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5

接天荷叶无穷碧-湖州南浔小莲庄之镂尘吹影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3 天 时间:9 月 和谁:和朋友
玩法:人文

发表于 2023-10-25 19:53

南浔隶属湖州,去沪上三百里耳,乃数十载不获一望颜色,甚怅憾,迄今尤念之。

南浔为望镇,自古“金宝委积, 山川饶沃”,得益于其水陆通衢,舟车辐辏,是以民熙物阜,竟成富庶繁丽之乡也。

癸卯桂月自安吉归沪, 路入湖州境, 乃服舆及南浔,直诣小莲庄,以图得偿所愿矣!是日乃初八,恰几近秋分,且“云青青兮欲雨”也。

“南浔贾客舟中市,西塞人家水上耕。”

南浔,先芸生屯聚于浔溪河岸,取名“浔溪”,后又商贾云集于浔溪之南,即里渐里间,屋宇连墙接栋, 人稠而物穰,遂易名“南林”,后升格为镇,取名南浔于北宋淳祐十二年(1252),即撷“南林”和“浔溪”之首字也。

大宋以降,水乡南浔繁雄,遐迩著闻, 不止于地灵富庶,人杰辈出亦尤异。

古镇广逾五万亩,江南水乡之貌也。其河街相交,以津桥襟连; 粉墙黛瓦,以垂柳拂水,又因地利形胜,水运畅通,终成“水陆冲要之地”,也因辑里湖丝而富甲一方,遂饮以“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之誉也。

既为如画水乡,又地处江南,南浔自是“水港小桥多”,“人家尽枕河”。瓦舍栉比,纷呈江南之妩媚;绿水淌漾,尽显水乡之清雅。

小莲庄,南浔古镇之精髓所在,乃中西合璧之私家花园,原归属清末光绿大夫刘墉(1826-1899)一脉-南浔“四象”之首也。

甫入小莲庄,过骑楼未几,天即风雨晦暝,“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所幸庄园内设以廊道,绕走荷花池, 迤逦有致, 是以廊外雨潺潺, 廊内兴致盎然也。庄内楼馆掩映于枝叶扶疏,尽呈中、西之风韵, 且别树一帜; 而庄园又分内、外两园, 迥巧而玲珑, 风貌皆各异, 实让人喟叹不已。

小莲庄广逾廿六亩, 傍邻镇南栅之万古桥及鹧鸪溪,又于其西侧“盈盈一水间”, 望衡对宇与嘉业堂藏书楼, “脉脉不得语”也。小莲庄“庄址向属长生寺,寺创于宋建炎(1127-1130)中”,刘镛购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并草筑庄园,聊作以刘氏归榇暂殡寓园。

而今乃刘墉之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其变身之故, 不知所以, 抑或家族堆金积玉, 富甲南浔, 是以祖产仅予人以“衣食有余,家给人足”,令刘氏一脉寄颜无所,“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故而始自光绪十一年(1885), 修葺庄园, 以彰显其冠绝南浔“四象”之地位及气势。

于十亩荷花池周, 补植以花柳,重栽以菡萏,增置以亭榭,不亦说乎矣! 刘

氏又不惜启建家庙, 以昭示刘贯经一脉为刘氏之正统, 莫不尽心竭力, 是以四十载“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也。终完竣于民国十三年(1924), “因赵雪松(孟颊)有莲花庄,额之曰小莲庄”也。

粉墙分隔庄园之内外,却相通以漏窗,似隔非隔,虚实相间, 又绕以长廊,缀以亭台,裹荷花池塘之水光于园内, 尽呈“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之胜景, 而“虽由人作,犹如天开”之境界, 赫然立现于兹矣!

