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属为胎、以珐琅为饰,此即为珐琅工艺。
珐琅器制作繁复,品类多样,以其特有的黄金质感和宝石般华贵瑰丽的气质,深受元明清三代皇家宫廷的青睐,是皇家御用器的典范。按工艺不同,珐琅器可细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数个类别,其中掐丝珐琅和画珐琅是此道之中双峰并峙的名品。
在中国数千年来对外文明交往过程中,海内外各地区、各民族的工艺在这里汇聚。珐琅作为外来工艺中的佼佼者,大约13世纪传入中国后迅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与本土工艺深度融合,数百年来持续高质量发展,高峰不断,硕果频出,成为中国颇具特色的重要工艺门类。 此次展览是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故宫博物院携手共建“故宫厅”的开厅首展,遴选七十余件宫廷典藏珐琅器精品,以期共赏工艺之美,同享盛世荣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元代|故宫博物院藏 仿古鼎式。口沿下墨绿色珐琅釉地饰白色菊花纹。腹部施浅蓝色珐琅釉,饰缠枝莲六朵。底为蓝釉地饰缠枝菊花纹,双耳及柱足饰梅、菊等花卉。通体共用浅蓝、墨绿、红、白、紫、黄六色,釉色艳丽,晶莹细润,具有元代釉色特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球形香熏 元代|故宫博物院藏 球形熏,器、盖各半。熏内有一小炉,连接大、中、小三层活轴相连的同心圆环,各环轴与炉耳轴交成十字形,无论如何转动,悬于三环中心的炉体,总能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倾斜,故又称“悬心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盘龙瓶 元代|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 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七狮戏球图双陆盘 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双陆,即明代流行的一种棋盘游戏。此盘长方形,下承垂云式如意座。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盘心锦地饰七狮对舞戏球。外壁开光内饰花果纹,底座饰缠枝莲纹。此器制作工整,动物纹饰新颖,是掐丝珐琅装饰工艺发展的表现。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朝冠耳炉 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炉盖面三只铜镀金怪兽钮。通体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以红、黄、白、宝蓝、绿色填饰花纹。腹部饰八朵缠枝莲。盖面以弦纹为界,饰花卉、云纹各一周。此炉色彩纯正艳丽,纹饰对称规范,镀金厚重,具有明早期掐丝珐琅工艺特点。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大碗 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碗内施蓝色珐琅釉,饰深蓝色双龙戏珠,龙体修长,蜿蜒生动,彩云满布。外壁用白、蓝两色釉互补填出繁密枝叶,烘托出各色缠枝莲,是明代早期珐琅器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活环耳瓶 明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小花觚 明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以天蓝色釉为地,满饰缠枝莲纹。口内及外底分别錾刻缠莲纹和十字杵纹。此触花瓣、花叶等纹饰呈现明中晚期特点。
掐丝珐琅龙穿花纹盆 明万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八吉祥纹长方熏炉 明万历|故宫博物院藏 炉为长方形,双朝天耳,四云头足。盖面为镂空镀金绣球锦的纹,四边为“万”字锦纹。通体施白色珐琅釉,炉身间饰缠枝花卉及 八吉祥纹。底饰勾云纹,正中以彩色如意云头纹围出长方栏,内有掐丝填红釉“大明万历年造”楷书款。
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炉 明万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甪端 明万历|故宫博物院藏 头部与身体有活栓相连,阔口大张,用于出烟。腹部中空,可以燃烧香料。四足踩于盘蛇之上。通体掐丝珐琅为饰,填以红、蓝、黄、白、紫各色。头部内侧后方有双线阴刻“大明万历年造”款。
掐丝珐琅花鸟图出戟方尊 清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云龙纹盘 清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凤耳尊 清早期|故宫博物院藏 铜镀金双凤耳。通体施蓝色釉,口内及圈足饰彩色缠枝莲纹,颈部填深蓝色蕉叶和彩色梅花纹。瓶体勾云纹作锦地,间彩色祥云纹。瓶身饰蓝色双龙腾飞戏火珠于海水江崖之上,具有清早期掐丝珐琅风格。
錾胎珐琅牺尊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施墨绿色珐琅釉錾勾云纹,颈下、腹和腿部饰绒毛纹。背上方筒前方框内填蓝釉“乾隆仿古”四字楷书款。此尊为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制造的仿古作品,造型生动,纹饰简洁流畅,釉色纯正古朴,镀金厚实凝重,为乾隆时期珐琅器绝妙之作。
