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17

六朝古都梦回金陵丨南京三天两晚旅行记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3 天 时间:1 月 人均:1690 元 和谁:亲子
玩法:美食,摄影,人文,半自由行

发表于 2025-02-16 16:43

[南京,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记忆上]

南京,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都,既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都市的繁华。这次,在宝贝女儿考完试后的两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之旅,为了这次的旅行,也事先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行程安排到美食打卡,从历史景点的深度游览到佛教圣地的虔诚参拜,只求不虚此行。就这样,带着父母和娃开启了南京三天两夜的旅程,感受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一句梧桐美,种满南京城,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国史,让我们的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记忆上吧。


出发时间:2025-01-11

出行天数:3天

人物:家人

南京温度:2-14度



[全程规划]

day1:上海火车站→南京南站→南京博物院→南京遇难同胞纪念馆→新街口,住宿和颐至尚酒店。

day2:总统府→中山陵→梧桐大道→美龄宫→牛首山→夫子庙→秦淮河,住宿和颐至尚酒店。

day3:古鸡鸣寺→明城墙→玄武湖→大报恩寺遗址→老门东→南京南站。


(景点大合集)

(红色标记的为整个行程所到之处。)



[第一天行程]


06:50 上海火车站

09:15 南京南站

09:45 南京博物院

13:3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7:00 新街口觅食

19:00 回酒店休息


我觉得在南京博物院的参观体验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充满温度的角落——行李寄存处。智能寄存系统操作简单,即便是第一次使用的游客也能轻松上手。与导游会合后,我们便开始了文化的熏陶。但是,不得不说现在来博物院的人是真心的多,要时刻跟着导游的步伐,否则就很容易落队。


当我进入南京博物院,仿佛打开了时光的褶皱。这座承载着六朝古都记忆的文化殿堂,不是一座冰冷的文物仓库,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场域。漫步在展厅之间,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脉搏上,每一眼都看见文明的微光。


这件金缕玉衣是院内的镇馆之宝之一,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两千多年前的能工巧匠用金丝将数千片玉片编织成衣,每一片玉都经过精心打磨,每一根金丝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这不仅是一件殓服,更是汉代人对永生的向往,对精致的追求。

这次有幸目睹了一件令人动容的文物——“长毋相忘”银带钩。这件带钩小巧精致,长3.7厘米,高1.8厘米,出土于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12号墓,是西汉中期的珍贵遗物。它不仅是一件生活必需品,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让我感受到汉代人的生活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还有广陵王玺,作为南京博物院的18件镇院之宝之一,自1981年在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中出土后,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不仅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的印玺,更见证了汉代印章制度的鼎盛时期。近距离看真的很精致,高纯度黄金制成,带给我金光灿灿的璀璨之美。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是中国的心脏,跳动着整个民族的文化脉搏。带孩子来到这里,就是要让她触摸到这份历史的厚重,感受到这份文化的温度。

右上图是六朝墓砖。1960年,南京油坊村的一位村民在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南京考古队调查发现,这一带竟然是古代墓葬的风水宝地,随后在这里发现了很多的古墓,都是六朝时期的居多。六朝指的是东吴、东晋,再加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这四朝随后就开展了半个多世纪的发掘,2011年才把最后一座发掘完。这些墓主人不是皇亲贵戚,就是高官要员,陵墓里的墓砖上面是有纹路的,拼起来就是一幅画,画的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和春秋时期的荣启期,一共是八个人,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这位荣启期是一位奇人,孔子游泰山遇见了他,当时他穿的是破破烂烂的,但是还在非常开心的弹着琴,孔子看到就问他“先生为什么这么高兴?”容启期说“天生万物,以人为尊,而我生而为人,这是第一乐。男尊女卑,而我生为男儿身,这就是第二乐。很多人很早就夭折了,而我今年95了,这就是第三乐”自此容启期三乐成为美谈,容氏后人也称他为始祖。


扬州出土的唐代三彩陶双鱼瓶,也是唐代最常见的酒瓶,表面绿、黄、褐三色交融。瓶身为双鱼,象征着富贵有余,鱼嘴就是瓶口,鱼的眼睛、鱼鳞都非常的清楚,鱼脊还有两个小孔。可以系绳子,方便悬挂和携带。

青瓷神兽尊,江苏宜兴出土,西晋时期造型设计是非常的新奇。瓶身就是神兽的身子,瓶耳就是神兽的耳朵,四个爪子、翅膀、羽毛雕刻的都是非常的精美,它的作用就是用来镇墓辟邪的。


如上两个可是南京博物院的大BOSS!!

