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越湘赣闽(之二)
----人杰地灵 江西
井冈山
2025年3月22日18:04,终于踏上了井冈山的土地。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革命的山,战斗的山,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无数次的魂牵梦萦,今天来了。
从井冈山火车站有直达茨坪的98路公交车,一路攀登大约30公里。
井冈山市是行政名称,属于地级吉安市代管。2000年由原来的宁冈县和县级井冈山市合并而成。井冈山火车站位于市区拿山乡,井冈山景区是以茨坪为中心,包括茅坪、龙市等乡镇的旅游区。井冈山旅游就是去茨坪。
井冈山旅游门票160元,景区车票80元,五天有效,自驾车不能进入景区.从茨坪游客中心出发,有5条线:A线,B线,C线,杜鹃山专线,茨坪城区线。
其中,A线、B线是精华线,A线景点有:小井、龙潭、百竹园(造币厂)、黄洋界、茅坪、象山庵、会师广场、龙江书院。B线景点有:大井、水口、荆竹山,A线B线景点互通,要去往下一个景点告知调度员,不超过15分钟就可以乘车。
A线从游客中心到龙江书院50公里。道路崎岖,急弯众多,需在黄洋界换乘。
C线仅有一个景点,井冈山主峰五指峰,100元人民币背面背景图。
杜鹃山专线以自然景观为主,风景秀丽。
茨坪城区线可以到达北山烈士陵园、博物馆、毛主席旧居等,在城区循环,20分钟一趟。
按区域划分,井冈山有茨坪景区、黄洋界景区、茅坪景区,龙市景区。仅红色景区,至少需要三天。A线、B线两天,城区一天。
因为博物馆关闭,我旅游了两天,省略了自然景观。
3月23日,第一站黄洋界。
黄洋界距茨坪16公里,海拔1343米。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炮台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朱德题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巍然屹立。登临黄洋界,苍山莽莽,云海翻腾,雄伟险峻,一望无际,令人心旷神怡。
还没有进黄洋界的大门,就听到有人喊有免费的讲解。讲解员引导游客进入展厅,从国画大师张大千、李可染讲起,最后引出伏春树。再进入一个隐蔽的大厅,见到了大师本人正在作画,提醒禁止拍照,原来是卖画的。
黄洋界是人们千里迢迢来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第一站,首先遇到的是推销国画的,铜臭味无孔不入,与红色景区格格不入,感觉怪怪的。
第二站茅坪旧居。
茅坪距茨坪33公里,是袁文才的大本营,是毛泽东上井冈山后住过的第一个地方。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都曾设在这里。茅坪主要景点有八角楼毛泽东和朱德旧居、中共井冈山前委和湘赣边界特委旧址(红军医院)、湘赣边界党的“一大” 旧址、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旧址、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陈毅旧居)等。
八角楼因楼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而得名。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小学语文课文《八角楼上》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书写如下:
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他右手握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象山庵始建于1713年,是当时湘赣边界的名庵。红四军后方留守所、红四军机炮连、湘赣边界特委机关印刷厂均设在此,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党的组织联席会议和湘赣边界第一期党团训练班,均在此举办。尤其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礼就是这里举办的。
第三站龙江书院。
龙江书院距离茨坪46公里,位于龙市镇,始建于1840年。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是客籍人的最高学府。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来到龙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当年11月,创办了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培养下级军官和地方武装干部,成为解放军军政院校(现国防大学)的摇篮。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就在龙江书院内,可惜时间太紧,匆匆一瞥。
18:30回到茨坪。
应该沿着朱毛红军当年上井冈山的路线游览才有意义,龙市--茅坪--茨坪,但景区车逆行,只好这样了。
3月24日,大井,小井,上井(造币厂 百竹园),北山烈士陵园。
毛泽东诗词《念奴娇·井冈山》有句: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五井,指的是井冈山的五个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
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1927年10月2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后,王佐主动腾出自己的兵营——一幢被称为“白屋”的白墙青瓦房屋,给毛泽东和工农革命军居住。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也曾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1929年1月,国民党军烧毁了大井村的所有房屋。“白屋”仅存一堵残墙和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看报坐过的大石头,以及屋后毛泽东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1960年修复时,将保存下来的残墙镶嵌在新墙中以作历史的见证,并对屋后两棵常青树精心施肥培植,对毛泽东坐过的那块石头加以保护,命名“读书石”。
小井,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为了改善红军伤病员的医疗条件,1928年冬,建成了杉木皮盖的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 。1929年1月底,被敌军烧毁,来不及转移的130多名重伤员被集体枪杀,后建有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以示纪念。
