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个月环游十《从北到南跨越德国:寻访四座不容错过的童话小镇》
接上篇:欧洲三个月环游九《从北到南跨越德国:柏林墙下的涂鸦与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
前言
德国的精髓,远不止于柏林的前卫与深刻。在南部的浪漫之路上,散落着一些仿佛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城镇。它们承载着帝国的记忆,凝固了中世纪的时光。接下来,将推开纽伦堡、罗滕堡、班贝格与维尔茨堡的城门,去探寻一个更加色彩斑斓、充满烟火气与酒香的德国。
纽伦堡⭐⭐⭐
纽伦堡火车总站
城际酒店离纽伦堡总火车站250米,用德国月票,方便乘火车去各个小镇。 离工匠广场285米,去离纽伦堡主要景点只需步行,在这里住5天。
国王门塔是城墙上四座最重要的塔楼之一,如今的圆形外观源于 1558 年的修缮工程。
国王门是一座始建于1386 年的城门,设有一座吊桥,方便人们穿越城墙。
工匠广场
工匠广场于1971年第一届“德国工匠博览会”期间创建,旨在重现一个中世纪风格的手工艺人庭院。走进这个由城墙围起来的区域,仿佛瞬间穿越回了一个中世纪的小村庄,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皮革和金属的香气。
国王街
国王街一头连着坚固的古城门(劳恩格吕恩门),一头连着繁华的城市广场(主集市广场),沿途汇聚了购物、餐饮。街道两旁排列着色彩柔的传统精美德国建筑。这些建筑大多在二战后被精心重建,保留了历史的韵味。
圣劳伦斯教堂建于1400年至1470年间,其富丽堂皇的哥特式外观和内饰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它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接受1525年路德宗教改革的教堂之一,二战后,教堂遭到严重破坏,经过悉心重建,保留了其原貌。
站在博物馆桥上看圣灵医院
肉桥,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肉桥(Fleischbrücke)则可追溯至1335年,附近有一家肉铺。其间多次被毁,1487年,木结构桥梁被一座带有中央桥墩和双拱的石桥取代。1595年市政当局决定将其拆除,并建造一座新桥。为了不影响水道的通行,新桥取消了中央桥墩。此外,为了方便道路交通,桥面设计也采用了平整的结构。这座平坦的单拱石桥于1596年3月1日动工兴建。桥于1598年底竣工。1599年2月,桥侧增建了一座石牛门。
站在博物馆桥上看肉桥
纽伦堡也有许多冰淇淋店
主集市广场
主集市广场的历史可追溯到14世纪,它所在的区域原本是犹太区,在1349年迫害事件后,被清理出来建成了这个代表城市商业与社交生活的宏伟广场。主集市广场是纽伦堡灵魂的浓缩。 它将中世纪的宏伟艺术(美泉和圣母教堂)、悠久的商业传统(日常与圣诞市场)和生动的市民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圣母教堂
美泉这座高达19米的哥特式尖塔喷泉,精美绝伦,是广场上最耀眼的明星。喷泉上装饰着40尊色彩鲜艳的雕像,分别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的世界观、七大选帝侯、九位英雄、四福音传道者以及摩西和七位先知。传说围栏上嵌有一个金色的圆环,相传转动它三圈并许愿,愿望就会实现。
圣塞巴尔德堂 始建于1225年的教堂。 得名于纽伦堡的主保圣人——圣塞巴尔德,是一座路德宗教堂。它代表着纽伦堡市民的信仰,与代表帝国权力的皇帝城堡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天际线。最初为罗马式,后扩建为哥特式,体现了从罗马式向哥特式的过渡。