“金兽”是我国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金器,重达9100克,它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目前没有定论。有人说它是国库专用的权,也有专家说它是用来镇墓辟邪的。它是什么动物也没有定论,有人说像虎,有人说像豹,我是觉得越看越像旺财,哈哈~~~

还有报恩寺琉璃塔的构件也是有幸亲眼目睹了。朱棣夺了侄子江山之后,耗费248万两白银,10万人,用了19年,修成了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曾经被列为中国的标志,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只可惜在太平天国时期被炮轰毁掉了。这就是大报恩寺的一个拱门构件,就这一个零件都成了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镇院之宝,如果当年塔真的保存下来,那是何等的壮观。近距离看上面,人身、鸟嘴、鸟脚、鸟翅膀,这叫迦楼罗,它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巨鸟,以龙为食物。我们常说的大鹏金翅鸟的形象,就以它和鲲鹏融合而来,两旁是人首蛇尾的龙女,再下面是腾龙、飞羊、狮子。大象雕塑生动,色彩斑斓。这次就是可惜了,乾隆小粉炉没有目睹到,导游说乾隆小粉炉去全国巡演了,下次有机会再来看吧!

南京博物院用最优雅的方式,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娓娓道来。它告诉我们,文明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传承。导游讲得也很仔细,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仿佛走进了历史的伤口。这座纪念馆不是简单的历史陈列,而是一座警钟,一声呐喊,一面镜子,照见人性的黑暗,也映照和平的光明。这次很幸运,给我们讲解的导游也是一位高中历史老师,他的讲解深入人心,仿佛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痛苦黑暗的岁月。

入口处的雕塑广场,是这段旅程的起点。这尊名为"家破人亡"的雕塑,以扭曲的姿态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母亲怀抱死去的孩子,老人仰望苍天,每一个细节都在叩击着参观者的心灵。这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历史的控诉。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这一天,不仅是一座城市的陷落,更是人类文明的至暗时刻。在接下来的六周里,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千年古都沦为地狱。选择这一天作为国家公祭日,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是对遇难同胞的告慰。这个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日子,将永远提醒我们:历史不容遗忘,和平需要守护。通过国家公祭,我们不仅传承历史记忆,更在培育和平的种子,让历史的教训成为照亮未来的明灯。

在史料陈列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将1937年的南京重现在眼前。幸存者的证言墙上,那些颤抖的笔迹,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生命的呐喊。


老师告诉我们,当时的日本和中国的人口规模差距:中国的人口规模远超日本,这意味着中国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潜在优势。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教育水平和工业化程度较低,这种人口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是中国的近4.4倍,这表明日本在工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上远远领先于中国。日本的强大工业基础为其军事力量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包括武器制造、后勤保障等。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但由于缺乏现代化工业和教育,劳动力的效率和生产力较低。总体来看,这些数据反映了抗战爆发前中国和日本在人口、工业和劳动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尽管中国在人口上占优势,但由于工业化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中国在整体国力上远远不及日本。这种差距在战争中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所以,落后就要挨打,世界并不太平,只是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屠·生·佛——南京大屠杀》

1991年,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见证者星云大师所托,李自健在美国旅居的时候首次创作了巨幅油画《南京大屠杀》。作画之前,大师告诫李自健说:“要画出一幅警世之作,让世界上更多人知道这个事实。人类这一惨烈的历史悲剧,绝不可忘记!绝不能重演!”

