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旅游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随着春暖花开、各地风险等级降低,想外出的心开始蠢蠢欲动。2020年五一假期有5天,机会难得,决定陪同父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起初考虑去沈阳大连,机票、酒店订好了,景区、博物馆提前预约了,健康码也申请了,万事俱备,静待启程。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4月中旬,陆续传来境外疫情输入形势严峻、绥芬河病例增加、哈尔滨集体感染事件等不利消息,心头不禁焦虑起来。特别是预订的高铁3次被告知停运、航班因公共安全原因取消,政府层面也提醒公众防控疫情反弹、注意安全出游。这些都促使我冷静下来,觉得不能冒险跨省旅游。
还是老老实实的,响应号召周边游,带上口罩平安行。
省内大多数城市,苏州、无锡、扬州、徐州、淮安、盐城等地都去过,想来想去,与南通有高铁通达的旅游城市中,南京比较合适,有山有水有历史,观光休闲两相宜。
〔第一天〕南通→南京(动车)
〔第二天〕南京博物院、阅江楼、夫子庙
〔第三天〕钟山风景区(灵谷寺、明孝陵、美龄宫、中山陵)
〔第四天〕中华门城堡、总统府,南京→南通(动车)
〔交通费〕690元。大交通:动车81.5元×3人×2=490元;市内交通(网约车):200元(五一期间网约车优惠幅度较大)
〔住宿费〕900元(家庭房3晚)
〔餐饮费〕800元
〔门票〕180元(国有景区70周岁老人以上免费)
合计:2370元
出发啦
省城第一餐,好好吃一顿。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总体布局为“一院六馆”:历史馆:呈现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馆:按质地分类展陈艺术藏品;特展馆:布设各类主题展览和引进的外展;非遗馆:展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国馆:复原南京地区民国社会生活风情;数字馆:以科技和互动方式展示古代文明。
藏品43万余件(套),包括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其中国宝级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玉串饰”,战国“错金银重烙铜壶”、“郢爰”,西汉“金兽”,东汉“广陵王玺”、“错银铜牛灯”、“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西晋“青瓷神兽尊”,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明代“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
人鸟兽玉饰、人形玉饰(新石器时代)。人鸟兽玉饰件出土于昆山市张浦镇赵陵山遗址,是良渚先民通天神显权威的神秘象征物,距今约50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人鸟兽图案透雕精品。
兽面纹镯形琮(新石器时代)
独木舟(春秋)
青瓷神兽尊(西晋)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南朝),镇馆之宝之一。
错银铜牛灯(东汉)
金镂玉衣(汉),镇馆之宝之一
三彩陶双鱼瓶(唐)
“文王访贤”饰件(元)
如意云纹金盘(元)
方如椿制黑漆描金报捷图长方盒(明)
大报恩寺塔琉璃拱门(明)
金凤冠(明)
铜镀金亭子人物敲钟(清)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明),镇馆之宝之一。单独设了一个展厅,可见地位非常高。
宝瓶通体白中泛青,釉质细腻滋润。瓶盖绘牡丹,颈部绘蕉叶纹,肩以下为五组纹饰(如意纹、卷草纹、缠枝菊花、海水、变体仰莲为辅助纹饰),腹部绘岁寒三友松、竹、梅,并以湖石、山茶、芭蕉衬托。釉里红烧制条件要求高,技术难掌握,所以十分珍贵。
其他一些馆藏珍品,如西汉金兽、金蝉玉叶、清代斗彩八吉祥纹大盘、青花五彩十二月花神杯、沈绣耶稣像,这次没见着。
2020年是鼠年,南博开设了主题特展。
剪纸 老鼠嫁女
剪纸 子庶丰登
鼠首人身生肖陶俑(晚唐)、十二生肖人物纹影青魂瓶(元)
藏传佛教铜像(清)
民国馆
【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位于城西长江边、狮子山顶,与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存有争议,比如九江浔阳楼、嘉兴烟雨楼)。阅江楼的特别之处在于六百年来“有记无楼”。该楼是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建造的,当时还命文臣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但当地基平整后突然停建。直到600多年后的1990年代,南京各界决议复建,2001年9月才正式建成。
关于当时停建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感兴趣的可上网查阅。历史总有很多谜团,这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吧。
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朝西,两翼均可见长江。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共七层,外四内三,总高51米。这次疫情期间,为防止人员集聚,内部没有开放,因此一些特色,比如底层的一椅、一壁、一匾,二层的16位皇帝像,三层的一船、一画,顶层的蟠龙藻井,特别是反映郑和下西洋的景德镇巨幅瓷画,没能观赏到。
也不必遗憾,参天的大树、古老的城墙、形态各异的石狮,足以让人心满意足。
东门和南门都有直达顶峰的电梯,疫情期间不对外开放。
护栏上的“神兽”栩栩如生,这样的石狮整个景区共有659只,形成了“群狮闹狮岭”的独特景观。
此情此景,与牌坊上的题字“阅江揽胜”多么契合啊!