查理大桥
查理大桥两侧矗立着两座18世纪方尖碑式纪念碑之一。一座顶部雕刻着和平鸽,另一座顶部雕刻着帝国鹰。
刽子手桥
刽子手(亨克施泰格Henkerturm)桥是一座建于1457年的木制悬索桥,供行人行走。这座桥通往中世纪最著名、最冷酷无情的刽子手弗朗茨·施密特的住所,这让人们感到恐惧,不敢上桥。只有弗朗茨·施密特本人曾使用过亨克施泰格桥。这座木桥在当时被一场大洪水摧毁。如今矗立的桥梁是木制的,保留了其原始面貌。
(刽子手之家)Henkerhaus是中世纪时期城市刽子手的住所。由于行刑者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低下,通常被孤立于城市边缘,因此这座房子建在河边、远离人群。如今,刽子手之家已经被改建成博物馆,展示了中世纪纽伦堡的司法制度、刑罚工具和刽子手的生活状况。
在刽子手桥看到的查理大桥
纽伦堡水塔/防御塔这座方形塔楼建于1320年至1325年之间。下层由方石砌成,上层两层由砖砌成。塔楼设有枪眼、窗户和四坡屋顶。它最初保护着佩格尼茨河的出水口,但随着1400年最后一座城市防御工事的建成,它失去了作用,后来被用作监狱。如今,这座水塔与魏恩施塔德尔楼一起被用作学生宿舍。
马克斯桥与铁索桥
马克斯桥老城区佩格尼茨河上的一座拱桥,其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最初为木桥,后于1457年改建为石桥)。这座三跨砂岩方石桥拥有铸铁窗饰板,被认为是该城最古老的石桥。
佩格尼茨防卫河(Pegnitzwehr)它最初是一座用于调节佩格尼茨河水流和动力磨坊的堰,彰显着这条河数百年来对这座城市经济的影响。
施莱尔塔(Schlayerturm)是一座建于15世纪早期的塔楼,是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它建于市中心西端佩格尼茨(Pegnitz)的小岛上,位于链桥(Kettenstag)前,由砂岩砌成,屋顶呈倾斜状。
铁索桥(Kettensteg)堪称当时工程界的奇迹。它建于1824年,是德国最古老的链桥,见证了昔日时代的精妙之处。桥边有一座花园,一个朴素却又美丽的休憩之所。
施莱尔塔(Schlayerturm)是一座建于15世纪早期的塔楼,是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由砂岩砌成。这座美丽的中世纪建筑位于链桥(Kettenstag)后面。
从链桥走出老城
哈勒托桥(Hallertorbrücke建于 1564 年)上看施莱尔塔门桥
哈勒托桥上看城墙
纽伦堡塔(Neutorturm)是建于13世纪晚期的宏伟中世纪城墙的一部分,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城墙防御工事四座大型圆形城楼之一。
从这里又进老城
魏斯贝格街(Weißgerber是使用明矾和盐进行处理的“白鞣”工匠),在中世纪,同行业的手工艺人通常会集中在同一条街上,魏斯贝格街正是鞣皮匠的聚集地。这条狭窄的鹅卵石街道两旁,紧密排列着超过20栋色彩斑斓、歪歪扭扭的半木结构房屋。这些房屋的历史可追溯到15至17世纪,虽然在二战中受损,但都被精心修复。
往回走。
时隔两天,今天去城堡。
皇帝城堡
塔楼是城堡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初。
这漂亮房子右边就是服务中心,在现场买了套票,包含辛威尔塔登顶、深井、宫殿/博物馆。
辛威尔塔(Sinwellturm)巍然耸立于皇帝堡建筑群之中,它建于13世纪末,既是皇权的象征,也是一座防御瞭望塔。在方形塔楼为主流的中世纪,辛维尔塔的圆形设计显得非常独特。这种设计能更好地偏转敌人的攻城炮弹,并提供了无死角的射击视野,防御功能更强。
