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是一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我和老伴一起,携手踏上这块神圣的土地。
第一天,来到连云港,游览花果山。花果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在吴承恩的笔下,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来到花果山山门广场,《西游记》的氛围扑面而来。山门上首有孙悟空头像,两侧分别有四只石狮把守,108只石猴分布在广场四周,山门背面有“东胜神州”四个大字,正对山门,有一尊吴承恩雕像,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给早期的孙悟空提供了一个神话色彩十分浓郁的活动场所。
进入景区后,乘坐电瓶车直达玉女峰,然后慢慢往山下走。玉女峰海拔624.4米,虽然不高,但却是江苏省的最高山峰。登山远眺,白云翻滚,群山俯伏。
我们边走边看,一会儿,来到玉皇阁。这是一座道教宫观,为三层六角亭阁。离开玉皇阁再往下走,山坡上有一群群的猕猴,这些猴子一会儿窜到树上,一会儿跳到地上,三三两两地跟在游人身后,讨要食物。
水帘洞到了,这是当年孙悟空在花果山的活动场所,水帘洞洞口不大,是一个天然裂隙洞穴,洞门前有“印心石屋”、“高山流水”、“神泉普润”、“灵泉”等题刻,洞门挂着长流不息的水帘,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
在洞口拍了几张照片,然后朝大圣殿走去。大圣殿在水帘洞西侧二十米处,进了正门,迎面是两层正殿,楼下供 奉着孙悟空的坐像,它头戴齐天大圣雉翎冠,身披朱红斗篷,圆睁一对火眼金睛,翘腿箕踞在宝座上,依然是一副桀骜不驯的神情。
从大圣殿走回来,进入水帘洞,洞口虽然很小,但里面很开阔,水帘洞已被人为凿通,从出口可以到达三元宫。
我们从水帘洞出口来到三元宫,这里是花果山一组宛如宫阙的建筑群,山门和“敕赐护国三元宫”门额,都是明代遗物,三元宫的主建筑是三元殿,祀奉三元大帝。
往前走,路边有个晒经台。唐僧师徒取经来到通天河,老龟在岸边等候,驮着四人渡河,但因唐僧忘记向佛祖询问老龟功德圆满时间的事情,老龟生气后将四人沉入水中,弄湿经书,师徒在这里晒经。
七十二洞景点就在附近,这是千万年前猛烈造山运动留下的痕迹,许多巨大石块交叉垒叠,形成了一大批洞穴。这里有《西游记》中的莲花洞、二仙洞、海天洞等,孙悟空在这里大战妖魔,最后七十二洞妖魔,全都归顺了孙悟空。我们没有进入洞内,只在洞口拍了一些照片。
在七十二洞旁边,有一处巨石,凿刻着孙悟空头像,叫大圣佛。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回真经,功德圆满,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在人们心目中,孙悟空是正义和智慧的象征,有很多信仰者来这里祭祀孙大圣。
从这里继续往山下走,途径多宝佛塔、九龙桥,在九龙桥乘坐电瓶车,回到山下。
第二天,来到海上云台山,乘坐电瓶车到达云顶,站在迎曙峰看海。这里视野开阔,山下的港区、远处的连岛尽收眼底,但是当天风很大,天空灰蒙蒙一片,这些景色大打折扣。
离开这里,开始往桅尖山这边走,一座吊桥悬在空中,吊桥高度不高,且两侧有树木遮掩,尽管走上去左右摇摆,但却没有眼晕的恐高感觉。
过了吊桥,到了桅尖山,这里有有一个景点,叫“云台神鹰”。这是一块岩石,很像一只翱翔的雄鹰,拍了几张照片,觉得惟妙惟肖。
又往上走了几个台阶,来到桅尖山最高处,这里的视野开阔,新城、海港、古镇都能看得到,桅尖山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
之后乘坐景区电瓶车来到悟道庵。悟道庵在半山腰,坐北朝南,正殿两边各有一间厢房,庵内有一名尼姑,见我们到来,起身走进禅房,每天在禅房中与青灯、古佛、木鱼为伴。悟道庵周围树木成荫,修竹掩映,这里只有我们三位游客,让人感到非常寂静。
从悟道庵走出来,等了二十分钟电瓶车,随后来到法起寺。法起寺规模很大,有24进院,建有大殿、中殿、天王殿、净土阁、弥勒殿、藏经楼等,但游人极少,给人一种空旷、冷清的感觉。
下午,前往扬州。
第三天一早,游览扬州瘦西湖,瘦西湖是一处自然河道,与大运河水源相通,长4.3千米,最宽处116米,最窄处13米,河面弯曲狭长,纤细如临风少女,远眺似水墨画廊。
进入景区,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绵绵细雨,我们撑着雨伞,沿着湖边,漫步在六百米路堤上,别有一番情趣。刚刚入春,桃花开满了枝头,柳树也泛出了绿色的嫩叶,三步一桃,五步一柳,还有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花,在叫不出名字的树上绽放。
走过这段路堤,来到徐园,这是为纪念军阀徐宝山而建的祠园,门额“徐园”两字,一楷一草,别有风味,徐园内的主厅听鹂馆,有一副楠木罩阁,精雕细刻,极为细腻。
从徐园出来,来到小金山,小金山四周环水,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有一个方亭,叫钓鱼台。这时雨停了,太阳慢慢地出来了,天空也逐渐明亮起来。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的位置,从钓鱼台的两个圆洞中同时可以收入对面的白塔和五亭桥。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俨然两张独幅画面,非常具有艺术魅力。