上井,造币厂旧址。1928年,为打破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创办了红军造币厂。1929年1月,厂房、设备被敌破坏。造币厂实际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但是,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成功帮助了根据地的军民度过了艰难岁月,为此后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建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造币厂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雏形。1984年从中国人民银行析出的中国工商银行行徽就是“工”字造型。作为在工商银行工作了37年的老员工到此,倍感亲切。
造币厂旁是百竹园,占地面积200亩,是集观赏、休闲、旅游、科普为一体的旅游胜景,有竹子120余种。形状有方圆之分,弧状、球形之别;竹杆有龟背、佛肚、观音、弯直之奇;颜色有紫、绿、黄、黄中镶绿、绿中镶黄之美。有龟甲竹、湘妃竹、小佛肚竹、鸡毛竹等竹类珍品。
在百竹园出口,邂逅作家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碑刻。石碑字迹模糊,很容易被忽略。这也是我上井冈山的另一原因,多年受中学语文《井冈翠竹》的感召,来看看五百里竹海。
《井冈翠竹》是中学时代学过的最优美的抒情散文,至今记忆犹新。文章从竹写起,以竹喻人,层层递进,构思精巧,文采斐然。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叠出,渲染了高昂的情绪;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丰富了读者想象,增强了语言气势;第二人称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丰富的联想,把竹与人、过去和现在、井冈山和全国自然而巧妙的联系起来,歌颂了以井冈山人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读来激情澎湃,热血沸腾,让我们回到过去的峥嵘岁月。现在摘录其中段落,共同品读。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时间尚早,瞻仰北山烈士公园。
北山烈士公园1997年落成。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1、陵园门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园标由宋任穷题写。顺山而上台阶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2、纪念堂。大门上方烫金横幅“井冈山根据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题写。纪念堂设有瞻仰大厅、陈列室、吊唁大厅、忠魂堂。
瞻仰大厅正面汉白玉墙面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是毛泽东题写,正面玻璃柜存放的是井冈山革命烈士的名册。
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挂像。目前有51位。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有军队中的一大批将帅,如元帅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大将谭政、粟裕、黄克诚;上将陈伯钧、赖传珠、杨得志、朱良材;中将杨梅生、毕占云、张国华、谭家述;少将龙开富等;有建国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的。目前有13位,有何长工、贺敏学、贺子珍、陈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目前有54位,其中有王佐、袁文才、卢德铭、王尔琢、张子清、宛希先、朱云卿等。
瞻仰大厅后为吊唁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共有15744位。
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以示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
吊唁大厅后侧上楼为忠魂堂。目前安放五位老红军的骨灰,他们是张令彬、何长工、温玉成、贺敏学、陈云中。
3、碑林。“井冈山碑林”由舒同题写。他的字体作为一种汉字字形已输入电脑,全球通用。碑林采用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分为碑廊、碑亭、碑墙三种碑刻陈列形式,因山就势,高低错落,配以亭、台、楼、阁相结合的建筑造型。
碑林一期工程1989年建成,二期工程1992年建成。碑石采用江西玉山县的罗纹石,材质细腻、光滑、耐磨,属上等石料。
碑林陈列有138块精湛的书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上井冈山视察时的题词;二为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的题词;三为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词。以不同形式,从各个方面热情讴歌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和英雄业绩,是集建筑、书法和雕刻艺术于一体的现代人文景观。
4、雕塑园。1987年10月兴建。是全国第一座以革命历史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园。园标为萧克上将题写。塑造了19尊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共井冈山前委、红四军军委、湘赣边界特委的主要领导和著名人士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谭震林、陈正人、张子清、王尔琢、宛希先、李灿、何挺颖、王佐、袁文才、蔡协民、伍若兰、何长工、罗荣桓、滕代远、贺子珍等人的光辉形象。再现了井冈山斗争一代先驱的英雄气概和战将风采,具有历史观瞻和雕塑艺术的双重价值,是难得的雕塑珍品。
5、纪念碑。1997年建成。 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一楼的休息室、会客室和二楼的展厅组成基座部分,全部采用本市长坪乡生产的花岗岩砌成。主碑用镀汰的不锈钢制作的,高达27米,意含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碑造型突出“山”的形状。有着几层含义:远看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视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主碑的基座部分,采用“将军红”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七十周年建成。碑名“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邓小平题写。