狭窄的木质螺旋楼梯
360度的全景视野将令城市屋顶、教堂以及远处弗兰肯乡村的景色尽收眼底。从这里,纽伦堡的宏伟壮丽才真正映入眼帘。塔内展出的历史图纸和照片展现了二战期间老城区的毁灭,为您眼前的全景增添了一层感伤的色彩,并铭记和平的珍贵。
庭院中央小木屋内的深井(Tiefer Brunnen)它是城堡的唯一水源,深井下部的石墙建于 1563 年。这口井深凿岩层达50多米,以确保城堡在围困期间的供水。向导会点燃火炬并垂入井中,火光在深邃的井底逐渐变小,直观地展示了井的惊人深度,演示极具戏剧性。
接下来参观皇帝行宫
皇帝城堡的皇帝大厅
在窗口拍的市景
皇家小教堂: 行宫内建于13世纪的双层皇家小教堂 是罗马式建筑的瑰宝,上层供皇帝和贵族使用,下层供朝臣使用,设计精巧。
在上层看教堂
从窗口看外面。
这区域是参观重点,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制度。在1356的金玺诏书发布前,虽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由诸侯选举产生,但常有争执,落的大国间兵戎相见,1356年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于纽伦堡颁发金玺诏书订定选帝侯制度, 只有七位诸侯可以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皇帝要在亚琛加冕,首次帝国议会要在纽伦堡召开
:
宗教选帝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世俗选
萨克森-维滕贝格公爵、布兰登堡边疆伯爵。选帝侯一直都是七位,但物换星移下担任的人也会变动。
这应该是选帝侯
丢勒画的查理曼大帝,真迹在纽伦堡的日耳曼国家博物馆
从纽伦堡皇家城堡的蒂尔加特纳门 (Tiergärtnertor) 可以到达南部的城堡花园。
去丢勒广场
丢勒生活了20年的丢勒之家
丢勒的兔子一座有趣的铜像(复制品),其原型正是丢勒的旷世名作。
寻找城墙入口,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公园。
纽伦堡塔(Neutorturm新门塔)矗立在老城西端的城墙线上,它是在14世纪纽伦堡进行城市扩建后,为保卫新的城区而建造的城门,因此得名“新门塔”。 约建于14世纪下半叶,它既是防御工事,也曾被用作监狱。
在丢勒广场,抬头就看见城墙,就是找不到登上城墙入口。为了登上这城墙,绕了一圈。
从城墙上看丢勒广场是最佳的位置,在城墙围栏上走一走,看到的是另一番美景。
市长花园
从花园下来。又回到了丢了广场。
这家糕点店非常棒,有各种口味的糕点和巧克力,从经典蛋糕到略显独特的水果蛋糕,选择丰富。
一路往回走,来到了主市集广场,今天广场上有集市
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下令建于1352年至1362年。它是在一座被摧毁的犹太会堂原址上修建的。这座教堂最初是作为皇家教堂建造的,用于举办帝国庆典和宗教仪式。教堂面向广场的西立面是其最著名的部分立面上装饰着精美的雕塑和彩绘,其拱门上方有一个华丽的神龛,里面安放着皇帝查理四世及其重要臣属的雕像。 立面上方是教堂著名的艺术大钟。
圣母教堂教堂内部拥有高耸的哥特式拱顶和精美的彩绘玻璃窗。主祭坛上是德国晚期哥特式画家与雕塑家法伊特·施托斯 于1504年创作的著名祭坛画《圣母加冕》。
圣灵医院