掐丝珐琅夔凤纹提梁卣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施天蓝色釉,盖面饰螭纹,颈饰兽面纹、夔凤纹。腹部 前后饰相向而立的夔凤各一对。足饰莲瓣纹。外底镀金,正中錾 “乾隆年製”楷书双行款。此器釉色丰满纯正,掐丝纤细,工整 流畅,为仿古铜器之杰作。
掐丝珐琅凫式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二龙戏珠纹觚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锦纹扁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圆口扁腹,方圈足,肩部铜镀金双螭耳。通体施天蓝色釉,颈饰如意云头纹,腹两面饰铜镀金錾忍冬纹长方格,格内饰花卉纹。足面錾刻如意云头纹。外底中心双方框内阳文“乾隆年製”楷书款。扁壶造型仿战国铜器,釉色纯正,器型独特。
掐丝珐琅海水龙纹墨床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笔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笔架作五峰式,下承铜镀金錾花座。通体施宝蓝色釉地,饰双龙于海水江崖中,中央悬系“万”字飘带。座外底高浮雕双龙,中间起阳文“大清乾隆年製”三竖行楷书款。笔架造型稳健端庄,色彩纯正,装饰富丽,具有浓重的皇家气派和宫廷风格。
掐丝珐琅海水龙纹水丞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钵 清乾隆丨故宫博物院藏 圆形,器身向下收成尖底。通体天蓝色地,口沿下饰如意云头纹,腹部环饰八吉祥纹,上下辅以缠枝莲纹。底部以莲瓣作开光,嵌铜镀金铜片刻“乾隆年製”四字楷书款。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佛塔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塔以天蓝色珐琅釉为主,塔身正面佛龛饰红色蝙蝠捧一篆体“寿”字,为福寿之意。佛龛两侧饰缠枝莲纹,肩部饰口衔璎珞兽面纹。十三级塔刹象征佛教十三重天,华盖铜镀金錾蓝色梵文咒语,塔顶日月同辉。须弥座式塔基饰莲瓣及十字杵纹,下承四铜镀金力士。
掐丝珐琅缠枝朵花纹容镜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卤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盖五层,莲花顶宝珠。通体施浅蓝色釉,盖及口缘下方饰各色花卉纹、云纹,腹部饰彩色缠枝莲纹。近足处饰莲瓣纹,外底镀金,錾十字杵纹,中心錾阴文“乾隆年製”楷书款。
掐丝珐琅寿字碗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樽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狮纹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连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此瓶双连橄榄式,以夔龙提梁将两瓶相连。肩部錾刻铜鎏金绳纹,下饰蝉纹一周及衔方环兽首。瓶身施蓝色釉地,饰各色缠枝花卉。大瓶外底中心“大清乾隆年製”三竖行楷书款。此器胎体厚重,将掐丝珐琅和金属錾刻工艺相结合,表现出乾隆时期珐琅器制作的高超技巧。
掐丝珐琅双龙纹鼎式炉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十字亭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亭式,十字歇山顶,屋脊饰螭吻,拱形门,座上围栏一周。檐壁装饰浅蓝、深蓝、明黄等色相间的菱形纹。门上施浅蓝色釉,左右两角点缀深蓝色卷草纹。栏柱及栏板上施豆青色釉,栏板中心镂空,两边装饰花卉等纹样。座壁于红色釉地上饰如意云头纹。此亭高度模仿建筑造型,极为少见,弥足珍贵。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盖碗 清同治|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执壶 清同治|故宫博物院藏 壶作兽首流,如意柄。盖壁饰飞鸟纹,颈部饰蕉叶纹。壶体光素镀金,腹部桃形开光饰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足壁饰海水江崖纹。外底中心“同治年製”楷书双行款。
老天利款掐丝珐琅菊石纹瓶 清晚期|故宫博物院藏 此瓶外底正中阴刻“老天利制”楷书双行款,“老天利”是晚清北京地区私营珐琅作坊的商号。瓶身黄色珐琅釉地,颈部饰莲花纹,肩部饰蕉叶、缠枝花卉及如意云头纹,近足处饰莲瓣纹。腹部万字锦纹作地,饰秋菊、春兰等四季花卉,具有晚清掐丝珐琅的鲜明特征。
掐丝珐琅锦纹长颈瓶 清晚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夔龙花卉纹瓜式盖罐 清晚期|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仿古铜色炉 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炉长方形,双兽耳,垂腹,椭圆形圈足。外底中心描金“康熙御製”楷书款。通体施黄褐色珐琅,光素无纹。此炉造型和色彩均仿制古铜器,具有古朴的艺术特色,在清宫旧藏画珐琅作品中非常罕见。
画珐琅缠枝花纹菱花式盘 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盘内底中心天蓝色珐琅为地,装饰牡丹花。内外壁则以黄色珐琅作地,分别装饰折枝莲花和忍冬纹。外底蓝色圆框内书“康熙御制”楷书款。此盘光滑平整,颜色丰富,绘饰精美,是康熙画珐琅工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