沿着湖边往前走,来到五亭桥。五亭桥将五个亭群聚在一起,亭与亭之间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亭、桥结合,形成亭桥。五亭桥位于瘦西湖水道上,犹如系在湖上的一根腰带,是瘦西湖的标志。
走过五亭桥,来到瘦西湖另一侧,白塔就矗立在对面山上。白塔平面呈八角形,削肩束腰,线条柔和,非常贴合瘦西湖的整体环境。
再往前走,来到二十四桥附近。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阶24级,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我们在岸边拍照,记录下这美丽的景致,然后走上二十四桥。
最后来到静香书屋。在二十四桥北侧有一个僻静小园,为纪念扬州八怪金农所建,静香书屋是三间开的青砖瓦房,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静香书屋”是金农的漆书,正门两侧对联为扬州八怪郑板桥所题:“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
从瘦西湖走出来,乘车来到个园。这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全园分为中部花园、南部住宅、北部品竹观赏区。从住宅进入园林,首先看到的是月洞形园门,门上石额书写“个园”二字。
园门后是春景,一座石峰竖立在稀疏的竹林中;春景北边是夏景,清澈的水流穿过岩石;春景东侧是秋景,一堆叠石周边,几株枫叶,一片肃杀秋意;春景南侧是冬景,雪白色的叠石就像大雪纷纷的严冬。
最后来到扬州八怪纪念馆,馆内展示了扬州八怪的艺术成就;陈列有扬州八怪书画;金农晚年创作生活情境;“扬州八怪”传人李亚如的作品展;近六十幅的“扬州八怪”书画刻石,再现中国传统碑刻的神韵。晚餐在望月路一家淮扬菜馆品尝淮扬菜,其中有豆腐鮰春狮子头。
第四天中午到达苏州。下午游览拙政园,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进入拙政园,由东到中再到西,尽情游览。
狮子林离拙政园只有三百米远,从拙政园走出来,步行来到狮子林。园内石峰林立,大多形状像狮子,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
第五天上午,来到虎丘风景区。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是一个独立的小山,古树参天。走过断梁殿,来到剑池边。剑池下面是埋葬吴王阖闾的地方,剑池水深约六米,终年不干,历史上在疏浚剑池淤泥时,曾在剑池底部发现三角形洞口,为“墓道入口”,但是都没有向下开挖,认定这里是阖闾的墓地。
顺着小路往前走,来到双井桥。双井桥位于虎丘剑池上,为单孔拱桥,桥面由大青石板铺就,高悬剑池上方十数米处,桥上有两个并列的圆孔,可以用吊桶向下提水,从圆孔向下看剑池,感觉有些眼晕。
又走了一段路,来到虎丘塔前。虎丘塔高48米,是苏州古城的象征,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从明代起开始向西北倾斜,达2.34米,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我们在虎丘塔前拍照留念。
下午,来到留园。留园为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
第六天上午,来到无锡游览蠡园。蠡园位于无锡蠡湖之滨,水域面积约五分之二,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西施泛舟来到这里,湖、园因人得名。错落在绿树花影中的亭廊桥榭,散发出水乡园林的特有风姿。
然后驾车来到灵山大佛景区。走进景区,一座含苞待放的莲花铜雕矗立在九龙灌浴广场上,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再现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发生的故事。
走过九龙灌浴广场,来到祥符禅寺,寺内有古井莲池、银杏梅桩等历史文化遗存。
灵山脚下矗立着一尊高达88米的青铜佛像,远远的就能看见,景区里有“平安抱佛脚”活动,游客们熙熙攘攘来到这里,抱抱佛脚,祈求平安。我们在大佛博览馆乘坐电梯,来到佛脚前,原来佛脚太大,根本抱不过来,只能在脚趾甲上摸一摸。
顺着台阶走下来,来到百子戏弥勒铜雕前。斜倚而卧的弥勒左手握佛珠,笑容可掬,身上一百个嬉戏耍闹的小顽童,通过叠罗汉、拔河、撒尿、拿树枝捅肚脐眼等手段戏弄弥勒,然而弥勒依旧面带笑容,体现出包容一切的海量。
下午一点整,梵宫妙音堂有大型音乐情景剧《吉祥颂》演出,我们准时来到这里。梵宫建筑气势恢宏,布局庄严和谐,大量运用高大廊柱、大跨度梁柱、高耸穹顶等建筑手段,汲取传统的木雕、石雕、玉雕、铜雕等装饰手法,璀璨的艺术和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相融合。
