柏尔人阿格拉比德王朝在此定都,凯鲁万自此名声大噪,曾发展成北非重要政治、商业、宗教和文化中心之一。十一世纪后因突尼斯城兴起而地位下降。现仍为伊斯兰教圣地,有宏大的清真寺。羊毛、皮革、谷物、橄榄油集散地。以精制“突尼斯皮革”、手工编织、地毯、铜器等闻名。旅游业颇盛。铁路通首都和苏塞。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它是穆斯林民族进入北非以来最早的居住地,它有北非一带最古老的清真寺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尖塔。其也是古老的Aghlabide的首都。
凯鲁万是一座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座圣城,是一座充满神奇的梦幻之城。成为伊斯兰四大圣地之一。城内街巷曲折、店铺林立,有80余座清真寺,100余处陵寝,数十座蓄水池和穹顶室内市场。著名建筑有凯鲁万大清真寺、“三大门”清真寺和阿格拉比德大蓄水池等。突尼斯人认为,到凯鲁万朝觐7次即等于去麦加朝觐。
10:40到达阿格拉比特蓄水池。
凯鲁万是阿拉伯人进入北非后最早的定居点,该地区因地理位置的原因,缺水严重,用水困难,于是在公元9世纪(862年),当地人修建15个蓄水池用于解决水源问题。时过境迁,目前仍存一大一小两个水池供游人参观。1988年,凯鲁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阿格拉比特蓄水池是该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阿格拉比特蓄水池通常由大、小两类水池配套组成,小池主要用于接收通过渡槽(水渠)由36千米外切里切拉•德加贝尔(The Cherichera DJEBEL)山地引来的水源以及收集降水(雨),通过特殊装置过滤、沉淀等处理后,引入到大池中供人们使用。大池直径128米,深5米,可蓄水6.28万立方米。登上景区城堡楼顶,可以俯瞰水池全貌。其不仅体现处古代凯鲁万人的智慧,亦见证着凯鲁万这座城市的变化与发展。
11:05到达西迪•撒哈卜陵墓。位于突尼斯凯鲁万,是圣者西迪•撒哈卜的衣冠冢,据传其为先知穆罕默德的亲密友人,“西迪”当地语为“神圣”之意。西迪•撒哈卜(Sidi Sahbe)也是一位理发师,公元7世纪其从麦加返回突尼斯时,不仅带回大量经文,还带回三根先知穆罕默德的须发。至17世纪,当地为西迪•撒哈卜修建此陵寝,并珍藏先知的三根须发,因此该陵寝也被称为“胡须陵”(Barberis Mosque)。西迪•撒哈卜陵墓也是一座清真寺,同时还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学校。
西迪•撒哈卜陵寝具有浓郁的安达卢西亚式建筑风格,精致而华丽。其特殊的建造方法可以有效阻挡阳光的照射,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花色多样的墙砖、镂空的墙面及吊顶,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面对这些艺术品般的景色,只能赞叹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1988年,凯鲁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迪•撒哈卜陵寝为该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凯鲁万有“三百清真寺之城”的美誉,城内寺庙星罗棋布,但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城东北隅的奥克巴清真寺,又称为“大清真寺”。它不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且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齐名的世界四大清真寺之一。该寺最初的设计、建造者是奥克巴.本.纳菲,这位阿拉伯第三次远征军的统帅,既是一位骁勇善战、富于谋略的军事指挥官,又是一个有治国方略的总督。他意识到要治理北非这蛮荒民众,除了行政的统治外,还必须用宗教从精神和思想上去控制和教化他们。因此,他在创建凯鲁万城之初就决定建两个机构—清真寺和总督府,凯鲁万正因拥有此寺而被阿拉伯世界誉为第四圣城。
奥克巴清真寺位于城东北隅,又称为“大清真寺”。站在十几公里之外,就可遥见大清真寺高耸的尖塔,它已成为凯鲁万的特殊标志。
奥克巴清真寺由伍麦叶王朝驻易弗里基叶总督奥克巴•本•纳菲于670~675年间在兴建凯鲁万城时同时兴建,并以其名字命名。整座寺院建筑风格独特,设计布局精妙。环绕大院四周的连拱柱廊、排排石柱和巍峨的尖塔,营造出庄严、肃穆、圣洁的氛围。置身其中倍感造化之神秘,宇宙之无穷,个人之渺小。寺院长130米,宽80米,院墙高4米,外表像一座巨大的城堡。院内大理石铺地,三面由300根石柱顶托的拱形长廊环抱。寺西北的宣礼尖塔为四方形3层梯形,高35米,是凯鲁万城最高建筑物。附设有图书馆,收藏有大量伊斯兰经籍和珍贵文物。