这幅画再现了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南京的屠城暴行,构图形成一座“山”的形状,象征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铁证如山。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组成,总宽3.2米、高2.1米。左联为“屠”,两个日本军人在杀人比赛之后拭刀狞笑;中联为“生”,在堆积成金字塔一般的死尸中间,一个从母亲血泊中爬起的幼童对着苍天嚎哭,尸山后面是硝烟滚滚的中华大地、滔滔奔流的长江之水;右联为“佛”,哀伤的出家僧人在拖收尸体。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百人斩"照片像一把利刃,刺痛着每个观者的心。这组照片不是简单的历史记录,而是人性之恶的赤裸展现,照片中,两名日军军官手持军刀,面带笑容,以屠杀中国人为竞赛。这种将杀人视为游戏的残忍,突破了人性的底线。照片里的笑容,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人性扭曲的写照。这种扭曲,不仅是个体的堕落,更是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万人坑"遗址老师告诉我们不能拍摄,要尊重逝者,我看到累累白骨,感觉他们无声地控诉着暴行,每一具遗骸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每一块骨头都是一段被撕裂的人生。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1937年冬天的哭喊,看见南京城的血雨腥风。这不是简单的历史记忆,而是人类文明的伤疤。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组特殊的展品,记录着那些在黑暗时刻挺身而出的外国友人。他们不是中国人,却用自己的勇气和良知,守护着这座危城中的无辜生命。

约翰·拉贝,这位德国商人,利用自己的纳粹党身份,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区,庇护了超过25万中国难民。他的日记详细记录了大屠杀的暴行,成为重要的历史证据。在纪念馆里,展出的拉贝日记和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非凡勇气。

明妮·魏特琳,美国传教士,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务长。在南京沦陷期间,她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上万名妇女儿童。纪念馆里展示的她当时使用的物品和照片,见证了一个女性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巨大勇气和慈悲。

罗伯特·威尔逊,美国医生,南京沦陷期间唯一留在城内的外科医生。他不分昼夜地救治伤员,用自己的医术守护生命。纪念馆里展出的医疗器具和照片,记录了一个医者在战火中的坚守。

这些外国友人的故事,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礼赞。他们告诉我们,在人性最黑暗的时刻,依然有光明的存在。这种光明,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日子不仅标志着二战的结束,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折。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日本投降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场战争的终结。

今天,当我们纪念日本投降,不仅是为了缅怀历史,更是为了守护和平。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只有珍惜和平,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洁白的和平雕塑静静矗立,象征着人类对和平的永恒追求。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走向希望,这条路线设计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国际和平学校的建立,让历史的教训成为教育的资源。这里不仅是悼念之地,更是和平教育的课堂。

(注意:进入展馆请不要在手中拿食物,即对逝者的不尊重。入馆前也会有相关人员检查,在安检后就可以看到寄存包的服务点,也是很方便的。)


参考小红书做攻略的时候,我画了一个大概的新街口网红美食小吃推荐的地图。

酒店也是思量了一番决定在丰富路这里住宿的,因为三天行程很赶,所以我觉得住宿的位置要方便,看了网上对和颐至尚酒店的评价还是不错的,感受下来的确是还可以。


新街口,这个南京的城市地标,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更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夜幕降临,新街口展现出另一番风情。霓虹灯将夜空点亮,车流如银河般流淌。在这里,我能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活力与温度。晚上张记灌饼、鸡蛋汉堡、阿财菜饼人是真心的多,怪不得是网红。。。。可惜我没有旅游胃。。。。。


在南京,提到鸭子,就不得不提盛源祥,这个百年老字号,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怀,一份传承。盛源祥的鸭子,肉质鲜嫩,独特的腌制工艺,让鸭肉入味而不失本真,味道赞赞的,我们也带回上海作为伴手礼。


当地人推荐了叶新鸭血粉丝汤,味道是还不错的,我是感觉咸了一些,再去盛源祥买了些盐水鸭吃吃。


芳婆糕团店7点就准备关门了,糕团一个不剩,叫了许阿姨的外卖,许阿姨也是很有名气哒,这里的糯唧唧实在是太糯了,糯的我这个胃反酸的人回上海一个多月了还是不太舒服,哈哈哈,但是吃还是要吃的,感受下当地美食~~~

回酒店早点休息,准备迎接忙碌的第二天~~~



[第二天行程]


