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江苏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景区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5 月 和谁:夫妻

2021年5月16日,下午,我与夫人游览完毕灵谷景区,就乘坐景区内部的电瓶观光车,把我们送到了中山陵的门口。中山陵位于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陵墓于1926年1月动工,1929年春主体建筑竣工,同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此后工程继续进行,直至1931年底全部完成。中山陵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前临平川,后拥青嶂,气势磅礴,平面呈“自由钟”形。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玻璃瓦。中山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陵寝附近尚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

 

进入中山陵园,最先看到的是一座牌坊,中山陵牌坊亦称博爱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处,谒陵凭吊者必经于此。整座牌坊,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和风格。牌坊高11米,宽17.3米,三间四柱冲天式。石牌坊中门横楣上的镌刻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二字,因此,这座牌坊被称为博爱坊。牌坊上刻有莲瓣、云朵和古代建筑彩绘式的图案。牌坊的顶端,盖有蓝色琉璃瓦。四根石柱的柱脚前后,夹抱鼓石,柱底是长方形的大石座。

 

博爱牌坊的北面是墓道,墓道是一条长约480米、宽约40米的缓长坡道,通往中山陵的陵门。墓道有三条平行路面,正中是钢筋水泥路面,宽约12米,左、右是各宽4.2米柏油路面,车辆可以沿左右车道直达陵门。墓道两旁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代替了古代陵墓前道常用的石人石兽,喻示着中山先生的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其中的雪松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陵门高踞于20级花岗石台阶上,台阶下是与墓道相连的一块能容纳一万多人的水泥大平台。平台两侧的草坪上有十棵修剪成球形的大叶黄杨,还有六株伞状的千头松,这些四季常青的植物是对平台周围景致的衬托。陵门是中山陵的正门,坐北朝南,处于中山陵中轴线正中。陵门为单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南北面各有三道拱门,两边的拱门稍小,凸显出中门的高大。陵门平面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屋身为由福建花岗石砌成的三间无梁殿式样,在斗拱、梁、枋等处都有雕刻精美的花纹。南面三扇拱门都装有对开的梅花空格楼花铜门。正门的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天下为公”四个镏金大字。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手书,端庄朴实,雄迈俊逸。陵门北面三扇门,则仅有门洞而无门扉。

 

在陵门的两旁,有一对汉白玉石狮,颈毛光滑柔软,张口正视前方,形态逼真。用这对石狮分列建筑物的两侧,从而使建筑物更加突出,显得陵门气势磅礴。这对石狮原是当时的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从北平定王府购得,1935年7月赠送给总理陵园内的中山文化教育馆,中山文化教育馆又将这对石狮转赠陵园。

 

陵门之后是碑亭,碑亭建在陵门后面第二层平台上,建筑结构为仿中国古代木结构,用花岗石建造,重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碑亭平面为方形,边长12.2米,高约17米。碑亭正中竖立着长方形的花岗石墓碑,高9米,宽4米,重数十吨,碑材采自福建,是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雕琢而成。碑亭的东、南、西三面,各有拱门一洞,供谒陵者出入。碑亭北侧的拱门下设有石栏,只能凭栏仰望祭堂,不能通行。

 

墓碑正面竖刻三行鎏金碑文:“中国国民党葬 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由谭延闿以颜体书写。墓碑顶端刻云彩、底座刻巨浪,线条简洁朴素,是吕彦直的设计。墓碑在顶端花纹下方的正反面各刻国民党党徽青天百日图案一枚,这两枚图案原为阳刻,文化革命中被铲除,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中山陵作了一次全面维修,按照原样重新修复,改为阴刻。碑亭背面。墓碑背面没有文字,葬事筹备委员会原计划由汪精卫、胡汉民、吴稚晖分写墓志铭、传文和记文,但这些内容一直没有确定下来。1928年1月7日,葬事筹备委员会认为孙中山的思想和业绩不是文字能概括的,因此决定仅书写碑文。当年建造墓碑时,曾向国内各省广泛征求墓碑材料。福建省选制了一块庞大的花岗石碑料,当在装运时,由于体积太大,又极其沉重,装上船不久,就沉没到水里去了。于是,只好又从福建赶制了第二块花岗石运到南京来。从南京下关码头全靠人工滚木一步一步地移到紫金山下,再从山下运到山坡碑亭工地,耗时达四十余天,由此可见当时工程艰巨和宏大以及建筑工人坚韧不拔的毅力。现在,人们在碑亭里见到的大石碑,就是用当年第二块福建花岗石制成的。