奥克巴清真寺是北非最早的伊斯兰教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北非马立克教法学派的学术中心,在穆斯林中享有崇高地位,曾培养了大批伊斯兰教学者和法学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2:00参观完毕,乘车去吃午餐,5分钟后到达餐厅。餐厅很漂亮。
13:00乘车前往艾尔杰姆,参观建筑艺术和性能为世界最优的艾尔·杰姆斗兽场。
14:10到达。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它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是现存的三大罗马竞技场之一,是世界上第二大古代斗兽场遗迹,仅次于古罗马斗兽场。如今突尼斯政府每年都会在这里举办"迦太基国际联欢节"。
突尼斯的艾尔·杰姆斗兽场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时期大斗兽场。多少个世纪以来,艾尔.杰姆斗兽场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布局科学、构造完美和谐,征服了所有的到访者,犹如埃及的金字塔。距吉姆村数公里之遥,便隐约可见斗兽场庞大身影。它突兀耸峙,犹如一座高大的城堡要塞,拔地而起,凌空而立。
艾尔.杰姆斗兽场历史悠久,建于公元3世纪初。它是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不少法国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 "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罗马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各地,至今遗迹犹在。其中有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艾尔.杰姆斗兽场;斗兽场全部由巨石搭砌而成,据说当时是由奴隶从数百公里以外开采运来的,建筑的大石块上仔细看依然斑斑印记。有高36米,建有500个门,可容纳4万人的罗马大戏院。罗马时代建筑、雕刻、镶嵌艺术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赞叹不已。
斗兽场围墙高大,是北京故宫城墙的五倍,远远便见其嵬嵬身姿。它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漫游其中,就如置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拾级而上,似在扶摇直上羽化而登仙。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整座斗兽场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锅,四周自下而上,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
15:50参观完毕,乘车前往著名的度假圣地-苏斯,参观地中海最美丽的花园港口艾尔•甘达坞伊(El Kantaoui)。17:10到达。自由活动30分钟。
艾尔甘达坞伊港位于突尼斯著名古城苏塞沿海,港口不大,却有着细长而美丽的沙滩,被称为地中海最美丽的港口之一,整个城市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艾尔•甘达坞伊港(Du Port El Kantaoui)也称“苏塞老港”,公元前9世纪,由当地土著腓尼基人兴建,时称“哈德鲁梅”,后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与驿站。7世纪末,阿拉伯人进入,使其成为军事用途的港口。欧洲工业革命后西班牙和法国先后占据这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作为德国的军港,遭受盟军重创。二战后法国重新占据这里并进行重建,直至突尼斯独立。如今的艾尔•甘达坞伊港主要设施为法国人当年修建,具有浓郁的法式风情。
艾尔•甘达坞伊港历史悠久,由于规模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主要是供游艇和渔船停泊。突尼斯拥有13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30多个港口,艾尔•甘达坞伊港是其中最美丽的港口之一,也是苏塞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港口整洁宁静,旅游设施齐全,可乘游艇畅游地中海,因此这里也被游客称作“突尼斯最欢乐之处”。
乘车前往酒店,18:00到达。19:00去吃晚餐,丰盛的自助餐。
今日步数:10309
酒店:苏斯海边五星
第十二天(1月25日周六) 苏斯→突尼斯城
今日景点:迦太基→巴尔多国家博物馆→老城麦地那
景点调整:原行程中老城麦地那安排在26日,李导建议放在今天,因为今天景点不多,明天直接去机场也不会匆忙,全体同意。
气温:7℃-20℃