“细风吹雨弄轻阴。”雨似驻还下, 淅淅沥沥, 裹挟于秋风中, 身不由己, 凉意亦渐浓。徐步于绕池之长廊纡折, 池中酉月之荷花,渐见枯萃, 稍呈颓敝, 已浑不似伏月时“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之丰韵。倘若久坐于荷花池西侧之“净香诗窟屋”, 倒亦不失领略“留得枯荷听雨声”之画意诗情也。

家庙东侧之山墙, 缀以诸多碑刻, 遂成一段碑廊, 南北走向也。北则发端于桥亭,南则终止以扇亭,又半圆亭居其中, 以消弭碑廊之冗长, 突显雍闲而肃庄也。

碑廊萃以书法大作珍品, 正、草、隶、篆诸体皆备,妙不可言, 尽显清朝王文治(1730-1802)、梁同书(1723-1815)、袁枚(1716-1798)、赵翼(1727-1814)等名家书法之墨宝, 且书、刻俱精妙, 翰墨恒流传, 迄今自亦历久弥香, 令善书法者如泉赴壑, 以图亲睹为快也,

其中以“宰相刘罗锅”刘墉(1719-1805)所书之行书体碑刻, 且盖以清乾隆帝“御赐仙筋”之印章, 尤令人凝瞩不转, 而南北二刘墉, 穿越百年时空, 聚首兹地, 竟成史林之趣事也。

荷花池北岸堤之东端, 兀立以一座红砖牌坊, 西洋风格, 门额上“小莲庄”三字, 乃郑孝胥(1860-1938)所书, 堪比前朝诸同侪, 且毫无逊色, 然海藏后半生自甘堕落, 沦为汉奸, 竟入阁于伪满洲国(1932-1945), 让后人顿足搓手矣!

于荷花池西岸, 东升阁实属“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群中”,盖其层高及法国风情使然也。红砖、拱廊、百叶窗等诸建筑元素, 涌动于其步武间一片黑瓦白墙中, 醒目而窈丽, 极具视觉之冲击,游人绝无“熟视之若无睹也”。

名阁以“东升”,缘于楼阁自荷池之东西向而筑。一俟登高,可赏初日之东升,亦览全园之风貌,而其俗称以“小姐楼”,无非刘家千金所居, 家族女眷多出没焉。

东升阁之北不足百步处, “净香诗窟”-开窗四面之会客厅也,专供吟诗酬唱于宾主之间, 而刘氏家族亦是富埒陶白, 自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

“小园疏雨歇”,移步刘墉之孙刘承干(1881-1963)之嘉业藏书楼,以窥宣统皇帝溥仪所御赐“钦若嘉业”之九龙金匾。

藏书楼居小莲庄之东侧, 隔溪毗邻小莲庄,故俱在咫尺之间也。藏书楼起筑于民国九年(1920),“康金十二万,拓地二十亩”,经四载, 竣于岁尾, 稍晚于小莲庄之竣役。

藏书楼乃一座“口”字形回廊式之双层厅堂建筑, 亦中亦洋, 一脉相承于小莲庄, 且契合当初南浔浸染以西风东渐之氛围, 而逾六十万卷书籍,分藏于五十二间书库。

若非起步较晚,就其藏书规模及品级,堪称“清代以来私人藏书家之世擎”,跻身清末四大藏书楼(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杨氏海源阁、归安陆氏皕宋楼、钱塘丁氏八千卷楼)之列, 遂位居第五, 莫无当之有愧也。

刘承干亦属识时务者也。一则其久居沪上, 鞭长莫及南浔祖业; 再则家道渐中落, 阮囊已羞涩, 三则趋承府衙, 以宽裕生存之空间, 故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翰怡亲致涵浙省图书馆:“愿将藏书楼与四周并藏书、书版连同各项设备等,悉以捐献与贵馆永久保存”, 是以就法理上而言, 嘉业藏书楼已归属庙堂, 靡有瓜葛与刘家小莲庄也。

“弄晴小雨霏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莫敢再访胜于庄内,乃疾走而出小莲庄, 寻食肆于镇上,以用膳果腹也。



2023.10.23.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接天荷叶无穷碧-湖州南浔小莲庄之镂尘吹影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南浔古镇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南浔古镇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南浔古镇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南浔古镇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