 

陵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在中茅山南麓的缓坡上,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山下孝经鼎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南面入口处的石牌坊和缓长的墓道表现如钟下的悬索。墓道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与四周的围墙形成了大钟的本体。最高处的祭堂是陵墓的核心建筑,到牌坊平面距离700米,垂直落差73米,祭堂后的墓室表现为大钟的钟钮。

 

第五层平台上,这里有一对巨大的紫铜鼎,上面刻着“奉安大典”四个篆书大字,抬头有“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落款是“上海特别市政府立”。这对铜鼎是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葬礼而捐献的。铜鼎上的凹坑是日本炮弹打的。西侧的铜鼎壁上还留有两个弹孔,据说是1937年12月日军攻打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

 

在第七层平台两侧有一对石狮,据说是福建省著名雕刻家蒋文子的杰作,借助了法国的雕刻手法,中西合璧完成。这只公狮的尾巴断了,只剩下这么短。这只母狮的右前腿的下半段是重做的,脚下的小狮和口中的球也是后配的。

 

继续向上走就是祭堂了,祭堂是中山陵最高的建筑,位于中茅山顶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层大平台正中。石阶是中山陵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庄严雄伟的“警钟形”整体。中山陵的设计者和建筑者,巧妙地把392级石阶分成10段,这种布局,独具匠心,颇有特色。由下向上仰视,只见台阶,而不见平台;但从上向下俯视,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从第七层平台继续攀登30级、42级,54级石阶,分别到达第八、第九、第十层平台。这里已接近陵墓,坡度较陡,更加突出了祭堂和陵墓的雄伟气势。这126级石阶的两侧建有石栏杆,又在石阶上纵向设两行栏杆,将石阶分隔为三道。

 

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提出了 “三民主义”,带领一群优秀的革命家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以及创建了中国国民党,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奔波操劳,毛泽东评价这位伟人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平凡的思想以及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一腔爱国救国的热情,可以说,孙中山,其一生都在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也正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引领了一大批那个时代的爱国青年和革命家,为中国革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在他的引领下中国革命成功了,中华民族继承孙中山遗志,取得全世界瞩目的进步。

 

站在最高的平台思安往下看。从博爱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全中国的3亿9千200万人。而从碑亭到祭堂,共有石阶339级,象征当时国民党参众二院议员为339人,寓意每人作为一个台阶,将中山先生的精神发扬光大,其中的9寓意九州大同。迎面的这一段共有290阶,分为8段,象征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台阶全部用苏州金山花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

 

孙中山纪念馆,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藏经楼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大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孙中山奉安中山陵后,为了收藏孙中山生前物品、展出奉安大典珍贵史料,中国佛教会于抗战前发起募建藏经楼,初为收藏佛经所用。著名的建筑师卢树森(即卢奉璋)设计了藏经楼,江裕记营造厂承建。1936年冬完工。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藏经楼饱含历史沧桑。抗战前,藏经楼曾珍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和佛经,这些文物和佛经都是该楼落成后各地佛教界人士赠送或荐送的。1937年,日本侵略者侵占南京后,将主楼、僧房及碑廊付之一炬,主楼系用钢筋水泥构造,幸免于难,而碑廊因用砖瓦木结构,当时化为灰烬,仅剩碑廊基础及碑刻。僧房、碑廊毁于日军炮火,文物与佛经也不知去向。

 

抗战胜利后,当时的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曾打算修复这座宫殿建筑,还把藏经楼列入应修复六项工程之一,但由于国民党在内战中迅速溃败,国父陵园仅对主楼作了一些小的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市人民政府曾于1955年拨款对主楼加以维修,一度辟为江苏省国画院,当时,一些书画名家曾来此作画。“文革”中,这座隐蔽于密林中的宫殿建筑也没有逃过劫难,再次遭到人为的破坏。战火中幸存的91间碑廊被拆,138块碑刻无一幸免。碑文被铁锤“过堂”无一完好,碑毁字灭,见者无不哀叹。1982年江苏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将藏经楼按原貌修葺一新。主楼后面僧房两侧的碑廊。1986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修复,由国家财政部拨专款,于1989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64周年前夕竣工。

 