08:20 总统府

10:10 中山陵

12:00 美龄宫+梧桐大道

14:00 牛首山

18:00 夫子庙+秦淮河


心心念念的张记灌饼是必须要吃的,第二天一早七点准时开店,买了四个加里脊肉的,但是吃的时候我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吃>.<


第二天的行程我是报了南京的一日游团的,因为我发现去一个牛首山最便宜的门票就要145元,我报团去多个景点:抖音188元+耳麦10元+补车费30元,这样算下来有导游也有大巴,方便很多,就是一天比较辛苦,老爸老妈这次是真的给力,全程认真听讲,一起走了不少路,中午因为时间赶,吃了提前购买的85°C面包,大家也是互相体谅,学习知识,感受当地文化。


1948年是蒋介石一生最高光的时刻,这一年他被选为了总统,李宗仁被选为了副总统。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在宣誓就职典礼结束之后留下的一张纪念照片。

看到左边一撇的护栏,右边一捺的护栏,这是个八字,中间是五个台阶,代表着五湖四海、八方宾朋,所以上去就是总统会客室。

这个红色的门是麒麟门,在太平天国时期是用来隔绝前朝后寝的,前面是他上朝的地方,而后面是妃子女眷居住生活的地方。


中轴线最后一栋建筑叫子超楼,这栋楼是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期间修建的,因为他号子超。所以叫子超楼,建好之后,中间高,两边低,像个森林的森字。而他又亲手在楼前种了两棵树,左边一棵,右边一棵,两棵树是个林字。他的名字叫林森,子超楼的二楼就是蒋校长的总统办公室。


这里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来次的地方,伟大的国父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被誉为近代第一陵,南京中山陵。

一进入眼帘的便是这个牌坊,叫博爱坊,上面这两个字是中山先生前书写,中山先生非常喜欢这两个字。一生写了69幅来送给自己的友人。那么什么叫博爱?我们要了解中山先生背后的家庭,中山先生是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他的医术非常高明,凭借他的医术。他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的特别好,但是中山先生为了革命放弃了自己的小家庭。国家小家孰轻孰重,所以中山先生他是博爱的胸怀,一生为中华民族之富强之自由奉献了他的一生,这才叫博爱。

墓道两旁种的是南京的市树,名为雪松。雪松有一个特点,一年四季常青,冬天雪压枝头低,它还是青的,正如雪松代表的是中山先生的精神,万古长青。而中山先生当时在南京颁布了中国的第一部森林法,所以为了纪念中山先生去世的那一天,被定为了植树节。


陵门上面写着四个字:天下为公。很多人说:天下是公家的,其实没那么简单,这四个字出自于《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在中山先生之前是封建王朝,家天下的思想,但是中山先生站了出来,说天下为公,中国不是你们家的天下。所以中山先生的思想注定了他推翻的不仅仅是清政府,而是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的秦始皇开始有了皇帝,到中山先生这里终结,想想历朝历代造反成功的多了去了,但只有中山先生在革命成功之后,废除了中国的皇帝制度。所以中山先生革命不是为了自己当皇帝,是为了天下为公,是为了中国人能够有尊严的立于这个世界之上。

所以中山先生为什么伟大?第一,恢复中华,第二,废除帝制,第三,为国家牺牲了自己的小家。中山先生心里装的不是自己的家庭,而是整个国家,整个天下,更是这个天下的老百姓。


当我们台阶爬一半就能看到这座大鼎,这是1929年由上海特别市政府捐给中山陵的,上面写着四个字,奉安大典,之所以看这口大鼎,是因为在1937年南京沦陷之际,在这里发生了战争,这口鼎上留下了一深一浅两个弹孔。尤其是下面这一个弹孔,直接把鼎都打穿了。之所以不修复,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知道,我们是有幸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有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只有中国强大了,我们才能和平的生活。振兴中华不是说让您上阵杀敌热血青年,而是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


到达祭堂之后就不能拍照了,能看到中山先生身着长袍马褂的汉白玉雕塑坐像,在坐像的背后,有一道门就是中山先生的墓室,但是现在不是一直开放的,所以无缘得见了。

站在中山陵的最高处,让我想起了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里提到的钟山就是这座山。毛泽东继续说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里提到的虎踞龙盘,指的也是这座山,它就是钟山,而中山先生就葬在这个地方。