圣灵医院建于1332年至1339年,富有的市民捐资,康拉德·格罗斯(Conrad Gross)创立。医院最初旨在实现两个目标,首先,作为一家收容各类病患和苦难者的医院;其次,作为一家养老院,照顾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中世纪纽伦堡慈善与社会福利的杰出体现。圣灵医院经过多次扩建,桥状的“Sude”(医院)建于1511年至1525年间,由汉斯·贝海姆(Hans Beheim)设计。如今,它是一家高级餐厅和老年公寓,继续服务于社区。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元素建筑被添加,形成了一个宏伟的中世纪建筑群,巍然屹立于佩格尼茨河上,构成了纽伦堡最经典的风景画面。
债务人塔这座塔楼建于1323年,是连接债务桥的两座塔楼之一。
舒特岛
舒特岛海滨长廊
经过博物馆桥,桥的名称来源于其北岸靠近日耳曼国家博物馆——德国最大的文化史博物馆。
又来到了国王街
最后到工匠广场回酒店
罗滕堡⭐⭐⭐
雷达城门
前置堡垒与外墙城门是最外层的防御。首先你会穿过一个较小的城门,进入一个狭长的庭院。这个庭院被称为“瓮城”或“城门庭院”。 一旦外门被攻破,入侵者会被困在这个狭窄的庭院里,暴露在四周城墙上的交叉火力之下(城墙上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在庭院的一侧,你会看到一栋漂亮的半木结构房屋,这就是指挥楼。它曾是城门守卫队长的住所和指挥所。
主城门塔楼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它高大坚固,底部为石结构,上部为木框架结构。塔楼面向城外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大小的射击孔,用于使用不同武器进行防御。
穿过主城门后,就来到了城墙下面,可以登上城墙,雷达城门是罗滕堡少数几个可以登上的主要城门塔楼之一。
圣雅各布教堂建造跨越了14世纪和15世纪(1311年-1484年),罗滕堡的路德宗教堂,被誉为“罗滕堡的珍宝箱”。圣血祭坛是整个德国最著名的木雕杰作之一, 由德国中世纪晚期最伟大的木雕大师蒂尔曼·里门施奈德及其作坊于1499年至1505年间创作,主题描绘了最后的晚餐(有时间进去看看,我们没进去)。
市集广场
议员饮酒厅建于1683年。这里曾是市政议员们 after work 小酌一杯、非正式地讨论市政事务的场所。建筑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外墙上的大钟,成为罗滕堡最受欢迎的 “海量酒”传奇木偶剧。
“海量酒”传奇发生在1631年,残酷的“三十年战争”期间。天主教联盟的统帅蒂利将军攻破了信奉新教的罗滕堡。他扬言要摧毁这座城市,处死市议员。或许是出于一时兴起,蒂利将军拿出一个装有3.25升葡萄酒的巨大酒杯,声称如果有谁能一口气喝光它,他就饶了这座城市。年迈的市长乔治·努什挺身而出,并成功地将这海量的酒一饮而尽,城市因此得救。
市政厅建造于(1572-1578年),优雅的拱廊与楼梯与后方哥特式的厚重形成鲜明对比,这部分建筑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优雅与华丽。其巨大的外部阳台 和底层的拱廊非常醒目。立面装饰着丰富的纹章和雕刻,彰显着城市当时的财富与自信。
肉铺与舞会馆建于公元1466年,其鲜红色的外立面和精美的建筑细节,使其成为广场上最上镜的建筑之一。 建筑的底层(地面层)在历史上是城市的肉铺, 底层的石砌结构和拱门设计,非常适合作为市场店铺使用,坚固且易于清洁。 建筑的上层是一个宽敞的大厅,用作 “舞会馆”。 这个大厅是市民举办庆典、婚礼、舞会和重要社交活动的场所。 与底层厚重的石结构不同,上层采用了轻巧的半木结构,并拥有大型的窗户,为大厅提供了良好的采光和通风,非常适合举办聚会。