藏经楼前广场,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说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这尊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先生赠送的。早在1895年1月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到香港,组织兴中会总部,这时与香港“梅屋照相馆”的老板梅屋庄吉相识,曾多次接受梅屋捐助的活动经费。不久袁世凯窃国称帝后,孙中山先生被迫去日本,就住在梅屋庄吉家中。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典礼也是在梅屋家中举行的。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噩耗传到日本,这位日本朋友念念不忘孙中山的高风亮节和他的深厚情谊,曾亲赴北京参加孙中山先生的追悼大会。梅屋回国后,决定为孙中山先生铸造铜像。他请日本第一流的铜像制作商筱原舍作工场计划,特聘雕塑家牧田祥哉制作。1928年铜像铸成,像高2.9米,重达吨余,以孙中山先生演讲姿势为造型,形态栩栩如生。1929年3月梅屋亲自护送铜像来南京。同年6月1日,梅屋偕夫人、女儿参加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得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不顾日政府“禁止为孙文造像”禁令,变卖家产,委托东京最著名“筱原金作工场”制作四尊,分别安置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广州中山大学和澳门“国父纪念馆”。南京这一尊孙中山铜像本应恭放在中山陵墓,供人们瞻仰,但当时陵墓建筑主体布局已经就绪,一时尚难选择合适之地,便由梅屋庄吉亲自送来将铜像暂时竖立在黄埔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1942年11月12日,在纪念孙中山诞辰76周年前夕,汪伪国民政府沽名钓誉,拆除新街口广场中心的喷水塔,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的中山铜像迁至新街口广场。1966年“文革”开始后,一些无知的红卫兵竟要砸毁新街口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南京市委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将这尊铜像运到中山陵保存。1968年6月又移到中山陵广场孝经鼎基座上,据说还在上面挂牌子写上毛主席语录“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98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60周年前移到藏经楼前。

 

孙中山纪念馆主楼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高达20.8米,长31.8米,宽21.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覆绿色琉璃瓦,屋背及屋檐覆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竖有紫铜鎏金法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整座建筑内外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极为壮观。主楼前的平台上置有一对铜鼎,系南京化学工业总公司于1989年开馆之际捐赠。在三楼屋檐正中悬有一方直额,上书“藏经楼”三字,黑底金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1987年5月7日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屈武亲笔题的“孙中山纪念馆”楷书阴刻六个鎏金大字横匾,悬挂在主楼底屋正门上方。

 

孙中山纪念馆主楼外观为三层,实际中间还有一层夹层,共四层。底层为大厅,轩敞明亮,气势恢宏。大厅中央矗立一座孙中山先生半身铜像,神态逼真,目光睿智,形象地再现了孙中山的伟大风范。这尊孙中山铜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戴广文创作,南京晨光集团公司铸造。一楼中部大厅顶部饰有镏金的莲花藻井,流光溢彩,富丽堂皇,藻井正中高悬一座火炬形大吊灯,内置白炽灯,灯光开启时,金光、银光交相辉映,炫人眼目,显得豪华宏伟。大厅四壁嵌挂着反映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出国宣传”、“商讨革命”、“振聋发聩”、“讨袁护国”四幅大型木刻浮雕,每幅浮雕高2.5米,宽2米。浮雕人物呈象牙白色,底色为木质本色,整个画面在质朴中透出历史气势,辉映着大厅庄严、肃穆的气氛。正面壁上镌刻有胡汉民手书《总理遗嘱》,两侧是孙中山手书“人类进化,世界大同”对联。

 

二楼回廊北壁为长12米、高1.8米的大型木匾,镌刻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这是中山先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毕生实践经验的总结。木匾底色为宝蓝色,金字阴刻。另三面壁上悬挂反映孙中山革命生涯的14幅油画,全面、生动地再现一代伟人的革命生涯。二楼是一座走马楼,四周有回廊,可凭栏俯视底层大厅。回廊墙壁上都是油画。这些油画,以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民主革命的历史为主线,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刻画了光耀中华的杰出历史人物,反映了风起云涌的群众革命运动,给观众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孙中山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5月,隶属中山陵园管理局。主要职责为收集、整理、研究、展示孙中山先生及其相关的著作、文物和史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中山陵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楼是孙中山先生史迹陈列室,这是孙中山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有四个展厅,共展出孙中山先生的史料图片378幅,还有实物、手迹、书籍等。全部陈列分九个部分:少年壮志、奔走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新的征途、病逝建陵、迎榇奉安、陵园今昔、浩气长存。进入主展厅,靠墙的玻璃柜里陈列着中山服。中山服,又称中山装,根据孙中山先生曾穿着的款式命名,自公元1923年问世迄今已90多年。中山服是由孙中山提出以当时东南亚一带流行的“企领文装”改造而来,从试制的中山装开始,每个细部都有其特定的新中国文化内涵,为中国大众男性喜爱。展厅中间的通道两旁是展橱,展橱里则展出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书籍、信件等文物。