漫步在南京的梧桐大道上,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这些挺拔的法国梧桐,不仅是城市的绿色地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一部城市的活历史。


坐落在南京钟山风景区内的美龄宫,不仅是一座精美的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的见证。这座被称为"远东第一别墅"的建筑,承载着太多历史记忆与文化内涵。

美龄宫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翘角,又有西方建筑的对称布局。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绿树相映成趣。这种建筑风格,正是那个时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写照。


这里有个宋美龄的画展,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油画。宋美龄的画作风格多样,既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也有西方油画的写实技巧。

宋美龄和蒋介石的饮食、生活习惯都大不同,所以厨房中西餐都有~


宋美龄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需要躺在那个躺椅上专人进行按摩。


宋美龄特别喜欢旗袍,据说她一生收藏了3000多件旗袍,简直可以开一个旗袍博物馆了!


美龄宫被誉为“紫金山之心,远东第一别墅”,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生日礼物。整座建筑用料考究、设计独特,甚至连一块砖瓦都透着精致与气派。屋顶的蓝绿色琉璃瓦象征着永恒与高贵,与宋美龄钟爱的蓝绿色调完美契合。窗台的白玉栏杆在阳光下闪烁着奢华的光泽,仿佛在炫耀那个时代的“财富密码”。手工雕刻的凤凰纹饰随处可见,象征着宋美龄如凤凰般优雅与高贵的身份。

但一路参观下来,不禁思考: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民生困苦的年代,这近千万银元造价的“童话宫殿”真的合适吗?在这里享受清风明月的时候,可曾听见老百姓忍饥挨饿的叹息?


“佛顶圣境”这幅题字表达了星云大师对牛首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崇高敬意,牛首山因佛顶宫而闻名,星云大师的“一笔字”书法艺术是在他因糖尿病导致视力模糊的情况下练成的,由于视力下降,他在写字时无法看清楚笔划,只能用心揣摩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一笔完成,因此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书法风格‌。


无忧广场离山顶的佛顶宫非常近,广场的核心是无忧门,门上方雕刻着汉白玉的悉达多太子像,门上方汉白玉雕刻的人物形象是刚出生的释迦牟尼佛,他出生便会说话和走路,向东南西北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面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这里乘坐扶梯直达佛顶宫,很赞恨人性很有钱!!!


2008年,南京的大报恩寺出土了世界上唯一一枚佛祖释迦摩尼的顶骨舍利,为了保护它打造了牛首山景区。而这整座佛顶宫的下边是一座地宫,从外观上看就像佛祖释迦牟尼的螺髻,而远处飘扬的是佛祖的袈裟。整个建筑高九层,地上有三层,地下有六层。

更有飞天菩提门,上边雕刻着飞天的造像,两边有如意,上边有佛像,整体建筑就是这样56格的拱门组成,走在这样的长廊上,仿佛有种出国的感觉。

踏入佛顶宫的一层禅意大观,感觉这心一下就静下来了,一眼看过去,就两个字,震撼!首先是顶上用娑罗树枝做成的悬顶,因为释迦摩尼是在娑罗树下涅盘,正中间位置是7.5米的释迦摩尼涅槃像宁静且安详,两边分别有两棵树,一棵菩提,一棵无忧,相传释迦摩尼出生在无忧树下悟道在菩提树旁。


这是价值连城的千人听法图,由20多种珍贵的玉石精雕细琢,工艺及其精湛;还有《牛首山圣境图》,这是佛顶宫内一幅著名的长卷画作,以其宏大的场景、精美的绘画和丰富的诗句题跋而闻名。这幅画不仅展现了牛首山的佛教圣境,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是佛教文化与艺术结合的典范。


接着我们连下五层进地宫,这地宫内部才是大有乾坤。据说当时花40个亿,得有一个小目标是花在这电梯上,这扶梯是我坐过最震撼的了,它有一个颇具禅意的名字,叫做法雨流芳,电梯的名字便是根据佛祖为母说法的传说而来。扶梯周身画满了祥云图案,踏上通往佛门圣殿的云梯,抛开红尘杂念,心净如泉。扶梯旁的墙壁上,是石头与琉璃的结合,用以表现传说中天降珠璎、落花如雨的殊胜情景,使人们感受乘云梯、沐法雨的殊胜体验。