玛丽恩药房(右边)其作为药房的功能持续了数个世纪之久。中央壁龛: 在建筑二楼的中央,有一个精美的壁龛,里面安放着一尊圣母玛利亚与圣婴的雕像。这尊雕像也是“玛丽恩”(Marien,意为“玛利亚的”),药房得名的原因。
市政厅塔楼登顶
市政厅塔楼登顶需要攀登220级台阶,楼梯最后一段是狭窄的螺旋木梯,塔顶观景台放眼望去,古城的红色屋顶海洋、圣雅各布教堂的塔楼、蜿蜒的城墙和塔楼,以及远处绿色的陶伯河谷尽收眼底。
攀登220级台阶
市集广场
圣雅各布教堂
市政厅钟楼
这里就能看到步云莱
步云莱是13世纪罗滕堡扩建城市防御工事(建造科博尔策尔门)时,自然形成的一个交通节点。它巧妙地分流了前往城内不同区域的人流和车马。
半木结构小屋就像一个从童话里走出来的房子,柔和的色彩和歪歪扭扭的木框架极具感染力。右侧下坡路通向较低矮的席伯尔门。左侧上坡路通向更为宏伟的科博尔策尔门,这是古城防御工事的一部分。两条岔路、两座城门,将你的视线引向古城深处,仿佛在邀请你探索更多的秘密。
城墙
城墙瞭望口朝外看,美好宁静和平。
格拉赫铁匠铺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铁匠铺建于1469年,在1945年的轰炸中几乎被完全摧毁,1951年重建,之后被乔治·格拉赫再次用作铁匠铺,直到1967年。之后,它被用作住宅楼。这座漏斗形的半木结构拐角房屋,拥有弧形屋顶和屋顶上的风向标,正是想象中童话小屋的样子。
马克斯塔
街上商铺
城堡大门
城堡大门
城堡大门面向街区的一面
克林根门
克林根城堡建筑群包括高哥特式圣沃夫冈教堂 。这是一座带有地下炮台和炮楼的城堡式教堂,钟楼
城墙下
维尔茨堡门(绞刑架门)建于 1388 年左右。罪犯曾经通过这座门被带到附近的刑场
。这就是这座大门的第二个名字“绞刑架门
”的由来。
从街上看格拉赫铁匠铺
断层塔是一座简单的城市防御工事瞭望塔,象征着防御和警戒,但现在它却静静地俯视着因那些天气炎热更想吃冰淇淋而非围城的游客。
班贝格⭐⭐⭐
火车站下来,穿过这座大桥,进入老城。
老屠宰场旧址在雷格尼茨河畔,毗邻港口起重机,曾是一座18世纪的屠宰场,其标志性的正面是一尊公牛雕塑。该建筑目前是班贝格大学KR1教学楼
班贝格“小威尼斯”
圣库尼贡德皇后(975-1033)的雕像,位于班堡历史中心的下桥街沿线。原作由雕塑家约翰·彼得·本克特1750年创作,描绘了库尼贡德皇后头戴金冠,手握权杖的威严形象。原作现位于圣雅各教堂,此处看到的雕像是1992年安放于此的复制品。
老市政厅
从上桥看老市政厅
圣母堂(上教区)
公园里的孩子们
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全名班贝格圣伯多禄与圣乔治主座教堂),由亨利二世皇帝创建于1004年,1012年5月6日祝圣,曾烧毁过2次,现在的教堂完成于13世纪,为罗马式建筑,有4座庄严的塔楼。教堂凭借其四坐标志性的塔楼成为老城的象征。教堂中储存有1240年的班贝格骑士像,这是一尊朴实无华但无可挑剔的艺术珍品,另外还有克莱门斯二世教皇之墓,这是德国唯一一处教皇墓地,亨利二世皇帝于1024年去世,与他的妻子也一同葬在教堂里,教堂里的老法衣是亨利二世皇帝的长袍。教堂有一个王子拱型门建筑,入口处有12先知与使徒的雕像及最后的审判的雕塑。
旧法院
这里曾是班贝格主教的王宫和行政中心,在17世纪以前,这里是主教居住和治理领土的地方。旧法院的建筑群融合了晚期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像一个美丽的庭院迷宫。
“美丽之门”:这是旧法院最著名的入口,一扇精美的文艺复兴式石门。门上的雕刻细节丰富,是摄影师最爱的焦点之一。门口小店售卖当地特有的烟熏啤酒,来一瓶。
穿过大门,进入一个迷人的、不规则形状的庭院。四周是有着陡峭屋顶的木框架建筑,充满了中世纪晚期的风情。这个庭院曾是举办节庆和骑士比赛的地方,现在是班贝格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