 

中山陵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博爱广场东南方,建于1932年至193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音乐台平面为半圆形,圆心处建造舞台。台背部建弧形大壁,以汇集音浪,壁顶端雕回龙花纹。台前边缘有三层波纹形层梯。台下紧围前沿,一汪月牙形睡莲池,池底有伏泉,水甚清澈,终年不涸。池前依坡就势,修整成以50米为半径的半圆形盆状大草坪,放射形直道与半圆形圈道使之分割成12块小扇形草坪。整个精美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是中山陵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近年来,南京森林音乐会、钟山假日音乐会常在此举行,使得中山陵音乐台成为名副其实的户外音乐圣地。

 

从一条小路下去,就可以到达音乐台,音乐台设计利用地形,依山就势斜坡布置,建筑平面像张开的扇面,扇面外缘地势较高,筑有一道半圆形宽 6米,长150米的钢筋混凝土回廊,栽有紫藤,形成绿色走廊。扇面部分是是坡状大型草坪,草坪间隔有2米宽步道,把草坪分隔成12块,观众可以席地而坐。扇面圆心是舞台,舞台长22米,宽13,3米,高出地面3米,舞台后面是汇集音浪的大照壁,照壁宽16,7米,高11,3米,照壁顶下有三个石塑龙头(我称之为民国螭首),内有水管,可喷水落舞台前荷花池(1994年改为音乐喷泉),荷花池底原来有伏泉,干旱池不凅。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泓水池(舞台前的荷花池),呈半月形,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乐坛两翼筑有平台,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

 

舞台前为观众席。设计者巧妙利用草坪的自然起伏,设计成由高到低的半圆形观众席。半圆形草坪呈坡面状,半径约56.67米。草坪上,沿同心弧方向展开三条小径;沿扇面坡道圆心方向建有五条宽二米的放射形走道,每条走道有45级台阶。草坪被小径和走道台阶分为12块,草坪上可容纳观众3000余名。音乐台的建筑是中国传统风格与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个范例。音乐台在利用自然环境,以及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充分吸取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特点;而在照壁、乐坛等建筑物的细部处理上,则采用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既有开阔宏大的空间效果,又有精湛雕饰的艺术风范,达到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和谐统一。

 

半圆形音乐台较高外缘上建有一条宽6米、长150米的紫藤花架。走道内外两侧,各有36根立柱、36个花盆、30张石凳。花架下的同一侧花盆之间,有长条形石凳,供观众品茶休憩。紫藤长廊呈半圆形展开,形成等距离的节奏和旋律美。廊架上攀援著紫藤等花木,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音乐台有许多白鸽,人们可以在音乐台买饲料喂这些白鸽。台后建有大照壁,照壁坐南朝北,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式,表面以水泥斩假石镶面,既为舞台背景,又是起到反射声波作用,同回音壁原理相同,以汇集音浪。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照壁上部及两侧,雕刻有云纹图案。上部云纹图案之下,雕有三个龙头,突出墙体之外。照壁的须弥座,是中国传统风格。乐坛两翼筑有平台,有台阶与花棚衔接,上砌钢筋混凝土花棚。舞台下辟有休息室、盥洗室和贮藏室等。

 

中山陵园广场的正南方有一座八角形石台,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镶苏州金山石。台分三层,每层围以石栏,台上那尊双耳双足的紫铜宝鼎,重有万斤,即为孝经鼎,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此鼎铸于 1933年秋,由广州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当时的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捐赠。鼎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校训。鼎内竖有一块六角形铜牌,上刻戴母手书《孝经》全文。

 

光化亭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中山陵东面小山阜上。该亭建于1931-1934年,刘敦桢建筑师设计,福建省蒋源成石厂承包建筑,是用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华侨的赠款建造的。亭的屋脊、屋面、斗拱、梁柱藻井等全用大理石雕成,花纹至细,刻工至巨,为中山陵园亭中最精美之建筑。光化亭建于1931-1934年,通体灰白,高雅庄重,八角形,高12.2米。亭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基边长22米,上层平台,对边距12.6米。亭的屋脊、屋面、斗拱、梁柱藻井等全用大理石雕成,花纹至细,刻工至巨,亭有圆形柱12根,外圈8根,内圈4根,内圈沿柱设有石凳,为陵园亭中最精美之工程。石亭全部用巨大的福建花岗石建造,福建著名雕刻铺蒋源成石厂承建。850吨石料经过石匠们的精心雕凿,不施一根铁钉、一块木片,将屋脊、屋面、檐椽、斗拱、梁柱、雀替、藻井等装饰部件,巧妙组合成这座中国传统的八角形石亭。