整座大殿金碧辉煌,占据了地下三层的空间,这里就是你一定不能错过的千佛大殿。

整座大殿被1343尊佛菩萨环绕,这里布满了水晶、宝石、鎏金,中间高21.8米的就是如来本身,最上直径一米的是水晶的牟尼宝珠,下面是8只金翅大鹏鸟。再往下是掐丝珐琅做的塔身,舍利塔的东南西北四个面分别是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四大菩萨,最下面则是四大金刚。中间那个最惹人瞩目的就是供奉顶骨舍利的圣塔。整个大殿以圣塔为中心,重现了地下神圣的场景,四周环绕着上万吨的佛雕像,称之为万佛廊。穿过万佛廊就能到达最神秘庄园的舍利藏宫,里边供奉着至高无上的圣物,世界上仅存的一块释迦摩尼的真身佛顶骨舍利。


奶奶买的牛首山巧克力雪糕,味道不错哦~~


真的是太美了。


夕阳西下时的佛顶塔。


参观佛顶宫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它让我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庄严与神圣,也让我对自然、艺术和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佛顶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殿堂。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探索与升华。


这是提前按照小红书攻略画的夫子庙美食及景点地图,可参考。



终于轮到干饭模式了,我们在夫子庙的小厨娘吃晚饭,极力推荐去南京一定要吃小厨娘,味道太好吃了,每一道菜都非常美味,特别是他们家的烤鸭、手打牛肉粒、凉拌干丝,一定要吃!!!赞不绝口!!!


夫子庙和上海的城隍庙太像了,正好是过年的时候在开灯会,真是人山人海。。。。。。。


热热闹闹。。。。。。


文德桥上美美哒。。。。。


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学课本里提到的乌衣巷就在这里。东晋时期,旧时王谢堂前燕诗中提到的王谢两大家族来此定居,这里就是王导谢安纪念馆。王家的出了很多的书法家,比如说书圣王羲之,他的儿子王献之。谢家的代表名叫谢安,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他以8万军队打败了前秦,号称百万大军,妥妥的战神。


带着娃一定要来夫子庙拜一拜孔夫子!!!

祝愿大家的孩子都能够独占鳌头,鱼跃龙门,然后金榜题名,一鸣惊人。


这里就是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曾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可同时容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在这里走出去800多位状元,10多万名进士,林则徐、曾国藩都曾经在这里任主考官。过去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如果都是第一名叫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始于隋唐,终于清末,历时1300多年。它打破了世袭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机会,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墙裂推荐莲湖糕团店!!!!当时实在吃不下了,打包了份回去,主打的莲湖赤豆元宵中莲心很糯,圆子也是糯唧唧,甜度也刚好,应该再买份糖芋苗,哈哈哈哈。。。。。



[第三天行程]


07:15 鸡鸣寺

08:40 明城墙+玄武湖

11:00 大报恩寺遗址

13:30 老门东

18:00 南京南站


鸡鸣寺是早上7:30开门,大众点评说7点开门,要去的朋友注意下哈。

鸡鸣寺是南京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山东麓,毗邻玄武湖,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鸡鸣寺的名气之所以响亮,不仅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因为它与南朝时期的同泰寺有着密切的渊源。

鸡鸣寺的前身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公元6世纪)的同泰寺。同泰寺是梁武帝萧衍为弘扬佛教而建,规模宏大,香火鼎盛,是南朝时期最重要的皇家寺庙之一。梁武帝本人笃信佛教,曾多次在同泰寺举行盛大的法会,甚至一度舍身出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出家”事件。同泰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南朝文化的象征。它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国南方的兴盛,对后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鸡鸣寺一定要吃素面哦,我点了观音赐福面,红汤清爽暖胃,面条爽滑不夹生,很大一个福包,以香菇、豆腐、青菜等为主,汤底清淡鲜美,不得不说我另外加的一个素荷包蛋,我第一次吃魔芋做的荷包蛋,太美味了,Q弹有劲,而且这个碗和筷子都是特地设计的,碗中写“一碗有缘的面”,筷子上刻有“烦恼拜拜”,太有心了。