远眺南京长江大桥
左边是江,右边是山,真是离尘不离城的好地方。
有一个细节要吐槽,导航搜索阅江楼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会带你到景区南门,迎接你的却是一纸告示“疫情期间南门不开放,请从东南门进入”。而东南门在800米之外,看上去好像不远,但需拾级而上,33℃的高温,对年长者来说是一个考验。景区要是在售票平台提前告知,那就完美了。
【夫子庙】
到南京,不逛夫子庙,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我们也不能免俗,过来看一看。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被誉为秦淮名胜,是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因为科举博物馆不开放、秦淮河夜游下午4点后不售卖当天船票,所以我们在里面只转了1个多小时,然后坐等天黑,观赏“秦淮河桨声灯影”。
景区管理很严格,进来要看健康码、身份证、量体温,不断有人巡逻是否戴口罩。但是游人依然很多,想起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的提醒,“旅游场所中,最危险的是吃饭的地方”,我们没敢在景区里面吃饭。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科举博物馆,我国唯一的地下式博物馆,可惜目前不开放,下次有机会再来。
只有游船和灯影,没有桨声……
【钟山风景区】
钟山风景区是一个统称,包括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美龄宫、梅花山等景点。除了中山陵免费开放外,其余均需购买门票,可选择套票,价格比分别购买实惠。
因为每个景点都是独立的,之间距离较远,所以游览时要考虑交通问题。观光车单程票10元/人、单日不限次票50元/人,具体线路见下图。我想反正打车,就不要买观光车票了,哪想到节假日期间景区周边陵园路等道路很拥堵,网约车一般不愿来,即使来也要等半个小时左右。出租车倒是多,上车就是10元,是按人头算,每人10元。对此印象深刻,所以这里提醒一下。
第一站灵谷景区
灵谷景区有梁代名僧宝志的墓塔、明代的万工池、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无梁殿、松风阁等名胜古迹。其中灵谷寺原先为开善寺,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后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灵谷禅寺”。民国时期这里修建了阵亡将士公墓,新增了正门、牌坊、灵谷塔等建筑。
万工池。因参加开挖的军工人数有数万之多,故名。
阵亡将士牌坊,正面题“大仁大义”,背面题“救国救民”。
门额上饰有瓷质GMD党徽,牌坊前有一对貔貅。
龟趺,又名赑屃、霸下等,属于灵禽祥兽。
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成于明初,从殿基到屋顶,全用巨砖累砌而成,没有寸木寸钉,因此俗称无梁殿。1928年国民政府将这里改建为阵亡将士祭堂。
四周墙壁上刻有33224位阵亡将士的姓名
松风阁,原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馆,抗战时期遭到破坏,解放后更名为松风阁。
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的八面九层宝塔,高60米,建成于1933年,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当时称国民革命军阵亡烈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
塔外第一层是蒋*介*石手书“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东西门楣上分别镌刻篆体“成功”、“成仁”。
塔中间建有螺旋形扶梯,沿252级台阶可登上九层塔顶。
塔的内部每层都有四个门四块碑。第二、三、四层12块碑上,镌刻着1924年3月《孙总理北上时在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辞》全文,为于右任草书遗墨;第五、六、七、八层16块碑上镌刻的是同年4月《总理孙先生在黄埔军官学校开学训词》,为吴稚晖小篆所题;28块碑刻均由苏州吴县唐仲芳勒石。
钟山林海,尽收眼底。
宝公塔和三绝碑。宝公塔是南朝梁武帝安葬宝志和尚舍利的塔,宝志和尚就是现代人熟悉的济公的原型。塔前有一个黑色的石碑,刻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所绘宝志像、大诗人李白所题像赞,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故称唐贤三绝碑。由于战火毁坏,北宋时重制三绝碑,到清代第三次重刻,碑额上端增加了乾隆手书“净土指南”四个字。
为了看清细节,上网找到一张图片,字画依稀可辨。
志公殿
飞来剪,据考证是古代向高处运送建筑材料的工具,类似于现在的起重机。
绿荫下,青石间,隐藏着多少历史的遗迹、战争的残骸、尘封的往事。参观之前,我以为这里是一座普通的佛教寺院,现在才知道,自己多么无知。
今天真热,最高气温34℃,据报道郑州等地已突破40℃,这才5月份啊。
下一站明孝陵景区。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的合葬陵寝。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始建于1381年,建成于1405年,先后调用军工10万人,历时25年。
总体布局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二是陵寝主体建筑,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景区内的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明孝陵是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成就的代表,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号称“明清皇家第一陵”。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金水桥
文武方门
“治隆唐宋”碑和驮碑龟趺。 "治隆唐宋"是1699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谒陵时所题,意为明朝年间国家的治理和建设胜过唐宋时期,表达对朱元璋的赞誉。史载康熙曾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之礼。
享殿
内红门
明楼
拱门内有一条甬道,由54级石阶组成,折而向上可登明楼。
宝城正面的石壁上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 ,据说刻于民国初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翁仲路神道,沿途依次排列着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
石象路神道,沿途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神兽。