新官邸
新官邸是班贝格主教们新的、现代化的宫殿,象征着他们在17至18世纪日益增长的世俗权力与财富。新官邸规模宏大,由四个翼楼围合而成,40间装饰华丽的房间尽显奢华。
穿过官邸,就是一个精美的巴洛克式玫瑰花园。花园层次分明,拥有精美的雕塑、喷泉和数以千计的玫瑰。花园周边还设有观景台。
从这里可以俯瞰班贝格老城的红色屋顶和远处的山景,是班贝格最佳观景和摄影点之一。
老街
班贝格啤酒老字号,这里一定要品尝班贝格地道的烟熏啤酒。
喝完啤酒,也休息了一会儿,继续游逛。
又见老市政厅
不同角度的老市政厅
小威尼斯
沿着南岸走
河边画室
小教堂
河北岸
过桥来到了南岸街道
休息一会吃点冰淇淋,然后乘火车回纽伦堡。
回到纽伦堡该吃晚饭了。
维尔茨堡⭐⭐⭐
宫廷花园采用对称式法式布局,19世纪增建堡垒式建筑。二战期间建筑受损,战后历经修复,1981年因其展现欧洲巴洛克建筑艺术成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保留340间客房中的42个展厅对外开放,花园区域免费参观。
橘园美得令人淘醉
圣基里安大教堂
尤利乌斯医院
尤利乌斯医院由维尔茨堡王子主教尤利乌斯·埃希特于1576年下令创立。是欧洲最古老、最大的基金会医院之一,其建立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福利思想。至今仍是一个集医院、养老院和葡萄酒庄园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建筑群内有一个宁静的巴洛克式内院,以及一个精心维护的历史药草园,这里种植着数百种药用植物,向访客展示着古老的医药知识。
内院的喷泉。
花园
主楼
集市广场
猎鹰之家,维尔茨堡最辉煌的巴洛克式大厦。1751 年该建筑被洛可可风格装饰一新,并在中间山墙上竖起了一个猎鹰雕塑。如今,大厦内设立了游客咨询中心。
市政厅
老美因桥
城堡占据美因河畔海拔100米的制高点,三面依托天然陡峭悬崖形成防御屏障。最早的建筑遗迹可追溯至公元前1000年凯尔特人建造的避难堡垒,706年玛丽亚教堂在此落成,1200年前后完成主体建造工程 。13世纪成为维尔茨堡采邑主教驻地后,历经多次扩建形成现存建筑群规模。二战期间城堡遭受损毁,战后修复工程中增设了巴伐利亚州档案室与美因弗兰肯博物馆。
维尔茨堡大学
维尔茨堡大学,首次建校1402年,1582年重建,是德国最古老大学之一,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知名物理学威廉·康拉德·伦琴,他于1895年在此发现了X射线,获首届Nobel物理奖。
这座教堂是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为文艺复兴建筑,战后重建,现在是大学的大礼堂,象征着大学的传统与新生。
乘火车回纽伦堡,一眼望去,满山坡的葡萄园,维尔茨堡名副其实的葡萄酒之乡。
穿行于法兰肯四城,如同翻阅一部中世纪的立体编年史。罗滕堡是童话书里走出的插画,城墙环绕的姜饼小屋和步云莱的斜阳,封存着最纯真的德意志浪漫;班贝格是水上的哲学诗,雷格尼茨河上的小威尼斯与山巅大教堂的庄严,在烟熏啤酒的氤氲里达成微醺的和谐。
纽伦堡是木与石的交响诗,皇帝堡的雄浑与圣塞巴尔德堂的圣墓,诉说着帝国荣耀与战争伤疤的双重叙事;而维尔茨堡终成华彩终章,在官邸花园的巴洛克绿篱间驻足与老桥上的美景,将人间的世俗欢愉刻成了永恒的印记。
四座城,四种灵魂:罗滕堡守护着时光的甜梦,班贝格在水影中沉思,纽伦堡在历史伤疤中坚韧站立,维尔茨堡则教会人们如何举着酒杯与辉煌历史共舞。它们共同拼出法兰肯的完整灵魂——既栖居于厚重的石墙之内,也漂流在温柔的河水之上。
未完待续
下一篇:欧洲三个月环游十一《从北到南跨越德国:王城,童话,古都与永恒》

评论