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7

唐闸印象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7 月 人均:1 元 和谁:亲子

唐闸印象展览馆开馆两年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来此“触摸”历史——

通扬河畔,唐闸汤家巷片区。一处占地1420平方米的印象展览馆,向世人诉说着唐闸百年变革,展示着“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的人文历史风采。

众所周知,唐闸镇是我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是南通近代“一城三镇”城市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的重要历史街区。为了展示和传承唐闸工业文明历史,2017年,港闸区基于汤家巷闵宅修建了“唐闸印象展览馆”,并于当年10月底正式开馆。两年来,吸引众多本地市民、外地游客流连驻足。

近日,在展览馆解说员杨轶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展览馆,直观、立体、全面、系统地“触摸”唐闸工业发展脉络、历史地位、人文风情和未来发展蓝图,打开一扇认识唐闸、了解唐闸的窗口。

1895年,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唐家闸创建第一座大型棉纺织企业大生纱厂,并以此为轴心,陆续创办了榨油、磨面、冶铁、蚕桑染织等系列附属实业群体。在“实业兴镇”展厅解说时,杨轶为唐闸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深感自豪,她介绍说,据记载,1920年,唐闸已赫然被标注在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上。

唐闸江、海、河贯通,水运一向兴隆。随着实业兴起,一时间,唐闸商贾市集兴旺、水路运输繁忙,也因此,其曾赢得“小上海”“小汉阳”的称誉。移步进入“商贸盛景”展厅,这里重现了繁华的唐闸商贸盛景。杨轶介绍,根据1930年的《江苏实业志》记载,唐闸有商店800家之多,也促使其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花、纱、布、油粮、竹木加工基地与市场集散中心。

李村小筑、李志清宅院、邓怀农故居、高氏别院……运河两岸,散落着一幢幢家宅大院,也成为唐闸独特的人文资源。作为唐闸的历史地标,不得不提的是闵家宅楼。据介绍,1924年留学美国归来的闵仲辉继承家业创办了和丰油坊,兴办了唐闸首家私人银行汇通银行,为唐闸金融事业起步画上深刻的一笔。

除了民居大院以外,还有一种规模宏大的住宅建筑群特别引人关注,那就是独具特色的工房。为了稳定人才队伍,保证纱厂生产,1906年起,大生纱厂为高级职员规划建设老工房。1920年前后,张謇发起成立闸北房地产公司,相继建成大片规模工房。杨轶介绍,鼎盛时期,工房达到200多排,居住人口超过2万人。“如今在唐闸被保留下来的还有57排,2万多平方米。”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唐闸印象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