碑座上有三组反映井冈山斗争的汉白玉浮雕:
正面浮雕主题为“荟萃井冈”,展示1928年4月“朱毛会师”和同年12月的红四军与红五军会师的情形以及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的英姿气概。
东面浮雕主题为“红色割据”。展示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即开展土地革命、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的生动场面。
西面浮雕主题为“浴血罗霄”。展示红军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多次军事“进剿”和“会剿”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纪念碑前还设计建造了一尊“母亲”雕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井冈山根据地存在时间为1927年10月—1930年2月,总计两年零四个月,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为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由此孕育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没有参观井冈山博物馆,没有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没有进一步深入了解井冈山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两天的井冈山之旅意犹未尽。但是井冈山给我以生动的革命历史教育。在极端艰苦,敌军围困万千重,民众觉悟不是很高等各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以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大无畏的革命勇气,撑起了中国革命的一片天。为此48000余名烈士牺牲,只有15744人留有姓名,30000多名是无名烈士。井冈山籍贯的开国将军仅有1人(少将赖春风),无数文武双全的将士血染井冈,长眠于这片英雄的土地。朱德总司令称井冈山是“天下第一山”,当之无愧!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来井冈山,感受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珍惜今日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下午两点,恋恋不舍地离开井冈山。17:43---20:50乘D134动车到南昌西,与当日抵达南昌的三名同学会师。
南昌
这是我第二次到南昌,上次是2014年。
从南昌西站出来,灯光昏暗,路面破烂。这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吗?我仿佛穿越回到30年前我的家乡,一时懵了。上网查询,南昌西站2013年投入使用,十几年来反映附近漆黑一片、很不安全的帖子有很多。官方网站说要打造中国智造新城、山水名城,原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在烂路边的小摊上,吃了一份8元的炒米粉,喷香,毕竟省会城市,还是有些底蕴的。
原想着去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看看,但明后天的门票早就预约满了。商量后决定去武夷山、福州一带。南昌既然来了,也不要“逃离”,看看博物馆吧。
3月25日,江西博物馆。
第一展厅。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江西古代历史文化展。分文明之光---先秦时期的江西,昌大南疆---秦汉之南朝时期的江西,雄起江南---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鼎盛气象---宋元时期的江西,放眼天下---明清时期的江西等四个单元。经济发达之区、人文鼎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名不虚传。
第二展厅。红色摇篮 ——江西革命史陈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两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等,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和存在过的,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江西红色历史,风云激荡,气壮山河!红土地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光照千秋!
第三展厅。物华新诗——赣鄱非遗展。分《巧·乡物·工艺》《妙·乡音·演艺》《足·乡味·饮食》《浓·乡情·节庆》四个单元,种类繁多,美轮美奂。
第四展厅。万年窑火 千年瓷都——江西古代陶瓷文化展。分物华成器、陶瓷源地(远古至先秦)、青瓷神韵(汉唐)、繁华似锦(宋元)、瓷耀寰宇(明清)五部分。江西历代陶瓷精品迭出、技艺万千,体现了大国工匠的气质与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风范。这是陶瓷艺术的视觉盛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无法言表喜爱之情。
第五展厅。盛世瓷韵 ——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捐赠作品展。分陶艺沃土、名家名作、品陶斋、俊彩星驰四个部分,珍品,精品,绝品,世界陶瓷之都,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第六展厅(临展)。生逢大唐盛世春---滕王与金乡县主联展。滕王,金乡县主,阁中帝子今何在,金乡县主物犹存。
第七展厅(临展)。瑞彩熠熠---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遴选七十余件宫廷典藏珐琅器精品,共赏工艺之美,同享盛世荣光。
井冈山奔波了两天,博物馆大半天,今天是出行的第8天,很累。16:39---18:22G1758南昌西到南平市,这是我第一次踏上八闽土地。
福建,我来了。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七日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南昌:与三五好友的周末小资生活 17925
- 火辣南昌中的慢生活,解锁湾里的百变风味 64034
- 南昌湾里三日游攻略,过一个亲子欢乐时光 308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