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门东,美味佳肴吃不尽(上)
★旅游地点:南京老门东
其实我一直想在蔷薇花期来一趟老门东,可不知道怎么的,每次到了花季,都没能安排开前往南京的行程,实在是好事多磨。这次,尽管蔷薇早已经过了花期,只偶尔在道旁留下一两片落红,时间上也不那么充足,我们还是忙里偷闲地去了老门东。看不到蔷薇,就用美味佳肴把自己治癒吧。
老门东在三国时期就有民居聚落,到明朝的时候,中华门与内秦淮河沿线成为南京城的经济中心,门东一带就城东的一个重要的门区。后来,这里慢慢地形成了一个集市和居民区,也成为了南京城东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清朝的时期,这里逐渐成为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各类传统手工艺在这里也算是应有尽有,据说保存得还不错。
现在,这里作为南京文化传统代表的历史街区,已经成为网红景点,最为人称道的反倒不是传统工艺,而是地道的金陵美食,甚至有网友给出了老门东美食排行榜。虽说美食这种东西,每个人的偏好不大一样,酸甜苦辣咸,总有各自的偏爱,但综合几份榜单来看,有几种美食在每份榜单上都名列其中,自然就是我们“非尝不可”的美食行程单了。
从地铁武定门站出来,经过一条小河,这里距离夫子庙也不甚远,人流量那是相当的大,有的去夫子庙,有的去老门东,箭头的指向也很清晰。要说南京的绿化,那是真没得说,就算这条看着平平无奇的小河,两岸的树木都是蓊蓊郁郁的。
我们果断拒绝了前往夫子庙的诱惑,直奔我们的目的地老门东。因为这里地处南京京城中华门以东,因此与称为“门东”,俗称“老门东”,与“老门西”相对。不过老门西名气不大,原来是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的居所,南唐宰相韩熙载当年就居住在门西戚家山一带,明代顾起元的遁园,也在老门西的鸣羊街附近。历史建筑想来是不少的,但要说到美食,似乎不大出名。虽然老房子我也挺喜欢,但对于老门东的美食实在是久慕盛名,对于老建筑不那么喜爱的小伙伴自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门东。
走进街区,就能看到两排明清建筑和传统的民居,看起来保存得尚算完好,但也能看得出修整的痕迹,有很多房子还是新建的。整个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至江宁路,总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左右,要逛完整个街区,那可得大半天时间。我们的时间预算不多,只能走马观花,按图索骥,先把我们的味蕾给打点好了,毕竟这才是我们这趟行程的主要目的。
“蒋有记”在老门东美食榜单上都位居前列,所以我们把它作为第一站。可能我们到得有点早,上座率还不是很高,我们很幸运地被安排到了一张单独的桌位。一碗牛肉馄饨,一碟牛肉锅贴,按理说这只是单人份,但我们清单上还有几家必吃的美食店,所以两个人点了一份,先占据胃部的一个角落再说。
这家店是清真老店,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牛肉锅贴名列秦淮八绝之一,可见是的确有过人之处的。咬一口,果然皮薄馅多,肉汁还带着卤,煎得很香却不焦,味道很赞。牛肉馄饨每一只都包着鼓鼓的馅料,皮子是很薄的小馄饨皮子,绝对的真材实料,味道也不错。
说到蒋有记这间如今已经名噪金陵的小吃店,还有一个比较曲折的故事,不过今天我们没有时间去细细讨教,只知道在文革的时候蒋家似乎被批斗过,这个品牌曾经一度归夫子庙饮食有限公司所有。后来蒋氏后人开始维权,直到2010年底,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双方代表抽签决定商标归属,蒋氏后人蒋玉友成功抽得“蒋有记”商标,蒋有记才又归属到蒋氏。说实在的,用抽签归属商标的归属,实在有点儿不那么正经严肃,也不知道这是真事还是传闻。当然,抽签这种方式是有的,有时候还真需要一点运气,但是蒋家的蒋有记商标,按说归属权并不难界定,幸好蒋家还有那么点运气,否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的商标花落别家了。
鸡鸣汤包距离蒋有记不远,就在同一条街上。大概出自鸡鸣寺附近,我想不至于是寺庙流传出来的配方吧?鸡鸣汤包以皮薄馅足、汤汁鲜美而著称,我们点了一份蟹黄汤包,其实我更想品尝鸡汁汤包,但小伙伴对蟹黄素来情有独钟,我只能忍痛放弃。汤包搭配醋汁和姜丝,但小伙伴弃之不用,就爱吃那口原汁原味,我倒是非用醋汁不可。
我们居然还看到了咸亨酒店,他们家的臭豆腐那是一绝。只是我们在绍兴总店不止品尝了一回,这次就不在这里浪费胃容量了。还有一家网友推荐的臭豆腐叫豆腐王朝,有甜咸口味的,还有很新式的口味,不过我觉得臭豆腐还是得咸亨吧。旁边冠生园的点心看着倒是不错,我们打包了一盒点心,打算回头路上吃。
行程久慕几成空,错失花期遗落红。
五月江南侵暑气,佳肴美景老门东。
——七绝
自由行:南京老门东
5月初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