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南路,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青秀山风景区包括凤凰岭,凤翼岭和青秀山,海拔高度八十二米至二百八十九米,气候宜人,奇山异卉,四季常开,古诗曰:“青山四时常不老,游子天崖觉春好,我携春色上山来,山花片片迎春开。” 在古代,青秀山就已经是邕南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状元泉水池边的这个植物忘记名字了,比较珍稀,开的紫白二色的花比较特别。
据传广西的第一位状元赵观文曾经过青秀山,并在此泉歇脚读书,止渴充饥,于唐代乾宁二年(895年)重试及第、由唐昭宗殿试钦定为状元。故在此建园,以激励学子勤奋求学,传承历史传统文化。
青秀山千年苏铁园面积达100余亩,有树龄千年以上的苏铁近百株。最大年龄的“苏铁王”距今已有1360余年高龄。园内已收集苏铁种类50余种,总株数上万株。是全国最大的篦齿苏铁、德保苏铁、叉叶苏铁、德保苏铁、石山苏铁迁地保护育种基地之一。
塔影天池,是以龙象塔与其北面的天池交相辉映,池水影塔,塔影入池的靓丽景观,为南宁市“十大景观”之一,在青秀山风景区内。塔的名称叫龙象塔,天池是青秀山山腰上一个大型的人工湖,池水波光粼粼,塔影入池,池水映塔,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影水中,被称为“塔影天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在池边喂鱼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天池的右侧山顶上,矗立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龙象塔位于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凤翼岭上,为明代南宁市郊淡村、在邑礼部尚书肖云举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所建,次年竣工,取佛经“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之义命名为龙象塔。原塔高10余丈,9层八角重檐砖结构。明天启四年(1624)被雷击塌顶端两层,一直未修复。1937年时值抗日战争,邕宁县政府恐塔成为日机轰炸南宁导航目标,县长陈寿民令人将塔拆除。南宁市人民政府根据南宁各界人士呼吁,在恢复青秀山风景区建设的同时,于1986年参照明代风格在原址重建龙象塔。重建后的龙象塔外形仍为八角重据9层,改为砖混结构。塔高52.35米,宽12米,绿色琉璃瓦,内设旋梯207级直达塔顶,每层檐角下均悬挂铜铃,共72只。据有关人士考证为广西第一高塔。它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八角叠檐,登上塔顶,眺望远处邕江的风光,俯瞰南宁琅东新城景色。
箫台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约450余年,箫台的背后蕴含有美好动人的爱情传说,是年轻情侣们喜爱的景点之一。相传泰青峰青翠重叠、高楼霄汉,常有壮家青年约其恋人吹箫吟唱,动听撩人,吸引凤凰和鸣,故有“吹箫引凤”之说。
我携春色上山来,山花片片迎春开。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假以时日,冠冕堂皇(南宁中心永恒皇冠假日酒店体验) 15603
- 广西8日秋色图|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44694
- 被施了精灵魔法的南宁万丽酒店,看完还想再看…… 943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