望柱
前往第三站美龄宫
美龄宫的正式名称为国民政府主席官邸。始建于1931年,原为国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谒陵时高级官员的休息室。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蒋介石与宋美龄常在此下榻礼拜、休息,故称“美龄宫”,蒋介石曾多次在此接待外国贵宾。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三层重檐宫殿式建筑,外形为明清官式,顶覆绿色琉璃瓦,1991年被列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不算大,上下三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游览完毕。主要是看中西合璧、雍容典雅的建筑,顺便了解别墅主人当时的生活情况。
民国时期的汽车
宋美龄除了公众熟知的政治身份,还是一名画家。
“遗族学校”全称为“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是教育培养北伐战争中阵亡将士、辛亥革命中牺牲先烈的后代而设立的学校,1929年校舍迁入南京中山陵。
关于美龄宫,曾经有一个“美丽的误会”。有人发现,从空中俯瞰,美龄宫犹如一颗镶嵌在项链末端的宝石,引发民间传言,说这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生日礼物”。但据史实记载,美龄宫最初是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修建的官邸,十多年之后蒋介石与宋美龄才在此暂居,所谓项链、宝石、礼物,并非设计时刻意为之。至于组成项链的一排排法桐,也不是同一时期栽种。也许,枯燥的历史年代、人物、事件,需要一点浪漫的传说作为调料。
钟山风景区最后一个景点中山陵
中山陵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6年1月动工,1929年春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此后工程继续进行,1931年底全部完成。主要建筑有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总体呈中轴对称,从牌坊到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10个平台,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上覆青蓝色玻璃瓦。
牌坊,横额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博爱”
陵门,横额上镌刻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
碑亭,石碑上三行鎏金楷体大字为谭延闿手书。
392级台阶,据说代表当时全国3.92亿人口。这段台阶设计得很巧妙: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台阶。
景区内绿树成荫,但台阶两边没有树木遮阳,烈日下要做好防晒措施。
祭堂,门楣上方镌刻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和张静江手书“民族”“民权”“民生”。大厅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全身坐像,东西两壁刻有孙中山遗著《建国大纲》全文,顶上是GMD党徽。里面不准拍照、摄像。
景区内有一个附属建筑音乐台,主要用作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整体布局呈半圆扇形,圆心处是舞台,外围是花廊。
音乐台建成后,曾举办过多次大型歌舞活动。如1947年11月,新疆青年歌舞团在此演出。20世纪60年代,中日青年大联欢在这里举行。1995年5月,中央电视台与江苏省歌舞团联合举办了“名曲消夏”音乐会。2015年以来,多次举办南京森林音乐会。
花廊
鸽子俨然成了这里的主人
长长的木栈道,比较人性化。
【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建于1369~1375年。南北深128米,东西宽118.45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南京明城墙的很多地段免费,但中华门收费,游览之后觉得物有所值,收费是有道理的。在这里,可以触摸古老的城墙砖、亲手拓印;可以感受“千斤闸”“藏兵洞”等军事设防机关、俯首沉思;还可以透过“中华门陈列展”“南京城砖展”“欧洲古城巡礼”等展览馆,开眼界、长见识。
有关明城墙的故事很多,城砖蕴涵的信息量很大,如城墙的建造材料和方式、排水防灾模式、城砖铭文等。
拓印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初这里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部分;太平天国时期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朝宫殿;此后曾国藩在此重建两江总督署;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这里成为国民政府办公地;抗战胜利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办公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次日晨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建国后,这里一直作为政府机关办公场所。199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在总统府旧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
景区分为三个参观区域:中区主要有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西花园、孙中山起居室以及参谋本部等;东区主要有行政院、陶林二公祠、马厩和东花园等。在三个参观区域中,又分布着总统府文物史料、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太平天国、清两江总督署等十多个文物史料和复原陈列。
主要看点是近代中西建筑遗存、文物史料,同时感受园林绿化环境。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一两个小时就可参观结束。这次因为疫情有些区域不开放,我们走马观花,前后花了一个半小时,与美龄宫、中山陵等景区一样,算是短暂的民国游。
大堂
子超楼(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字子超)
会客厅,中西合璧,古朴典雅,留个影吧。
清朝两江总督署史料展览馆
煦园,又称西花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有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景点。
南京之行顺利结束。吃饱,回家。
继续戴口罩,健康码,量体温……疫情期间的旅游,不容易啊。
感谢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