07:00到海边看日出。
07:30早餐。08:50退房、装行李,09:00出发返回突尼斯城。途中参观迦太基。
11:10到达迦太基。
迦太基(Qart-ḥadašt,该词源于腓尼基语,意为"新的城市",英语:Carthage)坐落于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与罗马隔海相望。最后因为在三次布匿战争(Punic Wars)中两次失败,被罗马打败而灭亡。是到突尼斯旅游的必游之地。位于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濒临地中海,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
今天看到的迦太基残存的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罗马人占领时期重建的。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确。在迦太基古迹附近有一座新落成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保存并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迦太基遗址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单中。突尼斯政府在这个遗址建立了国家考古公园。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但确切时间无从考据。而较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前38年(即公元前814年),腓尼基(Phoenicia)一城邦推罗的移民横渡地中海来到北非,向当地人买下一块土地,在当地土著人的同意下,建立了迦太基,籍以作为大量贩卖奴隶及海上贸易的中转站。迦太基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都城,也曾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港。古城曾于公元前146年被罗马人摧毁,后作为罗马属地由罗马人重建,修建有圆形竞技场、古罗马第四大浴场-安东尼浴场和一些别墅。因此,城内建筑呈现出浓郁的欧洲风情。它是古时候统治地中海地区的普尼尔文明的证明。建国初期,迦太基还是一个小国寡民的国家,土地面积只限于柏萨城内外的一部分。迦太基眼下仍有很多遗迹可寻,如碉堡、水渠、神庙、音乐厅、剧场、澡堂、竞技场等的残存部分。
据古代神话传说,迦太基城的建立者是一个腓尼基泰尔族的妇女,名叫狄多。她的丈夫阿克尔巴斯被他的弟弟推罗王--皮格马利翁所杀害,由于神明的启示,她从梦中知道了这次暗杀的活动,于是带着她的全部财产和许多想摆脱皮格马利翁暴政的人,上船逃往阿非利加。当他们上岸后(就是后来迦太基城的所在地),就向当地酋长请求给他们一张牛皮所能包围的那么大的一块土地,作为居住地。阿非利加人鄙视腓尼基人的请求是这样微不足道,认为拒绝给他们这么渺小的恩惠太不应当,便慷慨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于是,聪明的迦太基人便把一张牛皮打开,顺着边缘把它剪成一根很细很长的皮条,用它围着现在迦太基卫城所在的地方。因为这个原故,所以这个地方叫做"柏萨",意为"一张牛皮"。
帝国港口。在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变得日益强盛。帝国建立了自己的舰队,并获得了大量殖民地。迦太基人建造了两个人工港口,这两个港口是他们海上实力的象征。在现在的遗址上,还能见到这两个港口的影子。其中一个港口为圆形的军港,中间一个小岛有着可同时容纳多艘舰船的空间。据记载,这个军港能容纳200多艘舰船,这种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考古学家的证实。与军港相连接的是一个大型的商用港口,这个港口的入口处现已被探明。
安东尼浴场是罗马皇帝安东尼修建的。如今,地面建筑只剩下柱石残墙,但从底层结构可以看出两边对称地排列着的更衣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蒸浴室、温水室、冷水室和健身操室。供浴室用的水是通过渡槽从60千米外引来的。渡槽全部以石筑成,现仅存数段,3万立方米的贮水池至今仍能使用。最令人陶醉的是从观景台上向湛蓝的大海和矗立在其后的高山眺望。在罗马别墅的考古公园里,当人们置身于用卓越的建筑艺术重建的亭台楼榭之中,也就不难想像出当时的贵族们是过着怎样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12:00参观完毕,乘车去吃午餐。
13:00乘车前往马格里布地区最大的博物馆巴尔多国家博物馆。13:35到达。