我们坐在圆形凳子上,欣赏这场演出。演出共20分钟,以高科技的声、光、电形式完美地融合真人表演,生动演绎了“释迦牟尼舍去锦衣玉食生活,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悟道成佛”的故事。剧场为圆形,面积达3.5万平方米,剧场上方是高达30米的巨大穹顶,由一千盏莲花灯组成,从解说、音乐和演员的表情中,能够领悟到该剧所演绎的释迦牟尼的成长故事。
第七天,来到充山脚下,游览鼋头渚。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形状好似浮鼋翘首。进入景区后,来到聂耳亭,当时聂耳为电影《大路》承担《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作曲任务。
然后进入樱花谷,正是樱花盛开的时候,登临赏樱阁,居高临下,极目远眺,樱花争相绽放。
在鼋头渚牌楼不远处,有一个码头,我们在这里乘船前往太湖仙岛,岛上有天都仙府和洞天福地两个景区,主峰为天都仙府,有天门天街、天都仙府、财神殿、月老祠等、大觉湾等。
从太湖仙岛回来,游览鼋头渚。这里有一个牌坊,上书“太湖佳绝处”,为郭沫若手迹。
走过牌坊,有一艘七桅帆船停泊在鼋头渚码头,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船是吴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太湖美丽风光。
在一片绿色草坪上,矗立着徐霞客铜像。我们走到铜像前,铜像双目炯炯,神情坚毅。徐霞客是一位旅行家,400多年前,从江阴河道进入运河,再由运河到达太湖鼋头渚,这里是他的首游处。
鼋头渚是纵观太湖山水组合的最佳地方,我们登上鼋头,极目远眺,浩渺湖水涤尽人间嚣尘。这里有一个灯塔,金山石贴面,灯塔后面,有一块刻石,正面题刻“鼋头渚”三字,背面题刻“鼋渚春涛”四个字。我们在这里拍照留念。
第八天,来到惠山古镇景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物林立。先进入文物古迹区,游览寄畅园,这是一处明代山麓别墅式古典园林。
然后进入惠山寺,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有石经幢、宋代金莲桥、明洪武古银杏、唐代听松石床、御碑亭等。
最后来到天下第二泉,泉水来自惠山,随山势自西向东,分上、中、下三池,其中下池最大,宋徽宗曾将二泉水列为贡品,民间音乐艺人阿炳曾作有《二泉映月》。
离开文物古迹区,进入锡惠公园,这里有映山湖、阿炳墓、锡山、九龙壁等景点。公园内有一条山路,可以到达惠山山顶,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攀爬。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老伴走不动了,停下来休息,我一个人又用了二十多分钟时间,到达山顶头茅峰,感觉自己体力还行。
下了山,走出惠山公园,游览惠山古镇。古镇房屋为徽派建筑,家家户户都在经营当地小吃或做其他生意,我们买了两个惠山鸭油酥饼,一口咬下去,酥脆的油酥满口生香。
第九天,来到南京,游览明孝陵风景区。明孝陵坐落在紫金山南麓,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二十多座帝王陵寝的建造。我们沿着神道,依次走过下马坊、御桥、石像路、棂星门等建筑,最后抵达孝陵。
吃过午饭,开始游览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秦淮风光带具有明清风格,历史人文丰厚,夫子庙周围已成为热闹的商业街和小吃街。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不远处,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我们在乌衣巷小吃店品尝鸭血粉丝汤、臭豆腐干、鸭油酥饼等南京小吃。
第十天早晨,乘地铁来到玄武门,进入玄武湖。玄武湖湖面辽阔,西临玄武门,东邻紫金山。湖岸呈菱形,有长十公里的环湖公路,湖上有环洲、樱洲、菱洲、梁洲和翠洲,以堤桥相接,我们沿着湖边,徜徉在环湖公路上。
之后又乘坐地铁来到南京总统府。总统府清代被辟为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天王府;辛亥革命后,为孙中山大总统府;后来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总统府有三个区域,中区有国民政府、总统府及所属机构;西区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起居室等;东区有行政院、马厩等。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仍为国民政府大门。1948年5月行宪国大召开,将“国民政府”换嵌“总统府”。
走进总统府,正面是大堂,原为太平天国金龙殿。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同治九年重建两江总督署大堂。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在大堂后的西暖阁举行。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大堂。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梁上。
走进大堂,里面有国民政府礼堂、总统会客厅等。礼堂里悬挂着孙中山画像,总统会客厅摆放着沙发和茶几。