画瑶琅莲辩纹碗 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花蝶纹带托香插 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香插与托盘主体以黄色珐琅釉为地,香插颈部为黑釉地彩绘折枝花卉,腹部四面开光内彩绘荷花、桃蝠等。托盘内彩绘缠枝花蝶纹,盘边黑釉地彩绘各色花卉。盘底承四个铜镀金垂云头足,外底中心蓝色双方框内书“雍正年製”双竖行楷书款。
画珐琅开光缠枝莲纹炉 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外壁八组意云头开光,内施淡蓝色珐琅釉地,饰莲托杂宝纹。开光外黑色釉地上饰各色花卉纹。炉内施蓝色珐琅釉。外底黄釉,绘两只首尾相接的彩凤,中心处双螭纹环抱蓝色“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
画珐琅花卉纹椭圆洗 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以黑色作地,是雍正时期画珐琅的鲜明特点之一。盘内黑色珐琅釉地饰黄、蓝、绿、粉、白等色的百花图,绘制精细。外壁边以蓝色为地,用黄、白、赭等色绘制缠枝花卉纹。外底正中粉红色菱龙纹内署蓝色“雍正年制”楷书双行款。
画珐琅花卉纹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笔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水丞 掐丝珐琅缠枝连纹墨床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嵌玉冠架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团花纹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花蝶纹葵瓣式碗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碗内底描绘各色花卉,内壁则以黄、蓝两色表现花瓣,其间彩蝶飞舞。碗外壁黄色珐琅为地,彩绘缠枝莲纹,近足处饰一周莲瓣纹。外底蓝色双线方框内书“乾隆年制”楷书款。此盘线条简练,画面生动活泼。
画珐琅西洋人物图觚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口沿下开光内绘胭脂红山水图。腹部上下铜镀金蕉叶纹。腹部四面开光,彩绘西洋人物、仕女和母婴图。外底黑色双线方框内书“乾隆年製”楷书款。此仿古青铜器之造型,装饰图案表现西洋人物,是乾隆时期中西合璧画珐琅代表作。
画珐琅缠枝莲纹双连盒 清乾隆丨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开光胭脂水色山水图鼻烟壶 画珐琅母婴图鼻烟壶 画珐琅花果彩蝶图鼻烟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花卉纹八瓣盒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三阳开泰图瓶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琴棋书画图手炉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委角,方形提梁,内置铜胆,铜镀金镂空盖,拱形圈足。炉壁四面开光,内绘琴、棋、书、画题材仕女图。开光外黄色珐琅釉地,饰各色缠枝花卉纹。外底红色长方框内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以其篆书款识及纹饰风格看,为广州画珐琅贡品。
描金画珐琅兽面纹象耳瓶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描金画珐琅兽面纹提梁卣 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描金画珐琅大吉葫芦瓶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地,瓶身上下蓝色螭纹开光,内有红色楷书“大” “吉”二字。开光外饰彩色缠枝花卉纹,花卉以描金勾勒叶脉纹理,描绘细致规整,仿掐丝珐琅的效果。葫芦为中国古代传统吉祥纹饰,为象征子孙万代绵延不绝的吉祥之物。
透明珐琅折枝花卉纹攒盒 清中期|故宫博物院藏
透明珐琅贴金八吉祥袱系纹瓶 清代|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饰缠枝莲形银片,并罩蓝色透明珐琅釉。釉面装饰绿色锦地袱系纹,瓶肩及腹下饰描金八吉祥纹,口沿下及近足处饰描金花叶纹。
在中国,各式各样的传统手工艺百花齐放,浓郁的东方审美植入每一个国人心中。
珐琅,一个自域外而来的工艺,在中国这片拥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沃土中,犹如一汪神奇的活泉,催生出了手工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广泛吸收青铜、瓷器、绘画、雕刻等中国传统工艺之长,集中外技艺之大成,最终融汇成兼具东西方艺术和美学特色的珐琅器。
元代外贸兴,永宣海运隆,隆庆开海关,康熙设洋行。珐琅器的发展与兴盛离不开我国长期对外的文化交流,是中国工匠学习和创造力的強大体现,是中外文明交流的结晶,是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南昌:与三五好友的周末小资生活 17192
- 火辣南昌中的慢生活,解锁湾里的百变风味 62994
- 南昌湾里三日游攻略,过一个亲子欢乐时光 2992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