巴尔多国家博物馆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西北,非洲第二大博物馆 ,仅次于埃及国家博物馆。为世界上仅次于开罗的收藏镶嵌画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突尼斯马格里布地区最大的博物馆。它可能是世界上最美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全世界罗马马赛克镶嵌画收藏最丰富的地方。
巴尔多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Bardo)始建于1882年,建成于1888年,该地是历代皇宫所在地,博物馆便是由部分王宫改建而成,是一座三层建筑。馆内有40多个大厅和长廊,展品分史前期、腓尼基时期、罗马时期、基督教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时期和希腊艺术品等时期。
巴尔多国家博物馆馆展出上万件从全国各地近百个古迹处搜集来的展品,尤其以珍藏的突尼斯各个历史时期绚丽多彩的镶嵌画最为闻名。镶嵌画是用各色小石、陶片、珐琅和有色玻璃的小方块拼嵌成的图画,主要用于装饰天花板、墙壁和地面,被誉为是“洗不掉的壁画”、“踩不烂的地毯”。
镶嵌画首创于伊拉克两河流域,以烧上、粘土块、卵石、贝壳为材料,这种永久性的图画由腓尼基人带到北非,装饰于迦太基的宫殿、神庙、浴池的墙壁和地面上。后来,迦太基的历代统治者、突尼斯的阿拉伯人,继承发展了这种工艺,将材料扩展到色石、碧玉、天青石、红玉、玛瑙、珊瑚和有色玻璃,色彩越来越艳丽。突尼斯因此被誉为“镶嵌画之都”。后来,迦太基的建筑物不复存在,但地面的一些镶嵌画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
由于有位团友不喜欢看博物馆,一直在催李导,所以后面走的比较快,15:45出馆。
乘车前往老城麦地那,16:00到达。
老城麦地那,阿拉伯人聚居区,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录》。麦地那在阿拉伯语中是"城市"的意思,因此我们也称之为"麦地那"老城。突尼斯2013年仍有7个保存相对完整的"麦地那"老城,其中突尼斯市和苏塞市的"麦地那"老城更是被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突尼斯老城,是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建城已经有1300年历史。在北非伊斯兰城市中,突尼斯老城是城市建筑规范的典范之一。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突尼斯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南面,主要是穆斯林居住区。老城还保留着古老的阿拉伯色彩,涂饰成白色的矮屋、分隔泻湖与西部城堡的高地、曲折蜿蜒的小巷,这些是麦地那(Medina)的主要标志。旧城墙虽已不存在,但还有近10座城门保存完好,其中有新城与旧城相接的海门、旧城与郊区相连的苏卡门等。
麦地那集住房、手工业和商业功能于一身,商品种类丰富,小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手工编织的挂毯、银器、饰品、花瓶、刀叉等餐具到烛台,应有尽有。麦地那的传统手工艺和商业面向旅游者,有的商品如铜器、金银手饰和古董等收入的90%来自旅游者。
16:45乘车前往酒店。17:20到达。
18:30去吃晚餐。丰盛的自助餐。
领队说机场过海关后消费不收第纳尔,让大家把手里的现金花干净。我们还有100多,晚上到酒吧点喝酒用完。其实换汇时有张单子,凭这张单子可以再换回欧元,估计是不想耽误时间,所以让全消费掉。
流量还剩不少。可以放心地看视频。
今日步数:14507
酒店:El Mouradi Gammarth 5* (旁边的四季酒店参考价格1502第纳尔(3426元)/晚)
第十三天(1月26日周日) 突尼斯城→迪拜
今日景点:无
参考航班:EK748 TUNDXB 1455 2330 (飞行时间5小时35分)
气温:9℃-21℃
今天不看日出,09:00吃早餐。饭后到海边走走,再看看迷人的地中海。
11:20退房、装行李,11:30乘车前往突尼斯前往机场,11:55到达。
李导带着托运完行李才走。打完登机牌后我们看是否挨着,闺女发现赵先生第二程没有座位号,找柜台询问后得知是没有座位了,要到下一程再换登机牌。赵先生紧张了,闺女赶紧安慰他,要是没座位了她留下,让我们先走。
办理托运前,大厅里有卖食品的商家,如果有现金,这里可以用。
机场免税店购物,买了特产粉红葡萄酒11第、椰枣酒28第,化妆品比摩洛哥价格高。
航班按时起飞,我们仨个谁也不挨着谁。起的太早,睡吧,结果第一餐错过了。
按时到达迪拜。
今日步数:11811
酒店:飞机上
第十四天(1月27日周一) 迪拜→北京
参考航班: EK306 DXBPEK 0320 1445 (飞行时间7小时25分)
迪拜机场免税店购物,因为中国春节将至,一些品牌做活动,价格挺美丽。加购了些化妆品送人用。
闺女和室友去吃FIVE GUYS汉堡,给我们带了一份,说是国内没有。味道挺好,加芝士的有点腻。
航班按时起飞,还是两餐,和去时基本一样。
按时抵达北京机场,继续购物。
打车回家,结束愉快行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