 

仰止亭坐落在中山陵东面二道沟北的梅岭上,东与光化亭相邻,南与流徽榭相望,闹中取静、曲径通幽。仰止亭是中山陵园纪念建筑中唯一一座由个人捐献的纪念建筑。捐献者叶恭绰先生是广东番禹人,曾经是前清重臣,后为北洋交通系骨干,任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把二道沟一带开辟为风景区,需要在这里建造一些亭台楼阁,加以布置。叶恭绰闻讯后,写信给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表示愿意捐5000元在陵园建造一座纪念亭。遂于1930年9月开工,由光华亭的设计者刘敦桢教授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至1932年秋落成。仰止亭整体为正方形,一派浩然正气,上盖琉璃瓦屋面,柱梁、栏杆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外着色,施以彩画。亭名为叶恭绰先生所起,“仰止”二字出自《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简单二字却饱含着捐建者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敬仰之心。之后,叶恭绰亦葬此亭西侧。

 

流徽榭又名水榭,位于中山陵通往灵谷寺的公路南侧,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孙中山奉安大典后,兼任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的林森,又被推举为陵园园林设计委员会主席委员。他看到中山陵和灵谷寺之间两条溪水顺山而下,在山谷俗称叫“二道沟”后汇流一处,环境优美,雨季更是水流湍急,不能蓄积实在可惜。林森深感中山陵园缺水景,便亲自规划:加宽通往灵谷寺的马路,在马路的南北两方各挖一个水塘,北塘较小,面积两亩余;南塘较大,二十余亩,取名为流徽湖。又在塘的出口处就势各筑一拦水坝,雨水多时水漫坝流去,天旱时水塘不会干涸,使塘内常年保持一定的水位。挖路建一木桥(后改石桥,现为涵洞)引另一沟入塘,两塘有涵洞连通,塘西南建两漫排水口。又在水塘四周遍植花木,塘内栽植睡莲,成为中山陵园区内一个优美的风景点。1932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为陵园纪念建筑捐款2万元,林森批示,用0.9万元建永丰社,用1.1万元在流徽湖边建亭榭,名流徽榭,俗称水榭。水榭由当时陵园工务组主任顾文钰设计。流徽榭三面临水,一面傍陆,流徽榭以石阶与岸相连。榭长14米,宽10米,顶为乳白琉璃瓦,红色立柱;三面临水,碧水如镜,倒映水榭,别有情趣,周围大片草坪和娱乐设施更是游客市民嬉戏小 憩的最爱之处。“流徽榭”三字楷书匾额,由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生徐向前元帅题写。流徽榭的所有屋架、地面、梁、柱、栏杆等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平面呈长方形;四周围有约一米高的蓝色栏杆,卷棚顶,上覆白色琉璃瓦;梁枋、雀替均施以彩绘;地面镶嵌红色八角形小瓷砖。流徽榭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铸筑,十分坚固。亭的四周围有1米高的栏杆,游人可在此凭栏眺望紫金山的湖光山色。流徽榭是紫金山下一处风光绮丽的景点,这里山青水秀,湖平如镜,乳白色的水榭倒映入湖,衬以绿树蓝天,构成一幅梦幻般的画面,沁人心脾,是游人摄影、作画的理想之所。流徽榭景区的面积不大,水域面积仅二十余亩,西面的草坪约二十亩。北面,钟山如屏;四周,树木环抱。俯瞰、好似一枚铜镜遗落在钟山南麓,又如一块翡翠镶嵌在林海间。

 

行健亭是1931年4月广州市政府捐款一万元修建,由著名建筑师赵荣设计,王竞记营造厂承建,1933年夏落成。行健亭坐落在中山陵陵园大道与明陵路交叉口,以便前来谒陵的游人驻足休憩,为中山陵附属纪念性建筑。红柱蓝瓦的行健亭,在蓊郁的树木之间,显得格外夺目。行健亭为方形,边长为9.3米,高12米,重檐攒尖顶,两重亭顶均覆以蓝色琉璃瓦。亭的每个角有4根支柱,4个角共根柱,均饰以红漆。行健亭为钢筋水泥构筑,外形美观,坚固实用。亭内横梁、额枋、藻井、雀替都饰以彩绘。“行健”二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江苏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景区游记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