要坐在靠窗的位置哦,可以看明城墙、玄武湖、紫金山,配上素面,感觉穿越时光,别有滋味。


来南京,明城墙一定要来看看。

这座历经六百多年风雨的古老城墙,尽管墙面斑驳,但依然气势恢宏,令人震撼。每一块城墙砖上都刻有当年的铸造地、时间和铸造者的姓名,这些印记见证了朱元璋对城砖质量的严格要求。虽然岁月流逝,有些砖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然能感受到它们曾经的坚固与耐用。明城墙不仅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记录了南京的悠久历史。它代表着这座古城过去的辉煌与文化底蕴。


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鸡鸣寺,旁边还有紫金大厦~~


玄武湖上好多只鸭子呢~~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京的一个宝藏景点,当年有着中世纪第七大奇迹之称的南京大报恩寺,这个地方历史非常悠久,它可以说是中国南方地区佛教的一个起源之地。因为我们都知道全中国的第一座佛寺是洛阳的白马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二座寺庙在哪里。其实就是这个地方,这里早在三国的东吴时期,孙权就在这里建了一座建初寺,因为是整个江南地区的第一座寺庙。所以取名为建初。而这座寺庙因为历史和战争的原因,每个时期都有毁坏,又重新建起来,所以名字不同。但是地底下的地宫从来没有变过,它发展到宋代的时候,这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寺庙,叫做长干寺。到了明朝的时候,长干寺已经不复存在了。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父母恩,在这里建了一座非常富丽堂皇的皇家寺庙,叫做大报恩寺。


先看到的是天王殿遗址,供奉弥勒佛和韦陀菩萨,殿内有四大天王殿,两侧各有一偏殿。均位于夯土台基上。寺庙北区正中心就是当年大报寺的正殿,底部也是大型的夯土台基遗址,内有两排六个大型的石柱础大殿,前方为面宽17.5米、进深6米的乐坛遗址,曾是明代重要的仪式和祭拜活动的场所。


这个绝美的场景,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千年对望。脚下是莲花灯,踏步走上去,它就会亮相,传佛陀出生的时候,他就会走路、会说话,他当时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脚下就会生出一朵莲花,这叫做步步生莲。

步步生莲尽头有一尊水晶佛陀,面对佛陀打坐的这位高僧就是去西天取经的玄奘法师,当年玄奘法师西行到达古印度的时候,佛陀已经涅槃了1000年。玄奘法师和佛陀的顶骨舍利同时隐藏在大报寺的地宫下面,也是1000年,所以这一组雕塑的名字就叫做千年对望。


2008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原址发现了长干寺地宫,这里竟然藏有一个巨大的石函。石函内还裹着一层铁函,铁函内又用金丝精锻包裹了一座鎏金七宝阿育王塔。这座塔不仅外观华丽,内部还供奉着两套金棺银椁,其中小金棺内竟然藏着“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十颗”等稀世佛教圣物。



阿育王塔高1.2米,宽40厘米,总重50公斤,是目前发现规格最大的阿育王塔。塔身镶嵌宝石,雕刻着佛像和经文,历经千年依然精美绝伦。出土时,塔内供奉的两套金棺银椁内,就藏着“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十颗”等佛教圣物。其中,“佛顶真骨”是世界现存唯一一枚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顶骨舍利,堪称无价之宝。

这座塔的构造也相当复杂,塔为檀香木胎,外包银皮,表面鎏金。每一层容器都精心制作,彰显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盛放这枚舍利的五重容器,每一层都透露着神秘与庄严,让人不得不感叹古代文明的伟大。

上面右图的场景叫做莲池海会,里面的人物都是在南京历朝历代的高僧大德和信佛的一些皇帝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时期的梁武帝和高僧宝志禅师。