走到最北端,这里有一幢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我们走上二层,参观总统蒋介石、副总统李宗仁的办公室。
行政院为二层小楼,楼内设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办公室等,这里不对游人开放,我们只在楼前拍了几张照片。
下午,乘地铁来到中山陵。中山陵是孙中山的陵墓,有三个拱门,中门的横额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四个字。陵门后是碑亭,亭正中立有一块花岗岩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镏金大字。
在博爱广场东侧,有孙中山纪念馆。走进纪念馆,迎面是一座孙中山半身铜像,展厅内有孙中山生平史迹展,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孙中山爱国、革命、奋斗的一生。
第十一天,乘地铁来到雨花台,进了正门,一组烈士就义群雕浮现在眼前,它是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标志。
之后沿着园区道路来到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高耸在雨花台的主峰,碑身正面有“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镶金大字,碑座前伫立着一座以“坚贞不屈”为主题的青铜雕,再现了烈士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为纪念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碑前安放一盏长明灯,火种取自泰山之巅,寓意先烈们的生命重于泰山。
我们站在纪念碑前,肃然起敬。
最后走进烈士纪念馆,缅怀牺牲的革命先烈。纪念馆设十个展厅,陈列了127位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
游览完雨花台,来到中华门瓮城。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城门之一,主楼牌匾上“中华门”三个字,由蒋介石题写。中华门共设三道瓮城,由四道券门贯通,瓮城上下和左右马道共设有27个藏兵洞。
第一道城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镝楼毁于1937年12月初的日军炮火,现在仅存台基遗迹;中层为砖石结构;下层结构中间为瓮城甬道,两侧各有三个藏兵洞,二至四道辅助城门为两层结构。
我们顺着阶梯走到第一道城门的上层,尔后走向第四道城门的顶层。
下午,前往镇江。
第十二天游览金山。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寺庙坐北朝南的建筑传统,依山就势,寺门朝西。
走进金山寺,这里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等,都广为流传。
法海洞位于金山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法海出家后来到镇江金山,把原来盘踞岩洞中的一条白蟒斗败,驱蟒入海后便住在洞中。
从金山走出来,游览焦山,乘渡船进入景区。焦山是长江中一座四面环水的岛屿,下了渡船,对面是定慧寺,清朝康熙皇帝为定慧寺题写了匾额。
游览完定慧寺,来到碑林。碑林由摩崖石刻和碑林陈列组成,珍藏着历代碑刻四百多块,这些碑刻镶嵌在回廊亭阁中,有书法、艺术、史料、历代墓志、石雕艺术等,内容极其丰富。
走过碑林,来到瘗鹤铭陈列室。《瘗鹤铭》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撰的纪念文字,因其书法绝妙,被镌刻在焦山西麓的峭壁上,后因岩石崩裂坠入江中,从江中捞起后,只存五块残石,九十三个字,其中有十一个字不全。瘞鹤鸣字体潇洒苍劲,它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后游览北固山。北固山由前、中、后三个峰组成,后峰是主峰,背临长江,山壁陡峭,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称赞其雄伟壮观。
园内有个寺庙叫甘露寺,是刘备招亲的地方。当年刘备借东吴的荆州,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企图用美人计,在这里扣留刘备,夺回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策动乔国老促使吴国太到甘露寺相看刘备,刘备在甘露寺招亲,孙刘联姻弄假成真。
穿过甘露寺,附近一个亭子叫祭江亭。孙刘联姻,孙权妹妹随刘备去荆州,后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孙夫人听到刘备病死白帝城讹传后,悲痛欲绝,来到祭江亭,在这里投江自尽。
站在甘露寺,俯视长江,不禁追忆三国那段历史。大江东去,沧海茫茫,时间来到了21世纪,但祖国仍未统一。
第十三天早晨,吃过早饭后返程,结束了这次江苏之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