南京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寺庙?其实都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南朝时期梁代的开国皇帝,梁武帝,他非常信佛,他在位期间曾经四次舍身当时的皇家寺庙金陵同泰寺。每次他想建寺庙修佛像的时候。担心大臣们不同意,他就会往同泰寺里面一躲不出来。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时候大臣们就会花钱来寺庙里将他赎回去,继续当皇帝,有了钱他就继续的建寺庙、修佛像。后来他上瘾同一个地方玩了四次,当时他还在同泰寺里面颁布了断酒肉文,规定凡是出家的僧尼。从此以后不许吃荤,因此佛家的素食也是从南京开始的。

这个场景就是当时梁武帝和达摩祖师论法的场景,达摩东渡到南京之后,从广州登陆,第一个来到的城市就是南京。当年这两个人论法因为意见不同,最后是不欢而散,达摩就一苇渡江北上去了,在今天的河南嵩山后面找了一个山洞。面壁九年,开创了中国禅宗,它变成了中国禅宗的初祖。

南京大报恩寺在西方同样也是远近闻名,西方有一位作者把它写进自己的童话故事,“我从中国来,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响了起来。”这就是来自安徒生童话《天国花园》里面的一段描述。故事中的瓷塔讲的就是南京的大报寺琉璃宝塔。

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被称为是世界第七大奇迹,从东南大学设计团队根据古画复原设计的一座大报恩寺塔的模型看出,当年大报恩寺塔是总共有几大特点,第一,它的高度是72.8米,相当于是26层楼那么高,比当时的南京明城墙还要高出两倍。妥妥的南京第一高楼,从建成到毁坏,300年间一直都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第一高塔。第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琉璃宝塔,这么高的塔通体都是五色琉璃烧制而成,不用寸木寸钉,采用的都是榫卯结构,而且各种精美的浮雕图案,烧制的难度极大,工艺极其精美,古法琉璃至今都无法完全复刻。第三,塔上面还设置了164盏长明灯,24小时灯火通明,因此寺庙里面还专门设置了一座油库来提供灯油,就连添灯油和剪灯芯每天都需要100个小和尚才能完成。第四,塔上面有144扇窗户,全部使用的是贝壳打磨而成的明瓦来做装饰和采光。第五,这塔上面每一处的飞檐翘角都设置了铜制的风铃,一共有152个,风吹铃响,自净其意,可以感悟人生,整个塔有高度、有美感、有声音、有图像,所以它被称为是世界第七大奇迹。


这部分叫做舍利佛光,它是由84,000盏可以变换颜色的彩灯组成。相传佛陀涅槃时一共留下了84,000枚真身舍利。阿育王在世界各地建八万四千座佛塔供奉。所以这里又象征着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中间是一尊佛陀的卧像,也是他的涅槃像。卧像的背后有四尊佛像,组成了五方五佛的格局,分别是东方阿处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间就是毗卢遮那佛,也就我们常讲的释迦摩尼佛、大日如来佛,他们都是同一尊佛。


这一部分讲的就是九色鹿救人伤人、忘恩负义的故事,其实九色鹿就是佛陀的其中一世,那佛陀和鹿有很多的事情都有交集,比如说他初次传法的时候就在鹿野苑。


很幸运,在晚上离开的时候,taxi上看到了大报恩寺的夜景,赶紧抓拍。


这是按照小红书推荐后自己画的美食及景点地图,可参考,芥子园和城墙博物馆周一闭馆,切记不要周一去!!!!


去老门东开启逛吃模式啦,各种网红美食进行扫荡ing,鸡鸣汤包的汤包还是不错的,老鸭粉丝台感觉没有叶新的好吃,沈记臭豆腐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外酥里内的口感,个人不太喜欢~~~


这个李奶奶里脊肉是真不错,一定要五窜一起买哦~~陆氏梅花糕也是赞不绝口,我们买的香蕉味的,太香太糯了~~


庙东排骨我实在是吃不下了,看到网红的店都先来张照片吧~~


过年的老门东也在举办灯会,热闹的哦~


忘记周一了,芥子园也没开。。。。。。。门口留个念吧~


来南京,南京大排档还是要吃一顿的~~~


好了,三天满满的行程结束,收获满满,回家家!!!



[费用明细]


(仅参考)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南京7978
六朝古都梦回金陵丨南京三天两晚旅行记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南京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南京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南京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南京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江苏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